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課堂
教學樓中的馬勺臉譜
時代的需求決定教育的發展趨勢,教育管理者要用一種現代的教育思維和理念,來審視時代對教育的需求。近些年來,朝陽區政府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力度,學校的現代化辦學條件和環境已初步形成。如何使教育管理者和教師能真正具有現代辦學理念、思維方式和與時俱進的能力,成為今後相當長時期內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
用現代思維突破辦學瓶頸
如今,「辦現代教育,創品牌學校」成為中央美術學院附屬實驗學校堅定不移的辦學目標。學校不單要擁有現代的教學條件和辦學環境,還要具有現代的思維方式和辦學理念;在辦學特色彰顯的基礎上,進一步打造使之成為品牌,成為學校辦學水平和辦學實力的增長點。
要想打破影響目標實現的瓶頸,學校在初步具備現代辦學條件和鮮明辦學特色的同時,就要著力解決如何具有現代思維方式和辦學理念,及如何使特色形成品牌的問題。
一所學校辦學目標的制定,取決於辦學理念的明確。辦學理念是教育思想中的核心問題,是教育思維的第一要素,是教育思考的理性前提。同時,辦學理念也是學校的靈魂,是形成學校凝聚力的關鍵所在。我們提出了「以人為本,促進師生可持續發展」的辦學理念,統帥學校辦學理論的取向與實踐行為。
在此理念的引領下,我們期盼學生的未來——品德越來越高尚、能力越來越增強、前途越來越光明;期望教師的未來——水平越來越提高、生活越來越改善、身心越來越健康。
現代教育具有公共性、生產性、科學性、國際性、終身性和未來性的特點,現代教育之所以稱為現代教育,首要之點就在於它能提出培養現代人即全面發展的人這一目的並將它付諸實施。
因此,我們提出了「以人為本,促進師生可持續發展」的辦學理念,並在其統領之下,明確了學校辦學目標,形象描繪出學校的發展前景,明確學校未來要實現的辦學水平和質量標準,對全校教職員工形成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從而產生強大的工作熱情和動力。
在新課程理念的引領下,結合辦學目標,高度重視學習和掌握基本知識和技能,基本技術和專門技術,全面開放學校的各種實驗室和專業教室,倡導師生進行動手和實踐能力的訓練,培養學生追求真理、樂於探究、勇於創新、獻身科學的精神;遵循科學認識論,理論聯繫實際;重視觀察和實踐活動,重視操作實驗和社會實踐,逐漸掌握並使用科學的教育方法,保證辦學理念的貫徹和辦學目標的實現。
做一所有品牌的學校
特色學校未必是品牌學校,品牌學校一定是特色學校。品牌學校應該是一個綜合性的辦學成就的反映,是學校特色、學校文化、學校傳統及學校品位的集中體現,它是學校長期以來形成的人文精神、行為方式和價值取向的積澱。
學校特色是一所學校長期辦學過程中積澱而成的學校的獨特標識,是格外突出的個性、風格或特點的體現。它是素質教育的需要,是學校向縱深發展的需要,是學校創樹品牌的需要。
回顧央美附屬實驗學校在發展歷程中,形成的比較持久穩定的發展方式和被社會公認的、獨特的、優良的辦學特徵,明確了辦學特色為「十二年一貫制的辦學體制,美術特色的藝術教育,國際化的開放式的校園」。
自2002年開設美術特長班以來,平均每年美術特長生本科上線率都在90%以上,學校已把眾多美術特長生送入清華、央美、北航、北郵等高等學府,並為社會培訓美術愛好者一千多人。
如今,「十二年一貫制的辦學體制」正在逐漸顯示出它無可比擬的優勢,互相依託共同提高;在中央美術學院的支持下逐漸形成了「小學——初中——高中」的美術特色課程體系」,「美術特色的藝術教育」彰顯了旺盛的生命力,為學生的前途和學校的發展,闖出一條光明之路。
特色的形成與發展已經完成,能否通過努力使之形成品牌,將是未來的艱辛之路。只有形成品牌才能使我們立於不敗之地,才能保持學校可持續發展的動力。這就需要我們以精細科學的管理和具有特色的校本科研,形成一支具有特色的品牌教師隊伍,培養出將來能立足於社會的品牌學生,才能取得社會的廣泛認同,樹立起自己的特色品牌。
「學校有特色,教師有專長,學生有特長」,是許多基礎教育學校所追求的理想辦學境界。所以,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選出一條適合自己生存與發展的辦學途徑,來增強實力,辦出特色,成為品牌學校,是多年來我們積極思考的問題。
文化精髓植根教育理念
提高素質是辦學途徑的靈魂,它著眼於提高人的內在素養、強調的是知識內化和身心健康發展,是把辦學思維和辦學實踐有機結合之路。
一所學校的生命力,真正能長盛不衰的不在於它有多大的校園和多高的升學率,而在於是否有一種精神、一種理念和一種文化存在於師生的靈魂之中,並且縈繞在社會空間,這就是靈動的校園文化精髓。否則,最好的現實也無外乎是沒有電網、培養高超考試技能的心靈監獄。
現代教育高度注重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統一,其核心是科學教育。教育的理念、目標、內容和方法都應該是科學的,沒有科學教育就沒有現代教育。學校形成明確的、整體的、系列的科學的教育觀,對學校的發展勢必起到引領和規範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需要通過各種形式和手段把學校管理者的教育觀念貫徹到全體教職員工的頭腦中去,並能形成廣泛的共識,逐漸物化為大家的自覺行動。這是一個長期的、不斷的、需要反覆進行的工作,是實現共同教育理想的最好途徑。教育是培養人和塑造人的事業,是擔當人的智慧和心靈的事業,作為其載體的學校,應該把「辦現代教育,創品牌學校」作為共同追求的目標而不懈努力。
文/姜源 中央美術學院附屬實驗學校校長
圖/中央美術學院附屬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