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如此英明,為何不提前選定皇位繼承人?都讓海蘭珠耽誤了

2020-12-22 清朝那些人

清崇德八年八月,已經徵服了整個關外地區,馬上就能揮師入關、徵服中原的清朝開國皇帝皇太極猝然駕崩於盛京後宮。遺憾的是,皇太極生前並未預立皇儲,這讓原本因團結一致才勇猛強悍的大清王朝,立馬陷入爭奪皇權的內訌狀態。兩黃旗支持的肅親王豪格,和兩白旗支持的睿親王多爾袞為爭奪皇位而劍拔弩張,一場足可以讓清朝綜合實力倒退數年甚至數十年的內鬥,一觸即發。

值得慶幸的,睿親王多爾袞在關鍵時刻做出讓步,推舉皇太極第九子福臨繼位,才算平息了皇位之爭,才有了八旗軍隊揮師入關、問鼎中原並穩固統治中原地區長達200餘年的大一統王朝。

那麼,被後世評價為「本身的才幹見識,不在劉邦、劉秀、李世民、朱元璋之下」的皇太極,作為清朝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有為君主,為何不提前選定皇位繼承人,從根本上杜絕皇位爭奪的內耗情況出現呢?

其實,這件事都怪被皇太極捧在手心、寵上天際的寵妃——博爾濟吉特·海蘭珠。

海蘭珠劇照

天聰年間,皇太極不能預立皇儲

《清史稿·諸王列傳》對後金政權的崛起有過這樣一句原因說明:國初開創,櫛風沐雨,以百戰定天下,繄諸王是庸。為了鼓勵自己的子侄們為後金政權建功立業,努爾哈赤不惜將權力下放,規定:「八大貝勒、共議國政」。同時,在長子褚英、次子代善接連被廢黜太子之位後,改變了汗位傳承的辦法。

《清太祖實錄》有載,努爾哈赤曾於天命七年做出過明確規定:

爾八人同心謀國,或一人所言有益於國,七人共贊成之,庶幾無失。當擇一有才德、能受諫者,嗣朕登大位。

也就是說,後金政權的汗位,由「八大貝勒」共同推舉一位「才德兼備者」擔任。天命十一年,努爾哈赤病逝,皇太極就是被眾人推舉,登上了後金政權的汗位。所以,在皇太極尚未「改元稱帝」,將「後金」改為「清」之前,他必須延續努爾哈赤的汗權傳承方式——大家商量著來,不能明立皇儲。

所以,在天聰年間,皇太極並未明立皇儲並不能怪他不英明,而是受了當時的祖制約束。

專寵海蘭珠後,皇太極立過皇儲

公元1635年,皇太極完成了對女真各部的徹底統一,並將「女真」改名為「滿洲」;公元1636年,皇太極於盛京改國號為「清」,登基稱帝,正式同明朝政權形成對立態勢。《清史稿·后妃列傳》有載,「崇德改元,五宮並建,位號既明,等威漸辨」。皇太極稱帝後,冊封五宮后妃,建立了較之後金時期系統完備的後宮等級制度。

為什麼要專門提到皇太極對後宮福晉的冊封?

因為從「崇德五宮」的位次排名中,我們就能直接明確海蘭珠在皇太極心中的特殊地位和專寵程度!

海蘭珠,孝端文皇后的侄女、孝莊文皇后的姐姐,崇德八年以二婚再嫁的身份嫁給了皇太極,很快便獨得恩寵,無人匹及。在「崇德五宮」的排名中,海蘭珠僅次於自己的姑姑——中宮皇后哲哲,但卻高居「四妃之首」,就連入宮時間比自己早的妹妹莊妃,也排在其後。

宸妃海蘭珠所居「關雎宮」

皇太極對海蘭珠的專寵還不止表現在後宮位分的冊封上,崇德二年,海蘭珠為皇太極生下皇八子,皇太極用一系列近乎瘋狂的舉動證明了什麼叫「子以母貴」

1、頒布清朝第一道大赦令,並明確給出了「自古以來,人君有誕子之慶,必頒詔大赦於國中」的原因說明;

2、大宴群臣,就連蒙古諸部落首領也都紛紛趕到盛京祝賀,享受到了皇太極11個兒子中獨一份的恩寵。

3、冊封海蘭珠為「和碩賢妃」,並賞賜了無限靠近皇后的儀仗。

很明顯,皇太極已經將皇八子視為了「儲君」,而且也算是公布了天下。如果不是皇八子於次年不幸夭亡,大清的歷史恐怕就會被徹底改寫。

海蘭珠薨逝後,皇太極無心立儲

皇八子不幸夭亡以後,皇太極深受打擊,海蘭珠更是悲痛不已,從此一病不起。崇德六年,正於松錦大戰前線指揮作戰的皇太極接到了海蘭珠病重的消息,便立即交出指揮權趕回盛京,奈何還是未能見到海蘭珠的最後一面。

海蘭珠的病逝對皇太極的打擊到底有多大?

