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監會:上半年商業銀行累計實現淨利潤1萬億元 發展基礎更加堅實

2020-12-23 金融界

來源:證券日報網

本報記者 張歆

8月22日,銀保監會就商業銀行淨利潤變動態勢、普惠金融資產質量、中小銀行改革和資本補充等熱點問題重磅發聲。

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2020年上半年,商業銀行累計實現淨利潤1萬億元,同比下降9.4%,增速較去年同期下降15.86個百分點。雖然淨利潤有所下降,但行業整體運行平穩,發展基礎更加堅實。6月末,商業銀行流動性覆蓋率142.4%,撥備覆蓋率182.4%,資本充足率14.21%,主要指標均處於合理區間。銀行業淨利潤下降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持續向實體經濟讓利。今年以來,銀行保險機構統籌兼顧近期和長遠利益,按照商業可持續原則,通過降低利率、減少收費、財務重組和貸款延期還本付息等措施,前7個月已向實體經濟讓利8700多億元。二是不良處置和撥備計提力度加大。上半年銀行業金融機構累計處置不良貸款1.1萬億元,同比多處置1689億元。同時,按照預期信貸損失的原則要求,計提減值準備1.3萬億元,同比增長34.4%。

此外,根據今年的實際情況,銀行系統計劃全年處置不良資產3.4萬億元左右,比去年增加1.1萬億元,銀行業抵禦風險的能力會進一步增強。

關於普惠金融業務快速增長,銀保監會表示,今年上半年遭受百年未遇的疫情衝擊,金融必須以超常力度支持小微企業穩定發展。一直以來,銀保監會注重引導各類銀行保險機構按照成本可算、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原則開展普惠金融業務。越來越多的機構積極踐行普惠金融,服務質效和風險管控同步提高。中小銀行利用貼近社區貼近企業的優勢,努力深耕細作,網際網路銀行的數位化信貸為上千萬戶企業提供流動資金。國有大型銀行在資金、網點、技術和客戶等方面有良好基礎,發展普惠金融也能形成其獨特優勢。特別重要的是,一些銀行加快數位化轉型,改進業務流程,創新服務模式,在普惠金融領域既有效挖掘了潛在需求,又明顯提升了風險管控能力。如今年3月,建設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成功突破萬億元,不良率控制在1%以內,這在傳統模式下是難以實現的。到6月末,全國銀行業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13.7萬億元,同比增速28.4%,較各項貸款高15.3個百分點。上半年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5.94%,較2019年全年平均利率下降0.76個百分點。

截至6月30日,不良普惠小微貸款餘額0.4萬億元,較年初增長9.25%,不良率2.99%,較各項貸款不良率高0.88個百分點。目前的不良率水平,已接近原來設定的容忍限度。但是,考慮新冠疫情是世紀性災難,經濟完全恢復正常,仍需金融做出更大貢獻。保企業、穩就業也就是保銀行、穩金融。所以近期的金融風險成本上升,既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金融系統感到很有信心的是,目前普惠金融不僅取得量的提升,也獲得質的飛越。通過改革開放、科技賦能和加強管理,普惠金融正逐步實現精準滴灌,信用風險總體上完全可控。

對於中小銀行深化改革和補充資本工作,銀保監會表示,上半年六部委聯合印發了中小銀行深化改革和補充資本工作方案,目前各省市的相關工作正在推進之中。監管部門主要是發揮專業指導作用,具體有幾個方面:

一是配合地方政府制定中小銀行深化改革、補充資本和化解風險的實施方案。二是支持地方政府繼續通過多種市場化途徑引進投資,增強中小銀行資本實力。三是健全公司治理機制。四是堅守市場定位。五是加快廉潔金融文化建設。

對於金融支持脫貧攻堅的安排,銀保監會表示,經過各方共同努力,金融扶貧工作成效明顯。截至6月末,全國金融精準扶貧貸款餘額較年初增加3100多億元。334個深度貧困縣各項貸款增速高於全國貸款平均增速3.73個百分點。全國扶貧小額信貸累計發放4735.4億元,惠及全部建檔立卡貧困戶的1/3以上。832個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農村基礎金融服務覆蓋率達99.6%。農業保險向43.8萬戶貧困戶支付保障賠款6.1億元。下一步,銀保監會將保持金融幫扶政策總體穩定,聚焦「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向未摘帽貧困縣加大金融資源投入;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推動金融支持和產業扶貧融合;開展金融助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專項督查,確保扶貧惠民措施精準落地。

