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寸2蛋戚風蛋糕|可能會是最詳細的基礎戚風教程

2021-02-12 下廚房小至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2014年,我發布在下廚房的一系列戚風食譜伴隨了很多新手過來。其實還挺懷念那個時候,當時分享的初衷特別簡單,看見很多人被「氣瘋」,而自己開始就運氣比較好吧,一直都比較順利。後來買了臺版書,試驗了以後對戚風有了不一樣的理解。就開始分享食譜,起初食譜沒有寫的那麼詳細,也是在大家不斷提問的啟發下,把各種原理就補充到了食譜裡,集中在一個月裡就完成了這個系列戚風。6寸2蛋這個食譜名字,也僅僅因為問六寸配方的人太多,就單獨列了出來,根據配方就這麼隨便定的題目而已。後來下廚房的很多食譜都開始強調幾寸幾蛋。6寸幾蛋並不重要,只是按照本篇分享的各種細節做,它確實剛好能夠烤滿,不會太少,也不會過多。   這個系列食譜給我帶來的收穫也是巨大的,之後的烘焙習慣和理解也都是由此延展開。時隔6年,我對戚風蛋糕又有了很多不一樣的理解。

示例圖為本篇6寸配方圓形戚風


蛋黃糊:

蛋黃2個  細砂糖13克  20克  植物油20克  低筋麵粉33克

蛋白霜:

蛋白2個  細砂糖33克  

圓形模具參考溫度:150攝氏度  參考時間:50分鐘

煙囪模具參考溫度:180攝氏度  參考時間:30分鐘

配方部分非原創,參考日本果子學校編寫的《戚風蛋糕&泡芙》香草戚風。


①雞蛋大小帶殼約60-65克,如果你的雞蛋太小,可以考慮用70克蛋白,40克蛋黃來做。不建議用更大雞蛋來做了。如果按重量稱取也不建議增加配方用量。②配方適用於6寸圓形模具(直徑15cm,高6cm)。如果你做的正確,這個配方是剛好可以烤到滿模。如果是7寸圓形模具直徑18cm,高6cm,使用方子分量1.5倍滿模。8寸翻倍,正好滿模。17cm常規煙囪模使用7寸配方。17cm加高煙囪模使用8寸配方。10寸圓模翻四倍,可是我真的不建議你用這個食譜烤10寸,難度太大了,高手請忽略這個建議。③水可以用牛奶替代,但意義其實不大。20克牛奶對於這麼大一個蛋糕來說,提升不了奶香味,也增加了不了多少營養。如果為了營養,早晨一塊兒戚風蛋糕配上200ml熱牛奶可能會更好些。④植物油儘可能選擇味道輕的油,比如玉米油、色拉油。如果你確實很喜歡比如花生油、橄欖油的味道(我試過花生油,味道真的一言難盡),用也是沒問題的。能不能用黃油替代?如果會烤隨便替代,只是製作方式上要做改動(這裡暫不過多分享)。不過我是想戚風的配方特點就是水和植物油,換成黃油大概就算是創意蛋糕了。黃油和植物油給蛋糕帶來的口感是完全不一樣的,植物油的口感會更潤一些。⑤新手儘可能就用細砂糖來做。能不能減?新手儘可能別減糖。熟練的適當減15-20克,蛋白霜部分儘可能少減。只要你能把蛋糕烤成功,是完全膨脹的,你可能會因為蛋糕口感佳,味道好而忽略它的甜。但是如果你的蛋糕烤的並沒有那麼成功,凹了塌了縮了,同樣份量的糖你的蛋糕體積也減小到一個麵餅,那麼你每一口吃下去的蛋糕糖的密度也會增加,自然會感覺齁甜。⑥低筋粉就是這麼少,不用懷疑擔心,真的可以烤。如果你隨意增加麵粉用量,可能會導致蛋黃糊部分過於粘稠,最後攪拌易消泡。⑦6寸烘焙時間約50分鐘。8寸酌情增加。溫度和時間也僅參考,各家烤箱溫度不同,需你花費時間烤個3-4次,並細心記錄,進行調整。⑨新手儘量嚴格按照配方來做,後臺如有改方子問題就不回復了。熟練的人任意改。1、硬性材料:麵粉、雞蛋。他們可以形成蛋糕的結構。所以在如果你的蛋糕不容易成型變塌變凹等,可能是粉類過少或者雞蛋不新鮮、打發不穩定等。2、軟性材料:糖、油脂。他們可以讓蛋糕形成柔軟的質地。所以如果你的蛋糕太幹,可能是你私自把油脂和糖降低的過多。3、溼性材料:液體、雞蛋。他們負責提供蛋糕的溼潤度。比如戚風水油相對較多,就屬於潤潤類型的蛋糕。4、乾性材料:麵粉類。粉類的加入可以吸收水分,所以如果你添加其他粉類時也要酌情進行等量替換。同時還要考慮不同粉類吸水性的不同。比如可可粉、抹茶粉、紅曲粉他們的吸水性都會不同。比如,一個方子裡在調可可液所用的液體不一定適用於抹茶粉,酌情調整。

以上的一個解讀可以用來找找你的蛋糕失敗原因。但是一個蛋糕失敗可能也是多種因素摻雜在一起導致。所以儘可能在烘焙時注意每一個細節,遇到問題時也分別考慮排除。如果在製作的時候覺得這個操作無所謂,那個操作也不必太當回事,這可能就是最終可能就是導致成品失敗或者你做的蛋糕細節上不如別人好的原因。

