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目的地,是曾為「廣東四小虎」之首,現在是珠江三角洲東岸的中心城市的——東莞!
Go go go 一起去品嘗東莞的傳統味道!
在厚街
有一種情懷叫大明塘
厚街人,幾乎都知道大明塘市場。
在當地,這是一條極有人氣的小吃街。每天兩點準時開攤,在小攤前和攤主們一打聽,大多數都是在這裡擺了十多二十年的「老字號」。
豆花、油餈、冰飲、串串牛雜滾……這條不算長的小街,每天下午都瀰漫著市井味十足的煙火氣,滿滿都是厚街人「吃晏晝」的記憶。
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厚街瀨粉
把粉漿壓成條狀,下到熱水裡,這個動作叫「瀨」,瀨粉由此而來。厚街瀨粉有上百年的歷史,是莞邑著名的傳統小吃,在當地更是從早餐到宵夜都備受人們青睞。
傳統的厚街瀨粉製作技藝,主要以厚街村上柵和下柵兩個村小組最出名。
厚街瀨粉 第五代傳承人 餘樹偉
傳承人介紹到,每天上午三點,製作厚街瀨粉的工廠就開工了,經歷浸、舂、和、漏、燙、冷、梳七大步驟,晚造米一步步變身成細膩的瀨粉。
新鮮做好的瀨粉被送到厚街鎮的各個餐館食檔,再變身成一碗碗熱騰騰的燒鵝瀨,喚醒新一天的厚街。
眾和軒美食店
這間專做瀨粉的食店開了十幾年,一直堅持用厚街本地生產的手工瀨粉。傳統製法作出的瀨粉,米味濃,綿軟彈爽,煮過之後可以吸收湯汁的味道!
燙一碗瀨粉,再加上厚厚的叉燒或者燒鵝,就是當地人最喜歡的吃法。雖然這是一間粉店,但店家卻配置了全套做燒鵝和叉燒的裝備,就是為了保證每一份出品,從瀨粉到燒鵝,都是傳統的厚街風味!
每天開爐燒三次,不管什麼時候來,吃到的叉燒瀨和燒鵝瀨,總是最新鮮熱辣的!
厚街燒鵝瀨粉
官方授權的「厚街瀨粉」
所有人一進門,幾乎都會被這塊金字招牌吸引。「厚街瀨粉」是東莞市厚街鎮的標誌性美食,並且已經註冊了商標,2019年厚街鎮政府通過一系列評定和評選,授權了第一批可以使用「厚街瀨粉」商標的店家。
東莞眾和軒美食店主理人 陳有炯
「你問我的瀨粉行不行?」餐廳主理人炯哥自信的說:「整個厚街只有六間店可以用『厚街瀨粉』命名,我是其中一家!」
眾和軒美食店
地址:(東莞)大新路海潮酒店向南80米
營業時間:07:00-21:30
東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厚街什錦菜頭
生活在厚街的老一輩,一定都對什錦菜頭有記憶。它經常作為宴席開始前的開胃小菜,也可以配茶、用來做菜。
後來隨著生活水平的變化,這樣平民、傳統的小吃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不過在厚街,依然有手藝人在堅持,一代代傳承著什錦菜頭的製作工藝。
靚 莞 媽
什錦菜頭也叫「十樣菜」,顧名思義裡面集合了數種蔬菜,搭配沒有固定,當季、新鮮就好。
每次做什錦菜頭,阿姨們總要坐在一起忙一早上,才能將所有材料去皮留瓤,再切成統一的大小。
做什錦菜頭,最關鍵就是熬糖。
先用鹽醃製去水後,才能開始熬糖,至少七次。在這期間,糖分不斷滲入蔬菜裡面,賦予它甜、脆,也因糖分的滲透力,讓這樣小吃在沒有防腐劑的年代便於儲存。
傳承百年的甜蜜事業
糖分,可以給人提供能量。
