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就是戰鬥力,東莞厚街多語種大學生志願者奔赴防疫一線

2020-12-16 騰訊網

梓燁主動報名利用專業知識擔任翻譯

為全力做好嚴防境外輸入工作,東莞厚街鎮面向社會召集外語翻譯人才組成疫情一線翻譯組,參與防控工作。97年出生的厚街男孩方梓燁主動報名加入,有著澳洲留學經歷、會多種外國語言的他,正運用所學為家鄉做出貢獻。

方梓燁是厚街社區人,在澳洲雪梨大學進修研究生,去年12月底回國。近日,他的家人把厚街需要召集一批外語翻譯人才組成疫情翻譯組參與防疫一線工作的通知轉發給他,他毫不猶豫報名加入。

「家人很支持我,我的爸爸和姐姐也是防疫一線工作人員,自疫情發生以來,他們投身在一線工作,我也希望能像他們一樣,儘自己的能力貢獻力量。」方梓燁說,他負責的是英語和日語的翻譯工作,需要到疾控中心對接需要集中醫學觀察及居家醫學觀察的境外人員,了解他們從哪來、在哪裡中轉過,近14天的活動軌跡,並將他們乘坐的航班號、即將入住的地址、聯繫方式及身體狀況等信息進行準確錄入。

疫情期間,由於國際航班時間的不確定性,所以方梓燁需要24小時隨時待命,只要電話一到就得立即出發。令他印象最為深刻的是,3月19日晚上7點,突然接到南城疾控中心的通知,有2名印度籍的境外人員要到厚街。他馬上穿上防護服,戴上護目鏡等跟隨厚街其他防疫一線人員前往南城疾控中心協助工作。

在開始翻譯工作前,為了保障方梓燁的安全,現場工作人員要求他必須要與2名印度籍境外人員保持1.5米的安全距離。但由於方梓燁穿著的防護服很厚,加上現場的環境很嘈雜,很難聽清對方說的話,這給他的翻譯工作造成很大困擾。為了準確獲取對方信息,保證翻譯的準確性,方梓燁不斷往對方身邊靠,多次越過非安全區域。「我知道這其實很危險,但翻譯準確信息更為重要,一旦沒有翻譯出準確信息,可能就會影響後續的防疫工作。」

在進行翻譯工作中,方梓燁需要查看對方的機票、護照等核實信息。每次查看完後,得馬上進行消毒。方梓燁擔心這樣的舉動會給境外人員造成心理壓力,在翻譯工作前,習慣先與對方進行溝通,緩解對方心理壓力,「這樣能顧及對方的感受,讓他們感覺到我們只是隔離病毒,並不是針對境外人員。」

直到3月20日凌晨2點,方梓燁才完成這2名印度籍境外人員的翻譯工作。由於穿著防護服連續工作了7個小時,他早已滿頭大汗,全身溼透,體力消耗較大,期間也不能喝水和上廁所。方梓燁坦言,第一次穿防護服工作如此長時間確實挺難受,也感受到一線人員的不易,但與一線工作人員比起,這點辛苦不值一提。

