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核心問題:在哪兒、教/學什麼、由誰教

2020-12-17 育鄰人
育鄰夢

教育「承賢啟智」、是助力人類文明進化的階梯,讓人類下一代總能踩著前人的智慧足跡繼續前行。「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教育是人類文明進化歷史進程中最悠久的事業,從人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伴隨左右。原始人用肢體行為教會孩子如何採摘、如何捕獵、如何逃避敵害;語言文字出現之後人們開始以「言傳身教」相結合的方式,輔助每個孩子實現一代更比一代強的成長夙願。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興盛,國家強盛。」教育促使每個人快速從「完全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蛻變成「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讓每個人在完成身體發育的同時思維智力發育到同年代成年人的高度。試想,如果沒有教育,人類或許還在原始叢林「茹毛飲血」;如果沒有教育,人類社會或許不會出現流芳百世的語言文字。當然,落實教育首先需要解決在哪兒、教/學什麼、由誰教的核心問題

教材是教學活動的主食

公立教育

義務【公立】教育,由國家統一實施,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義務教育具有強制性、公益性、統一性。

1、公益性

所謂公益性,就是明確規定「不收學費、雜費」。公益性和免費性是聯繫在一起的如修訂的義務教育第二條規定,國家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度。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實施義務教育,不收學費、雜費。國家建立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保證義務教育制度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經費保障:

第四十二條國家將義務教育全面納入財政保障範圍,義務教育經費由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依照本法規定予以保障。

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將義務教育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按照教職工編制標準、工資標準和學校建設標準、學生人均公用經費標準等,及時足額撥付義務教育經費,確保學校的正常運轉和校舍安全,確保教職工工資按照規定發放。

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用於實施義務教育財政撥款的增長比例應當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比例,保證按照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義務教育費用逐步增長,保證教職工工資和學生人均公用經費逐步增長。

第四十三條學校的學生人均公用經費基本標準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會同教育行政部門制定,並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狀況適時調整。制定、調整學生人均公用經費基本標準,應當滿足教育教學基本需要。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實際情況,制定不低於國家標準的學校學生人均公用經費標準。

特殊教育學校(班)學生人均公用經費標準應當高於普通學校學生人均公用經費標準。

第四十四條義務教育經費投入實行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根據職責共同負擔,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負責統籌落實的體制。農村義務教育所需經費,由各級人民政府根據國務院的規定分項目、按比例分擔。

各級人民政府對家庭經濟困難的適齡兒童、少年免費提供教科書並補助寄宿生生活費。

義務教育經費保障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四十五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在財政預算中將義務教育經費單列。

縣級人民政府編制預算,除向農村地區學校和薄弱學校傾斜外,應當均衡安排義務教育經費。

第四十六條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加大一般性轉移支付規模和規範義務教育專項轉移支付,支持和引導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增加對義務教育的投入。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確保將上級人民政府的義務教育轉移支付資金按照規定用於義務教育。

第四十七條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實際需要,設立專項資金,扶持農村地區、民族地區實施義務教育。

第四十八條國家鼓勵社會組織和個人向義務教育捐贈,鼓勵按照國家有關基金會管理的規定設立義務教育基金。

第四十九條義務教育經費嚴格按照預算規定用於義務教育;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佔、挪用義務教育經費,不得向學校非法收取或者攤派費用。

第五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義務教育經費的審計監督和統計公告制度。

禁止亂收費,為解決教育亂收費問題,義務教育法修訂草案針對不同情況,提出了許多很有針對性的措施:

1)禁止利用補習和發教輔書進行亂收費。草案明確規定,在課程標準範圍內開展教育教學活動,不得收費;向學生發放教科書以外的其他書籍、資料,不得收費。有關專家表示,依照這一規定,許多亂收費行為將再也找不到「合理」藉口。

2)禁止利用組織學生從事營利性活動。草案規定,學校不得自行或者與其他社會組織、個人聯合向學生推銷或者變相推銷商品、服務。

3)防止教科書成為謀利工具。草案提出,要減少教科書種類,降低教科書成本,並由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根據課程標準確定教科書的基準價和浮動幅度。

