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吃月餅這個習俗真的是來源於朱元璋起義嗎?

2020-12-23 錦覓看歷史

中秋節吃月餅

其實就中國人中秋節吃月餅這個習俗,是在民間,傳說是因為朱元璋領導農民起義。其實這個說法是流傳最久的,在不同的時期都有不同的解讀。中國的月餅實際上在很早的時候就出現了,有記載說,在隋朝末年,反隋的唐朝部隊,有一次打仗就看到人員眾多,為了解決這個糧食問題,就做了一些月餅發給大家。後來也是到了唐玄宗的時候,才有月餅這麼個說法。

團圓的意思

但是後來月餅真正出現的時候,其實是在宋朝的時候。就宋朝的東京夢華錄和老學庵筆記中都有關於月餅的記載。明朝還有明確的記載,就是說大家要分享月餅,家家戶戶都可以互相送禮,取一個比較團圓的意思。後來明朝的皇帝在帝京景物略中也有記載。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餅必圓。所以說這個才應該是月餅的真正出現的時期。

朱元璋起義

說到月餅和朱元璋起義之間的關係。有一個說法,叫做八月十五殺韃子。韃子是指當時的蒙古族。在元朝末年的時候,社會非常不平等,就蒙古人和色目人就是所謂的高等民族呀。漢族就沒有正常的生活地位和應有的尊重。所以當時他們才起義,要反抗,月餅就是人們之間傳遞信號的工具。就是說把字條藏在月餅裡來驅除蒙古人。

劉伯溫

據說這個方法還是劉伯溫,提出來的主意,但是這個說法也是不準確,有人記載這個傳說不是出自於朱元璋,而是出自於反元將領的張士誠。所以說到底,是誰研究出這個方法來殺韃子,其實有非常多的版本。後來這種傳說就是不斷的演練呢,就有了更多的發展。大家都知道,在清朝掌權的那兩百多年中,這個反清運動就一直沒有斷過。

民族色彩

就是後來很多人就把這個傳說作為反清復明的連接點。就後來國民黨人,包括早期的同盟會,也提出了反清驅逐韃虎的口號。就是借用了古代這麼一個說法來凝聚。也是把這個故事加上了民族主義的色彩。可以說這個故事是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解讀,就算我們因為現在的眼光,客觀的看待他也會有自己最新的認識。

來源宋朝

就之前說月餅最初的,來源是在宋朝。可以說流傳至今也有好幾百年的歷史了。就每個朝代,每個地方也都有不同的祭月方法。到現在的時候,一般都是家人團結的日子。其實小編也就是中秋節那一天生日的。就每年生日的時候,父親都會買非常多的大閘蟹。因為就是小編每年生日,大閘蟹都是最肥美的時期。你們又都是怎麼過中秋的呢。

