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承賢啟智」、是助力人類文明進化的階梯,讓人類下一代總能踩著前人的智慧足跡繼續前行。「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教育是人類文明進化歷史進程中最悠久的事業,從人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伴隨左右。原始人用肢體行為教會孩子如何採摘、如何捕獵、如何逃避敵害;語言文字出現之後人們開始以「言傳身教」相結合的方式,輔助每個孩子實現一代更比一代強的成長夙願。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興盛,國家強盛。」教育促使每個人快速從「完全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蛻變成「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讓每個人在完成身體發育的同時思維智力發育到同年代成年人的高度。試想,如果沒有教育,人類或許還在原始叢林「茹毛飲血」;如果沒有教育,人類社會或許不會出現流芳百世的語言文字。當然,落實教育首先需要解決在哪兒、教/學什麼、由誰教的核心問題。
公立教育
義務【公立】教育,由國家統一實施,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義務教育具有強制性、公益性、統一性。
1、公益性
所謂公益性,就是明確規定「不收學費、雜費」。公益性和免費性是聯繫在一起的如修訂的義務教育第二條規定,國家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度。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實施義務教育,不收學費、雜費。國家建立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保證義務教育制度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經費保障:
第四十二條國家將義務教育全面納入財政保障範圍,義務教育經費由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依照本法規定予以保障。
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將義務教育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按照教職工編制標準、工資標準和學校建設標準、學生人均公用經費標準等,及時足額撥付義務教育經費,確保學校的正常運轉和校舍安全,確保教職工工資按照規定發放。
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用於實施義務教育財政撥款的增長比例應當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比例,保證按照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義務教育費用逐步增長,保證教職工工資和學生人均公用經費逐步增長。
第四十三條學校的學生人均公用經費基本標準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會同教育行政部門制定,並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狀況適時調整。制定、調整學生人均公用經費基本標準,應當滿足教育教學基本需要。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實際情況,制定不低於國家標準的學校學生人均公用經費標準。
特殊教育學校(班)學生人均公用經費標準應當高於普通學校學生人均公用經費標準。
第四十四條義務教育經費投入實行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根據職責共同負擔,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負責統籌落實的體制。農村義務教育所需經費,由各級人民政府根據國務院的規定分項目、按比例分擔。
各級人民政府對家庭經濟困難的適齡兒童、少年免費提供教科書並補助寄宿生生活費。
義務教育經費保障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四十五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在財政預算中將義務教育經費單列。
縣級人民政府編制預算,除向農村地區學校和薄弱學校傾斜外,應當均衡安排義務教育經費。
第四十六條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加大一般性轉移支付規模和規範義務教育專項轉移支付,支持和引導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增加對義務教育的投入。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確保將上級人民政府的義務教育轉移支付資金按照規定用於義務教育。
第四十七條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實際需要,設立專項資金,扶持農村地區、民族地區實施義務教育。
第四十八條國家鼓勵社會組織和個人向義務教育捐贈,鼓勵按照國家有關基金會管理的規定設立義務教育基金。
第四十九條義務教育經費嚴格按照預算規定用於義務教育;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佔、挪用義務教育經費,不得向學校非法收取或者攤派費用。
第五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義務教育經費的審計監督和統計公告制度。
禁止亂收費,為解決教育亂收費問題,義務教育法修訂草案針對不同情況,提出了許多很有針對性的措施:
1)禁止利用補習和發教輔書進行亂收費。草案明確規定,在課程標準範圍內開展教育教學活動,不得收費;向學生發放教科書以外的其他書籍、資料,不得收費。有關專家表示,依照這一規定,許多亂收費行為將再也找不到「合理」藉口。
2)禁止利用組織學生從事營利性活動。草案規定,學校不得自行或者與其他社會組織、個人聯合向學生推銷或者變相推銷商品、服務。
3)防止教科書成為謀利工具。草案提出,要減少教科書種類,降低教科書成本,並由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根據課程標準確定教科書的基準價和浮動幅度。
專家分析說,針對教育亂收費行為,義務教育法修訂草案實際上採取的是雙管齊下的措施。「一方面增加義務教育投入,防止學校因運轉經費不足向學生和家長伸手;另一方面,通過上述禁止性規定,則可防止個別學校和教師巧立名目,牟取私利。」
2、統一性
統一性是貫穿始終的一個理念。在新法中,從始至終強調在全國範圍內實行統一的義務教育,這個統一包括要制定統一的義務教育階段教科書設置標準、教學標準、經費標準、建設標準、學生公用經費的標準等等。這些與統一相關的內容以不同的形式反映到法律的修改中來。
3、強制性
強制性又叫義務性。讓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是學校、家長和社會的義務。誰違反這個義務,誰就要受到法律的規範。家長不送學生上學,家長要承擔責任;學校不接受適齡兒童、少年上學,學校要承擔責任;政府不提供相應的條件,也要受到法律的規範。
私立教育
陸地、水域是自然生命寄居的「立錐之地」。但是,陸生生物有的成長在寒帶、溫帶、熱帶,有的成長在平原、丘陵、高原;水生生物有的生活在淡水、有的生活在鹹水.....同樣,人們在基本物質生活被滿足之後就會追求更高的享樂生活,生活富足的人們也會順帶為孩子選擇更好的教學環境——私立教育。私立教育是對公立義務教育的補充,其根本目標就是在國家教學大綱的統領下實現教學組織形式、教學輔助工具、家庭與學校合作方式的個性化。
「多勞動的、多受益多付酬勞。」是人類社會分工協作的根基,私立教育在教學組織形式上更加靈活、採用的教學輔助工具更貼合時代前沿、對孩子成長教導更個性化,他們在教學活動中的投入也會更高。私立學校的入學門檻相對公立學校會更高一些,教學活動中個性化服務也會產生一定的費用。當然,私立學校的開始和服務費用的收取都需要經過教育主管部門審批同意。所以,私立教育本身就為追求差異化成長的家庭準備,它屬於教育正餐之外的甜點。
教育的核心問題是:在哪兒、教/學什麼、由誰教。國家統籌學校建設標準、教學大綱與教材、教師執業資格認證,為解答教育核心問題指明了方向。公立教育、私立教育都是落實義務教育的重要抓手,都是解答教育核心問題的有效手段,區別就在公立教育以國家財政為經費支出全部來源、私立教育需要辦學方自籌經費。所以,在國家加大公立教育投入力度、強化私立教育審批監管的情況下,私立教育必將和公立教育一道為社會奉上更加豐盛的文教大餐,為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文教需求服務。
育鄰人使命: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陪練和顧問。
育鄰人願景:讓天下沒有難育的小、沒有難養的老。
孩子的成長如同百年大樹,需要經歷風雨。對於父母來說,需要您有足夠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護。在很多人為陪伴孩子而選擇回家時,我選擇來北京做一項陪伴更多孩子的事業——育鄰人:以鄰裡友善帶動社會和諧,推進社會德育教化,促進每個人健康快樂成長。探索一套以鄰裡互助方式化解「獨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難題的公益、普惠性教育事業,與家長一起「量身定製」孩子的成長計劃,為孩子們提供遊戲、合作、共享成長空間......即社區鄰裡教育服務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