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演講,可能很多人想像中的情景是演講者在講臺上慷慨激昂、口若懸河,聽眾聽得如痴如醉,並且打心底裡羨慕講臺上這個魅力四射的人。
那現在,我要把演講拉下講臺了。快節奏的時代當中,演講已經不再局限於在講臺上的高談闊論,而是隨時隨地都會發生在我們的工作、生活中,而且絕大多數還是脫稿的,沒有準備的演講。
想像一下,在外出差的領導突然打電話過來,讓你匯報下某項事務的處理進度;開會的時候,你被突然點名,讓你談下自己的想法;你為一次和重要人物的見面,做了十足的準備,寫了專業的說辭稿件,但是見面他卻要你放鬆點,不用看稿件,隨便聊聊就行。
這些經常出現的場景,讓演講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專業化的、生僻化的說辭,而變成了碎片化的、口語化的、臨時性的交流。
那如何能夠自如的應對這些場合,在短時間內將自己的觀點清晰地傳達,《即興演講》這本書裡為我們介紹了一個萬能模板,你可以藉助它梳理思路,抓取關鍵字,在短時間內就可以形成系統的語言,讓你的表達有重點、有層次,而且易於被人接受。
這本書的作者是朱迪思·漢弗萊,她所創立的漢弗萊集團,致力於提高領導者的演講能力,幾十年間已經為遍布全球各地的領導者提供過培訓和服務。
漢弗萊將幾十年的實戰經驗,濃縮成了這本書,書中的內容不僅適用於領導者,而且適用於在每一個職場中的我們。它教我們如何自如的應對需要發表觀點的場合,而這樣的能力在未來的世界中會越來越重要。
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會議發言結束之後,開始懷疑和後悔自己剛剛的表現,總覺得可以更條理一些、具體一些;亦或者跟別人吵完架後,後悔剛剛表現怎麼這麼差!
然後會想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畢竟沒有準備,當下的自己只能做到這個樣子。但是真的沒有沒有準備的機會嗎?
在我們大多數人的觀點裡,即興就代表了本能,因為你沒有太多的時間思考觀點、整理思路、組織語言,只能靠著自己的直覺去應對。
但我們會發現,總會有一些人,每次即興說出的話都很有條理,觀點明確、結構清晰,人與人之間的本能差異不會這麼大,真正的差異在於他們具備了既定的思維,去幫助他們組織語言、架起結構,而這樣的思維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習得。
即興演講並非出於本能,也並非脫口而出,而是一種可以訓練的技能,長時間的刻意練習會在腦海中形成既定的思維,讓你在極短的時間內端正好心態,架構好結構,映射出關鍵詞,然後利用這些要素完成一場匯報或演講。
邱吉爾曾經調侃那些講話主題不明確的人,「起床之前,他們不知道自己要講什麼;講話的時候,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坐下時,不知道自己剛剛講了什麼。」
很多人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思維的養成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我們可以從下面這個說話萬能模板開始。
這個模板包括四個方面,分別為抓手、要點、建立結構、呼籲行動。以這四方面為邏輯主線,用填空的方式整理思路、填充內容,下面我們針對每個部分來做詳細的了解。
一、抓手
說話開頭的關鍵在於把聽者吸引到你的身上,讓他不由自主的被你帶動,好的抓手必不可少。
抓手的目的在於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讓聽者與你獲得連接,所以一定要講和大家相關的,並且以積極、正面以及建設性的方式開啟。
好的抓手有哪些呢?
