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不等於軟弱:軟弱才是最大的問題

2020-12-14 風墟

-

我們知道,語言的邊界,就是思維的邊界。

你無法將兩個客觀存在的事物給糅合在一起——你不可能將一包煙和一本書糅合成一個東西。

但是思維是可以的,你的潛意識或許會將「書」和「進步」這兩個概念混為一談,當你在看書的時候,你的潛意識裡會感覺自己是在進步——即便你可能在看的是玄幻小說。

我們成長的過程,就是不斷的在個人的生活經歷中,給各類基本的事物和行為,賦予更多個人化的意義的過程。

為了便於論述,我們將這一過程命名為「概念融合」

概念融合令我們對事物的認識變得簡單,同時也變得更加僵化,它對人的正面作用毫無疑問是存在的,但我個人更傾向於認為,它的作用弊大於利。

一個出生於較為貧困家庭的孩子,在他的成長過程中,或許會不斷的聽到父母的語言討論:

有錢人都為富不仁、人越有錢就越會喪失良心、有錢人都是壞的等等,那麼這一類的語言會在這個孩子的心智之中,令他將「金錢」與邪惡、壞、被父母討厭等這些所有的感覺聯繫起來。

那麼當這個孩子長大了之後,雖然他作為一個正常人會非常渴望變得富有,但是他心智之中與金錢相關聯的那些負面的感覺和意象、卻會不斷的阻止他變富。

像這種我們能夠察覺、並可以用語言描述的「概念融合」還不算棘手,棘手的是那些更為複雜的、無法用語言描述的概念融合。

我們知道,大腦喜歡簡化歸納,「喝水」是一個很簡單的詞彙;

「用左右舉起盛滿水的杯子,將杯子斜傾45度,將水倒入口腔內,利用吞咽功能使水順著食道進入胃部」,這就是一個過於複雜的描述。

如果我們沒有使用「喝水」這一詞語來總結以上這一串的行為描述的話,我們的大腦就會排斥去思考這個事情,因為它太複雜了。

正如本文開頭所述:語言的邊界,就是思維的邊界;

我們的語言無法清晰描述和定義的事物,那麼它在我們的認知和思維之中便也是模糊不清的、很難被我們的意識直接處理的。

我們潛意識中對自己的「自我定位」,就是一種較為模糊的概念,同時我們的「自我定位」又非常容易受到來自各個方面因素的影響,因為每個人的「自我定位」都是有著諸多的、複雜的概念融合。

一個總是不斷失敗的人,他很難意識到早年時他的母親一再對他重複的「你就是個廢物」這句話已經牢牢的和他的「自我定位」捆綁在了一起;

一個事業始終難有起色的人,在他的「自我定位」中那種覺得自己「配不上高檔次東西」的感覺,令他無意識中一直在給沒有前途的小公司投簡歷;

當然,一個「自我定位」為「年入百萬起步」的人,他也一定能夠年入百萬,這是毫無疑問的,因為他的無意識會自動幫他尋找能夠令他年入百萬的機會;

正如一個認為自己只能月入5000的人的無意識,也會幫他規避一切能夠月薪超過5000的機會。

雖然一個人主觀世界對自己的期許和內在的人際模式,並不能夠完全的決定我們的生活,但它的作用毫無疑問是非常巨大的。這種作用巨大到很多時候我們主觀的內在模式,能夠抵消很多外在的因素影響。

就像一個內心軟弱的人,你直接將他安排在將軍的位置上,將軍這個外在的身份、別人對他這一身份的畏懼等並不能令他從一個軟弱的人變成一個內心堅定的人;

最終的結果是周圍的人發現了他的軟弱之後,很快就會失去對他的尊敬,他也無法在將軍的位置上發號施令。

你看,我們這些心理諮詢師時常會談論到「內心強大」這樣的概念,那麼所謂的「內心強大」究竟是什麼東西呢?