此外,近年來,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步伐明顯加快,銀保監會2018年以來陸續出臺了34條銀行業保險業對外開放措施。目前相關法規制度修訂基本完成,同時,監管流程也不斷完善,審批速度大大加快。2018年以來,銀保監會共批准外資銀行和保險公司來華設立近100家各類機構,其中包括外資獨資或控股的保險公司和理財公司。今年上半年又有來自世界各地多家知名優質的外資銀行保險機構獲準批設。預計在今後一段時期將會有更多的外資機構參與到我國金融市場,成為我國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有生力量。

銀保監會表示,將堅定不移地履行開放承諾,在確保金融安全的前提下,繼續穩步提升銀行業保險業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改進完善監管方式方法,增強開放條件下金融管理能力和風險防控能力。

(編輯 孫倩)

相關焦點

  • 銀保監會披露上半年銀行帳本:淨利潤同比下滑,不良率承壓
    8月10日,銀保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商業銀行累計實現淨利潤1.0萬億元,同比下降9.4%;二季度末不良率則繼續上升至1.94%,資本充足水平也出現滑落。銀行業如何在支持實體經濟、保障資產質量之間取得平衡發展,成為監管和銀行機構共同的考題。
  • 銀保監會:前三季度商業銀行淨利潤同比下降8.3%
    【大河財立方消息】11月10日,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商業銀行累計實現淨利潤1.5萬億元,同比下降8.3%,平均資本利潤率為10.05%。商業銀行平均資產利潤率為0.80%,較上季末下降0.02個百分點。
  • 銀保監會周末發聲:兩大原因致銀行淨利潤下滑,普惠金融信用...
    銀保監會周末重磅發聲,回應銀行淨利潤下滑、香港金融服務業發展、普惠金融不良風險、中小銀行改革等熱點問題。8月22日,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上半年銀行業淨利潤下滑主要是因持續向實體經濟讓利,加大力度處置不良和撥備計提兩方面原因。銀保監會將繼續指導銀行保險機構提高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在穩增長的同時,做好防風險各項工作。
  • 銀行業2019全年淨利潤超2萬億 大型商業銀行強者恆強
    財聯社2月19日訊,日前,銀保監會發布了2019年四季度末銀行業的主要監管指標數據情況。去年全年商業銀行累計實現淨利潤2萬億,平均資本利潤率為10.96%。大型商業銀行淨利潤超過1萬億,佔整個商業銀行淨利潤的一半。
  • 央行和銀保監會重磅發聲
    2、不過早在7月10日的央行新聞發布會上(7月10日央行發布會全解:三大特徵、六大信號),央行明確1.50萬億將由通過貸款利率和債券利率下行等舉措讓利0.93萬億、通過兩個再貸款支持工具和延期還本付息工具讓利0.23萬億以及通過減少收費等讓利0.32萬億元。從數據對比上來看,剩餘的讓利空間主要有前期下調的利率實現。
  • 36家中國上市商業銀行畫像:1.65萬億壞帳、8700億淨利潤
    數據真實反映了不同商業銀行之間的競爭能力和風險資產定價能力。淨息差收窄,最終導致商業銀行淨利潤增速的下滑。中國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商業銀行累計實現淨利潤1.0萬億元,同比下降9.4%。財報數據也顯示,今年上半年,36家上市商業銀行的累計實現淨利潤8686億元,增速相比2019全年悉數下降;與2019年上半年淨利潤相比,18家銀行出現下滑,佔比一半;淨利潤同比增速下滑幅度超過8%的共計16家,這16家商業銀行總資產規模佔據全部上市商業銀行總資產的90%。息差對於商業銀行盈利能力下降的影響,還可以從另外一組數據觀察。
  • 銀保監會:今年1月至11月人身險保費收入3.1萬億元
    今年1月份-11月份,人身險保費收入3.1萬億元,佔保險業的74.1%,同比增長7.4%;人身險公司總資產近20萬億元,佔保險業的85.5%。但我國人身保險業市場仍處於初級發展階段,最大的優勢是市場潛力大。
  • 134家中小銀行公布2020年上半年業績,淨利潤前十名中有4家地處廣東
    截至8月18日,根據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初步統計,目前已有134家中小銀行公布2020年上半年業績,不同於上市銀行,多數非上市銀行僅披露部分財務數據,目前有130家披露了淨利潤數據。根據銀保監會近期披露的2020二季度數據,商業銀行今年上半年累計實現淨利潤1萬億元,同比下降9.4%,國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民營銀行、農商行淨利潤分別同比下降12.04%、9.49%、2.06%、35.14%、11.42%。
  • 上半年利潤大跌,銀行利潤大降的根源是什麼?
    來源:江瀚視野8月10日,銀保監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商業銀行累計實現淨利潤1.0萬億元,同比下降9.4%,平均資本利潤率為10.35%。不過,在淨利潤負增長的同時,不良率、撥備覆蓋率沒有大幅波動。
  • 銀保監會劃定九大重點|銀行業|商業銀行|小微...
    1月13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祝樹民,銀保監會首席風險官兼辦公廳主任、新聞發言人肖遠企進行了詳細介紹。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仍是2020年銀保監會工作重點,而此前外界頗為關注的資管新規過渡期一事,銀保監會也透露出了關鍵信號。