專家分析說,針對教育亂收費行為,義務教育法修訂草案實際上採取的是雙管齊下的措施。「一方面增加義務教育投入,防止學校因運轉經費不足向學生和家長伸手;另一方面,通過上述禁止性規定,則可防止個別學校和教師巧立名目,牟取私利。」

2、統一性

統一性是貫穿始終的一個理念。在新法中,從始至終強調在全國範圍內實行統一的義務教育,這個統一包括要制定統一的義務教育階段教科書設置標準、教學標準、經費標準、建設標準、學生公用經費的標準等等。這些與統一相關的內容以不同的形式反映到法律的修改中來。

3、強制性

強制性又叫義務性。讓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是學校、家長和社會的義務。誰違反這個義務,誰就要受到法律的規範。家長不送學生上學,家長要承擔責任;學校不接受適齡兒童、少年上學,學校要承擔責任;政府不提供相應的條件,也要受到法律的規範。

教室是教學活動的主戰場

私立教育

陸地、水域是自然生命寄居的「立錐之地」。但是,陸生生物有的成長在寒帶、溫帶、熱帶,有的成長在平原、丘陵、高原;水生生物有的生活在淡水、有的生活在鹹水.....同樣,人們在基本物質生活被滿足之後就會追求更高的享樂生活,生活富足的人們也會順帶為孩子選擇更好的教學環境——私立教育。私立教育是對公立義務教育的補充,其根本目標就是在國家教學大綱的統領下實現教學組織形式、教學輔助工具、家庭與學校合作方式的個性化。

「多勞動的、多受益多付酬勞。」是人類社會分工協作的根基,私立教育在教學組織形式上更加靈活、採用的教學輔助工具更貼合時代前沿、對孩子成長教導更個性化,他們在教學活動中的投入也會更高。私立學校的入學門檻相對公立學校會更高一些,教學活動中個性化服務也會產生一定的費用。當然,私立學校的開始和服務費用的收取都需要經過教育主管部門審批同意。所以,私立教育本身就為追求差異化成長的家庭準備,它屬於教育正餐之外的甜點

老師完成文明智慧能量傳遞

教育的核心問題是:在哪兒、教/學什麼、由誰教。國家統籌學校建設標準、教學大綱與教材、教師執業資格認證,為解答教育核心問題指明了方向。公立教育、私立教育都是落實義務教育的重要抓手,都是解答教育核心問題的有效手段,區別就在公立教育以國家財政為經費支出全部來源、私立教育需要辦學方自籌經費。所以,在國家加大公立教育投入力度、強化私立教育審批監管的情況下,私立教育必將和公立教育一道為社會奉上更加豐盛的文教大餐,為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文教需求服務。

育鄰人使命: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陪練和顧問。

育鄰人願景:讓天下沒有難育的小、沒有難養的老。

孩子的成長如同百年大樹,需要經歷風雨。對於父母來說,需要您有足夠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護。在很多人為陪伴孩子而選擇回家時,我選擇來北京做一項陪伴更多孩子的事業——育鄰人:以鄰裡友善帶動社會和諧,推進社會德育教化,促進每個人健康快樂成長。探索一套以鄰裡互助方式化解「獨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難題的公益、普惠性教育事業,與家長一起「量身定製」孩子的成長計劃,為孩子們提供遊戲、合作、共享成長空間......即社區鄰裡教育服務生態圈。