相關焦點

  • 中秋節手抄報:朱元璋與月餅起義
    朱元璋與月餅起義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
  • 中秋節為什麼吃月餅?有人說因為朱元璋反元起義,我說是陳友諒!
    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就是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中秋節。提到中秋節,首先我們想到的就是吃月餅,其次就是團圓,所以中秋節也叫團圓節。在中國,過元宵節要吃湯圓,意味著一家人團團圓圓。端午節要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那麼中秋節吃月餅是為了什麼呢?這裡面,可能關於元朝末年的農民起義有關。
  • 月餅小科普:你知道中秋節吃的月餅,曾是被朱元璋用來起義的嗎?
    中秋節的三天小長假已經開始了,相信大家都已經計劃好假期的愉快生活了。在家與家人一起團聚,看中秋晚會,吃月餅大閘蟹,在賞一賞那八月十五又大又圓的月亮,好不快說得說。幫助你從繁忙的工作以及外在的壓力中暫時性的逃離,享受假期的美好時光。
  • 中秋節兒童畫:朱元璋與月餅起義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
  • 中秋節手抄報:朱元璋月餅起義的傳說
    這個節日之所以成為佳節也和「嫦娥奔月」這個美麗的神話有關。  傳說,古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它們輪流出現,照亮大地和給大地帶來溫暖,但有一天,十個太陽卻一起出現,大地上的農作物都被烤焦了。 這時,有一個叫后羿的神射手,把其中九個太陽射了下來,替萬民消除了災難。人們於是把他擁立為王。后羿當上皇帝後,沉迷酒色,隨意殺人,成了暴君。
  • 中秋節為什麼吃月餅?這一段「月餅起義」的故事,你知道嗎?
    馬上就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了,中秋節又被稱為拜月節、團圓節,是非常具有中國特色的傳統節日。關於中秋節的習俗也有很多,比如賞月、吃月餅、賞桂花等等。每個地區的習俗也都不一樣,但是有一個習俗,幾乎全國都一樣,那就是吃月餅。
  • 中秋節月餅的典故故事——月餅起義
    中秋節源出上古時期對月亮的崇拜,是由上古時期秋夕祭月演變而來,其和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並稱為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期,普及於漢朝,定型於唐朝,盛行於宋朝之後,其從上古流傳至今,經久而不息,可謂是歷史久遠。
  • 月餅和朱元璋起義的那件事
    中秋節又到了,每逢佳節胖三斤,中秋節是我們國家除春節之外最熱鬧的傳統節日之一。有許多中秋習俗,其中吃月餅的習俗最為廣泛,在我國,關於吃月餅的神話和歷史故事有嫦娥奔月、楊貴妃為月餅起名、朱元璋月餅起義奪天下等,前兩個故事估計大多數人耳熟能詳,也許明太祖朱元璋月餅起義奪天下的故事不太了解,憋急了,瀋陽帶你回顧明太祖是怎樣用月餅起義奪天下的。自古以來,人們都把月餅作為吉祥,團圓的象徵。
  • 月餅為什麼非要在中秋節吃?問問朱元璋
    □實習生 池垚垚紫金山/金陵晚報記者 翟羽中秋節吃月餅,和端午節吃粽子、元宵節吃湯圓一樣,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無中秋可以吃月餅,而無月餅則不成中秋,因此中秋與月餅是緊密相連不可或缺的。月餅發展到今日,品種更加繁多,京式、蘇式、廣式、潮式……新口味月餅也層出不窮,香菇雞肉、香辣牛肉,乍一聽是菜名,其實這是月餅新口味。相傳中秋節吃月餅,還跟朱元璋有關。而且從明朝開始,中國民俗的相關文獻中就大量記錄了中秋節賞月吃月餅的習俗。
  • 小小月餅,真的是朱元璋起義反元的情報信號?
    關於這個問題,好些單機遊戲老司機朋友們,肯定印象深刻。在當年那遊戲劇情裡,男主角要跟師父學到超級武功,中秋節賞月那天很重要,是夜歡聲笑語間,白鬍子老師父會突然犀利發問:中秋節為啥會有賞月習俗呢?關鍵時刻來了,答對答不對,關係很重大!那么正確答案是啥呢?遊戲裡的答案是:元末昏君當道,百姓苦不堪言,為了反抗暴政密謀造反,小小月餅,就是傳遞造反情報的信號。
  • 中秋節手抄報版面設計圖:月餅起義
    月餅起義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
  • 中秋節的最大傳說:朱元璋月餅起義和菜刀
    例如這個謠言:話說,朱元璋在元末農民大起義時,準備聯合各路反王發動起義。但因為朝廷管理甚言,「十戶一把菜刀」由「刀頭管理」,連起義的傢伙都沒有,而且同時起義怎麼聯繫時間呀。朱元璋正在犯愁呢,軍事劉伯溫羽扇綸巾微微一笑,對朱元璋說:這個不難,八月十五人人都吃月餅,我們把「八月十五夜起義」放入餅子裡面,人人看到也就知道了。
  • 歷史上月餅的由來,朱元璋月餅中藏紙條起義成功!