其實內心強大的本質,是一個人將自己內心的意願,貫徹於現實之中的行動。

現實生活中存在著很多模糊的地帶的,譬如你作為一個將軍,你可以要求士兵們996作息,好好訓練;你也可以不對此做過多的要求,任由士兵們懶散的訓練;

但毫無疑問,那個要求士兵們996的人將軍,會令人認為他是內心強大的,核心的原因就在於:他將自己的意志貫徹出去,並以此要求別人來順從他。

很多時候,我們對一個人的態度,是源自於這個人帶給我們的那種整體的「感覺」,這種「感覺」是一種非常模糊的東西,也正因如此,它就導致諸多現實情況有著巨大的區別。

譬如,有些老闆在他的員工面前說一不二,他的員工非常難以拒絕他;而有些老闆則完全指揮不動他的員工,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差別呢?

根源就在於我們前面提到的「概念融合」。

一個強勢的老闆,他並不只是令員工感到強勢,與強勢這一概念疊加、融合、關聯的,還有很多模糊的感覺:恐懼、父母、小時後不聽話就被揍的經歷、初中時嚴厲的老師等等。

這些無數雜糅融合的感覺,令這個老闆的員工對他產生了恐懼和服從。

不要小瞧「小時後不聽話就被揍的經歷」,像這樣的經歷它本質上喚起的是我們恐懼的「感覺」;

它是完全非理性的,這和你的老闆會不會揍你、你老闆究竟有沒有權力揍你都沒有關係,重要的是,你對你的老闆有這種「感覺」,明白嗎?

重要的是你自己的「感覺」,你自己的感覺就是真實的。

而一個弱勢的老闆,他除了令自己的員工感到弱勢,可能同時還有諸多感覺疊加在一起:蠢貨、高中時班裡總被欺負的那個同學、一定會失敗的人、沒能力等等,因此他的員工並不會服從他。

因此也許一個公司裡,擁有同樣權限的兩個管理者,但他們對於員工的控制力度卻有著巨大的差異,這種差異就源自於他們的個人風格,所喚起的員工的諸多感受和印象的區別。

任何的人際團體,在建立了一段時間之後,一定會自發的、令每個人都去扮演某一角色,每個人一定會有一個屬於他的團體角色,領導者、照顧者、協調者、執行者、智者等等。

當團隊遇到重大的事件需要決策的時候,人們會把目光投注在領導者身上;

當你有了疑惑不知如何處理時,你自然而然的會去尋找團隊中的那個智者;

「團體角色」這一概念有些類似榮格所談的「原型」,原型是我們集體潛意識的組成部分。

我認為「團體角色」的存在,是社會團體的一種「必然之功能」,但凡一個社會團體形成了,這一團體就會強制性的框定人們的角色設定,這是「團體」這一存在其本身的屬性所決定的。

一個團體一旦形成,不管是長期還是短期的團體,它一定會形成領導者和追隨者這兩個階級,因為不可能一個團體裡所有人都是領導者、也不可能所有人都是執行者。

然後根據這一具體角色個人能力的不同,就會出現如同八字命理學中,某一十神為喜或為忌的情況一樣,譬如這一領導者能力卓越,就如同官星為喜,他能夠很好的發揮帶團隊的作用;

如果這一領導者能力不足,就如同七殺為忌,那麼他就會把團隊帶領到糟糕的未來。

在所有這些團體角色中,「軟弱」這一性格因素,具有令所有的團隊角色變成「為忌」的這一功能,

而且這和團隊中每個人的能力沒有關係,哪怕你能力再強,只要你性格軟弱,那麼馬上就會喪失別人對你的尊重和角色認同。

因為所有的團體中必然也會有的一個角色,就是「背鍋者」。

一個團體裡總會有一個人成為所有人鄙夷的對象,此人處於團體位階中的最底端,可以被所有人欺負和愚弄。

而「軟弱」這一性格的作用,就是令一個人成為團體中最底層的那個「背鍋者」的角色。

我們可以看到,有的領導犯了錯並不會受到群體的指摘,而有的領導犯了錯卻會被團體群起而攻之,

其中根本性的區別,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於這一領導者本人的性格是強勢的還是軟弱的,