採寫:南都記者 莫曉東 通訊員 黃豔敏

相關焦點

  • 北二外「國門多語種防疫志願者」返校!33名大學生累計服務2703小時
    來自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33名大學生作為首批翻譯志願者,在那裡連續奮戰13天,累計服務時長2703個小時。昨天,北二外「國門多語種防疫志願者」團隊結束14天集中隔離休養,重返正常學習生活。自3月9日緊急受命馳援新國展以來,來自北二外9個學院的「國門多語種防疫志願者」團隊33名志願者在新國展連續奮戰13天,擔負起首批多語種志願服務的重任,涵蓋3個語種,累計響應指揮部緊急招募9次,工作時長2703個小時,服務來自42個國家的外籍旅客438人;處理數據文件6200多份,發放物資21000多份,用專業服務和青春熱情展現了新時代青年的奉獻與擔當。
  • 二外「國門多語種防疫志願者」結束隔離,重返正常學習生活
    來自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33名大學生作為首批翻譯志願者,在那裡連續奮戰13天,累計服務時長2703個小時。昨天,北二外「國門多語種防疫志願者」團隊結束14天集中隔離休養,重返正常學習生活。自3月9日緊急受命馳援新國展以來,來自北二外9個學院的「國門多語種防疫志願者」團隊33名志願者在新國展連續奮戰13天,擔負起首批多語種志願服務的重任,涵蓋3個語種,累計響應指揮部緊急招募9次,工作時長2703個小時,服務來自42個國家的外籍旅客438人;處理數據文件6200多份,發放物資21000多份,用專業服務和青春熱情展現了新時代青年的奉獻與擔當。
  • 首批北二外防疫多語種翻譯志願者集結上崗:「00後」的極速16小時
    與張爽一樣,從接到招募令到防疫一線正式上崗,北二外多語種翻譯志願者們一起度過了極速16小時。3月11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二外多語種翻譯青年志願者的名字被多次提及。近年來,北二外多語種志願者依託語言專業優勢,進一步拓展國際志願服務的廣度與深度,頻頻活躍在國際大型活動中,為國家主場外交服務。如今,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境外加速蔓延,疫情境外輸入防控工作面臨更嚴峻的挑戰。
  • 山服大學生志願者:防疫一線書寫青春之歌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東營市利津縣北宋鎮董王村的疫情勸導點,一個學生模樣的年輕人,每天按時到達疫情防控點報到,他就是我院信息工程系2017機電1班的學生董路遙,返鄉在家的他,得知村裡需要防疫志願者,他義無反顧的報名參加。
  • 北京:把好語言關 防疫溝通不再難
    但想要做好眾多返京外籍人士的防疫服務工作,首先要跨越的就是語言關。為協助一線防疫工作者克服語言障礙,北京市豐臺團區委聯合各高校成立了一支多語種翻譯志願服務隊,精準高效開展疫情防控語言翻譯工作。來自北京語言大學英語翻譯專業的杜瀟穎是名1999年出生的「準00後」,也是一名豐臺團區委招募的疫情防控語言翻譯志願者。
  • 豐臺成立多語種翻譯志願服務隊,「疫情防控」有了翻譯官
    「如何買生活用品,哪裡可以取外賣,14天隔離期滿以後該怎麼做……」微信視頻裡,來自北京語言大學英語翻譯專業的杜瀟穎用標準的英語在解釋著,微信這邊,外籍人士聽得直點頭。杜瀟穎是豐臺區28名多語種翻譯志願服務隊成員中的一員,成為一線防疫工作者的24小時「隨身」翻譯。
  • 這支年輕的多語種志願者團隊成語言防疫新力量
    27家駐滬領事館,7000多家外資企業和外國機構。同時,長寧還承擔著虹橋1號航站樓相關聯防聯控任務。隨著境外疫情升級,防控任務加重。面對在疫情防控中,社區和醫務工作者與外籍人士語言溝通不便的問題,長寧區外辦決定成立一支翻譯志願者隊伍。  華東師範大學外語學院迅速組織學生團隊,組建了涵蓋英、日、法、德、西、俄等6種語言的外語志願者隊伍,共計15人。
  • 浙外統籌多語種翻譯志願者助力「防輸入」——
    杭州市政府開通96020熱線支持抗擊疫情,要設立多語種的24小時疫情語音支持。現招募多語種志願者,急需英語、日語、韓語和義大利語4個語種的志願者……」3月13日上午,浙江外國語學院接到杭州市的「求助」電話。緊接著,西湖區、上城區、下城區等也紛紛向學校求援,「防輸入」疫情防控工作希望得到浙外的支持。  浙江作為對外開放大省和僑務大省,防境外輸入是疫情防控的重要任務。
  • 不負青春 無愧時代 臺安縣新臺鎮大學生甘當防疫一線志願者
    不負青春 無愧時代 臺安縣新臺鎮大學生甘當防疫一線志願者 信息來源:臺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發布時間:2020-04-24瀏覽次數:次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新臺鎮有這樣一群特殊「排查員」,甘當志願者,他們就是村上的大學生。
  • 廣東青年志願者以「譯」戰疫
