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過於依賴會產生「戀母情結」,掌握4個方法消除依賴走向獨立

2020-12-20 小麗兒媽咪

文 | 小麗兒媽咪(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孩子降臨到這個世界之前,已經與母親有十個月的相處時間了,因此孩子與母親天然比較親近,嬰兒期的寶寶的比較脆弱,需要依靠父母時刻的關注與照顧來生活,這是正常現象,且父母的及時回應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文明會發現,孩子成長到一定的階段依然會粘著媽媽,當媽媽在做飯的時候,孩子就拽著媽媽的衣角緊跟其後;當媽媽在工作的時候,孩子會拉著媽媽一起看動畫片;當媽媽上衛生間的時候,孩子也要跟著去。

孩子總是離不開媽媽,無論做什麼事情,都需要媽媽來陪,恨不得一天24小時,都粘著媽媽、形影不離,這讓很多媽媽感到困惑,孩子對自己的過度依賴,使得自己無法正常開展工作與生活。

而且孩子過度依賴媽媽,強烈的依賴心理會讓孩子產生「戀母情結」。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指出,孩子在3-4歲的時候 ,會產生過度依賴媽媽、一旦媽媽離開、不在身邊,孩子就會產生心慌、焦慮、不安的行為表現。

孩子對媽媽產生依賴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凡事講求中庸、平衡之道,過猶不及,如果孩子過度依賴媽媽,不僅影響媽媽的生活,對孩子自身的發展更是一大阻礙,那為什麼孩子會過度依賴媽媽呢,媽媽又該怎麼做?

一、孩子出現「戀母情結」的原因有哪些?

1. 媽媽對孩子的過度溺愛與保護

現在的孩子猶如溫室裡的花朵,生活在媽媽營造的花園般的環境中,媽媽事無巨細,一概包攬,大到上什麼學校、報什麼興趣班,小到穿什麼衣服,玩什麼玩具,媽媽都安排的仔仔細細、明明白白的。

而媽媽這種對孩子的溺愛與過度保護,正是孩子產生依賴心理的根源,媽媽有的時候還會出現「感情獨佔心理」,孩子越是依賴自己,感覺自己被需要,就越高興,殊不知這種做法是孩子成長路上的絆腳石。

2. 過度的肢體接觸

嬰兒時期的寶寶,由於缺乏安全感,需要媽媽的擁抱與親吻等肢體接觸來安撫,這對寶寶的身心發展有利。

而隨著孩子的成長,媽媽依然對孩子有一些親密的肢體接觸,如擁抱、親吻等動作,這會妨礙孩子的心理發展,強化孩子的「戀母情結」。

3. 內心缺乏安全感

童年時期,父母是孩子的整個世界,是孩子所有安全感的來源,是孩子最信任的人,一旦父母破壞這種信任,比如不告而別、讓孩子長時間與陌生人待在一起,會讓孩子產生焦慮、不安的情緒。

這種安全感的缺失會讓孩子害怕離開父母的身邊,尤其是媽媽,因此會出現孩子總是跟在媽媽身後的情況。

二、如何讓孩子擺脫「戀母情結」,從依賴走向獨立

1. 合理分配相處時間

為了減少孩子對媽媽的依賴,要適當地縮短媽媽與孩子的相處時間,讓孩子與其他的家庭成員多接觸,比如孩子的爸爸、爺爺、奶奶等,讓孩子接觸並適應除了媽媽以外的人,會減少孩子對媽媽的依賴心理。

2. 帶孩子走出去

如果孩子只圍著媽媽轉,那麼會影響孩子的心智發展與社交能力,父母應該多帶孩子去外面的世界轉一轉,去接觸不同的風景,遇見的不同的人,看到世界更多的新奇與可能性,就不會一直粘著媽媽。

3. 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孩子的獨立意識,應該從小開始培養,比如在孩子1歲左右,讓孩子學習吃飯這件事情上,父母應該完全對孩子放手,讓孩子自己來,即使孩子會弄得滿地都是食物,父母也不要幹預。

在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上,父母讓孩子自己做決定,並給予支持,讓孩子在自己的選擇中獲取力量,並在父母的支持下獲得安全感,就會減少對媽媽的依賴。

4. 媽媽適當示弱

如果媽媽在孩子面前表現的無所不能,只會弱化孩子的能力、加強孩子是依賴心理,強勢的媽媽培養不出自立的孩子。

在生活中,對於孩子提出的要求與問題,媽媽要適當的示弱,讓孩子明白並非所有的事情都可以依賴媽媽,有些事情需要自己自立完成。

孩子對於媽媽的依賴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對於消除孩子的依賴心理,使得孩子走向自立,父母不可操之過急,而是要保持耐心,循序漸進地引導孩子,給孩子成長的時間,慢慢來。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小麗兒媽咪,是一名2歲寶寶的媽媽,也是一名高級育嬰師。有關更多的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更多的人,別忘了點讚 + 轉發

