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寫《中國鄉土小吃》 介紹「草根」美食

2020-12-19 旅新網

酷愛鄉土美食的我近日喜得一寶:一本由國內知名美食家李韜撰寫的新書《舌尖上的中國鄉土小吃》。展卷細讀,那帶著濃鬱的鄉土氣息的美食魚貫而來,令我陶醉其中而不知「魏晉」……

中國鄉土小吃最早出現於宋朝,走到今天,它以選材精緻、做法繁複、做工講究、風味獨特等特點,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所佔的比例越來越大,成為中華美食文化園圃中最為豔麗的一朵奇葩。從某種程度上說,中國的鄉土小吃,代表著人類文化生活的精緻化。小吃雖小,分量卻重——小吃的背後承載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地區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彰顯著一個地區的社會生活風貌。小吃吃了上千年而不衰,支撐其強大生命力的,就是小吃本身所蘊含的文化元素和濃濃的鄉土情愫。

狐死首丘,壯士歸鄉,落葉歸根——使其然者,都是一種鄉土情愫。鄉土,是根植於人類靈魂和血脈中的情愫,鄉土拴系在舌尖上,便使小吃成了人們割捨不去的一種宿命情懷。在《中國鄉土小吃》一書中,作為搜狐網吃喝社區十大美食博主、眉州東坡管理學院院長的李韜,以圖文並茂的形式,用「行者解說」的口吻,輔以輕鬆幽默的筆調,向廣大讀者娓娓介紹了130種中國鄉土小吃,在廣大讀者面前徐徐展開了一幅讓人垂涎三尺、眼界大開的美食「清明上河圖」!——雲南的「包燒」、「餌絲」、「過橋米線」、「香竹飯」,浙江的「幹炸響鈴」、「片兒川」,新疆的「手抓飯」、「紅柳燒肉」,天津的「煎燜子」,西藏的「石鍋雞」,四川的「冰粉」,上海的「青團」,山西的「頭腦」,山東的「煎餅」,江蘇的「叉燒」,湖北的「魚糕」,陝西的「肉夾饃」和「涼皮」,北京的「爆肚」和「豌豆黃」,安徽的「大救駕」,福建的「炒粿條」,甘肅的「炸百合」,廣東的「腸粉」,河南的「燴麵」……一道道小吃,雀躍著,歡笑著,帶著悠久的歷史,濃鬱的芳香,民族的特色,地域的標籤,傳統的技藝,鄉土的氣息,向廣大讀者奔跑而來,讓讀者在中華廣大無邊的美食長廊中,舉目不暇,盡情品嘗,大快朵頤,饕餮忘返!

在《中國鄉土小吃》一書中,每道中華鄉土小吃,既有「來龍去脈」,又有民間傳說;既有詳細做法,又有營養解讀,同時還配有醒目的圖片,真是:讀之,眼界大開,趣從中來;睹之,呼之欲出,似在眼前;聞之,香氣縷縷,縈繞舌尖。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與其它同類書籍相較,李韜對每道鄉土小吃的描寫手法,更清新、更悅目、更有趣、更悠閒,他就像一位縱橫於神州大地的美食導遊,引導著廣大讀者在白山黑水、椰林長島之間翱翔、輾轉,賞美景,品美食,享美氛,感受著中華鄉土小吃博大精深文化內涵的薰陶,真是令人捧書即讀,讀而便醉,醉而流涎,開眼,增識,添味!

小吃不小,穿越古今——吃的是小吃,咂的是鄉土,品的是文化。(錢國宏)