戚風是一個很考驗發泡質量(是否足夠穩定)的蛋糕,如果製作時手忙腳亂,就可能增加消泡的概率,最後導致你的蛋糕塌、凹、縮、膨脹不足等。對新手來說,做好準備工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製作成功的機率。
1、提前預熱烤箱。無論動作快慢,在製作之前就預熱上,以免蛋糕糊製作好烤箱還沒預熱好。150℃烤蛋糕,預熱到180℃,放入蛋糕後立刻調回150℃。2、雞蛋回溫。如果你的雞蛋日常習慣性放在冰箱冷藏,提前2小時取出到室溫下。3、提前稱量好所有食材提前稱量有助於在製作時一氣呵成,避免忙亂出錯,漏放食材或者臨時稱量以及找東西導致消泡。4、低筋麵粉提前過篩。理由同上,避免臨時過篩手忙腳亂。6、蛋黃和蛋白分開。要注意蛋白盆裡不能有油脂、水、蛋黃。分蛋失敗(混入蛋黃)就炒了吧,再磕兩個(捨不得雞蛋做不了戚風)。在製作蛋黃糊開始的時候,把蛋白先送入冰箱冷凍間。

示例圖為17cm加高煙囪戚風

1、打蛋器。使用一個大功率(300瓦以上)的打蛋器,可以讓蛋白加速發泡,增加成功率。不得不承認,不同品牌打蛋器區很大。博世打蛋器打發確實相對細膩不少。

2、打蛋盆。蛋黃部分可以考慮用一個20cm口徑的盆,蛋白部分用23cm左右的盆。我至今也是喜歡使用偏淺、寬口的盆,新手可以優先考慮這樣特點的料理盆。因為口徑小且深的盆在最後攪拌的時候有一點費力(熟練的人忽略這點)。這點也算個人使用習慣,也可忽略,按照自己順手的工具來。當然不是所有烘焙類都是這樣,比如少量意式蛋白霜或者少量奶油就是口徑小且深的盆更易操作。3、蛋抽。攪拌蛋黃糊時用,最好大小適中,別太大也別太小。4、攪拌刀。處理這種輕盈的蛋糕糊類我喜歡用刀頭軟一些,有彈性的刮刀。比如這篇戚風步驟示意圖用的是貝印的一款,從刀頭到手柄都是比較有彈性的。但是如果處理的蛋糕糊本身就厚重,類似磅蛋糕麵糊,那我會選擇內部有鋼芯的硬質刮刀,比如cakeland的一款一體刮刀。5、分蛋器。我已經不用啦,如果你手動分起來還困難,選擇一個能搭在料理碗上的分蛋器會更方便一些。6、溫度計。我個人是不用溫度計的,烤箱的溫度是固定的,無論你用不用溫度計它的溫度在一段時間內都是穩定不變的。多烤幾次掌握一個合適的溫度就好。7、定時器。單獨的定時器是我在日常無論烤什麼都會用的。因為烤箱結束的提示聲音實在沒有存在感。除此之外比如這個蛋糕你烤60分鐘,可能你需要分別在第40/50/55/60分鐘查看一下蛋糕的烘烤狀態,那就分別設置40/10/5/5分鐘倒計時(這句如果看不懂,可以求助一下身邊的朋友幫你解讀下)。8、烤箱。烤箱優先選擇內部空間上下高度比較充裕的,30L以上,越大越好。早期我的圓形戚風都是用長帝25B烤的(容量30L),一臺連內置燈都沒有的烤箱。現在的烤箱密封性可能都會很好,烤這種水、油含量極高的蛋糕特別容易在烤好以後熱氣散發不出去導致蛋糕回縮。如果烤箱密封性過好,可以在烤的時候使用一個燕尾夾夾在門縫裡,支撐出一個約5毫米的縫隙,利於熱氣及時排出。9、模具。①不要選擇不沾模具,戚風靠攀爬模具側壁向上長高,不沾內壁不太利於攀爬。②就算攀爬上去了,烤熟了易脫離模具,易回縮。③如果不沾效果太好,倒扣時搞不好就掉下來了,就失去了倒扣的意義。④圓形模具還是煙囪看喜好吧,都行。如果你想增加成功率,首選煙囪。如果你想要一個奶油蛋糕坯,就用圓形。⑤模具是活底,沒有活底模怎麼辦?你能有完整脫模術也無所謂。說到圓形和煙囪的選擇,我自己是有這樣一個經過吧。入門:那會兒很少有人用煙囪,賣煙囪模具的少,網絡方子少,書也少,跟隨大流用圓形。中間:開始深入研究,買了煙囪模具,真香,於是想各種勸服別人別再執著於圓形(約等於別執著於不開裂戚風)。現在:無所謂,隨便,都行。

戚風製作過程其實很簡單,只有四步: 
一、製作蛋黃糊 
二、製作蛋白霜 
三、混合蛋黃糊和蛋白霜 
四、烘烤 

一、製作蛋黃糊:

1、溶解砂糖。蛋黃裡加入細砂糖攪拌,攪拌到融化就好。

①雞蛋回溫就是為了這步砂糖利於融化,避免顆粒狀。

②不需打發。至少本篇分享不需打發。

③用手動蛋抽,不用電動打蛋器。電動打蛋器速度過高,不利於乳化。

2、水油乳化過程。先加入水攪拌一下,再加入油繼續攪拌。攪拌到整體細膩,略微粘稠,沒有粗大氣泡的狀態。攪拌的時候可以以料理盆中心為圓心,四分之三半徑的圓形區域內畫圈攪拌,偶爾再貼盆攪拌2圈,讓所有的原料均勻一下,再回中間四分之三區域內攪拌,這種方式利於乳化。