  • 央行銀保監會接連發聲 下半年金融政策路線圖顯現
    穩健貨幣政策更強調「適度」 應對不良資產上升壓力央行銀保監會接連發聲 下半年金融政策路線圖顯現上半年金融數據出爐,相關金融監管部門也接連發聲。10日,央行舉行2020年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11日,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在官方網站發布答記者問,為市場勾勒出下半年貨幣政策、金融監管政策的要點。根據央行、銀保監會相關人士的表態,下半年,政策將繼續引導金融對實體經濟領域加大支持力度,更大力度讓利實體經濟,加大薄弱領域金融支持力度。
  • 再點商業銀行不良 銀保監會疫情後首場發布會說了什麼?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再點商業銀行不良 銀保監會疫情後首場發布會說了什麼?來源:新京報繼央行發文稱後期銀行或面臨更大不良處置壓力後,銀保監會疫情後首場發布會的焦點之一,也是銀行資產質量問題。全國不良率為1.91%,北京僅為0.6%據銀保監會5月中旬披露,2020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法人口徑,下同)不良貸款餘額2.61萬億元,較上季末增加1986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91%,較上季末增加0.05個百分點。
  • 銀保監會:高風險金融資產大幅壓縮14.5萬億
    中國證券報記者11日從銀保監會通氣會上獲悉,兩年半以來,銀行業資產增速從過去15%左右降低到目前的8%左右。影子銀行規模大幅縮減,共壓縮高風險資產約14.5萬億元。目前,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10.75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4.86%。
  • 深度|商業銀行迎來「補血」潮
    商業銀行緊鑼密鼓的推進各渠道"補血",源於自身亦巨大的資本需求。一方面,隨著經濟活動加速,商業銀行的資產規模快速增長。中國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商業銀行資產規模262.47萬億元,同比增長11.8%,速度明顯快於去年的9.12%,也是2017年以來最高增速,期間淨利潤負增長8.3%。
  • 林曉金融觀察:商業銀行盈利為什麼和宏觀經濟背離
    上市銀行2018年淨利潤增速5.2%、2019年上半年淨利潤增速6.8%、三季度增速7.5%。部分銀行營業收入、淨利潤增速重回兩位數增長區間,而在2015-2017年期間,上市銀行淨利潤增速分別只有2.1%、2.7%和4.82%,幾近停滯。
  • 2018年四大行交出優異成績單 共實現淨利潤超9000億元
    新華財經北京3月20日電(記者餘蕊 劉玉龍)3月27日至29日,中農工建四大商業銀行集中公布了2018年業績。整體來看,四大行表現穩健,淨利潤同比增長均在4%左右,共計實現淨利潤9360.72億元,同時資產質量改善,不良貸款率均較去年有所下降。
  • 全年讓利1.5萬億元目標實現在即 銀行業如何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2020年以來,人民銀行、銀保監會會同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引導和督促金融機構加大力度,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在日前召開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說。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受到新冠肺炎疫情一定影響,國務院常務會議定下金融系統全年向實體經濟讓利1.5萬億元的目標。
  • 銀保監會:現有銀行服務體系中銀行數量已基本不是主要問題
    銀保監會披露,截至2020年6月末,全國國標口徑小微企業貸款餘額 40.7萬億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13.72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7.68%,較各項貸款增速高9.5個百分點;有貸款餘額的小微企業2363.28萬戶,較年初增加251.35萬戶;2020年上半年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5.94%,較2019年全年平均利率下降0.76個百分點。
  • 近18萬億元資金信託將迎監管升級 銀保監會嚴格限制通道類業務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張歆近18萬億元資金信託將迎來監管升級。5月8日晚間,銀保監會表示,為落實《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資管新規)要求,規範信託公司資金信託業務發展,銀保監會制定了《信託公司資金信託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現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全國68家信託公司管理的信託資產合計21.6萬億元,其中管理的資金信託資產合計17.94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