一個強勢的人犯了錯時收穫的是下屬的奉承,很多下屬會不敢於去指出這些錯誤和強調領導者犯錯應受的懲罰。

這一點在所有的人際關係中也都是相通的,一個人接收到來自外界攻擊的多寡,取決於這個人本身性格的堅韌程度,

並不是你性格越堅韌你越能夠忍受來自外界的攻擊,而是你的性格越堅韌,別人就越是不敢於去攻擊你。

「軟弱」是一種純粹的、沒有任何正面意義的性格特質。

當我打出上面這句話時,我意識到這句話會令很多人感到不舒服,因為許多人都很軟弱,他們會認為上面這句話是對他們的攻擊,令他們感到被否定。

然而,第一,你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的經歷,在你的一生中,你是否有因為「軟弱」而得到過任何的好處嗎?

答案毫無疑問是肯定的:沒有。

第二,因為自身的軟弱而自我攻擊,這本身就是「軟弱」的一種表現。

中國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文明,古代的中國得天獨厚的被沙漠和喜馬拉雅山隔絕於西方的戰亂之外,中原地區肥沃的土地成為我們始終可以維持一個大一統文明的根基。

我們的特殊之處就體現在,經過幾千年儒家文化的洗禮,我們的文化在不斷的馴養著我們成為更加「順從」的臣民,而順從,毫無疑問,正是軟弱的一種體現。

我們的文化令我們給「軟弱」疊加上了非常多正面的、美好的「概念融合」,很多人無意識中把軟弱和善良、忍讓、寬容、大度、懂事等等這些概念聯繫在了一起。

父母希望你成為一個善良的人,告訴你被欺負了別和別人打架,去告訴老師,這就是以善良為名的軟弱;

老師希望你成為一個能夠忍讓的人,因為你和別人鬧了矛盾會影響老師的顏面,還要浪費老師的時間去處理在他眼裡不值一提的你這些小屁孩的破事,這就是以忍讓為名的軟弱;

你媽覺得你去學生物才有前途,可你不喜歡,你想學計算機,你家的其他親戚就勸你要懂事,別惹你媽生氣,於是你為了「懂事」拿自己一生的前途為代價去取悅你媽,這就是以懂事為名的軟弱;

《教父》中有言:花一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什麼是事物的本質?它從來都是簡單而清晰的:善良、懂事、寬容、忍讓這些概念都不等於是軟弱,這就是事物的本質。

人們打著這些旗號和名義,去做著損害你的利益還阻止你發聲的事,你順從了他們,你就是軟弱的。

每個人對某一概念在潛意識中的「概念融合」都是不一樣的,但我想說說我自己舊有認知中對於「善良」這一概念的感覺,這個概念令我想起了很多的意象:

第一,我的媽媽自稱是個善良的人,同時她不斷的告訴我她怎麼被別人欺負、但因為她心善,所以都忍了,她相信老天是公平的,那些欺負她的人以後肯定會有報應。

第二,很多影視劇和小說中都有主角心地善良,被別人誤會甚至傷害的情節,主角對此無計可施,處在可憐的受害者位置上,他們從不會去反擊,因為他們善良,他們會付諸努力讓真相大白,從而贏得別人的理解。