如果是熟悉的人,你可以說一些關於他們的事情,提一些他們曾經提到的觀點,或者你們上次見面時的情景。如果是面對眾多的人,大家為了一個主題一個目的聚在一起,那你就可以直接說聚會的目的。如果在會議中要提出向左的觀點,除了直接說「我不同意你的觀點」,更好的表達方式是「我理解你的想法,現在我來分享一點我的看法」。
抓手最重要的是和別人建立連接,然後再開啟你的演講。
二、要點
要點就是你的核心觀點,它是演講最核心,也是最有力量的部分,通常是一句話表達,而且表達要強勢、明確、清晰、不累贅,讓聽者能迅速理解。
比如你跟客戶說「我們隨時準備著為您提供服務,而且一定可以完成服務,我們期待與您更加長遠的合作」,這句話的要點太多,會讓人聽完沒有印象,可以簡化為「請相信我們,一定可以為您提供專業的服務」。
要點最重要的是簡潔的亮出自己的觀點,就像我們寫說明文時的論點一樣。
三、建立結構
要點說完以後,就需要更多的信息來進一步支撐你的觀點,就像說明文的論點一樣,我們需要多方面的論據去論證,在鋪開陳述的過程中,合理的結構可以讓我們的論據清晰明了。
有四種結構可以選擇,分別是原因模式、方法模式、情況/反應模式、時間順序模式,我們一一來看。
原因模式:分條羅列原因,來解釋和支持你的要點。
要點:我們需要一個更加明確的員工打卡計劃。
論據:首先,員工遲到早退現象近來較為嚴重;其次,請假較為隨意,只需要報備給部門領導就可以,沒有任何手續;最後,這種現象已經影響到了正常工作,因為出現過好幾次找不到人的情況。
方法模式:為實現要點,制定的行動計劃。
要點:我們可以為客戶解決這個問題。
論據:我待會兒就會約客戶見面,面談當下存在的問題;然後,我會派專人全力跟進這些問題;最後,我們一定會全程追蹤,直至所有問題得到妥善解決。
情況/反應模式:描述目前情況,以及行動目標。
要點:今年的財務指標低於去年同期。
論據:因為疫情的影響,經濟環境萎靡,導致公司收益比去年同期低了10%。但是我們現在已經有了初步的方案,會推出線上的新產品,尋求線上收益,預計全年利潤會達到年初目標。
時間順序模式:通過時間順序來展開要點。
要點:我們會分三年完成這個建設目標。
論據:分別為每年的建設計劃,達成的階段性目標。
這四種模式分別對應不同的場景,這樣看完你肯定不會記住,沒關係,你只要記住四種結構的共同點就可以了。
無論採取哪種模式,都採用一些連接詞或標識詞,比如「首先、其次、再次、最後」,「第一、第二、第三」等,因為即興演講沒有可視化的演示,採用這樣的方式,能夠讓聽者更容易跟上你的講話思路。
結構最重要的是通過連接詞,讓你的內容體系化。
四、呼籲行動
即興演講的最後一部分是呼籲行動,可以是讓聽者採取行動,也可以是向聽者表示你後續會採取的行動。
呼籲行動的意義在於將你前面所講的要點,變成具體化的行動計劃,讓演講有了實際的意義。
我們以大家都熟悉的職場為背景,利用剛剛所講的四個步驟,實際運用一下。
比如領導交給你一項工作任務,希望今天就能完成,但是你手頭上正在做一件緊急的事情,而且需要時間較長,你會怎麼說?
「領導,我今天在忙前兩天您交給我的那個報告,很多部門都在等著看,而且今天下午約了客戶見面,要花1-2個小時跟客戶最後核對一下服務方案細節,這個工作我只能儘快完成,但是今天不一定能完成。」
我們來採用上述四個步驟,梳理一下內容,重新編排下內容。
抓手:領導,這項工作是否今天一定要完成。
要點:我這邊做起來有困難,應該做不完。
結構:第一,我在完成前兩天您交給我的報告,今天一定要出來,很多部門都在等著看,第二,今天下午我約了客戶見面,最後確認一遍合作細節。
呼籲行動:我這邊的實際情況是這樣,這項工作最早預計明天才能完成。您這邊可以嗎?
通過這四個方面,去設計一下你要說的內容,可以讓你的回應更加條理,你傳達的意思也會更明確。
掌握了這個模板,並且不斷運用和練習,久而久之,你只需要幾個關鍵詞,就能自如的套用模板,在很短的時間內理清思路,應對如流。
《即興演講》這本書裡有大量的案例,向我們展示了在不同場景下,這個模板的運用,政治人物的大型演講、公司領導的會議發言、面對客戶的答疑、普通員工的工作匯報等等。
這個萬能模板可以讓你在短時間內的發言或演講質量明顯提升,久而久之,模板自會內化於無形,成為你獨有的邏輯思維,讓你即使面對完全即興的場合,也能夠做出一場邏輯清晰、觀點明確、論據充足、讓人信服的演講。
歡迎關注,四點伴讀創始人,全職媽媽,今年讀書70本+,讀書輸出10萬+,閱讀推廣人,百萬粉絲平臺講書人。關注我,帶你一起高效讀書,一周輕鬆讀完一本書,學以致用,簡單輸出讀書卡片,撰寫講書稿,一邊讀書一邊給孩子賺奶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