①所謂乳化就是把本來不能互溶的水和油脂結合到一起。

②蛋黃是天然的乳化劑,所以水、油、蛋黃同時攪拌更利於水油乳化。

③如果溫度過低,也不利於乳化。所以冷藏的雞蛋需提前回溫。乳化的最佳溫度也是室溫20-23℃左右,如果南方冬季室內溫度過低,想辦法提高溫度,或者隔溫水攪拌也是個解決辦法。

④持續攪拌大約5分鐘,不宜速度過快,大約每秒2-3圈,如果攪拌的速度合適很容易就細膩了。

⑤示例圖片是2014年圖片,當時的製作過程是開始出現大氣泡,逐漸變小氣泡,最後變得均勻細膩。但是現在我的理解是,如果出現圖1這種大氣泡可能是攪拌的力度過大,或者速度過快。如果攪拌很合適的情況下是不太容易出現大氣泡的。真的有大氣泡了也不用擔心,就持續攪拌到圖4狀態就好了。

⑥實際這是個糖、油、水乳化的過程。乳化得當,有利於最後的蛋糕形成穩定氣泡。

⑦為什麼乳化重要,先來研究下蛋糕膨脹的原理:蛋糕糊形成氣泡→氣泡裡含空氣烤箱熱輻射導致氣泡裡的空氣膨脹氣泡膨脹蛋糕變大。所以這個過程至關重要的兩點:穩定的氣泡和氣泡裡有足夠的空氣。其中氣泡裡的空氣哪裡來?一是通過乳化。二是通過蛋的發泡。所以這個步驟裡的乳化過程製作好了,蛋糕至少可以比草草了事的高出1cm,同時能增加蛋糕膨脹後的穩定性,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都激動的給我留言被氣瘋了很多次終於成功了的原因。同時乳化比較好的蛋糕,最後更容易做出表皮細膩的戚風,整體更蓬鬆柔軟,水分散失少,蛋糕更潤,不易老化。總之就是,合格的乳化可以讓蛋糕糊的氣泡更多、更均勻、更細密、更穩定。


3、加入低筋麵粉。已經過篩的低筋粉再次使用麵粉篩直接篩入蛋黃糊裡,用手動蛋抽攪拌均勻順滑。

①攪拌如果容易起疙瘩,可能原因是:你的蛋黃太少、你的低筋粉放的過多、低筋粉沒過篩、低筋粉過篩了又放了太久、攪拌的過於「優柔寡斷」「畏首畏尾」、攪拌的不充分。

②攪拌後的蛋黃糊狀態不稀,偏稠。如果過稀說明是上一步乳化不夠。

③能不能用普通麵粉?也不是不能,最好在熟練後感受不同麵粉區別。

二、製作蛋白霜:

4、打發出穩定的蛋白霜。使用電動打蛋器打發蛋白,細砂糖分三次加入。第一階段:高速攪打至密集粗大氣泡,加入1/3砂糖。第二階段:中速繼續攪打,肉眼可見的大氣泡已經變成肉眼不可見的小氣泡,蛋白已經從透明狀態明顯變白,但挑不起任何尖角的形態加入第二份1/3細砂糖。第三階段:打至微微有尖角雛形時加入最後一份1/3細砂糖,改低速攪打,直到蛋白霜變得細膩、堅挺、有光澤感、有彈性。關掉打蛋器,用打蛋器的蛋網在盆裡攪1-2圈,有明顯阻力感,並能拉出完整的尖角如圖片即可停止。

①打發蛋白小技巧:打蛋網與料理盆底兒垂直、打蛋器網畫大圈攪拌、打蛋網需同時碰撞到料理盆側壁和底部、順時針或者逆時針每秒2圈速度、另一隻手扶助料理盆時不時的旋轉一下盆利於充分攪拌。如果打蛋網不貼盆打,盆壁上的蛋白霜容易發泡不足,結果是除了增加不穩定的氣泡,最後與中心發泡良好的蛋白霜互相接觸時會加速消泡。

②判斷蛋白狀態:關掉打蛋器,蛋網在蛋白裡攪兩圈,有明顯阻力感,拉出完整如圖的尖角就算完成了。示例圖一是偏軟一些的蛋白霜,拉出尖角比較容易低垂。示例圖二是偏硬一些的蛋白霜,拉出尖角不太容易低垂。無論哪種狀態都可以做戚風,對口感沒影響,最後的口感都是潤潤的狀態。尖角不是唯一判斷蛋白霜狀態的標準,還是主要感受蛋白霜的整體狀態。

③判斷蛋白狀態:新手儘可能避免打出過於幹硬的蛋白霜。什麼算過於幹硬呢?蛋白打好後,用刮刀挖一刀挑起後特別明顯一坨一坨的,過度蓬鬆,沒有任何彈性。加入到蛋黃糊裡混合的時候,不太容易攪拌開。就有點像一坨東西總容易浮在蛋黃糊裡一樣,混合後的蛋糕糊也是比較粗糙的狀態。這種狀態攪拌時容易消泡,導致無法烤出穩定的戚風蛋糕。而比較理想的狀態是挖一坨起來,你會明顯的感覺蛋白霜很順滑,可以特別容易的與蛋黃糊攪拌均勻,混合後的蛋糕糊也比較細膩。