至於別人之前因為誤會對他造成的傷害?算了吧,善良大度的主角才不會在意這點小事呢。

我相信和過去的我一樣,將「善良」這一概念和許多實際上是「軟弱」的概念和意向疊加在一起的人絕不是少數,應該說很可能是絕大多數。

我的媽媽教育我要樂於助人,所以過去我非常容易不自覺的想要主動去幫助別人,現在我明白了,我之所以會那樣做,是因為我非常渴望以此來獲得別人的感激、讚賞、和認可。

當然,很多時候那些獲得了我幫助的人並沒有對我的什麼感激,也沒有什麼認可。

現在我理解了,為什麼「法不輕傳,道不賤賣,師不順路,醫不扣門」。

同時最近的經歷也令我徹底的意識到:原來性格的軟弱,和討好型人格,其實它們本質上都是一種「幼稚病」,是因為心理幼稚,所以才會有這種性格模式。

成人的世界是殘酷的,譬如當我向別人去追回一筆很大的帳時,我覺得這是朋友、對方也很不容易、對方對我說話很有禮貌等等,令我一直不好意思給對方施加什麼壓力。

然後我收穫的結果是:他把別人的錢都還了,唯獨我的錢遲遲沒有給。

這件事一直令我很苦惱,我給我幾個徒弟說了之後,他們都一臉的不可思議:他們沒想到我作為一個成年人竟然能幹出這種事!

在和他們交流了之後,我才意識到原來我過去的很多想法真的是太幼稚了,而且非常迅速的令我理解到:原來我過去一直在心理學的層面上不斷地去自我剖析,其實壓根就是錯的!

我根本沒那麼多心理問題,問題的根本就是在於我太幼稚了!

成年人的世界中,你個人的利益就是第一位的。牽涉到利益的時候,所有的情分都是扯淡的。

既然你欠了我的錢,那麼我不管你有什麼理由,不管你有什麼困難,你出車禍了也好、你爹媽年紀大了也好、你實在沒錢也好,等等等等,那都和我沒關係,那些不是我的問題,那是你要解決的。

為什麼我能理解這些?

因為我親眼看著一個同事為了躲債,給追債人打電話說他出車禍了,還讓別人假扮醫生查房幫他做戲;

一個指天發誓賭咒說自己就剩不到一千塊錢的欠我錢的人,他打開支付寶時我掃了一眼看到明明還有七千多;

我自始至終都沒有否定「善良」這種品質,我撰寫本文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令我的讀者,尤其是那些和過去的我一樣心智不成熟、對人際關係抱有天真的美好幻想的人,能夠如我一般深刻的意識到:和任何品質都沒有關係,軟弱就是軟弱,軟弱就是最大的問題。