    廣東青年志願者以「譯」戰疫金羊網  作者:譚錚  2020-03-26 一群多語種青年志願者不畏風險,響應號召,活躍在防疫工作第一線。
  • 加強溝通 助力世界 全球戰「疫」 大學生「翻譯官」上線
    在這種抗疫形勢下,北京很多高校的大學生挺身而出,利用自身語言優勢,變身「翻譯官」,多途徑做好志願者,線上線下為入境人員做好翻譯,同時還為他國翻譯傳輸中國抗疫經驗。3月12日凌晨1時10分,防疫翻譯志願者張爽給學校發來一段影像。半個小時前,張爽結束了一整晚的工作,經消毒清洗後剛剛回到酒店休息。張爽是北二外高級翻譯學院2018級本科生,承擔過多次國際會議的英語志願翻譯工作。與張爽一樣,從接到招募令到防疫一線正式上崗,北二外多語種翻譯志願者們一起度過了極速16小時。
  • 北京二外組建志願者服務隊 為438名外籍旅客提供多語種翻譯
    中新社 陳杭 攝中新網北京3月23日電 (陳杭)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黨委書記顧曉園23日在發布會上表示,該校組成了30名學生的志願者隊伍,到首都機場T3航站樓D區和新國展入境旅客集散地進行現場服務,已累計服務時長2703小時,共為來自42個國家和地區的438名外籍旅客提供了多語種翻譯。
  • 北京二外:30名「95後」多語種學生志願者助力國門防控
    一是多語種志願服務助力國門防控 在接到北京市關於選派志願者的工作任務後,學校迅速組建防疫語言志願服務工作專班,第一時間通過學生工作渠道把信息向所有在京京籍學生傳達,並將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及風險向學生詳細說明。
  • 眾師生參與多語種翻譯 搭建抗疫語言溝通之橋
    ,轉而克服艱難力保防疫翻譯及時出爐;大二學生朱穎成為線上翻譯志願者,每天進行西班牙語翻譯及防疫知識宣傳;想為家鄉防疫出一份力,2018級商務英語專業的付鈺兒,走進隔離酒店,與外籍人員面對面做好翻譯溝通指引工作。
  • 杭師大15名學生當起防疫翻譯志願者,助力全球醫療物資採購
    看到這個情況,杭州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的15名學生站了出來,他們報名「中國防疫翻譯志願者」在線志願活動,為外國醫藥公司發來的有關醫療器械的產品說明提供翻譯服務,並參與補充醫療專用語的外語詞彙庫,讓相關材料的翻譯更加精準、統一。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組建多語種志願者服務隊支援白雲機場海關抗疫
    南都訊 記者周宇 實習生胡博文 通訊員歐少彬 近日,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組建第一批多語種志願者服務隊伍支援白雲機場海關。該服務隊由廣外西語學院,日語學院、亞非學院(籌)以及東語學院的20名學生組成,覆蓋俄語、義大利語、日語、波斯語、朝鮮語等語種,助力機場海關做好入境旅客流行病學調查的翻譯工作。
  • 攜手東莞理工!厚街這些重磅項目將啟動!
    東莞理工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馬宏偉,鎮委書記劉學聰,鎮委副書記、鎮長葉可陽,東莞理工學院領導胡欽華,鎮領導傅堅軍、王鳳霞等出席儀式。劉學聰在加強人才培養方面,東莞理工學院將充分發揮人才培養功能,與厚街各部門單位、社區及相關企業開展學歷教育
  • 跟民警上一線、連線直播教課,大學生志願者這樣抗擊疫情
    4位大學生一合計,直接去了派出所報到。在一線警力吃緊的情況下,民警看到他們表示歡迎,同時也提醒這些「預備警官」,一定要注意個人安全。陳自豪說,此後陸續有7名警校生來到派出所當志願者,11人成立了「臨時團支部」。「巡邏防控、卡點駐警、盤查勸返……民警帶著我們,他們做什麼,我們也一樣。」
  • 上海社區裡的「外交官」:多語言志願者團隊線下蹲點線上接單
    為此,上海的不少街鎮都自發組建了社區多語言志願者團隊,所涉語種涵蓋了英語、日語、韓語、德語、法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荷蘭語、越南語以及俄羅斯語等10多種語言。居家隔離的要求、口罩申領的細節、疫情防控的方法、社區出入口的調整……這群社區「外交官」們或面對面溝通、或「線上接單」,向社區幹部們伸出了援手,也給外國友人們帶去了便捷。
  • 色香色遊 帶你搵食東莞——厚街美食 東莞傳統味道
    在厚街有一種情懷叫大明塘厚街人,幾乎都知道大明塘市場。在當地,這是一條極有人氣的小吃街。每天兩點準時開攤,在小攤前和攤主們一打聽,大多數都是在這裡擺了十多二十年的「老字號」。燙一碗瀨粉,再加上厚厚的叉燒或者燒鵝,就是當地人最喜歡的吃法。雖然這是一間粉店,但店家卻配置了全套做燒鵝和叉燒的裝備,就是為了保證每一份出品,從瀨粉到燒鵝,都是傳統的厚街風味!每天開爐燒三次,不管什麼時候來,吃到的叉燒瀨和燒鵝瀨,總是最新鮮熱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