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東莞美食,那不得不說一下「道滘粽」了。
道滘粽,是東莞道滘特產,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即已馳名,被譽為「天下第一粽」。道窖粽味道濃鬱,餡料豐富,香軟可口。道滘棕用料講究,選上等鹹蛋黃、湘蓮、綠豆、五花腩肉、糯米,加上蒜蓉、沙姜、五香粉等調味品配製。明火滾煮數小時,方可大功告成。著名的則是鹹粽,人們直稱為道滘裹蒸粽,簡稱道滘粽。
道滘粽早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已馳名於粵莞一帶,並通過返鄉的港澳同胞將其作為返鄉「手信」(小禮品)而載譽香港、澳門。據老一輩人回憶,道滘裹蒸粽的創始人叫葉潮(外號叫紅臉潮)。而令道滘裹蒸粽更上一個臺階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道滘冠華酒家的大廚李紹裘。當時由他主持製作的鹹粽是在解碼了葉潮的配方基礎上有所改進,使之味道越來越好。加上以當時冠華酒家的獨特地位(是當時道滘唯一一家食、住、玩功能齊全的酒店,擔負著接待外地貴賓、上級領導、回鄉華僑、港澳同胞等任務),他把裹蒸粽作為早、晚美點供應茶客,並成批供貨給東莞當時的高級酒店華僑大廈及東信酒店。使道滘裹蒸粽的名氣一下子傳了開來。
【虎門麻蝦】
虎門麻蝦是廣東東莞的特產海鮮。虎門麻蝦具有殼薄、肉脆、鮮美的特點,這要歸功於虎門的地理優勢,其處江海交匯,鹹淡水比重適度,浮遊生物多。
麻蝦對生長環境十分挑剔,絕對不能接受一點汙染,因而含有豐富的營養,是世界上最小的蝦,皮薄質軟,只有芝麻大小,該蝦單體重0.006g,體長0.9cm,每100克固形物中含蛋白質15克、鈣100毫克、鋅6毫克、磷230毫克。其味道鮮美獨特,且富含大量人體必須的營養成份,自古民間就有「好菜一桌,不及麻蝦一吮」之說,堪稱「中華一絕」。麻蝦醬可以作開胃菜,也是火鍋、麵食、大餅、米飯的最佳佐料。
【麻湧蟛蜞粥】
淡水產小型蟹類。又稱磨蜞、螃蜞。學名相手蟹。甲殼綱,方蟹科。頭胸甲略呈方形,體寬2-3釐米。雄性螯足較大,雌性螯足較小,螯足沒毛,步足有毛。多棲息於江河堤岸、溝渠等處的洞穴中。喜食腐植質,也用螯足鉗斷稻葉吸取液汁。鑽洞能力很強,行走速度快,是常見的淡水小型蟹類。用以佐膳,雖然肉極少,其味道極佳。
早年麻湧人習慣到田基、塘邊、溝坑捕捉體大螯壯的野生蟛蜞吃食。其食法多為泡製蟛蜞粥。加工時除去甲殼 , 小爪和腮髒 , 保留蟆肌肉、雙螯 , 放於清水中浸泡 , 洗淨後盛起晾乾水珠 , 然後用器皿裝起加入適量鹽油、燒酒、薑汁 , 拌勻醃 2 分鐘左右 , 再下放至已煲熟的粥裡 , 並配落花生米、鹹頭菜絲 ( 或葉 ) 等配料於粥中 , 再次煮 10 餘分鐘 , 待蟛蜞熟透則停。最後放些蔥粒、生抽、胡椒粉之類佐料 , 則可勺而食之 , 鮮香可口 , 風味獨特。
東莞還有很多美食小吃比如【厚街臘腸】【謝崗鷓鴣飯】【道滘肉丸粥】【東坑陰菜牛展湯】【冼沙魚丸】【鴨尾魚包】【三禾宴】【白沙油鴨】【石龍麥芽糖】【東坑糖不甩】等很多很多美食...
東莞也是廣東歷史文化名城。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國時期建郡,是嶺南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中國近代史的開篇地和改革開放的先行地。中外聞名的虎門銷煙就發生在東莞,全國第一家「三來一補」企業在東莞誕生,民族英雄袁崇煥、抗日名將蔣光鼐、著名畫家鄧白、舉重冠軍陳鏡開等都是東莞籍人,著名的嶺南畫派也發端於東莞可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