④糖在打蛋裡的作用:糖會阻礙氣泡形成,但是氣泡一旦形成,糖又會起到一個穩定氣泡作用。蛋白主要成分是水和蛋白質(水多,蛋白質少),形成氣泡的過程就是在高速攪打下,蛋白質先分散開,再重新鍵結(你就想像成一大堆人在操作散亂堆一起,然後他們分散開再手拉手繞城一個大圈好了。不一定對,如果微信讀者裡有化學專業的輕拍啊!)。糖會干擾這些蛋白分散開,同時還幹擾他們的鍵結。然後蛋白裡的水就在一堆人手拉手的圈裡,一旦形成圈後,糖又會起到一個粘著水的作用,這樣水就不太容易跑出去,最後避免蛋糕質地幹、粗糙、氣泡易破等,最終導致凹塌。但是現在都使用大功率電動打蛋器,阻礙作用變得微弱,但是也要考慮進去。所以加糖的時機比較重要,分成三次加糖,並且是在先產生氣泡後再加砂糖。如果你熟練烘烤各種蛋糕,也可以一次性加糖。所以你說能不能減糖呢?也不是不能。但是考慮把蛋糕烤到完全膨脹,比減糖更重要一些。把20克糖融進到2L水裡和1L水裡哪個更甜是不言而喻的。

⑤打發蛋白時加入檸檬汁的作用:蛋白狀態不太新鮮的時候可以選擇加入幾滴檸檬汁綜合鹼性,可以讓蛋白霜發泡的蓬鬆性和穩定性更好。但是如果你的雞蛋本身就非常新鮮了,本身就不具鹼性,不加檸檬汁也一樣可以打出穩定的氣泡。

⑥冷凍/冷藏/常溫打發蛋白是室溫下更容易打發,但是因為我們都是用電動打蛋器,無論蛋白是什麼狀態都很容易打發。所以我們優先考慮如何打出穩定的蛋白霜。越是新鮮的雞蛋,蛋白和蛋黃表面的張力都很強,就是你在分蛋時都能明顯的感覺到蛋白是一坨的狀態,這樣的蛋白打發出的氣泡更結實穩定。如果雞蛋不新鮮了或者雞蛋含水量太高,蛋白就像水一樣發散,發泡就不容易穩定;換句話說就是易消泡;再換句話說就是蛋糕易粗糙、塌、凹。而將蛋白充分冷藏以後就可以增加它的張力。但是前面我們已經將蛋回溫,這會兒臨時冷藏是來不及,所以在製作蛋黃糊開始的時候就把蛋白冷凍,製作之前的蛋白表面有一層微微結冰的狀態就可以了。

發泡相對沒那麼強的蛋白霜


發泡偏強一些的蛋白霜

打蛋網上可以很容易挑起一坨蛋白霜

三、混合蛋黃糊與蛋白霜:

5、分兩段攪拌。先將三分之一的蛋白霜加入到蛋黃糊裡攪拌均勻,再將攪拌好的蛋糕糊倒回到剩餘的蛋白霜裡,繼續攪拌均勻。

①攪拌方式可以選擇切拌、翻拌、撈拌、或者各種方式混合拌都可以。

②攪拌方式儘量輕柔,輕柔不等於慢。輕柔的目的是儘可能避免破壞已經形成好的氣泡。

③最早我的辦法是採用小島老師的切拌方式。目前就很隨意了,偶爾製作一些相似的麵糊我可能還會用打蛋網來攪拌蛋白霜和蛋黃糊部分,比刮刀會更容易均勻。有感興趣的可以自己做幾次試試。

一個特別適合新手的切拌方法:攪拌刀從攪拌盆中心開始,刀刃沿著中間的那個橢圓的弧度,按照箭頭指示稍微有個弧度切下去,碰觸到盆底兒。切到盆的左下方出,刮刀「咣」的一聲碰觸到攪拌盆壁。然後抬起刮刀,再回到盆中心,整個過程不需要翻轉手腕。右手按照這個橢圓進行切,左手同時旋轉打蛋盆。操作要連貫些,輕柔一些,偶爾在把刮刀從盆壁12點方向順時針刮盆到圖裡橢圓和圓圈相交的七八點鐘方向,撈起麵糊翻拌下。基本上攪拌均勻也就20-25秒這樣。詳細圖片可參考《小島老師的蛋糕教室》。

我自己畫的一個參考圖,只能意會啦


①如果你前面做的正確,這一步看到的蛋糕糊狀態就是圖片這樣,比較厚重,不流動,需手動抹平。②如果你的蛋糕糊流動性太強了,可以考慮幾個因素:蛋黃糊乳化完成度不夠、私自調整了配比、蛋白霜打發的程度不夠、蛋白霜打發的不穩定導致攪拌消泡。③最後的蛋糕糊是比較細膩的,不會譁譁冒泡,所以基本也不需要震氣泡。

用勺子或者mini的刮刀把表面抹平,或者來回晃動模具讓蛋糕糊變平也可以。如果你的蛋糕糊是一個合適的濃稠狀態,後者效率不如前者。如果表面有明顯的氣泡的話,用一隻竹籤深入到麵糊裡畫圈攪拌幾圈切破氣泡就好。

四、烘烤:

7、烤蛋糕。蛋糕送入到提前預熱到180℃的烤箱,轉150℃烘烤約50分鐘。①烤蛋糕有時也是一件很隨意的事情,如果在你還不熟練尤其經常失敗的時候當然嚴格按照別人的步驟來可以增加成功率。如果你已經熟練烘焙各類產品,按照自己習慣來就好。所以這部分後面的幾點也僅供你們參考。烤箱提前預熱高出30℃,即180℃。是考慮到新手可能做起來速度不夠快,開門的瞬間烤箱熱量損失嚴重。像戚風這種對於溫度比較敏感的蛋糕來說,並且圓模烤戚風的難度會增加,高出一些溫度預熱,給烘烤這個環節上一個保險吧。蛋糕模具位置位於烤箱正中間。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把你的蛋糕看成一個整體,讓它位於烤箱正中間就是好,而不是讓模具活底或者蛋糕表面處於烤箱中間位置。如果這句不好理解,找身邊的朋友探討閱讀一下(一個非常實用的辦法啦)。但是,如果你的烤箱就是非常小,30L,上下還扁扁的那種怎麼辦?那就儘可能往下放了。糕烤糊的問題。一個常識:糊了是溫度高或者烤的時間長。根本解決辦法是低溫慢烤或者高溫短烤。避免烤箱內部空間過小重點:議開門蓋錫紙。紙的目的幾乎都是為了防止蛋糕糊對不對?把一個蛋糕烤到上色正常,不糊,應該是最起碼的要求。如果這次烤糊了,下次調整就好。開門蓋錫紙,打開烤箱的瞬間,烤箱溫度會下降,蛋糕沒烤熟的情況下很容易瞬間就塌掉。很容易理解的熱脹冷縮嘛。所以呀⑤不建議轉溫烤先高溫再低溫,溫度降低也可能會導致蛋糕凹陷。轉溫的意義不大。但是如果你就是習慣蓋錫紙,習慣轉溫,並且能烤出膨脹完好,組織鬆軟,毫無溼粘的戚風蛋糕。那就按照自己習慣來好,這裡是給新手的一點建議。

⑥烘烤過程第一階段:膨脹。蛋糕內已經形成了穩定的氣泡,氣體也在攪打過程中打進去,烤箱加熱後,氣體開始膨脹。大約20-30分鐘就膨脹到圖片這個位置。它會緩慢的,整個蛋糕糊同時的向上膨脹在麵糊製作的正確的前提下:A、如果你的蛋糕只有中間在膨脹,四周不向上長的話,最大可能是溫度太高了,沒等蛋糕內的氣體充分膨脹呢,蛋白質就已經凝固定型了。最後蛋糕不容易長高,還很容易開裂。B、如果30分鐘還沒有膨脹到這個位置,說明你的烤箱溫度低了,氣體一直在膨脹,蛋白質卻因為溫度不夠而不定型,最後很容易凹塌。下次可以加一點溫度烤。第二階段:定型。澱粉吸收水分,膨脹。蛋白質也開始凝固。蛋白質和澱粉同時使蛋糕形狀和結構固定。這個階段蛋糕基本就開始定型了。第三個階段:褐變。40分鐘以後蛋糕表面就開始逐漸上色,蛋糕也開始稍微回落,50分鐘左右基本就回落到比圖片再低一丟丟吧。回落基本就意味著蛋糕熟了。但是如果你的蛋糕直接在烤箱裡塌了,那就可能是蛋糕糊部分製作的不對。

⑦如何判斷蛋糕熟沒熟插牙籤、拍一拍這種方法其實僅適合第一次烤或者你就打算烤人生唯一一次戚風蛋糕了。可以類比於你去燉個排骨,是否熟爛,在你第一次做的時候可以選擇去嘗嘗。但是在你做過幾次以後,就知道你的排骨用你的某個材質的鍋配合你家的爐灶的某個火力,每次是燉1個小時還是燉2個小時能達到軟爛的效果,再不需要去嘗一口來驗證。烤蛋糕同理。所以不妨多嘗試幾次就好。當然第一次還是需要一個大約的判斷標準啦:50分鐘左右開開門拍一拍,蛋糕裡面明顯已經凝固,可以回彈,也不會明顯留手印就好了。沒烤熟的蛋糕會塌。烤過頭的蛋糕一樣容易塌。所以,就死磕一個符合你烤箱的時間吧。

8、出爐倒扣。烤好的蛋糕出爐後取出,在廚臺上稍微震一下。立刻倒扣。

①倒扣的目的是防止蛋糕凹陷。我喜歡如示意圖這樣倒扣在兩個砧板上,或者你有其他合適的工具也好。不太喜歡倒扣在烤網上。這樣倒扣可以保證表皮完整。當然表皮是否完整也不是個很重要的因素,屬於個人偏好問題,可不參考。但更多的原因是這樣倒扣,可以讓蛋糕起到一個下拉的作用,讓蛋糕更蓬鬆。

②出爐摔或者震一下的目的是防止蛋糕凹陷。最早我都是習慣取出蛋糕後,大約15cm左右高度讓模具自由落體到廚臺上。如果你掌握不好這個力度捧著模具稍微震一下也是沒問題的。摔的目的讓蛋糕內部熱氣散失出去,避免蛋糕散發出來的水蒸氣損傷已經膨脹完好的組織,也就是防止蛋糕凹陷,回縮。

③蛋糕是正著摔哦不是蛋糕表皮朝下摔。真的有人在問這個問題…

④蛋糕倒扣到放涼透位置。沒涼透脫模也容易凹、回縮。

示例圖為本篇配方翻倍的8寸圓形戚風

9、脫模。徒手脫模,基本不掉屑。脫模方法百度一個視頻看看吧。

①脫模需要輕柔一些,防止軟嫩的蛋糕被壓壞啦。

②別測試彈性了,這個戚風彈性一般,按扁了搞不好它就回不來了。

③如果按照本篇分享的方法製作的話,正常來說做好的蛋糕就是圖片這樣一個,側面嫩嫩,表面也嫩嫩,無開裂的戚風蛋糕。但是這並不是戚風烤的所謂「好」的標準,只是一個偏好問題。戚風開裂是它的自身特點,如果你沒這種偏好,也不要為難自己一定要烤出個完整表皮的戚風。也不存在裂更好吃,不裂的不好吃一說。