根據《清太宗實錄》的記載,無法接受海蘭珠薨逝事實的皇太極悲痛欲絕,幾次因為傷心過度、悲悼慟涕而昏迷過去。面對皇后和朝臣「自保聖躬,勿為情牽,珍重自愛」的規勸,皇太極依然不能從悲傷中脫離。初祭、月祭、大祭、冬至祭、去世周年祭,幾乎每次祭奠自己的愛妃,皇太極都會號啕大哭,悲傷不已。

對於自己近乎瘋狂的悲傷表現,皇太極也曾親口承認「太祖崩時,未嘗有此」;在寫給海蘭珠的祭文中,皇太極更是公開寫明:「朕自遇爾,厚加眷愛,正欲同享富貴,不意天奪之速。中道仳離,朕念生前眷愛,雖沒不忘」

別忘了皇太極可是被《清史稿》評價為「允文允武,內修政事,外勤討伐,用兵如神,所向有功」的一代英主;可是被康熙皇帝評價為「盛兼三代,威名定四方」的一代雄主;可是清史研究大家蕭一山先生評價為「上承太祖開國之緒業,下啟清代一統之宏圖」的創業開基帝王。如此君主,卻能為了海蘭珠而枉顧江山,可想而知,失去海蘭珠以後的皇太極,根本沒有心思理會朝政,更沒心思預立皇儲。

更何況,因為長期沉浸於痛失愛妃的悲痛中,皇太極的身體受到了巨大傷害,從此這位身體健壯的皇帝忽而昏迷,忽而減食,常常「聖躬違和」。崇德八年,皇太極甚至發出過「山峻則崩,木高則折,年富則衰,此乃天特貽朕以憂也」的感嘆,或許連他自己也已經預感到自己身體狀況的巨大變化。

只是,明知自己快要走向生命盡頭的皇太極,還是每日處在懷念海蘭珠,沉浸於海蘭珠早逝的悲痛中,江山、皇儲、甚至被其視為「一生之志」的揮師入關、一統中原都不再重要。

皇太極行軍圖

後記

作為男人,皇太極聞聽愛妃病重,能立馬從「松錦大戰」如此關鍵的戰場上返回盛京;能長時間的悲痛於愛妃的病逝,並時時追憶、處處追思,是條重情重義的漢子,值得所有男人學習。但作為君主,因為一個女人的病逝就枉顧江山、倦於政事,甚至連身後的皇權歸屬都沒心思做出安排,皇太極愧對後世對其「真命世之主也」的評價。

