蘆筍,又叫龍鬚菜、露筍,因其形狀如春筍而得名。它風味鮮美可口,能增進食慾,幫助消化。蘆筍被西方人譽為「十大名菜之一」,是種高檔而名貴的蔬菜,營養學家和素食界人士均認為它是健康、全面的抗癌食品。
蘆筍所含的豐富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質量均高於普通蔬菜。經常食用蘆筍對心臟病、高血壓、心跳過速、疲勞、水腫、膀胱炎、排尿困難等病症有一定的療效。
蘆筍性寒,味甘,有清熱,利小便的功效。夏季食用有清涼降火、消暑止渴的作用。
蘆筍中含有豐富的葉酸,大約5根蘆筍中就含有100多微克葉酸,已達到每日需求量的1/4所以多吃蘆筍能達到補充葉酸的效果,是孕婦補充葉酸的重要來源。
治暑熱煩渴。嫩蘆筍100克,冰水2杯,蜂蜜、桂花醬各適量。將所有材料放入果汁機內,打勻至糊狀即可適量飲用。
治貧血及功能性子宮出血。蘆筍150克,黃花菜100克,芝麻油、食鹽、味精各適量。將蘆筍洗淨切片,黃花菜以溫水浸泡後洗淨。將上述兩味投入沸水中略焯,瀝去水分,加入芝麻油、食鹽、味精拌勻食用。此方可養血、止血、除煩。
蘆筍芹菜汁。蘆筍100克,芹菜50克,蘋果50克,蜂蜜適量,檸檬半個。將蘆筍、芹菜、蘋果放入榨汁機內榨汁,完成後加入檸檬、蜂蜜調味即可服用。常飲此汁可消除疲勞,降血壓。
蘆筍具有使細胞生長正常化,防止癌細胞擴散的功能。國際癌症病友協會研究認為,蘆筍對膀胱癌、肺癌、皮膚癌和腎結石等病症有特殊療效,幾乎對所有的癌症都有一定的食療功效。
食用禁忌:
蘆筍性寒,痛風和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不宜生吃,也不宜存放太久。
蘆筍不宜高溫烹煮,因為蘆筍中的葉酸,很容易被破壞,最佳的食用方法是用微波爐小功率熱熟。
竹筍又名竹肉、玉蘭片,是剛從土裡鑽出來的竹子嫩芽,一年四季皆有,但唯有春筍冬筍聲名最著。我國以冬筍入菜,歷史悠久《詩經》與(楚辭)中均有記載。冬筍入菜,無論涼拌、烹炒還是煮湯,味道均清香鮮嫩。
竹筍性寒,味甘。有滋陰涼血、開胃健脾、清熱化痰、解渴除煩、利尿通便、養肝明目的作用。
竹筍是低脂肪、低糖、多纖維的菜品,本身可吸附大量的油脂來增加味道。肥胖的人如果經常吃竹筍,進食的油脂會因它的吸附而降低胃腸道對油脂的吸收和累積,從而達到減肥目的,並能減少高脂血症類疾病的發生。
鮮筍存放時要連皮殼儲存,否則易丟失水分並失去清香味。
由於竹筍中含有較多的草酸,會和其他食品中的鈣質結合成草酸鈣不利人體的吸收,所以兒童不宜多食,有結石的患者也不宜過多食用
個別人對竹筍有過敏反應,初次食用應注意。
治病驗方:
治療急性病發熱咳嗽。竹筍50克,豬肉末50克,粳米100克將上述諸味加適量食鹽、蔥末、麻油煮粥食用。
治療小兒麻疹、水痘病初發熱口渴、小便不利
治療久瀉、久痢、脫肛。鮮竹筍50克,粳米100克。將粳米洗淨,竹筍切片,然後共入鍋中煮粥,宜常食。
治療產後虛熱、心煩、手足心熱。取鮮竹筍100克,以水煎汁飲服。
治療便秘。將鮮竹筍150克洗淨切片。燒熱油鍋入筍片爆炒至熟,加適量調料調味即成。
治療高血脂和高血壓病。適量鮮竹筍的根,煮水代茶常飲,可降低血中膽固醇,另可起到減肥效果。
願見者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