示例圖為本篇6寸配方圓形戚風

那好吃/蛋糕做的好有沒有標準呢?也算有。就是你的蛋糕切面,可以看到組織完全膨脹,能感覺到從表皮到到底部,從內部到周圍,每個毛孔都張開了(換個理解方式就是蛋糕烤到完全膨脹、不塌、不凹、不縮)。這才是戚風烤好/好吃的一個標準。至於圖片裡那些偶爾出現的大氣孔,也是和「開裂」一樣無關緊要的特點。

示例圖為17cm煙囪加高款玫瑰戚風,配方會單獨分享

再比如圖片這款抹茶大理石戚風,切面也可以看得見組織完全膨脹。偶爾有一些大氣孔是沒關係的。

①比例不合適,比如任性降低溼性材料或者增加乾性材料導致蛋糕糊太幹,彈性降低易開裂。②蛋白霜打發過硬,導致氣泡破壞,烘烤時水分散失嚴重,導致蛋糕易開裂。③任性減糖,導致蛋糕製作本身就不夠穩定以及糖量過少鎖不住水分,易開裂。④蛋黃糊部分乳化不夠充分,蛋糕氣泡形成不夠穩定。⑤攪拌蛋白霜和蛋黃糊時不均勻,有蛋白霜存在,易開裂。⑥烘烤溫度過高,易開裂。①雞蛋不新鮮,氣泡不易穩定。②乳化不充分,氣泡不易穩定並減少。③任性減糖,氣泡不易穩定。④蛋白打發不充分,氣泡不穩定且量少。⑤蛋白打發過硬,氣泡不穩定。⑥攪拌方式不對,氣泡破碎(消泡)。⑦蛋糕沒烤熟就取出。⑧蛋糕沒烤熟呢,烤箱門打開過。⑨蛋糕烤熟了,沒及時取出。⑩蛋糕烤熟了,取出不倒扣。①①倒扣了,沒放涼就脫模。啊~~~我盡力啦,大家自求多福吧答:假設你有一個不規則矽膠模具,無法用公式計算體積。你現在如何根據本篇配方來做調整。①先把你的矽膠模裝滿水。②找一個料理盆放到電子秤上,歸零。③把矽膠模具裡的水倒進盆裡,記住克數,比如稱量後顯示讀數580克。根據高中/初中水密度知識,就把這個重量約等於相對應的矽膠模具體積吧,所以它是580ml。④根據圓柱體體積公式計算6寸圓形模具大約1000ml。⑤矽膠模具體積除以6寸體積得到一個數字0.58,所以配方全部數值乘以0.58得到的就是你需要的矽膠模具對應的配方。⑥如果除以結果是1.58,同理乘以1.58。⑦2個雞蛋乘以0.58是1.16怎麼辦?雞蛋如何量取1.16個呢?前面有提到過,這個2蛋配方裡的雞蛋也可以約等於70蛋白和40蛋黃,所以你可以分別量取70*0.58的蛋白和40*0.58的蛋黃。1.58同理。⑧量後剩的雞蛋怎麼辦?任性型的可直接丟。節儉型的放保鮮盒裡冰箱冷藏保存到下頓飯再加點雞蛋做個蛋炒飯、蛋花湯、蛋羹都行。①選擇新鮮雞蛋。②選擇超市裡冷藏出售的雞蛋。③選擇殺菌雞蛋。④選擇可生食雞蛋。①選擇烤其他類型蛋糕。②選擇加一些香草、咖啡、抹茶、可可類戚風。答:也不是不能。①但是這一款過於輕盈,夾層水果過重可能會導致蛋糕最下一層被壓,影響蛋糕口感。②夾層僅奶油一定是沒問題的。答: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嘛,選擇一把鋒利的麵包刀啦。②鋸著切,不是直上直下壓著切。答:密封、冷藏或者冷凍。冷藏放3天沒問題。冷凍2周,吃之前室溫下自然回溫。但是你真的能留得住嘛

