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增值稅醞釀立法 專家預計對房企影響有限

2020-12-17 金融界

來源:證券日報

作為房地產宏觀調控的重要措施之一,土地增值稅將進入立法程序。近日有消息稱,財稅部門已經起草了土地增值稅法初稿,目前正在內部徵求各方意見。

今年3月20日,財政部條法司公布2019年財政部立法工作安排,其中包括力爭年內完成土地增值稅法等的部內起草工作,及時上報國務院。

對房企影響有限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土地增值稅法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基本平移了現行的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徵稅範圍、計稅方式、稅率等基本保持不變。但是與《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下稱《條列》)相比新增了不少內容,比如,特別規定出讓集體土地使用權等可按照轉移房地產收入的一定比例徵收土地增值稅。另外也對中央、地方稅收優惠作出規定列出多種情形,可減徵或免徵土地增值稅。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財政與國家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陳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土地增值稅立法其目的主要在於落實稅收法定原則,加快稅收立法進程。

「目前,我國關於土地方面還沒有一部稅法,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房產稅等和土地相關稅種都以條例形式存在,土地增值稅立法必然會帶動其他相關稅種的立法進程,推進稅收法定加快落地。」中國財政預算績效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其立法標誌著我國稅收的法制化建設向前進了一步。

土地增值稅立法對房企、個人和房價有何影響?陳龍表示,由於立法前後制度沒有大的變化,對房企、個人和房價都影響不大。

「從土地增值稅立法情況看,對房企和個人的影響有限,對房價影響不大,因為總體政策框架是從條例中平移過來,稅收政策本身調整變動不大。但對農村集體土地上建設出售的住房會產生一定影響。」張依群認為,按照我國現行土地政策,農村集體土地原本不具備轉讓條件,只有先徵為國有才可以出讓,等於原來集體土地本身沒有太多的徵地成本,但土地開發後的溢價增幅較大,其轉讓會帶來較大的土地增值收益和稅收收入,同時對集體土地徵收土地增值稅等於用經濟行為承認小產權存在的合法性,也必然會引發我國土地使用制度方面的一系列深度變革。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顧慧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自1994年實行《條例》以來,我國土地增值稅收入規模逐年遞增。據財政部數據,2018年土地增值稅收入達5642億元。土地增值稅的繳納主體主要是房地產企業,據2018年年報,恆大應繳土地增值稅超500億元,萬科接近200億元。從目前的徵求意見稿看,土地增值稅法基本平移了現行的條例,徵稅範圍、計稅方式、稅率等基本保持不變,因此應該不會加重企業負擔。

不過,顧慧君認為,土地增值稅條例上升為立法,可能在徵管的規範性和力度上會有所加強,對非上市房企和中小型房企會有一定的影響。

專家認為,經過多年運行,土地增值稅在配合國家房地產宏觀調控,促進普通住宅開發,規範房地產市場交易秩序,合理調節土地增值收益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專家建議擴大適用稅率

徵求意見稿與《條例》相比,在納稅人和徵稅對象、徵稅範圍方面略有變化。

《條例》規定,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地上的建築物及其附著物(以下簡稱轉讓房地產)並取得收入的單位和個人,為土地增值稅的納稅義務人(以下簡稱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繳納土地增值稅。

徵求意見稿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轉移房地產並取得收入的單位和個人,為土地增值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規定繳納土地增值稅。所稱轉移房地產,一是指轉讓土地使用權、地上的建築物及其附著物。二是出讓集體土地使用權、地上的建築物及其附著物,或以集體土地使用權、地上的建築物及其附著物作價出資,入股。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不徵收土地增值稅。

張依群分析認為,從徵求意見稿的徵稅範圍看,擬在原有的只針對國有土地增值稅收益徵稅擴大到將集體土地增值收益納入徵稅範圍,某種程度上將彌補土地增值稅的徵收漏洞,實現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在徵稅意義上的同權。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土地價值的提升,土地增值稅徵收範圍的擴大必然帶來稅收收入的增加,可避免國有土地與集體土地在增值收益上的分配不公。

《條例》規定,土地增值稅以納稅人轉讓房地產取得的增值額為計稅依據。增值額為納稅人轉讓房地產所取得的收入減去稅法規定的扣除項目金額後的餘額。扣除項目金額主要涉及房地產開發項目的成本及費用、加計扣除項目,舊房的重置成本以及相關稅金。

土地增值稅實行四級超率累進稅率:土地增值額未超過扣除項目金額50%的部分,稅率為30%;土地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50%,未超過100%的部分,稅率為40%;土地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100%,未超過200%的部分,稅率為50%;土地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200%的部分,稅率為60%。

張依群表示,從土地增值稅徵管操作環節看,因其扣除項目種類多、不確定因素大、動態指標變化快等特點,從某種程度上弱化了土地增值稅的徵管,建議應簡化扣除項目,以土地使用權作為唯一或主要標的物的溢價和折損情況進行徵收,擴大適用稅率,增加稅率分級檔次,這將更有利於減少徵稅成本、防止偷逃稅款、提高土地增值稅徵繳的精準性。

