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支付寶、微信再也不能存款了!為什麼不可以?央行官員權威解讀來了
日前,支付寶針對未持有網際網路存款的用戶,在理財頁面對銀行存款產品進行了下線處理。
僅隔一天,又有多家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陸續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20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京東金融、度小滿平臺對網際網路存款產品進行處理。同時,騰訊理財通的穩健理財中不再有銀行產品這一選項。
京東金融、度小滿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經查詢,記者在度小滿平臺上未發現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的身影。而在前一天,度小滿平臺上仍有大量的該產品可供購買。
度小滿方面表示,會嚴格遵守相關政策規定及監管要求,擁抱監管,堅持合規經營。對於網際網路存款業務,目前已下架平臺上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產品下架後將只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已購買相關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未來,會根據監管政策的要求,不斷完善相關業務。
在京東金融平臺上,記者點擊銀行精選,產品界面中目前只有儲蓄存款利率4.3%、5年期、每3個月派息的北京中關村銀行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該產品雖未下架但是已經售罄無法繼續購買。
就在前一天,記者登錄京東金融平臺時,包括億聯銀行、藍海銀行、振興銀行在內的多家銀行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均在銷售。
京東金融平臺19日(左)和20日相關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與螞蟻集團和度小滿不同,京東金融並未對購買、持有的用戶群開設入口通道。在京東金融平臺上,持有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的用戶依然無法購買網際網路產品。
京東金融回復稱,當前,根據監管部門對於網際網路存款業務的關注,京東金融APP已停止新增上線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停止新用戶購買相關產品,並已對存量客戶和業務進行穩妥有序調整:相關產品將只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已購買相關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未來,京東金融將密切關注相關監管政策和指導意見,認真落實。
值得一提的是,19日,記者在騰訊理財通平臺上穩健理財中的銀行產品中均未發現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的身影。而在20日,騰訊理財通平臺上穩健理財的分類變為貨幣類、債基類、保險類和券商類,不再有銀行產品這一分類。
騰訊理財通19日(左)和20日相關情況
銀行官微仍有網際網路存款身影
實際上,一直以來,網際網路金融平臺中主要的網際網路存款來自於民營銀行以及地方城商行、農商行。無疑,對於沒有線下營業點優勢的地方銀行和民營銀行而言,在各大網際網路金融平臺上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為它們賺足了流量。
天風證券首席分析師廖志明曾對微眾銀行的智能存款進行分析時稱,沒有線下運營網點,但坐擁騰訊的巨額流量,微眾銀行的存款增長只能依託特色產品——「智能存款+」產生。
雖然微眾銀行在2018年末下架了智能存款,但是這種模式卻被不少沒有流量、沒有線下優勢的銀行所模仿。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在題為《線上平臺存款:數字金融和金融監管的一個產品案例》的文章中指出,網際網路平臺模式為客戶提供了存款購買接口,實質是存款營銷行為。監管要求商業銀行應進一步規範吸收存款行為,不得通過第三方中介吸收存款。此類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為客戶購買存款產品提供了信息展示和購買接口,從實質上看是一種營銷行為。
記者注意到,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雖然下架了各大銀行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但是在多家銀行的微信公眾號等官方渠道上仍能看到網際網路存款的身影。
實際上,隨著網際網路存款的興起,地方法人銀行突破了地域限制,存款業務已拓展至全國。中小銀行吸收網際網路存款突破了傳統渠道的空間限制,從資金來源看,已成為全國性銀行,與立足於當地、服務中小微企業的市場定位存在偏差。
網際網路存款不受地域限制的特有屬性,也對中小銀行流動性管理帶來挑戰。
孫天琦在文中表示,網際網路平臺存款是伴隨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經濟發展出現的銀行開展負債業務的新東西。對於這類傳統金融的新業務模式要深入研究,需要明確該業務準入條件、風險管理等要求,根據監管評級、經營情況、資本金及風險管理能力等設定業務門檻及業務規模上限,尤其需要明確哪類銀行不能做該類業務。同時,針對新業務模式的新特徵,完善審慎監管指標和有關規則,研究濫用存款保險50萬法定償付標準、搞資金價格競爭的應對之策。嚴格規範網際網路、APP等數字平臺涉及金融產品和服務的各類行為。研究線上擠兌與線下擠兌的不同特徵和處置預案。
此外,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的興起與其自身門檻低、利率高、流動性強的特性有關。而這種特性對於銀行而言並非好事。