想要不再軟弱,首先我們要剝離掉你的個人經驗給你造就的那些「概念融合」,去看到事物的本質,而不要被我們潛意識中的概念和意向給誤導。

善良不等於軟弱,堅定不等於邪惡,成為一個自尊自愛、敢於維護自身利益的人,不等於你就成為了一個壞人。

其次,要明白「軟弱」百分之一百的是一種純粹負面的性格特徵,它對我們的生活沒有任何一絲一毫的好處和幫助。

最後,你要付諸實際的行動。

過去你一直有一種幻想,認為通過忍讓,可以和別人達成交易,從而實現你的目的、亦或是規避風險。

但現在你要認清這只是一種幻想,忍讓和軟弱從來不會換得別人對等的尊重。

當你通過實踐,發現令你實現目的的不是軟弱的退讓,而是堅定的堅持時,你才會發自內心的、不再給自己找尋繼續讓自己軟弱的藉口了。

相關焦點

  • #經驗#退讓不是因為軟弱,而是善良
    人不能太軟弱,人不犯我,我決不犯人,人若犯我,我決不饒人。一直認為這就是人生真理。殊不知,善良並不是軟弱無能,而是一種本質,更是一種至高無上的的品質。 小時候,我們家住的是四合院。爸爸家三兄弟,爸爸是長子,似乎長子都是比較有責任心的,他從小幫忙爺爺奶奶照顧兩個叔叔,不管是在家庭上還是事業上,我爸爸全都包攬了。連兩個叔叔結婚都是我爸爸花的錢。
  • 善良過頭變軟弱:一個善良的人,要避免4個「人生陷阱」
    做個善良的人肯定沒錯。但人也不可過於善良,一味善良。善良過頭變軟弱,就不是好事。「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一個善良的人,要避免4個「陷阱」,別讓自己太吃虧。一是被人看輕善良的人,往往不惹事,不多事。這樣,一些喜歡搞事情的人就覺得善良的人可以不被重視,甚至無視善良的人的存在。被人忽略、被人看輕總不是好事。善良的人,在人際交往過程中,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見,自己的聲音。要有自己獨立的思想,獨立的人格。
  • 善良就要軟弱嗎?錯,父母一定要教會孩子3點
    我們說善良很可貴,但,若是善良沒有了牙齒,那就只剩了軟弱,善良很美好,但善良沒有了底線,那就只剩了侵犯。那麼,我們該如何教育孩子善良,又該如何適度善良呢?江歌案,會發現,江歌之所以會遭遇慘劇,不只是因為善良,更是在面對強於自己的陳世峰時沒有選擇自我保護,以致被害。
  • 越善良,越不把你當回事,越軟弱,越欺負你,扎心了!
    到啥時候,善良都是優良傳統美德,可是太多的人利用這種美德,把善良當成了軟弱,把你的寬容,當做欺負你的理由,很多時候,這些事情都是我們自己造成的,如果你是一個老實巴交的人,還是看看吧,一定會給自己一些啟發,改變自己的一些行為,不讓那些鑽空子的人再佔自己的便宜了。
  • 沒有鋒芒的善良就是軟弱
    古語講:人善人欺,馬善人騎。
  • 武志紅:你以為的善良,可能是軟弱;你以為的恨意,可能是力量
    今天的文章,我就結合表姐的故事來說說「自我」怎樣造成問題,以及該怎樣解決問題。1.你以為的善良,可能是軟弱武老師說,關係,就是一切。也就是說,我們嘴上說的「煩」和內心感受的「煩」都是發生在關係中,要麼是和人建立關係時,要麼是和動物建立關係時,我們覺得被打擾了,所以才覺得煩。就像我表姐,她說的煩都是因為「人」引起,同時,容易感覺到煩的人,也不願意去打擾別人,因為擔心別人也會煩,而這想法源於過於相信頭腦。
  • 怎樣驗算軟弱下臥層強度?
    驗算軟弱下臥層強度時,關鍵問題是需要了解軟弱下臥層頂面處的附加應力,對於壓縮模量的比值小於3的情況,說明持力層與下臥層的剛度相差不太大,可以用均質土的應力分布的計算方法計算軟弱下臥層頂面處的附加應力,應力係數就可以用《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範》附錄K.0.1的表查用。
  • 善良若沒長出牙齒來,就是軟弱
    愛默生說: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不然就等於零。當年劉德華和杜汶澤演《無間道》的時候成為好朋友,劉德華對待杜汶澤可謂是相當的好,在杜汶澤結婚的時候不僅給當時名氣不是很大的杜汶澤當伴郎,還相當豪氣給杜汶澤包了一個巨額紅包,並且把自己當時的一套豪宅低價租給杜汶澤。
  • 你可以柔和善良,但不能軟弱可欺
    你可以柔和善良,但不能軟弱可欺。初入職場,你一直小心翼翼,凡事盡力而為,和氣友善,同事間的忙能幫就幫,熱忱待人。再後來,你學會了保護自己,凡事秉公辦事,職責分明,高效計劃,突然間成為了別人嘴裡的「老油條」,你不知道這是一種成長,還是一種悲哀。或許,成長總具有兩面性,你無法讓所有人都喜歡上你,就像,純粹的玉總是完美有瑕。