顧慧君建議,需要釐清土地增值稅與增值稅、所得稅之間的關係,因為三者之間的稅基有重合,重複徵稅的問題亟待解決。

相關焦點

  • 房企預計迎來土地增值稅清算高潮
    原標題:房企預計迎來土地增值稅清算高潮   近日張江高科(600895,股吧)(600895.SH)一則關於會計估計變更的公告讓房企頗為敏感的土地增值稅話題再度浮出水面。   張江高科在公告中提及,為了能提供更穩健的會計信息,公司擬對土地增值稅計提比例進行會計估計變更,通過對歷年一手房銷售項目進行土地增值稅清算稅負測算後,預計計提土地增值稅稅額在2.4億元至3.2億元區間,預計將減少2014年度當期淨利1.7億元至2.4億元區間。   這相當於將張江高科的淨利潤砍掉了近三成。
  • 土地增值稅立法,對個人影響有多大?
    對此,房地產專家、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博士日前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未來存量土地、房產流轉將成為銷售市場的主導,土地增值稅立法不僅有利於規範徵管
  • 土地增值稅啟動立法對個人徵稅可能性不大
    尤其是對於個人一直免徵的土地增值稅,很多人擔心《徵求意見稿》出臺後,是否不再免徵。但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未來徵收的可能性並不大。落實稅收法定,大部分內容平移原《條例》相比於土地增值稅,房地產稅的立法工作不時被提及並時常登上輿論頭條,而執行多年的土地增值稅則較為低調,如今率先立法,令人多少有點意外。
  • 房企土地增值稅、所得稅審計重點關注業務
    土地增值稅、企業所得稅項目對房地產企業財務報表影響較大,實務中註冊會計師通常利用註冊稅務師的認定,而未再過多採取其他審計程序。但在實務操作中,對土地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的審計仍涉及較多的專業判斷。針對房地產企業財務報表審計中對土地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的認定涉及的相關法規、錯報風險點、應關注事項及其應對措施等問題,房地產企業審計專家委員會根據《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企業所得稅法》等相關稅收法規,做如下提示:一、關注重點
  • 一文讀懂|土地增值稅條例上升為法律,你的房子會被徵稅嗎?
    對於此次制定土地增值稅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財政部、稅務總局認為,土地增值稅立法是貫徹落實稅收法定原則的重要步驟,也是健全地方稅體系改革的重要內容,有利於完善土地增值稅制度,增強權威性和執法剛性,發揮土地增值稅籌集財政收入、調節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的作用,有利於健全我國的房地產稅收體系。
  • 土地增值稅的帳還需算清楚
    原標題:土地增值稅的帳還需算清楚 土地增值稅在沒有完稅之前被稱為「欠稅」也未嘗不可,只是現行土地增值稅的徵管方式給了房地產商一個遞延繳納的機會。近期看,治理措施重在加強土地增值稅徵管。
  • ...增值稅及附加、土地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印花稅
    (2)企業所得稅預繳由於房地產行業的特殊性,房地產行業採取預售制度,因此在銷售未完工開發產品取得的收入時應先按預計計稅毛利率計算預計毛利額,計入當期應納稅所得額。開發產品完工後,企業應及時結算其計稅成本並計算此前銷售收入的實際毛利額,同時將其實際毛利額與其對應的預計毛利額之間的差額,計入當年度企業本項目與其他項目合併計算的應納稅所得額。
  • 房地產開發項目全程稅務測算(二) ——增值稅及附加、土地增值稅...
    (2)企業所得稅預繳由於房地產行業的特殊性,房地產行業採取預售制度,因此在銷售未完工開發產品取得的收入時應先按預計計稅毛利率計算預計毛利額,計入當期應納稅所得額。開發產品完工後,企業應及時結算其計稅成本並計算此前銷售收入的實際毛利額,同時將其實際毛利額與其對應的預計毛利額之間的差額,計入當年度企業本項目與其他項目合併計算的應納稅所得額。
  • 重慶市稅協舉辦首次土地增值稅主題沙龍活動
    【亮點】重慶市稅協舉辦首次土地增值稅主題沙龍活動12月15日,一場以「土地增值稅實務案例剖析及立法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為主題的沙龍活動,在重慶市註冊稅務師協會宣傳與教育培訓專委會的主持下拉開序幕。本次沙龍吸引了行業高端人才、高校專家、大型房地產企業代表等40餘人的積極參與。國家稅務總局重慶市稅務局財產和行為稅處處長田野、政策和法規處副處長鄧華平、市稅協會長向垣樹,副會長兼秘書長張一波,副會長白渝、趙忻等出席了本次沙龍活動,活動由協會副會長陳興宇主持。
  • 增值稅立法後稅率下一步將如何調整?