孫天琦指出,還有部分高風險機構通過網際網路平臺吸收存款,有的佔存款的比例已達70%。這些高風險機構自身抵禦風險能力較弱,網際網路平臺存款佔比過高進一步增加了其負債資金的不穩定性。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黃大智曾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無論是智能存款還是其他高成本的負債存款,本質上都是高息攬儲。目前,在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背景下,銀行必須下調小微企業的貸款利率。而中小銀行是服務實體經濟、小微企業的主體力量,要降低小微企業的融資利率必須要從銀行資金成本考慮。監管叫停智能存款這種高息攬儲模式最根本的目的還是通過降低銀行負債端成本傳導至銀行貸款利率,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金融風險,遏制商業銀行的存款惡意競爭。
相關推薦:
阿里、騰訊、百度全部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後,京東跟進
觀察者網·大橘財經訊(文/呂棟 編輯/莊怡)「金融創新必須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進行。」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
12月20日,觀察者網注意到,繼支付寶、度小滿金融、騰訊理財通後,京東金融也已對網際網路存款業務做出調整。截止目前,大部分頭部平臺均已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京東金融方面今天向觀察者網表示,當前,根據監管部門對於網際網路存款業務的關注,京東金融APP已停止新增上線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停止新用戶購買相關產品,並已對存量客戶和業務進行穩妥有序地調整:相關產品將只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已購買相關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
「未來,京東金融將密切關注相關監管政策和指導意見,認真落實。」
觀察者網登陸京東金融APP發現,「銀行精選」業務已下線。
在此之前,與京東金融合作的銀行約有20-30家,基本上都是民營銀行及小型城商行,存款產品期限三個月至五年不等。其中,三個月期限的存款利率大多為1.65%,五年期產品則最高可至4.875%。
產品介紹中,則突出介紹「50元起購」的投資門檻,以及「50萬內100%賠付」這一存款保險保障的金額上限。與這些銀行官網公示的存款利率相比,網際網路平臺上的存款產品,利率高出10-150個基點不等。
京東金融APP截圖
最近兩年,商業銀行尤其是中小銀行開始聯合第三方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推出存款產品,支付寶、京東金融、度小滿金融、騰訊理財通、攜程金融等平臺相繼上線定存業務。
但該模式引發一定爭議,監管方面近期對此也多次發聲。
12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在第四屆中國網際網路金融論壇上發表演講指出:
「這種模式突破了地方法人銀行經營的地域限制,部分地方銀行通過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得以從全國吸收存款,從負債業務看已成為全國性銀行。此類存款的流動性特點也有別於傳統儲蓄存款,給監管部門和金融機構帶來新課題。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開展此類金融業務,屬『無照駕駛』的非法金融活動,也應納入金融監管範圍。」
這番講話被市場認為具有監管指向性意義。
12月18日,螞蟻集團表示,根據監管部門規範要求,該公司主動下架平臺上所有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只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持有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
隨後,度小滿金融、騰訊理財通、攜程金融等平臺也跟進全部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對於網際網路存款業務,目前我們已啟動平臺上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下架處理工作,產品下架後將只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已購買相關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未來,我們會根據監管政策的要求,不斷完善相關業務。」度小滿方面稱。
不過,觀察者網注意到,陸金所、360你財富、滴滴金融平臺上仍在銷售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滴滴金融APP截圖
市場相關人士認為,更多其他公司跟進下架網際網路存款業務只是時間問題。這或許意味著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在監管政策進一步明確前,難再有增量產品出現。
路透社報導,一位國有大行個金部門人士透露,國有大行此前亦有與網際網路開展過此類合作,不過佔比很小並非主力,更多是想跟市場的最新業態保持聯接避免落伍;此類業務主要還是攬儲很困難的小銀行在做。
「目前監管部門尚未出臺政策明確規定這塊業務不能做。」該人士稱。
市場上有觀點認為,此次各家平臺調整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並非是在明確的監管政策落地後被動調整的行為,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與監管良性互動後主動拆彈,壓縮風險的行為。
360你財富APP截圖
日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