  • 堅固者當要擔代不堅固人的軟弱
    試問:我們看得到自己的軟弱嗎?可能,一個邏輯思維很強的人不能明白一個情感很脆弱的人,直到他自己脆弱之後才明白;一個有信心的人不能明白一個信心不夠的人所受到的局限;一個有恩賜的人不能明白一個恩賜才能不夠的人;或一個外向的人很能理解一個內向的人。 確實,若不明白,我們就不能接納;若不能接納,我們就不能全心全力的扶持與補上另一個人的短處。
  • 人的軟弱與神的大能!
    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林後12:10】我為基督的緣故,就以軟弱、凌辱、急難、逼迫、困苦為可喜樂的,因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主要內容:一,摩西的軟弱二,保羅的軟弱三,人的不能與神的大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摩西的軟弱
  • 性格軟弱的人,會不自覺說些「自責」的話,很準
    善良和柔軟,應該是相輔相成的,但是世間險惡,難免遇到坎坷與風雨,一個人若過於軟弱,往往會被人欺負或者遭受更多的磨難。其實,性格軟弱,在某些時候也是一件好事,至少他們能夠自我反省和領悟,不去跟外界要答案,另一方面,也用無底線的善意縱容著不懷好意的人,凡事都是對立而生的,不可能獨立存在,有好就會有壞,有正面就會有負面。
  • 幫助孩子解訣性格軟弱的方法
    性格是一種個性心理特點,畏首畏尾、缺乏獨立性、過分依戀親人、在生人面前不敢說話等是性格軟弱孩子最突出的表現。在性格形成時期,孩子表現出性格意志的缺陷,父母應引起重視並及時進行幫助、引導。家長的包辦代替是孩子形成性格軟弱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家長對孩子百依百順,不讓孩子做任何事情。這等於剝奪了孩子自我表現的機會,導致了孩子獨立生活能力的萎縮三、尊重孩子,不當眾揭孩子的短。
  • 正能量早安人生勵志箴言:善良不軟弱,謙卑不膽小,驕傲不自大
    二、事情過去了就過去了 過去可以成為偉大的老師,但永遠不應該成為監獄。不要成為你過去的犧牲品。把過去留在它所屬的地方,結束篇章,繼續前行。When something is over, it’s over.
  • 性格軟弱的人,還有希望當領導嗎?
    所謂「慈不掌兵,義不理財」。性格軟弱的人,一般耳根子軟,不敢拒絕,不敢得罪人,具有討好型人格,做事情畏畏縮縮沒有主見。有這些性格特徵的人,如果做了領導,又沒有其他「殺手鐧」的話,一般難以控制住下屬,很難樹立威信。那麼,性格軟弱的人怎麼做領導?
  • 軟弱地基加固處理措施
    一般情況下,軟弱地基有以下幾種處理方法:  (1)開挖清除或加深開挖。本方法適用於軟弱地基厚度小、埋藏淺的情況,通常將軟土層全部挖除,以承載力較好的下層地基作為持力層。  (2)打松木樁處理。
  • 雙魚座的溫順,從來就跟軟弱無關
    對待討厭的人,他們的叛逆就會表現得格外明顯,讓人感覺到他們的冷漠與疏遠;對於情緒不佳的時刻,他們也擅長用強勢來偽裝自己,讓人看不出自己的破綻;遇上跟人鬧矛盾,雙魚座人也能變得固執而極具好勝心,總是不肯率先對別人展現溫順。所以,是雙魚座人選擇了溫順,而非雙魚座人生來就是溫順而柔弱的個性。
  • 性格軟弱的人怎麼做領導?
    ,性格軟弱的人怎樣做領導?《道德經》有雲,「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善為士者,不武;善用人者,為之下」,你看,都是相反的,弱的不一定就比不上強的,看起來強的就不一定真強到哪裡去,看問題還是一分為二的好。請看這樣的一個人是否性格軟弱?
  • 這種面相的男人看上去非常軟弱
    其實這些都是因為個人的氣場的問題。當然個人得面相也會對氣場造成影響。有的人的面相就可以讓人一看就覺得此人非常軟弱。那麼,什麼樣面相男人看上去很軟弱呢?臉很小的男人一個男人的臉,如果看上去非常的小,那麼這個人通常都是非常軟弱的。而且不僅僅性格上軟弱,其本人給人的印象都是很軟弱的。
  • 性格軟弱的人,還有希望當領導嗎?【原創】
    所謂「慈不掌兵,義不理財」。性格軟弱的人,一般耳根子軟,不敢拒絕,不敢得罪人,具有討好型人格,做事情畏畏縮縮沒有主見。有這些性格特徵的人,如果做了領導,又沒有其他「殺手鐧」的話,一般難以控制住下屬,很難樹立威信。那麼,性格軟弱的人怎麼做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