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吃月餅
其實就中國人中秋節吃月餅這個習俗,是在民間,傳說是因為朱元璋領導農民起義。其實這個說法是流傳最久的,在不同的時期都有不同的解讀。中國的月餅實際上在很早的時候就出現了,有記載說,在隋朝末年,反隋的唐朝部隊,有一次打仗就看到人員眾多,為了解決這個糧食問題,就做了一些月餅發給大家。後來也是到了唐玄宗的時候,才有月餅這麼個說法。
團圓的意思
但是後來月餅真正出現的時候,其實是在宋朝的時候。就宋朝的東京夢華錄和老學庵筆記中都有關於月餅的記載。明朝還有明確的記載,就是說大家要分享月餅,家家戶戶都可以互相送禮,取一個比較團圓的意思。後來明朝的皇帝在帝京景物略中也有記載。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餅必圓。所以說這個才應該是月餅的真正出現的時期。
朱元璋起義
說到月餅和朱元璋起義之間的關係。有一個說法,叫做八月十五殺韃子。韃子是指當時的蒙古族。在元朝末年的時候,社會非常不平等,就蒙古人和色目人就是所謂的高等民族呀。漢族就沒有正常的生活地位和應有的尊重。所以當時他們才起義,要反抗,月餅就是人們之間傳遞信號的工具。就是說把字條藏在月餅裡來驅除蒙古人。
劉伯溫
據說這個方法還是劉伯溫,提出來的主意,但是這個說法也是不準確,有人記載這個傳說不是出自於朱元璋,而是出自於反元將領的張士誠。所以說到底,是誰研究出這個方法來殺韃子,其實有非常多的版本。後來這種傳說就是不斷的演練呢,就有了更多的發展。大家都知道,在清朝掌權的那兩百多年中,這個反清運動就一直沒有斷過。
民族色彩
就是後來很多人就把這個傳說作為反清復明的連接點。就後來國民黨人,包括早期的同盟會,也提出了反清驅逐韃虎的口號。就是借用了古代這麼一個說法來凝聚。也是把這個故事加上了民族主義的色彩。可以說這個故事是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解讀,就算我們因為現在的眼光,客觀的看待他也會有自己最新的認識。
來源宋朝
就之前說月餅最初的,來源是在宋朝。可以說流傳至今也有好幾百年的歷史了。就每個朝代,每個地方也都有不同的祭月方法。到現在的時候,一般都是家人團結的日子。其實小編也就是中秋節那一天生日的。就每年生日的時候,父親都會買非常多的大閘蟹。因為就是小編每年生日,大閘蟹都是最肥美的時期。你們又都是怎麼過中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