參考文獻:《清太祖實錄》、《清太宗實錄》、《清史稿·后妃列傳》、《清史稿·諸王列傳》

相關焦點

  • 海蘭珠與皇太極的絕世之戀 皇太極處處寵信海蘭珠為什麼不封她為後?
    海蘭珠與皇太極的絕世之戀 皇太極處處寵信海蘭珠為什麼不封她為後?時間:2019-12-28 15:54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海蘭珠與皇太極的絕世之戀 皇太極處處寵信海蘭珠為什麼不封她為後?
  • 皇太極為何對海蘭珠情有獨鍾?你看看她的那些優點,成熟男人都愛!
    但是,還沒等皇太極趕到,盛京就傳來了「宸妃已薨」的消息,聽聞此事後,皇太極是快馬加鞭,連夜趕回盛京,當見到宸妃的遺體後,皇太極撫屍哀痛,整個宮殿就迴蕩著皇太極悲悼慟涕的哭聲。 之後,皇太極在很長的時間都難以接受海蘭珠病逝這個殘酷的現實。他曾幾次因悲痛過度而昏迷過去,群臣紛紛勸告他「自保聖躬,勿為情牽,珍重自愛」。
  • 皇太極死後,豪格本想謙虛一下,隨口說了一句話,與皇位擦肩而過
    講起皇太極,大家總是第一時間聯想到海蘭珠。他們的愛情打破了人們對皇帝冷漠無情的固有印象。而今天的故事主人公並不是他倆,而是皇太極的長子豪格。豪格從成長開始,就伴隨著父親皇太極,在戰場上出生入死了。後雖經歷多次降職,也並沒有失去皇太極的器重。與此同時,皇太極又絲毫沒有表示選定他為皇位繼承者。直到皇太極匆匆離世,皇位空懸,但凡有權勢的人士全部都蠢蠢欲動了起來。朝堂基本分出了兩大陣營,一派是支持大臣多爾袞,一派是力挺豪格上位的。兩派皆是人數眾多,兵力不分伯仲。禮親王代善將兩方人馬都集合到了一起,並言之鑿鑿的提出了要擁戴豪格上位。
  • 大齡美人海蘭珠:死後令皇太極痛哭暈厥,兩年後追隨芳魂而去
    皇太極欣喜若狂,如獲至寶,想要這個孩子做為皇位繼承人,於是舉行了盛大誕生慶典,大宴群臣,蒙古各部落的首領均來恭賀,一時間,盛京城內人頭攢動,熱鬧非凡。不僅如此,皇太極還頒發了大清朝第一道大赦令,大赦天下,普天同慶,為皇八子祈福。皇太極其他的9個皇子出生時均未享受這個待遇,由此可見,皇太極是將海蘭珠所生的皇八子作為"儲君"來對待的。
  • 她是皇太極最寵愛的后妃,生子被定繼承人,卻只活了不到7個月
    ,詩中的意境十分的美妙,皇太極便用這樣的一首詩形容她的一位后妃,她就是湘妹子今天要和您聊的,皇太極第一寵妃海蘭珠。海蘭珠,她是博爾濟吉特氏,孝莊皇后的姐姐,也是皇后哲哲的親侄女,她同妹妹、姑姑三人一同侍奉皇太極,深得皇太極寵愛,而海蘭珠在眾人之中是最受寵的一位,不僅是在清朝,其他朝代也不見得有哪個皇帝對一后妃如此上心過,天聰八年(1634年),26歲的海蘭珠嫁給皇太極。
  • 蒙古太后改嫁皇太極,一生三個子女,為何結局都不好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博爾濟吉特氏嫁給努爾哈赤的同時,她的堂姐也嫁給了皇太極,就是皇太極的大福晉哲哲。皇太極建立清朝後,冊封了著名的「崇德五宮」,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被冊立為皇后的哲哲。而這五位妃子,全部都是來自蒙古,可以說滿蒙聯姻,在皇太極執政時期,達到了巔峰。
  • 皇太極有多愛海蘭珠呢?海蘭珠究竟有什麼樣的魅力呢?
    皇太極有多愛海蘭珠呢?從皇太極方面來說,他是清朝的開國皇帝,經歷過一場場戰爭的腥風血雨,內心也是滄桑的,所以大多數開國皇帝命都不長。43歲時遇見了海蘭珠,一個經歷過生活磨礪的再嫁女子,能夠從心裡體會他的艱難和堅毅背後的心酸,兩個能在一起心意相通的人一定是能感同身受的,能夠用溫柔撫慰那顆飽經滄桑的心。哲哲和大玉兒與皇太極聯姻都是為了家族的長久利益,在這之前沒有經歷過婚姻的磨難,在這點上明顯海蘭珠能夠懂皇太極,懂是深愛的前提。
  • 26歲改嫁入宮,生子大赦天下,她是皇太極一生最愛,她死帝崩
    而這,也就解釋了歷史上孝莊太后死後為何不願意和皇太極合葬以及順治帝為何對多爾袞那麼差,死後還鞭屍。當然,這些都是野史,不知是真是假。但是,對於皇太極和海蘭珠之間的故事,卻是在歷史上真真實實發生過的。大清帝王大都是多情種,愛女人愛得痴狂,為女人願意付出一切,甚至不要江山,上演一個又一個愛美人不愛江山的故事。皇太極就是如此,他愛海蘭珠愛得痴狂,為她破了一個又一個例,將自己的深愛和特例都給了海蘭珠。26歲那一年,來自科爾沁大草原的海蘭珠再婚嫁給了皇太極。
  • 二婚姐姐不如妹妹年輕聰明,為何皇太極為了她,連命都不要了