相關焦點

  • 民權鄉土風情之——特色美食小吃
    中華民族的飲食文化豐富多彩、源遠流長,無論去哪裡旅遊,都少不了品嘗一下當地特色美食,每個地域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民權也不例外,當地的特色小吃不僅美味,而且蘊含著鄉土氣息和傳統風味,讓人讚不絕口。【大閘蟹】 秋水湖水質清澈透明,無汙染,環境優美,景致怡人,這裡的河蟹養殖專業戶100多家,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產出的河蟹也是肉肥味美,因此被譽為「中國河蟹之鄉」。眼下正進入大閘蟹捕撈的季節,喜歡吃大閘蟹的朋友一定不要錯過哦!【葡萄酒】 民權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 鄉土文學的代表作家,有哪些?
    鄉土文學的代表作家,有哪些?鄉土文學,它的出現溯源於魯迅的《故鄉》上個世紀20年代,現代文壇上出現了一批比較接近農村的年輕作家,他們的創作較多受到魯迅影響,以農村生活為題材,以農民疾苦為主要內容,形成所謂「鄉土文學」。
  • 梁鴻:我不是鄉土作家,我寫的是人
    我不是鄉土作家,我寫的是人  北青藝評:您一直在寫梁莊,何時進了吳鎮?  梁鴻:我以前就很想寫小鎮,每次回老家,都會產生這種衝動。我小時候所住的村莊離鎮很近,從五年級到初中,我一直在鎮裡上學,每天都要來來回回好幾次,流浪漢、清真寺、羊架子、新華書店……這些東西一直留在腦子裡,不用想,閉上眼睛就自然浮現了出來。
  • 金塔美食 鄉土氣息農家味
    原標題:金塔美食 鄉土氣息農家味
  • 「當代文學批評工作坊」 第一期|鄉土經驗對「70後」作家意味著什麼?
    中國作家網公號將陸續推送相關專題,敬請關注。「當代文學批評工作坊」 第一期鄉土經驗對「70後」作家意味著什麼?莫言講到:「一個作家要想自己的每一部作品都有新的角度、新的形式、新的元素,是不容易的,而徐則臣基本做到了。」他表示,工作坊對作家本人而言有不少啟示和意義,與會的學者、評論家盡可暢所欲言。隨後,國際寫作中心執行主任張清華教授介紹了「當代文學批評工作坊」的工作內容和目標,也發表了他對徐則臣寫作的看法。他認為,徐則臣是非常具有文化自覺的作家,因而才在一代人裡脫穎而出。
  • 莫言:「鄉土作家」不是貶義詞 不為獎項而寫作
    他對中國還有非常深厚的感情,對我也有扶持晚輩的意思。對寫作者來說,文學的獎項是一個副產品。  一個人在寫作,肯定不可以為獎項來寫作,只能說是我寫出的作品被這個獎項所青睞、所看中,有時候考慮得獎,反而得不了,對待獎項還是這種態度比較好—它是寫作出現後的偶然性現象。
  • 作家賈清召為「草根」詩詞合集《明月心》撰序:寫過詩的青春,無悔
    寫過詩的青春,無悔 ——為「草根」詩詞合集《明月心》序 文/賈清召 無論如何,我想自己都是沒有資格為這本匯集30位當代青年詩人的詩歌合集撰寫序言的,而當我試圖拒絕主編之邀的時候
  • 以唐小林為例:草根文學評論的困境與突破(刊2020年第1期《中國作家研究》)
    只有比較國外的作家怎麼寫骯髒的,同時結合上下文語境區別對待作家寫骯髒東西的出發點和選擇,確定哪些可以寫,哪些可寫可不寫,哪些完全不必寫;像庖丁解牛一樣,不「生剝活剮」,不「斧砍刀斫」,而由皮及肉、由表及裡、由筋及骨,「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依乎天理,批大卻,導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步步為營,層層辨析,這樣才會更有說服力。
  • 出書向英語世界讀者介紹100種中國小吃 外國吃貨熱捧中國街頭美食
    此後20多年裡,他和搭檔多次重返中國,走遍北京、西安、成都、揚州、蘇州等地,品嘗美食、搜集食譜。他還從2010年起開始製作網絡視頻節目,將自己在中國的美食之旅收入鏡頭。 吃大排檔比麥當勞有趣 中華美食博大精深,郝威卻最鍾愛街頭小吃。
  • 2000餘位老外起點寫小說 中國網絡文學作家湧現洋面孔
    這些作品包括奇幻、言情、玄幻等類型,用英語或本國語言寫就。   他們中的兩位佼佼者受邀來到了中國。新加坡網絡作家Moloxiv今年28歲,從事醫療保健工作,他是《第一秘境供貨商》的作者。Alemillach來自西班牙,以前他總是試著寫傳統小說,但從未展示過自己的作品。直到他寫起了網絡小說《最終願望系統》,一發不可收拾,迄今已有4萬人次收藏他的作品。
  • 「靈魂是四川人」的英國美食作家扶霞 寫了本《川菜》中西讀者都叫好
    2021年開年,曾在川大留學,並且在成都飲食界「藍翔」——四川烹飪高等專科學校專門學過做菜的英國作家扶霞·鄧洛普的新書《川菜》,口碑不斷上漲,成為不可忽視的閱讀熱門。這是自2018年扶霞書寫中國美食的《魚翅與花椒》(上海譯文出版社)成為暢銷書之後,又一部關於同題材的非虛構作品。有人歡呼:那個很可能比你還懂中國菜的英國女人帶著新書回來了!