    月餅的由來從唐朝便開始有記載,直到明朝朱元璋起義,用月餅中的字條來傳遞信息,獲勝後定義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月餅的由來也有可能是因為秋天是豐收的季節,用小麥製成的月餅用來皇家祭拜天地神明,祈求風調雨順。如果綜合明朝有關月餅的由來資料來看,應該和中秋節的來歷和傳說也有一定關係。中秋節祭月後,全家人都圍坐一起分吃月餅月果(祭月供品)。因為月圓餅也圓,又是合家分吃,所以逐漸形成了月餅代表家人團圓的寓意。到了明代,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更加普遍。月餅的由來經過元明兩代,中秋節吃月餅、饋贈月餅風俗日盛,且月餅有了"團圓"的象徵義。
  • 關於月餅的故事 臨沂人中秋節最重要的習俗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就是今天了,從路上少見的行人就可以看出,大家都回家團聚了,今晚的飯桌上最不能缺少的就是月餅了,但是關於月餅的傳說你知道幾個呢?   唐高祖與「祝捷餅」   中秋節的第一主角是月餅。關於月餅的來歷,傳說很多,較流行的觀點是出現在唐朝。
  •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這個答案很簡單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就要到了,中秋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在這一天有一種習俗就是要吃月餅。那麼,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下面就帶大家來看一看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的原因。首先,圓形的月餅象徵著家人團圓,反映了人們希望與家人團聚過節的美好願望。
  • 中秋拜月和嫦娥有關,吃月餅竟然是因為劉伯溫和朱元璋
    中秋拜月和嫦娥有關,吃月餅竟然是因為劉伯溫和朱元璋中秋佳節臨近,中國對於八月十五中秋節的習俗也是在不斷的演變,現代人都知道中秋節吃月餅是必不可少的一項活動,可是在元代以前竟然是沒有月餅的,中秋吃月餅竟然是因為劉伯溫和朱元璋。
  • 月餅是垃圾食品嗎?中秋節該如何吃月餅?
    明天就是我們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了,象徵著團圓,象徵著平安。今晚就來一起聊聊月餅、聊聊生活、聊聊健康吧~月餅文化中秋節少不了吃月餅,月餅成了節日裡特定的食物。從這則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甜餅大概就是現在月餅的雛形了,只是當時還沒有月餅這個叫法而已。其二是關於朱元璋借月餅打勝仗的故事相傳元代末年,人們不忍統治者的殘酷暴政,朱元璋很想起義,於是他的軍師劉伯溫獻計:可以利用中秋節,人們喜歡互送月餅的機會,把起義的時間及相關信息塞進月餅裡。
  • 中秋節為什麼會吃月餅?關於中秋月餅的傳說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這個節日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中秋節,人們往往會一家團聚,一起看月亮、吃月餅,那中秋節為什麼會吃月餅?一、中秋節為什麼會吃月餅有些人認為,由於月餅是圓形的,它們象徵著天空中的滿月。也有些人認為,圓圓的月餅和天空中的圓圓月亮響應和,反映了人們希望家人重聚的美好願望。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又是怎麼流傳下來的中秋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之一。
  • 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到底源自何時?月餅原來竟是皇宮美食?
    到了唐朝,仲秋改為了中秋,也就是現在我們過的中秋節,原意的仲秋指的是秋季的一段時間,唐代逐漸形成了一天的節日。中秋節這一天必不可少的就是月餅了,大家可能不知道月餅原來竟是宮廷美食?皇宮中是怎麼樣過中秋節的呢首先說唐朝,中秋節作為團圓的佳節,皇宮中在這一天晚上往往安排賞月活動,但沒有例外基本上把時間都留給臣子自己,回去和家人吃個團圓飯,類似於現在的家庭聚會。在唐詩中,我們就會清晰地發現,幾乎每一個重大節日都有君臣吟唱詩作,但唯獨中秋節例外。文人墨客多有關於中秋的詩作,可見這一天在古人眼中的重要性。
  • 軼事侃談—中秋節吃月餅有何寓意?中秋為什麼要吃月餅?
    農曆的八月,天清雲淡,風高氣爽;農曆的八月,花果飄香,空氣中瀰漫著收穫的芳香;農曆的八月,漫山遍野的奼紫嫣紅,五穀豐登,又是一年收穫的季節;農曆的八月十五,中秋節吃月餅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相傳始於元末明初。當時,中原廣大人民為了反抗元朝統治階級的暴政,一聲「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人們紛紛起義抗元。這其中就有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當時為了聯合各路豪傑準備起義,但是元朝統治者監控得十分嚴密,消息的傳遞十分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