會議強調,國家支持平臺企業創新發展、增強國際競爭力,支持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同時要依法規範發展,健全數字規則。金融創新必須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進行。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3天,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全軍覆沒
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的銀行存款產品或迎來嚴監管。
20日,繼螞蟻集團之後,百度度小滿、京東金融、騰訊理財通、滴滴金融、中國平安旗下陸金所等平臺相繼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平臺紛紛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20日,京東金融、滴滴金融、陸金所App的存款產品已經下架。
頁面顯示,滴滴金融的銀行甄選一款產品都沒有。滴滴金融稱,目前滴滴理財已停止新增銀行存款產品,新客已不能購買銀行存款類產品。我們密切關注,堅決落實監管相關規範和要求,將嚴格按照監管部門的政策指引,有步驟、有秩序地調整存量用戶,嚴格落實監管政策。
陸金所app也顯示下架,陸金所回應稱,為響應網際網路存款行業相關監管精神,陸金所平臺已停止上架新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已購買產品不受影響,將持續密切關注監管動態,並嚴格落實監管相關規範和要求。
京東金融也在20日下架了相關產品。京東金融回應表示,根據監管部門對於網際網路存款業務的關注,京東金融APP已停止新增上線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停止新用戶購買相關產品,並已對存量客戶和業務進行穩妥有序地調整:相關產品將只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已購買相關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未來,京東金融將密切關注相關監管政策和指導意見,認真落實。
另外,在19日的時候,百度旗下度小滿、騰訊理財通也下架了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度小滿回應表示,已啟動平臺上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下架處理工作,產品下架後將只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已購買相關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度小滿會嚴格遵守相關政策規定及監管要求,擁抱監管。未來,度小滿會不斷完善相關業務。
此前在12月18日上午,理財通直銷銀行銷售專區曾推薦了網際網路銀行微眾銀行的存款產品,七日年化收益率為3.0-3.3%,而晚上該頁面則顯示「更多產品正在路上」。
至此,幾乎所有網際網路巨頭App上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都消失了。包括:螞蟻集團的支付寶、騰訊理財通、度小滿金融、攜程金融APP、京東金融、滴滴金融、陸金所。
為什麼近期主要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紛紛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儲蓄管理條例》第八條規定,「除儲蓄機構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辦理儲蓄業務。」那麼,什麼是儲蓄機構呢?《條例》第二條明確:儲蓄機構是指經中國人民銀行或其分支機構批准,各銀行、信用合作社辦理儲蓄業務的機構,以及郵政企業依法辦理儲蓄業務的機構。也就說,只有銀行和信用社等才能辦理儲蓄業務。
根據《澎湃新聞》,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亞洲金融合作協會智庫研究員董希淼解釋,在網際網路存款業務鏈條中,網際網路平臺提供存款產品的信息展示和購買接口,起到引流、導流作用;存款產品和服務由銀行提供,債權債務關係為存款人與銀行。在這種模式下,網際網路平臺是否涉嫌違規辦理儲蓄業務,需要金融管理部門認定。如果從嚴格意義上講,網際網路平臺並非《條例》規定的儲蓄機構,不能辦理儲蓄業務。
此外,今年來監管層頻繁加碼對存款業務的調整,以限制銀行為攬儲推出創新存款產品。
今年3月,央行再次下發《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加強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要求整改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等不規範存款「創新」產品。
12月14日,六大行齊發公告稱,自2021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可靠檔計息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等產品,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靠檔計息」的存款產品,是銀行為了吸引存款推出,其收益是根據存款時間分段計算利率。長期以來,靠檔計息的存款產品都被當作是銀行的「吸儲利器」。而在2021年1月1日之後,在六大行裡的這類存款,如果提前支取只能按照活期存款利率計息。
其實,早在一年前,監管部門以窗口指導形式、在全國範圍內叫停靠檔計息的定期存款,並要求在2020年末之前,相關存款產品壓縮至零;大額存單提前支取規則亦將適用該規定。而如今,清理大限將至。
央行金融穩定局二度發聲
「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開展此類金融業務,屬『無照駕駛』的非法金融活動,也應納入金融監管範圍。」12月15日,央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在第四屆中國網際網路金融論壇上表示,第三方網際網路平臺存款的流動性特點有別於傳統儲蓄存款,給監管部門和金融機構帶來新課題。