百年前的厚街,大多數人都要在田間務農,勞累的時候,來一點點甜食就可以給身體「充能」。於是人們想出辦法,將剩餘的菜頭,用鹽醃製後再加糖來熬製,就可以儲存起來,每次幹活的時候帶一些在身邊,便於補充體力。
從曾祖父開始,嬋姐家幾代人都在傳承這門手藝,到她這裡已經是第四代了。
靚莞媽食品主理人
東莞市厚街什錦菜頭製作技藝傳承人
王慧嬋
嬋姐從小就跟在媽媽身邊,看她切菜、熬糖,一開始覺得很有趣,於是跟著動手一起做。十幾歲時就已經將這門手藝學到手,可以擔起製作什錦菜頭的重任了。
為什麼說是「重任」?因為什錦菜頭雖小,但要想保持傳統風味,每一個步驟都只能靠純手工完成。每次開工,都有大量的蔬菜需要清洗和分切,中間工序繁複,使用的工具繁多,光是熬糖用的大銅鍋就有幾十斤重,經常要一個人將它提來提去。
這樣繁瑣且勞累的工作,嬋姐一做就是一輩子,她堅持用手工去做,因為她覺得有的味道,手工做出來和機器做出來就是不一樣。
「我每天從早到晚,一直對著它,一直在做,我身上全部都是糖分的味道,」嬋姐說:「我做什錦菜做了大半輩子,它就是我的甜蜜事業。」
靚莞媽
地址:(東莞)惠民路6號附近
莞府家宴·東莞菜
東莞三十二個鎮區,每個地方產出的食材各有特色,萬江腐竹、道滘蟛蜞醬、高埗冼沙魚丸……兩隻手都數不完。如果你初到東莞,想用一頓飯品嘗幾種東莞特色食材,那來這間餐廳就沒錯了。
牆上寫著「莞言莞語」
搜羅整座城市的傳統食材
照哥經營餐飲二十多年,作為一個東莞人,他很想把東莞的傳統美食傳承下去。照哥走遍整個東莞,將各地優質的食材帶回餐廳,打造了一些列東莞特色菜與「非遺菜」(以非遺食材做的菜)。
莞府家宴·東莞菜老闆 袁拱照
陰菜,是東坑鎮的傳統食材。東坑鎮過去生產蘿蔔,人們將耙齒蘿蔔在涼爽的地方陰乾並陳放三年以上,才成為陰菜,是十分難得的食材。
陰菜用來燉湯,可以激發出陰菜的芳香。而且年份越久的陰菜,燉出來的湯汁色澤也越深厚。
陰菜有「東坑人參」的美譽,除了形似之外,陰菜更是營養豐富,還有潤肺止咳的功效。
東坑陰菜牛腱湯
蟛蜞醬,原材料是蟛蜞。作為道滘特產,也被道滘人稱為蟛蜞鹹扒。
從前在水邊田邊,很輕易就能捕捉到蟛蜞,現在隨著環境變化,這種味道越來越少見了。
道滘蟛蜞醬炒豆角
東莞有句俗語,「烏欖白欖松柏朗,番薯芋頭馬蹄崗」,說明了松柏朗村盛產烏欖,當地也將烏欖做成欖醬。現在在大朗鎮依然有家家醃製欖醬的傳統,照哥專門找人定製的上百斤欖醬,才有了這款傳統炒飯。
烏欖醬炒飯
萬江腐竹,是水鄉萬江的特產。在萬江新村一帶,很多地方保留著製作萬江腐竹的傳統技藝。
照哥將精心挑選的手工萬江腐竹,加蛋花棗絲一起煮糖水,非常清甜。
萬江新村腐竹糖水
莞府家宴·東莞菜(市民服務中心店)
地址:(東莞)元美東路與鴻福路交口東北角100米
營業時間:11:00-14:00;17:00-22:00
廣州電視綜合頻道 逢周六16:55
4K超高清-南國都市頻道 逢周六20:00
本圖文由南粵京皇&色香色遊綜合編輯發布
你還在等什麼,行動吧!
關注「色香色遊」 了解屬於你的七彩斑斕生活
色香色遊感謝您的關注。
色:生活中充滿著各種色彩;
香:美食的香味;
遊:旅遊、旅行的風光,民俗風情。
七彩斑斕的生活,才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