  • 如果你對中國鄉土文學感興趣,強推這5位作家的著作
    如果你對中國鄉土文學感興趣,強推這5位作家的著作鄉土文學,以農村生活為主要創作題材,以農民生活或有農村經歷的知青經歷為創作內容的文學作品,表現人性、人心、是在「反映中國另一個階層真實生活的社會寫照。中國鄉土作家層出不窮,推薦幾位鄉土作家及其作品。
  • 王思聰怒懟網絡草根作家 只因作家稱英語是廢物
    近日,王思聰與網絡作家花千語互懟。起因是花千語稱「對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英語都是一件廢物技能。浪費了我們無數人力財力。」隨後該作家評論稱:咋了,必須爹叫王健林才能出國嗎?你這麼看不起窮人是你爹教的?而王思聰怒回:帶上我爹你可真高級,還想故意引起階級鬥爭是嗎?   不過就我覺得,中國不但有沒出過國的,甚至有些地方連最基本的溫飽都難以解決,更別提這些精神物質上的東西了,而王思聰卻大罵:「沒出過國的傻X!」這句話顯然是有些過激的。
  • 古法工藝,仙遊名小吃在新加坡成網紅美食
    古法工藝,仙遊名小吃在新加坡成網紅美食 2020-06-21 20: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展示味蕾上的故鄉 興化鄉土菜出菜譜
    中國江蘇網12月6日泰州訊(吳俊翔 王璐)「曾經的飲食新潮,東西雜集,帶來五花八門的變化,但此一時彼一時,終究敵不過傳統的鄉土口味。」12月5日下午,《味蕾上的故鄉—興化鄉土菜》正式發行,這部興化美食指南生動展示了水鄉興化的鄉土美食,讓人大飽眼福。
  • 青年作家王勇英的南方寫作:獨特的鄉土少兒世界
    ——青年作家王勇英的南方寫作2016年底在中國作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王勇英以自由撰稿人身份當選為中國作家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委員。王勇英近十年的創作之路,本身就是中國兒童文學創作的一個典型個案。於是,筆下的幻境中,人物與萬物相識相知,能知百草藥性,能聞其獨特氣味,能聽它們在風中傳送的語言、風聲,還能與搜妖人、讀骨人、狼妖、藥靈王、幽靈王乃至飛禽走獸等萬物的對話,當然寫精寫怪,寫神寫巫,最後都落到童真、童心以及人性人心的善意,落到自己的內心。更為可貴的是,她的個人發現裡顯示其不俗的思想與文學品質。能從幽暗與幽微中,辨析人性的微光,並給予理解之同情。
  • 書寫小人物的命運故事 浦東鄉土作家研討會舉行
    新民晚報訊 (記者 宋寧華)近日,惠南文學社發起舉行了一場文學研討會,多名浦東作家、評論家及文學愛好者相聚一堂,共同研討浦東作家姚海洪的長篇小說《城牆下的那個女人》。圖說:浦東鄉土作家研討會舉行 主辦方供圖由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惠南文學社社長姚海洪新創作的長篇小說《城牆下的那個女人》,最近由上海文藝出版社正式出版。該小說分上、上兩部計60餘萬字,以改革開放為主要社會背景,生動而藝術地描寫了東海之濱南惠嘴縣城的故事。
  • 中國特色小吃介紹 中國特色小吃最出名的有哪些
    中國的美食一直都是聞名於全世界的,很多人都會慕名到中國來品嘗各種美食小吃,簡直就是吃貨的天堂,那麼在中國到底哪些特色小吃最受人歡迎呢?2、熱乾麵熱乾麵是武漢最出名小吃,也是武漢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很多人來中國都會想去嘗一嘗傳說中的最正宗的武漢熱乾麵。
  • 周口作家晨之風鄉土散文集《回望那片故土》出版 引來多位名家推薦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於揚 李玉坤 實習生 郭磊 近日,晨之風鄉土散文集《回望那片故土》由團結出版社出版。該散文集輯錄了上世紀90年代後期至今作家近60篇鄉土散文,共計25萬字。其中包括曾被《讀者》轉載、「中原文化叢書」收錄的作品,也有近幾年創作的鄉土散文新作。晨之風以文化散文、鄉土散文、古體詩詞、雜文時評享譽一方。此次全新出版的鄉土散文集分為「小村素描」「童年趣事」「故土風物」「老家情緣」「至純親情」五輯。收錄了作家對故土風物的描述、童年趣事的回憶以及對鄉土逝去的感慨之作。
  • 王思聰和草根農民作家的觀點呈兩極分化
    根據百度百科介紹,花千芳原名寧學明,他是一個作家,一個初中畢業之後就輟學的草根農民作家。初中畢業之後,花千芳外出打工了十年,之後返鄉務農,養雞、種地,並在閒暇時從事創作。2012年花千芳的15萬字作品《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橫空出世,一炮而紅的他成功當上撫順市作家協會會員。因為他的作品以傳遞正能量為主,所以他曾被譽為「中國網絡正能量四大寫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