相關焦點

  • 孩子過度依賴可能會產生「戀母情結」,學會這三個辦法走向獨立
    然而實際上孩子對母親的依賴是與生俱來的本能,我們不能剝奪孩子對母親的依賴感,生理性依賴是與生俱來的本能,真正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讓孩子放縱自己的依賴,一旦超過這一界限單純的依賴感就會變成「戀母情結」。被父母幹涉生活,會讓他們產生挫敗感,最終失去探索的興趣,獨立的小火苗在這個階段就被掐滅,未來想要有更多的發展也就非常的困難。因此母親應該要學會戒斷孩子對她們產生物理性依賴,在給與孩子愛的同時,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 過度依賴會讓孩子產生「戀母情結」,媽媽要重視
    文 | 朗朗媽媽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能夠讓孩子學會獨立才是成功的父母,很多家長寵溺孩子,會讓他們過度依賴,尤其是母親這個角色,孩子甚至會產生戀母情結。媽媽們一定要重視起來,讓孩子學會獨立。
  • 孩子過度依賴媽媽不是好事,避免產生「戀母情結」,媽媽請重視
    寶寶喜歡依賴媽媽並不是一件錯事,但是在依賴依賴與獨立的平衡,媽媽需把握尺度與分寸問題,過度依賴容易讓孩子產生戀母情結,反而不利於寶寶成長,你知道嗎?二、為什麼過度依賴會讓孩子產生「戀母情結」?1、 過度保護所謂「戀母情結」其實就是指孩子對於母親過於依賴和需要,一旦媽媽離開,他們的內心就會極度缺乏安全感,害怕自己會被丟等。
  • 為什麼孩子會有戀母情結?知道這3大特徵,你還會讓孩子依賴你嗎
    戀母情結的本質是相似和互補。以男孩為例,他本應該和父親一樣,本來以父親為榜樣,應該培養成男子漢的,但是就是因為媽媽的放縱促使了孩子有了戀母情結的特徵。於是,男孩與自己的父母形成了最基本的人際關係,這種人際關係可以用「戀母仿父」來概括。戀母和仿父常常相互促進。
  • 媽媽常做這3件事,孩子可能會產生戀母情結,希望你一件都沒做
    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媽媽都會想辦法幫孩子解決,而不是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問題,這也導致了孩子越來越依賴媽媽。 久而久之,也就對媽媽產生戀母情結。作為媽媽,要注意對孩子常做的這3件事,因為這3件事情極有可能是讓孩子產生戀母情結的根本原因。一、媽媽常做哪三件事?容易讓孩子產生戀母的情節呢?
  • 高中男生的苦惱:我是不是有戀母情結?
    戀母或戀父情結是最基本的人際關係,也是最早發生的人際關係,長大以後的各種人際關係都不同程度地受它的影響。大多數人隨著成長會變得獨立,對父母的依戀之情會漸漸退守到潛意識中,可是,有些人在成年後還保留濃厚的戀母或戀父情結。
  • 孩子太黏著媽媽可能是戀母情結 家長要這麼做
    原標題:孩子太黏著媽媽可能是戀母情結 家長要這麼做   孩子喜歡媽媽相信這是媽媽們的幸福,然而過度的依賴就是所謂的「戀母情結」,勢必會對以後造成不良影響,那麼,戀母情結對孩子以後的影響有哪些呢?
  • 伴侶過度「依賴情結」,正在消耗安全空間,3個方法消除依賴心理
    二、是什麼造成了"依賴情結?" 1、自身對感情付出的懶惰 說到底,"依賴情節"產生的最根本原因,不是無能,不是自卑,就是懶惰。,完全照搬,那麼這樣的依賴心理的產生也就不奇怪了。
  • 討厭戀母情結的丈夫,自己卻培養一個有戀母情結的孩子
    生活中很多的丈夫都是一個有戀母情結的人,這種男人特別讓人討厭,沒有主見,沒有想法,事事聽命於母親的決定,樣樣生活依賴於妻子,讓處在這樣婚姻中的女人痛不欲生,女人在丈夫那裡絕望後,轉而溺愛起孩子來,殊不知自己行為可能正在培養另一個有戀母情結的孩子.
  • 家有戀母情結的老公,讓人很無奈
    作者:寶寶知道 下雨,聽風生活中,我老公算是一個比較靠譜的男人,他很愛我,也很愛孩子。但是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我老公有一個小問題就是比較戀母,對於他的戀母情結我也表示無奈。因為老公有戀母情結,生活中他就是一個特別沒有主見的人。
  • 孩子有「戀母情結」?專家:太過關注孩子和自己的親近度惹的禍!