    有史學家認為,海蘭珠嫁給皇太極,是因為哲哲和大玉兒都沒有生下兒子,博爾濟吉特氏家族,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才這麼做的。但仔細一想,家族中難道沒有其她更年輕,更美貌的女孩子了嗎?那樣的女孩,不是更容易得寵,更容易懷上龍嗣嗎?那麼,更令人信服的理由應該是,他早就愛上她了。只是,不知道什麼原因,愛而不得。
  • 大玉兒、小玉兒和海蘭珠的歷史原型是誰,她們之間是什麼關係
    海蘭珠其實是大玉兒的親姐姐,同時也是皇太極最寵愛的一位妃子,她長得十分漂亮,頗有一番大家閨秀的風範,她嫁給皇太極比較晚,但是她已嫁入宮中便受到皇太極十足的寵愛,雖然比自己的親妹妹進宮晚,但是她的妃子地位卻升的很快,一進宮,便被皇太極封為晨妃,位居關雎宮,在妃子中位列第二位,僅此於當今的皇后。
  • 《山河戀之美人無淚》只記得韓棟的「多爾袞」與張檬的「海蘭珠」
    一顰一笑是真正的美人無疑了,如歷史所記錄的那樣,她才是皇太極一生最愛的女人。後宮爭鬥最大的勝利者其實是海蘭珠,至於大玉兒,如她曾經的誓言那樣,丈夫不忠、兒女不孝,孤獨終老,即使成為了皇太后,也是無限後悔的一生。在這部劇中皇太極對海蘭珠的寵愛達到了無人所及的地步,最後海蘭珠死了,皇太極還想要讓後宮所有的人去陪葬。
  • 海蘭珠:一個能讓清朝的開國皇帝幾度哭暈的女人
    自古帝王多薄倖,但愛新覺羅家似乎專出情種,其中尤以清太宗皇太極最甚。聽聞宸妃海蘭珠生病時,皇太極正在明清生死交關的松山大戰前線,竟也不顧一切從戰場趕回瀋陽宮中,只可惜在皇太極回宮途中宸妃便已身亡,因此海蘭珠一直被後人冠以「皇太極的真愛」之稱。
  • 多爾袞與豪格的叔侄鬥法,卻順水推舟幫助順治帝登上皇位
    皇太極有一個弟弟,叫做多爾袞,是個很厲害的人物,有著赫赫戰功,在軍中的威望很高。皇太極有一個嫡系長子,叫豪格,在當時是皇位的順位繼承人,也是皇太子。當然皇太極還有一個小兒子福臨,也就是後來的順治皇帝。那麼為什麼豪格最後沒有繼承皇位,年僅六歲的福臨順利登基了呢?
  • 海蘭珠和大、小玉兒原來在歷史上有原型,她們都是什麼人
    海蘭珠和大、小玉兒原來在歷史上有原型,她們都是什麼人海蘭珠和大、小玉兒原來在歷史上有原型,她們都是什麼人。在影視劇中,他們3人的關係是姐妹,老大是海蘭珠,老二是大玉兒,小玉兒是老三。結果大玉和海蘭珠都嫁給了皇太極,小玉嫁給了多爾袞。
  • 有人說海蘭珠在宮裡非常排擠孝莊,你確定海蘭珠玩的過孝莊嗎?
    她們真實內心的想法只有她們自己知道,海蘭珠到底有沒有排擠過莊妃,從現有的歷史上來看,應該是沒有的,為什麼這麼說?也並不是空穴來風,因為很多人都知道後宮的爭鬥一點都不亞於戰場上的爾虞我詐,大部分有這個疑問的人,大多是因為有一個說法,才導致說海蘭珠排擠了莊妃。
  • 孝莊皇后活得最長,為何死後卻不能與皇太極合葬呢?
    孝莊皇后活得最長,為何死後卻不能與皇太極合葬呢?皇太極坐在輝煌的大政殿的中央,接受著來自大臣們的跪拜、朝賀,開啟了新的朝代,也在為遇見孝莊作鋪墊,那個生前受他寵愛死後卻不能相見的女人。孝端文皇后,是皇太極的第一位皇后。
  • 皇太極去世前兩天還活蹦亂跳,為何突然就暴斃身亡了?原因不簡單
    清崇德八年八月初九亥刻(1643年9月21日夜九時左右),大清王朝的創建人,清帝國的首位皇帝——清太宗愛新覺羅 · 皇太極突然暴斃宮中,追隨著他心愛的海蘭珠去了,享年52歲。但是關於皇太極的突然離世,清朝官方史料則只有6個字的記載:「無疾端坐而崩」。
  • 「八大鐵帽子王」中的代善為何與皇位失之交臂?小姨娘緋聞太要命
    在努爾哈赤相繼處死了自己的弟弟舒爾哈齊和長子褚英兩位親命的繼位人後,代善因功勳卓絕、待人和善而被努爾哈赤確定為新的皇位繼承人。阿巴亥畫像有一種說法是,這所有的一切都是皇太極指使德因澤操作的,皇太極想憑藉此事一箭雙鵰,既打擊了代善的同時,又打擊了阿巴亥的三個兒子——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從而達到走上皇位的目的
  • 順治帝共有八子,康熙非嫡非長,為何最終成為皇位繼承人
    按古代繼承法統,非嫡非長的玄燁,是不大可能被選中為繼承人的。那麼中間發生了什麼事,讓他撿了個大便宜呢?順治雖然有八子,皇位候選人其實只有兩人:皇長子愛新覺羅·牛鈕,生卒年份1651-1652。皇二子愛新覺羅·福全,生卒年份1653-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