最後允許我傲嬌一下吧

這個系列戚風在下廚房已經累計6萬多次上傳作品,1139萬次瀏覽量,103萬次收藏。

下廚房:小至_

微博:@下廚房小至

也歡迎你來這些地方找我啦

相關焦點

  • 6寸原味戚風蛋糕
    內部組織細嫩無比的原味戚風蛋糕。 模具:學廚活底6寸粉紅戚風蛋糕模具。 烤箱:ACA蒸汽烤箱。By VIFC_JIE用料雞蛋 3個玉米油 30克水 30克低筋麵粉 50克玉米澱粉 5克細砂糖 40克做法步驟1、先準備好所有的材料2、雞蛋先分離,蛋清放入打蛋盆裡,打蛋盆必須是乾淨的無油無水的,蛋黃放入另一個盆裡待用3、先處理一下蛋黃糊
  • 戚風蛋糕詳細做法,零失敗,不塌陷不開裂,讓戚風不再「氣瘋」! (杯子、6寸蛋糕)
    一個專注0基礎免費學烘焙的平臺以前做戚風蛋糕不知道被氣瘋了多少次,也不知道經過了多少次的失敗,現在終於可以為所欲為的做各種戚風蛋糕了!並且做的不塌不陷不開裂,因此寫個食譜做個記錄與大家分享一下!11、用蛋抽劃Z字形攪拌均勻,攪拌好的蛋黃糊呈光滑無顆粒狀。(如圖)提起蛋抽能順滑的落下來。
  • 基礎戚風蛋糕(詳細步驟),新手不容錯過!
    戚風蛋糕是新手的攔路虎,其實細節決定成敗,戚風也是一樣的。這個配方來自甜悅老師,記得我的第一個戚風就是按照她的教程做的,一次成功。後來不管做多少次戚風,都沒有失敗過。所以現在分享給大家,希望萌新們能少走點彎路。原配方中細砂糖是100克,我不愛吃甜,所以減了15克,如果是新手建議還是按照100克來做,熟練了再酌情增減糖量。
  • 零失敗,6寸、8寸、10寸戚風蛋糕配方,讓戚風不再「氣瘋」!
    戚風蛋糕柔軟輕盈細膩,雲朵般的口感是令人嚮往的,又是烘焙的必經之路。對於烘焙新手來說,製作戚風蛋糕的經歷總是不太美好,通常的狀態是屢戰屢敗,所以「氣瘋」蛋糕不是浪得虛名的。最近很多小夥伴都宅在家製作美食,遇到了各種烘焙難題,特別是在做戚風蛋糕時,紛紛在群裡表示頭疼,所以為了大家的烘焙事業,今天特意來分享一下製作戚風蛋糕的詳細做法。熟悉製作過程的小夥伴,可以直接拉至文末,查看小貼士,這裡面一定有你平時遺漏的地方,千萬要看仔細咯!
  • 6寸,8寸戚風蛋糕詳細圖文教程,不塌陷不回縮,你也能學會
    很多人喜歡吃蛋糕,也有很多人想自己做,畢竟自己做的沒有那麼多的添加劑,吃起來也更健康,可是有人怕做不好,今天分享一下戚風蛋糕的詳細教程,讓你能一次成功!溫馨提示:這是8寸戚風蛋糕所需食材,如果要做6寸的,食材減半。
  • 戚風、天使、海綿,三大基礎蛋糕的區別,戚風蛋糕100%成功做法
    三大基礎蛋糕:天使、戚風、海綿蛋糕的區別,戚風蛋糕100%成功做法烘焙入門最常見的三大基礎蛋糕胚:天使蛋糕、戚風蛋糕和海綿蛋糕,它們的區別是什麼?以及經典製作要點,希望對於剛入門的新手朋友們會有一些幫助,也不會被蛋糕「氣瘋」哦。
  • 零失敗的8寸伯爵紅茶戚風蛋糕全教程
    每一個女生心裡都有一個烘焙夢,想要入坑烘焙,可以從比較基礎的戚風蛋糕開始。戚風蛋糕算是入門級別,難度不大,但如果蛋白打發的不好,往往讓許多人氣瘋,特此附上反覆試驗的伯爵紅茶戚風蛋糕教程,一起來做一個美味可口的蛋糕吧。
  • 超詳細戚風蛋糕做法(4/6/8寸圓模配方)
    所以,戚風蛋糕的口感是異常的鬆軟,膨脹後的體積是一般蛋糕的2倍,水分高、組織膨鬆、味道清雅。戚風是生日蛋糕中常用的蛋糕坯子哦~所以朋友們,趕快學習如何製作戚風蛋糕吧~份量:6寸活底圓模準備材料:雞蛋3個,牛奶30g,油30g,細砂糖(蛋清)30g,細砂糖(蛋黃)10g,鮮檸檬汁幾滴,低筋麵粉50g
  • 7寸摩卡戚風蛋糕的詳細做法教程及食材配比,掌握了幾乎零失敗
    在所有蛋糕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戚風蛋糕,喜歡它輕盈軟綿口感,搭配上淡奶油的柔滑香甜更是美味哦!但是已入坑的烘焙愛好者都知道,戚風蛋糕幾乎是所有蛋糕中最難做的。總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導致最後烘焙失敗。所以今天烘焙君就為大家介紹一款0失敗的戚風蛋糕教程,做出來的蛋糕口感鬆軟,再配上巧克力摩卡風味,讓這款蛋糕有著濃濃的咖啡味道,還能吃到軟軟的黑巧克力碎塊,滋味美妙~摩卡巧克力戚風配料雞蛋4個
  • 戚風蛋糕(8寸 5蛋 配方)
    戚風蛋糕By 芸兒貓戚風蛋糕 [qī fēng] 是英文Chiffon Cake的音譯,屬海綿蛋糕類型,質地非常輕,用菜油、雞蛋、糖、麵粉、發粉為基本材料,戚風蛋糕組織膨鬆,水分含量高,味道清淡不膩,口感滋潤嫩爽,是目前最受歡迎的蛋糕之一。
  • 戚風蛋糕並不難,詳細技術貼大奉獻,大家都可以烤出完美戚風
