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家蘭德的經濟哲學是以市場經濟和商業社會為基礎,探討人性中「自私」的善意內涵。另一方面,蘭德對貨幣在市場經濟和商業社會中的倫理功能作了重新界定,由此催生矽谷與華爾街。
傳記的誘惑在於滿足人們對於未曾體驗之生活的渴望,對於隱秘生存方式的好奇和探究,並從中獲得啟示。當然,傳記的主角必須具備非虛構的傳奇故事。《安·蘭德和她創造的世界》的傳主的人生經歷就足夠傳奇,值得探究。
蘭德首先是一位天才的作家。她二十一歲從俄國來到美國時,對美國的文化和語言幾乎一無所知。但蘭德用英語創作的文學作品,卻改變了美國文化風景線。其文學作品不僅長期佔據暢銷書排行榜,小說《阿特拉斯聳聳肩》更被奉為文學經典。此外,還有大量根據其小說改編的影視作品,以及連環畫、精華版和語錄本等系列衍生產品。蘭德的崇拜者們在讀書俱樂部、公共講座和電視訪談節目中,傾聽她的獨特見解,「感覺那種與如此偉大的頭腦和精神親密接觸的興奮」(該書第245頁)。甚至,在「越戰」前線,戰士們通過朗讀《源泉》的章節來互相鼓舞士氣。
然而,蘭德更是一位天生的思想家和哲學家。作為女性,她並沒有受過系統的學院式哲學薰陶和訓練,也不是憑藉「太陽和月亮」的效應(存在主義女哲學家波伏娃與薩特的關係),卻在向來由男性主宰的哲學領域,形成其富有獨創性的經濟哲學(倫理)思想。而且,這一哲學思想曾深深影響了白宮的經濟決策者。格林斯潘(福特時代的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裡根時代的美聯儲主席)尊封蘭德為其哲學導師,稱「這些東西遠遠超越了我學過的經濟模型,極大地開闊了我的視野」(該書第414頁)。蘭德在美國著名大學的系列哲學演講,形成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客觀主義哲學旋風。
對於蘭德而言,如果沒有哲學思想,其小說斷不會如此獨特而迷人;反之,如果沒有小說作為載體,其哲學思想或許也不會如此轟動。然而,倘使在文學和哲學之間進行選擇,蘭德更傾向於哲學。對她本人來說,只有當人們反映了哲學原則時,或者,只有當哲學原則影響到人們的實際存在時,她才會對它們感興趣。確實,從某種意義上而言,這本傳記像一本生動的寫作教科書。它詳盡地描述了蘭德是如何將哲學思想貫徹於小說的「構思」和「設計」中的;又如何在小說的情節、結構、衝突和人物塑造及對話中融合其理念和思辨的;並進而支撐小說的「靈魂」和「精、氣、神」。
然而,蘭德的魅力絕非僅限於此,她對當代中國具有更深的現實意義和價值。蘭德所處的歷史背景,正是美國經濟從震蕩、蕭條、重振到繁榮的時期,也是美國社會出現巨富商賈的重要創業年代。這一切的成功,與白宮一系列有效的經濟政策和經濟模型不無關係。但是,在任何經濟模型設計的背後,並非單純的數字或統計等技術性要素,哲學和理論起著關鍵的甚至決定性的作用。而當時美國的經濟模型設計,就帶有蘭德經濟哲學的烙印。正如格林斯潘所說的:「蘭德將他從經驗和統計的世界拽回,讓他更深入地參與到人的世界中。」(該書第414頁)
蘭德的經濟哲學是以市場經濟和商業社會為基礎的,它大致涵蓋了「人性」和「貨幣」兩大方面。一方面,蘭德探討了人性中「自利」的道德價值,「自私」的善意內涵,康德式「利他主義」(延續基督教道德傳統)對市場經濟的弱化作用。另一方面,蘭德對貨幣(金錢)在市場經濟和商業社會中的倫理功能作了重新界定,借小說《阿特拉斯聳聳肩》中一位資本家英雄所說:「貨幣是一切善的根源,是一個社會的晴雨表。」正是蘭德經濟哲學中的兩大基石,催生了美國經濟的兩大亮點:其一是以「矽谷」為代表的美國經濟創新源;其二是以「華爾街」為代表的財富集聚源。個體主義理論觀體現在蘭德小說中的主人公身上,他們具有強烈的叛逆性格、堅韌的生活勇氣和頑強的創新欲望,並對成功不懈追求。「矽谷」的創業精英就是這樣的人物,而「華爾街」則是他們財富夢想實現的地方。所以,蘭德也被稱為「矽谷」和「華爾街」的教父。
當今中國正在建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經濟模式,其內在的哲學倫理仍然縈繞著蘭德的理論思索。無數懷抱成功渴望和財富夢想的創業者,在中國的「矽谷」(「創客」或「科創」中心)進行著艱苦的自我奮鬥。其中部分的成功者在中國的「華爾街」成就個人的財富神話;中國正在並已經批發製造著百萬、千萬和億萬富翁。無論如何,對中國的創業、創新者來說,他們能從蘭德的演講和小說中找到力量;會被蘭德的文字所感染、所激勵、所打動;並激發起創業、創新的勃勃雄心和滿腔熱血。(文/秦宇)
《安·蘭德和她創造的世界》,[美]安妮·C.海勒著,啟蒙編譯所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年1月第一版,7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