    不少的孩子因為和媽媽接觸的時間太多,和媽媽過於親密,導致孩子對媽媽的依賴太嚴重而形成「戀母情結」,渴望媽媽一直在自己的身邊,沒辦法離開媽媽一刻。媽媽防止孩子出現「戀母情結」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需要媽媽在這個過程中讓孩子理解依賴媽媽的危害,然後把孩子推向外面,和更多人接觸,慢慢使「戀母情結」在孩子心中消退。那該如何在不傷害孩子心理健康的前提下順利幫助孩子不「戀母」呢?
  • 戀母情結易致不成熟個性 重母輕妻影響家庭團結
    大多數人隨著成長會變得獨立,對父母的依戀之情會漸漸退守到潛意識中,可是,有些人在成年後還保留濃厚的戀母或戀父情結。上高一的小智(化名)就擔心自己有「戀母情結」。過分的「戀母情結」會影響一個人的成長嗎?如何才能克服「過度戀母」?
  • 孩子有哪些表現是戀母情結?媽媽們究竟該怎麼處理和兒子的關係
    小的時候沒有處理好母子關係,很可能造成孩子的戀母情結,媽媽們尤其要注意。在孩子3~6歲的時候,會出現戀母情結,但這種戀母情結是一種最基本的人際關係,,往往比較喜歡氣質偏成熟的女生,媽媽對兒子過度的偏愛會讓他越發依賴媽媽,導致不合群,缺乏陽剛之氣,還會表現出:1.沒有主見,缺乏進取精神有戀母情結的孩子常常會因為害怕失去媽媽的愛而一直試探媽媽的態度,很聽媽媽的話。
  • 心理測試:戀母測試題目,測試你是否具有戀母情結
    戀母情結怎麼測試?戀母情結是人的一種心理傾向,主要表現為對母親的崇拜心理和感情上過於依賴母親。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點,但嚴重的戀母情結就是一種病了,下面一組測試題就教你如何自測自己的戀母程度吧!測試開始!
  • 戀母情結---男性力量的失輝
    從星盤上看,如果一個人的金星在第4宮父母宮,便是將生命中最美麗,最有價值的象徵賦予母親,另外,男性的太陽刑海王星,代表自我、男性力量的太陽被海王消融,這樣的人也會特別戀母,甚至會將母親的特質化為已有,分不清自己與媽媽的界限。另外,月亮和諧太陽相位,或者月亮與凱龍星有相位,或者金星和諧水星與月亮也可能會造成戀母。
  • 19歲男孩深陷「戀母情結」,對媽媽又親又摟,母親卻不懂拒絕
    但是有些父母沒有把握與孩子相處的界限,從而導致親子關係出現「畸形」,最終給孩子的人生帶來極大的消極影響。19歲男孩深陷「戀母情結」,對媽媽又親又摟張女士對於兒子十分疼愛,由於丈夫經常出差,所以兒子的日常起居都是由王女士一人獨自料理。
  • 男友有戀母情結表現該怎麼辦
    戀母情結的根源還是來自於小時候的潛意識裡,人在小時候會本能的依賴大人,而且和媽媽在一起的時光也是最多的,人都是感情動物,對母親的更多是依戀。在心理健康方面來說,戀母情結也算是一種心理疾病,那麼男友有戀母情結表現該怎麼辦?男友有戀母情結表現該怎麼辦?
  • 「兒子是媽媽的小情人」,19歲男孩深陷戀母情結,對媽媽又親又摟
    其實這都是因為張女士平時對孩子的溺愛,再加上孩子的父親為了維持家庭的生活經常不在家,導致照顧孩子的重擔都落在了張女士一個人的身上,父母總認為對孩子的虧欠,也養成了孩子不願意獨立的習慣,兒子的過分依賴讓張女士十分苦惱,煩躁不安。
  • 兒子太過於依賴媽媽,不是愛而是俄狄浦斯情結,父母應該重視起來
    曾經看過一項調查顯示,更多的孩子喜歡跟媽媽,分享自己的一點一滴,甚至內心的想法,反而跟爸爸會疏遠一些。但是,如果兒子對於母親來說,還是比較依賴這種方式,其實並不是一件好事,家長應該重視起來。案例:李子今年8歲,讀書很棒,性格很贊,對別人很尊敬,因此,在學校很受歡迎。但是,大家都發現李子有一個缺點,就是太依賴媽媽了,希望媽媽可以無時無刻地陪著自己。
  • 伴侶過度「依賴情結」,正在消耗安全空間,3個方法消除依賴心理
    通過本文,你將可以收穫到:1、 依賴情節的表現2、 是什麼造成了&34;3、 如何消除依賴心理?完全照搬,那麼這樣的依賴心理的產生也就不奇怪了。當一個人的依賴有了歸屬,有人願意接盤,那麼他就會嘗到甜頭,感情上的依賴心理也就越來越嚴重了。三、如何消除依賴心理?1、 學會&34;前文說到,個人的能力和潛力,都並不會有多大不同,只是開發與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