    本帖為詳細乾貨貼,適合初學者。製作戚風蛋糕前,我們先把所需的材料和工具準備下,以免開始做起來手忙腳亂,大家養成良好的習慣哦。6寸戚風材料:雞蛋3隻;白砂糖20g(放蛋清中),低筋粉50g,水30g,油30g;白砂糖50g(放蛋黃中)
  • 酒漬洛神花戚風蛋糕,西點烘焙教程
    媽媽酒漬了幾罐洛神花、家人又酒量較差不敢食用,便試作成戚風蛋糕,成品頗受家人好評,家裡有酒漬水果的人也可以拿來試試。我做的量是一個8寸一個6寸,如果只要做八寸就用2/3的材料比例即可。酒漬洛神花戚風蛋糕準備食材:蛋黃糊:蛋黃6個,三溫糖90克,鮮奶50克,洛神花汁70克,洛神花80克,葡萄籽油90克,低筋麵粉180克。蛋白霜:蛋白6個,三溫糖70克,檸檬汁1大匙。
  • 6寸原味戚風蛋糕 初夏搜食
    每個吃貨都無法迴避戚風的入口即化與纖柔之美,唯有動手親試,方能解饞。第一個戚風必須記錄一下,特別謝謝我的戚風老師冬日的向日葵小姐姐,她給了很多好的建議與指導,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謝。麼麼噠。4、篩入50克低筋麵粉,然後翻拌成無乾粉麵團5、翻拌好了的麵團6、加入倆蛋黃,如果您一次做一個蛋糕就加入一個蛋黃。充分拌勻後加另外一個,直到第三個。
  • 細膩柔嫩,戚風蛋糕
    戚風蛋糕By 眉記:戚風蛋糕鬆軟有彈性,味道清淡不膩,口感滋潤嫩爽,吃慣了自己做的戚風蛋糕,外面賣的就不怎麼喜歡了。  戚風好吃,要做好它卻不容易,它被廣大烘焙新手稱做「氣瘋」蛋糕,可見其製作難度。因為戚風主要靠打發蛋白裹入空氣來達到膨脹的目的,所以蛋白打發非常重要,新手要能分辨蛋白的狀態,並且正確的攪拌手法保證蛋白不消泡。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是烘烤,溫度和時間也很有講究。操作手法會在視頻中演示,注意點會在圖文教程的每一個步驟裡講解。  等到基礎戚風能做好了,就可以進行變化了,比如我曾經做過的小米戚風,就是用小米粥代替配方中的液體製作的。
  • 自製戚風蛋糕詳細教程,奶香陣陣飄,一學就會,實惠又好吃!
    自製戚風蛋糕詳細教程,奶香陣陣飄,一學就會,實惠又好吃!戚風蛋糕鬆軟的口感以及濃鬱的奶香贏得了不少人的追捧,很多奶油蛋糕也都需要戚風蛋糕來打底。所以學會做戚風蛋糕真的是很實用的手藝。大家總覺得烘焙很難,其實主要是我們東方人不太習慣這些做法而已,在西方國家,做蛋糕就像我們會蒸饅頭一樣普遍,所以技術含量並不高,只要準備好相應的材料和工具就行。食材也很簡單,麵粉、雞蛋、牛奶等等,家家戶戶都有。一起來看看戚風蛋糕的做法吧!
  • 電飯煲做戚風蛋糕(詳細做法),電飯煲蛋糕的做法大全
    因為只做2個蛋的戚風,如果直接用鍋的內膽,感覺好少,鋪平後也就一個餅,所以我用了6寸的戚風蛋糕模具.壓力鍋(電飯煲)做戚風蛋糕(詳細做法)的做法步驟1、準備好材料8、蛋清加入25g白糖(我這個人懶,經常是一次性加入的,大家還是按照戚風蛋糕,分3次加入吧)
  • 致敬經典,戚風蛋糕詳細攻略,打發調糊烘烤常見問題一站式詳解
    一說起蛋糕,就不得不提一下「戚風蛋糕」,一種基礎的蛋糕品種,也是一種傳統的經典蛋糕,更是西點蛋糕製作「裡程碑」式的永恆。現在市面上的很多蛋糕品種,都是直接或間接來源於戚風蛋糕,也有很多蛋糕是在戚風蛋糕的理論基礎之上發展而來,也算是對戚風蛋糕的傳承與發揚。隨著現代新式中空模具的橫空出世,一些改良版的戚風蛋糕應運而生,也使人們漸漸忘卻了曾經的經典,傳統戚風蛋糕。
  • 6寸戚風蛋糕怎麼做?蛋糕配方竅門,最詳細的做法,簡單零失敗
    6寸戚風蛋糕的做法配方竅門,最詳細的做法,方法簡單零失敗戚風蛋糕烘焙步驟:1,蛋清和蛋黃分離,蛋清裝入無水無油的不鏽鋼碗裡(注意:一定要無水無油,分離蛋清時不能有多餘蛋黃3個雞蛋2,白砂糖分三次加入到蛋清中,第一次:蛋清打至魚眼泡時加入3分之1白砂糖,第二次:蛋清打發至細膩時加入剩餘的2分之1白砂糖,第三次:蛋清打發至出現紋路時加入剩餘的白砂糖。
  • 戚風蛋糕是最基礎的蛋糕坯,口感綿軟,入口即化,組織細膩似雲朵...
    6寸戚風超詳細表述【戚風蛋糕】是最基礎的蛋糕坯,口感綿軟,入口即化,組織細膩似雲朵,富有彈性。但看似簡單的蛋糕,要想製作成功絕非易事。因為任何一個環節的不完美,都會導致徹底失敗。我曾經經歷過各種形態的失敗:底部凹陷、塌腰、回縮、開裂……我也算深刻體會到「戚風虐我千百次,我待戚風如初戀」這句話的含義了。
  • 新手也能零失敗的戚風蛋糕,超詳細實際操作教程
    戚風蛋糕屬於烘焙入門級食物,烘焙新手,大都被它折磨過,所謂戚風又名「氣瘋」,傳說中要被氣瘋七次才能成功。那麼作為烘焙新手的我,但從未被「氣瘋」過的我,不是第一次做戚風蛋糕的我,今天就來實際操作一遍戚風蛋糕的詳細製作過程,會把我做戚風蛋糕的一些小細節詳細展示給小夥伴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