    這是否表明增值稅稅率將不再下調?增值稅稅率三檔並兩檔短期內也將難以推出?多位財稅專家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增值稅稅率簡併為兩檔比較複雜,需要綜合考慮對企業、行業的負擔以及對財政收入的影響。這次增值稅啟動立法,短期來看稅率可能不再調整,但增值稅稅率三檔並兩檔的方向並沒有變,13%增值稅稅率也仍有下調空間,不排除立法時或者立法後再進行調整。三檔稅率寫進法律因為歷史原因,我國此前大部分稅種都是以國務院暫行條例形式存在的,但稅收關係納稅人切身利益,理應由代表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立法機關以法律的形式予以規範。
  • 土地增值稅清算的項目成本分攤方法詳解與選擇要領
    土地是房地產項目開發最主要的成本項目,土地成本佔比最大,平均土地成本約30%左右,但該成本因地域不同而有很大差異,並有進一步上升的趨勢,也是不確定性最大的一個因素,房企土地成本分攤方法對土地增值稅清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土地增值稅的稅務籌劃方法及案例解析
    房地產開發企業以開發、建設、銷售房地產為主營業務,土地增值稅是其主要稅負之一。土地增值稅是指對有償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及地上建築物和其他附著物,取得增值收入的單位和個人徵收的一種稅。土地增值稅實行超額累進稅率,增值多的多徵,增值少的少徵,無增值的不徵,最低稅率為30%,最高稅率為60%。
  • 房企實施土地增值稅稅收籌劃的幾種實用方法 - 中國稅務網
    首頁 >>稅收實務>>稅務規劃 >> 正文 房企實施土地增值稅稅收籌劃的幾種實用方法 2016
  • 百強房企的土地保證金融資
    而緊鄰深圳的鳳崗鎮地塊則引來12家房企爭奪,在長達2.5小時、78輪競價後,保利將該靚地收入囊中,成交總價為19.6億,溢價率達33%。我們預計,在接下去其他城市的土拍中,市場的熱度和開發商實誠的舉牌動作肯定會超出預期,為此筆者根據我們做土地保證金及土地款融資的經驗做相關梳理,以供同業人士做業務參考。
  • 土地增值稅清算最容易忽略的問題
    土地增值稅佔整個房地產開發項目的稅負比例是非常高的,土地增值稅的稅負高低直接影響企業的整體的稅負水平。如果清算不引起重視,不提前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後續只能被動的進行清算,產生的稅款動輒成百上千萬!期間也可能因相關政策的變動下,企業由於沒有很好的判斷和理解導致產生的問題關於預繳土地增值稅土地增值稅一般按1%-3%左右的比例進行預先繳納,預繳比例有時還會根據住宅與非住宅等進行適當的調整,不過總的來說,預繳對稅負影響是非常小的,除非企業的建設的為普通住宅
  • 土地增值稅基礎知識
    三、 稅率土地增值稅採用四級超率累進稅率,最低稅率為30%,最高稅率為60%;具體見下表。(二)企業改制重組土地增值稅有關規定1.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規定,非公司制企業整體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整體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對改制前的企業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地上的建築物及其附著物(以下稱房地產)轉移
  •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增值稅和消費稅立法的理想與現實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中國的稅|增值稅和消費稅立法的理想與現實增值稅法和消費稅法徵求意見稿陸續發布,這說明兩大稅種立法已進入臨門一腳的關鍵時刻。2019年減稅降費規模將超過2.3萬億元,所減的增值稅收入是各種稅中最多的。要進一步簡併稅率,增值稅稅率就得繼續下調。2019年稅收收入增速大幅下降,預計中央預算收入目標基本可以完成,地方可能短收。2019年財政運行的這種結果是正常的,是減稅降費力度大的必然結果,也是為穩增長所付出的代價。但是,若在此基礎之上進一步大規模減稅,則財政可能無法正常運行。
  • 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稅收焦點暨增值稅立法前沿問題——第二屆華南...
    本次論壇結合「粵港澳大灣區跨境業務稅收、城市群建設及跨境人才流動個人稅務安排」和「增值稅立法」兩大主題,邀請多位頂級稅收、法律專家和實務工作者,圍繞跨境投資、數字經濟、跨境人才流動、跨境稅收徵管、大灣區城市群建設等相關問題,以及增值稅立法前沿熱點展開研討,並採用網絡直播的方式實時同步論壇現場,近萬人在線觀看,開啟了一場精彩的專業學術研討與實務分享盛宴。
  • 「非房企」搶地 多城土地高溢價成交
    「非房企」搶地 多城土地高溢價成交 每日經濟新聞
  • 土地增值稅怎麼計算?附2018年最新土地增值稅稅率表
    土地增值稅的最新計算公式是什麼呢,增值額是什麼呢,計算增值額的扣除項目是如何的呢,土地增值稅具有哪些特點呢,土地增值稅的稅額的計算公式是什麼呢。現在為大家整理2018年最新土地增值稅稅率表以及相關稅率標準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