這已是孫天琦近期第二次針對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銷售存款的發聲。
11月13日,孫天琦發布《線上平臺存款:數字金融和金融監管的一個產品案例》的署名文章,指出了網際網路存款存在的種種問題和風險,並提出了監管思路。
孫天琦總結了監管關注的主要問題:
網際網路平臺模式為客戶提供了存款購買接口,實質是存款營銷行為;
地方法人銀行突破了地域限制,存款業務已拓展至全國;
有意突出存款保險保障的宣傳,歪曲了利率溢價機制;
網際網路平臺存款的特有屬性,對中小銀行流動性管理帶來挑戰。
據官方統計,目前11家頭部平臺上展示的銀行,涉及存款在售的銀行50多家,絕大部分為中小銀行。
12月15日,在第四屆中國網際網路金融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發表主題為《第三方網際網路平臺存款:數字金融和金融監管的一個產品案例(續)》的演講。
孫天琦介紹,近兩年來,多家銀行在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推出了存款產品,加大攬存力度,拓寬獲客渠道,很多消費者也非常便利地享受到了存款服務。此類產品收益高、門檻低,已成為部分中小銀行吸收存款、緩解流動性壓力的主要手段。這種模式突破了地方法人銀行經營的地域限制,部分地方銀行通過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得以從全國吸收存款,從負債業務看已成為全國性銀行。此類存款的流動性特點也有別於傳統儲蓄存款,給監管部門和金融機構帶來新課題。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開展此類金融業務,屬「無照駕駛」的非法金融活動,也應納入金融監管範圍。
銀行通過第三方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銷售存款產品,產品和服務由銀行提供,平臺提供存款產品的信息展示和購買接口(債權債務關係為存款人與銀行)。通過平臺銷售的存款產品,全部為個人定期存款,以3年、5年期為主,3年期利率最高為4.125%、5年期4.875%,均已接近或達到全國自律定價機制上限。近半數產品的起存金額僅50元,且均可提前隨時支取。
該模式下,客戶在某平臺上多家銀行的數十種存款產品中選中A銀行產品,只需點擊平臺頁面的「立即存入」按鍵,即跳轉至A銀行II類電子帳戶的開通頁面。客戶首次在該平臺開立電子帳戶,需綁定本人B銀行Ⅰ類帳戶銀行卡、上傳身份證照片和完成人臉識別。後續客戶在該平臺開立其他銀行電子帳戶時,無需再進行綁定銀行卡和上傳身份證照片的操作,只需人臉識別即可。完成帳戶開立後,點擊「充值」或「確認存入」按鍵,資金即可通過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快捷支付或人民銀行轉帳系統,從綁定的B銀行轉入A銀行的II類帳戶中購買存款產品。整個流程僅需幾分鐘,簡便快捷。
「目前,通過網際網路平臺吸收存款的銀行主要為地方中小銀行甚至村鎮銀行,藉助網際網路平臺的流量優勢,部分銀行存款規模得以快速增長,有的平臺存款規模佔其各項存款比重達83%。其中,異地存款佔絕大部分。部分中小銀行依靠平臺存款彌補了流動性缺口,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同業融資。」孫天琦指出。
具體來說,孫天琦給出七條監管建議:
一是明確銀行準入資質和標準;
二是研究出臺針對高風險銀行吸收存款行為的有關法律法規;
三是針對新業務模式的新特徵,完善審慎監管指標和有關規則;
四是嚴格規範網際網路、APP等數字平臺涉及金融產品和服務的各類行為;
五是完善存款保險償付規則,避免金融機構濫用存款保險法定償付標準、搞資金價格競爭;
六是嚴禁平臺對存款「集中比價—競價」;七是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降低準入門檻,促進有效競爭和穩健的金融創新。
監管降至?或不會「一刀切」
根據《財聯社》,多個獨立信源向記者透露,相關監管政策或將於近期發布,從目前監管的態度來看,不會對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一刀切」,這也是為了防範一些過度依賴這種攬儲方式的銀行出現流動性風險。
與此同時,多位專家學者認為,監管思路應避免「一刀切」,考慮「分層監管」,按照所涉及風險高低進行監管,在控制風險的同時,也可為中小銀行留出攬儲渠道。
浙江大學金融碩士學術主任陳弘益也表示,網際網路存款利率如果明顯超出市場行情,則將有可能造成金融系統的不穩定,這才是真正需要監管的部分。他認為,網際網路存款能夠成功,不僅是因為高利率而已,其直觀便利的操作,更能夠受到年輕用戶的青睞。
最後關口?有銀行抓緊時間攬儲
「如果監管進一步趨嚴,可能會對一些嚴重依賴網際網路存款的銀行影響較大。」一位銀行業內知情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一些在攬儲方面壓力不大的銀行在監管政策沒有特別明晰之前選擇觀望,但一些在年底存款壓力較大的銀行則選擇在當下多發產品,儘可能多多攬儲。
一家在網際網路平臺有存款產品的銀行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網際網路存款確實帶動了銀行存款的上漲,快速補充銀行存款,而銀行也沒有其他更多更好的攬儲渠道。
近年來,一些中小銀行逐漸開始轉戰網際網路渠道銷售自家的存款產品。財聯社記者在一些網際網路平臺上看到,目前仍在銷售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主要以地方城商行、民營銀行為主。這些銀行普遍線下網點較少,攬儲渠道受限,所以更願意通過網際網路平臺來吸儲。
不過,一些銀行通過網際網路平臺推出的存款產品利率較高,甚至略高於其銀行官網掛出的存款利率。財聯社記者發現,北京中關村銀行在網際網路平臺發布的5年期的存款利率為4.875%,但在其官網上公示的5年期整存整取的執行存款利率僅為4.40%。
在高收益之下,加上銀行存款保險制度的加持,操作便捷的網際網路存款逐漸在近年來成為網紅產品。在已披露業績的銀行中,無一例外在去年出現了存款總量的大幅上漲。一些銀行在2018年存款曾出現負增長,但隨後的2019年年報中,存款則出現了20%左右的上漲。
對銀行影響幾何?
