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快遞業務員國家職業標準》(草案)、《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中對「快遞員」的界定, 本研究將快遞員界定為負責攬收、分揀、派送,與收件人、寄件人直接接觸的一線快遞員。他們大部分來自農村,屬於青年農民工群體,多為 20~30 歲的男性, 他們工作量大,處在快遞從業人員群體的最後一個環節。
生活狀況(1)收入消費
快遞員群體的收入總體較為樂觀,月平均工資在 5000 元左右,部分快遞員的月收入能夠超過8000 元, 但這也只是個別現象。消費方面, 快遞員支出中佔比最大的前三項分別是食品支出、房租水電煤等支出和交通通信支出。這說明總體上快遞 員的消費類型還是屬於基本的生存型消費,消費的層次較低。
快遞員每月基本消費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住宿開支的多少。譬如陳小哥住在公司宿舍,他的每月生活支出費用僅在 1000 元左右。而選擇在外單獨租房的甄小哥每月僅房租一項就 1500 元。因而為節省開支,大多 數快遞員會選擇住公司的宿舍(如果有的話)或者與 他人合租。
(2)居住情況
大多數快遞員是自己獨自或以家庭形式租房,住房類型大多數為平房或者簡易房等較為低端 住宅,還有些快遞員住在快遞公司提供的集體員工宿舍。
調查數據顯示,四成多快遞員對住房情況表示不滿意,不滿意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 :衛生條件差、配套設施不完善、鄰裡交往少。事實上,對於大多數快遞員來說,他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並不高——只要能夠滿足他們最基本的居住需求就可以了,正如李大哥所說「能有個棲身之處就可以了」。
(3)休閒娛樂
通過數據的整理和分析,超過五成快遞員表示每月沒有假日休閒時間,即便是每月有假期, 多數快遞員都不願意也不敢休息,因為休息意味著當天沒有收入,同時更重要的是,休息一天就可能會導致快件大量積壓,直接增加了第二天的工作量。
休閒娛樂形式方面,由於很多快遞員是沒有假期的,他們 大多能享受的只是每晚工作結束之後的短暫休整,「休閒」對於他們來說依然很難得,「娛樂」對他們而言就更奢侈了。有一位快遞員就說,「上班忙得要死累得要死,哪有什麼時間娛樂,不上班的時候就是睡覺, 睡覺就是我的休閒娛樂方式」。
2. 工作狀況
(1)從業年限
綜合來看,接近八成的快遞從業人員從業年限是在 3 年以下。快 遞員是個流動性十分強的職業,正如訪談中李大哥所說 :「快遞業的流動性是很大的,有的人可 能幹不了一個月,有的人不能幹到三個月, 有的人幹不到半年,這個因人而異」,大多數人在從業兩三年後就會選擇轉行。
潘小哥表示其實自己也想過換其他工 作,但是由於自己沒有太多技能,「換不了其他工作」。同時他覺得從事快遞的收入還行,雖然工作時間很長、 工作強度也很大,但相對於在廠房裡從事其他工作, 快遞這份工作還是很「自由」的。另外他還說到,由於他在這片區域從業多年,對工作區域十分熟悉,工作起來感覺十分適應。
(2)日工作量
快遞員每天高強度工作10 小時以上屬於業內的普遍現象,他們基本上每天早上六點左右就要到達公 司分揀貨物開始一天的工作,平常的時候晚上七八點 才能下班。如果遇到節假日快件量猛增,經常忙到晚 上十一二點才會下班。
面對繁重的工作,快遞員們自然是叫苦不迭。陳小哥這樣向筆者形容每天工作的勞累 :「就 是一回去就想躺床上,躺床上不知不覺就睡著了。」平時尚且如此勞累,雙十一等節日的辛苦自然不用多說 了,很多快遞員笑稱對於他們而言過節真的是「過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