根據北京商報11月的一篇報導,多家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推薦的銀行存款多為中小銀行產品,而這其中,民營銀行的產品更是佔據「C位」,被主要推薦。以京東金融上推薦的銀行存款產品為例,全國19家民營銀行中,10家有產品在該平臺銷售,1家產品售罄,4家顯示產品在路上。
為了攬儲,民營銀行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利息也給得較高。
據證券日報近期的一篇報導,不少民營銀行推出的存款產品收益最高可達近5%,部分平臺為攬客在收益補貼上,有過之而無不及,其補貼的收益率甚至達到了6%,使得平臺銷售部分產品1個月年化收益率可達7%以上。
為什麼民營銀行為代表的中小銀行青睞於在第三方平臺上推出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董希淼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網際網路存款業務等出現,固然有銀行片面追求市場份額、盲目擴大存款規模等因素,但推出上述新型存款產品和業務的銀行多為中小銀行,這更多反映出中小銀行負債來源狹窄、負債成本高企的窘境。
董希淼表示,中小銀行資本實力較弱、負債受限較多,影響其信貸投放能力,不利於服務實體經濟特別是服務小微企業。資本補充是增強風險抵禦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要支持它們引進合格股東進行增資擴股,支持發行新型資本工具和二級資本工具,支持符合條件的銀行在境內外上市融資。
董希淼還建議修訂現行相關辦法,為更多的中小銀行(如一些民營銀行)儘快進入同業拆借市場開展流動性管理和通過發行金融債獲得資金來源提供便利,緩解負債來源單一等問題。同時,應進一步深化存款利率市場化,實施差別化政策,在市場利率自律機制之下允許中小銀行採取更有彈性的存款利率浮動空間。對網際網路銀行,對其通過網際網路渠道吸收存款應給予差別化的支持。
網際網路存款被指「屬非法金融活動」
近兩年來,部分銀行在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推出了存款產品,加大攬存力度,拓寬獲客渠道,此類產品收益高、門檻低,已成為部分中小銀行吸收存款、緩解流動性壓力的主要手段。
據了解,通過平臺銷售的存款產品,全部為個人定期存款,以3年、5年期為主,3年期利率最高為4.125%、5年期4.875%,均已接近或達到全國自律定價機制上限。近半數產品的起存金額僅50元,且均可提前隨時支取。
目前,通過網際網路平臺吸收存款的銀行主要為地方中小銀行甚至村鎮銀行,藉助網際網路平臺的流量優勢,部分銀行存款規模得以快速增長,有的平臺存款規模佔其各項存款比重達83%。
「這種模式突破了地方法人銀行經營的地域限制,部分地方銀行通過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得以從全國吸收存款,從負債業務看已成為全國性銀行。此類存款的流動性特點也有別於傳統儲蓄存款,給監管部門和金融機構帶來新課題。」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12月15日在第四屆中國網際網路金融論壇上表示。
資料圖:中國人民銀行。中新社發 楊明靜 攝 圖片來源:CNSPHOTO
孫天琦稱,平臺已成為銀行網點服務的線上延伸,這類平臺沒有相關業務的金融牌照,游離於金融監管之外,實質是 「無照駕駛」開展金融業務,屬非法金融活動。
「一些中小銀行以高利率在網際網路平臺攬儲,並向平臺支付『導流費』,進一步推升其負債端資金成本,將刺激銀行尋求高收益資產,將資金投向高風險領域。長期看,對網際網路平臺存款依賴度較高的中小銀行的資產質量也將面臨考驗。」孫天琦說。
本文綜合自每日經濟新聞、中國新聞網、觀察者網、中國基金報、澎湃新聞、財聯社、國際金融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