相關焦點

  • 教的困惑,學的痛苦:誰偷走了學習的快樂
    可見,古人的學和教是快樂的,但是我們的學和教確實充滿了被迫和痛苦,我們的快樂都去哪兒了?誰偷走了我們學習的快樂?一、我不快樂是因為學習太過功利化了。孔子云: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學習知識見習實踐中去,是一個人獲得知識、掌握技能、形成能力、淬鍊意志、自我突破自我成長的過程,本應充滿朝聞道夕死可矣的明理通透,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開朗,如今卻是教起來恨鐵不成鋼,學起來痛苦不堪。原因在把學習太過於功利化了。
  • 課程標準解決了「如何教」和「教什麼」的問題
    從課程標準的概念之中,我們可以知道,課程標準是由國家相關的教育部門牽頭並進行充分的認真研究之後,經過嚴密的審核之後,再統一發布的。課程標準的存在,界定了學校裡要「教什麼」。這個是內容層面的統一。內容層面的統一,有什麼好處呢?全國各地的孩子們,都會參加由國家教育部門統一安排的高等學校統一招生考試,即我們大家所熟悉的高考。
  • 中外教誰更適合教英文?四個問題直擊雙語教育誤區!
    對於中外教誰教英文更好的討論絡繹不絕,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英語老師,特別是對英語非母語孩子的教學,其實中外教都需要經過專業的學習和培訓。引發了熱烈討論,作者Sylvia常年與諸多國際學校、雙語學校的師生家長打交道,她發現眼下在國際化學校由外教主導的英文教學體系,雖明顯改善了中國學生聽說能力,但學術英文卻漏洞百出,甚至還不如公立學校學生。針對這種現象,Sylvia指出,改革刻不容緩,要讓更多中教參與進來。
  • 誰來教?怎麼學?
    為貫徹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精神,近日,省教育廳決定開展老年人智能技術日常應用普及行動,可謂抓住了這道「必選題」的題眼——「誰來教」和「怎麼學」。誰來教?本來當仁不讓的是子女。可實際情況卻是:許多老人的子女在外地工作,即使子女在身邊,也不能保證有足夠的重視與耐心,更多的是替父母代辦了事,老人最終還是不掌握。
  • 新疆教培中心應該由誰說話
    來源:環球網新疆大學歷史學院 張恆近日,由新疆攝製拍攝的《謊言與真相——新疆教培紀實》紀錄片(以下簡稱「紀錄片」)在全球重磅推出。這是繼《中國新疆 反恐前沿》《幕後黑手——「東伊運」與新疆暴恐》《巍巍天山——中國新疆反恐記憶》後的又一部涉疆紀錄片。
  • 新疆教培中心應該由誰說話
    這部紀錄片告訴我們,新疆職業技能教育培訓中心(以下簡稱「教培中心」)的好,要由教培中心的親歷者、參與者、知情者來說話,因為他們才是最了解教培中心的,也是最有發言權的。一、由教培結業學員來說教培結業學員說,教培中心讓他們重新樹立了自信,找到了正確的人生方向和道路。教培中心怎麼樣,教培結業學員最清楚。
  • 浸入式英語課堂如何學與教?專家談教育信息化教師的作用
    他提到,信息化時代經歷了從IT、DT向AI發展的過程,而教育信息化發展的關鍵在於提升老師的信息素養。  劉兆義認為,老師是促成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而教育信息化帶來了O2O教與學方式的變革,讓過去單一教師的促成因素,變為多種基於網絡的教與學形式,從而能更高效地促進教與學。  另外,在演講中,劉兆義提到,語感對於學生學習英語以及促進心智發展都十分重要。
  • 兆義走筆丨英語綠色教與學——傳統教育觀念對教與學的影響
    在奴隸社會「教」字表示奴隸靠鞭杖來施行對他們的教育。而後,「教」可意指教師手持教鞭或戒尺,解讀前人所留下的四書五經等經典並讓學生誦讀的行為。歷史上很長的時期,掌控著西方教育的基督教會也確立了類似的教育信條,他們認為:「那個世界是由觀念的大廈所構成,沒有內部的正確統一,這些大廈就會坍塌。」基督教會的當權者所創建的一流教育結構,也因此確立了教育的傳統觀念,即「教育一向採取上帝式的態度:只要我們能增長知識,我們就能排除懷疑、猶豫不決與種種問題。」
  • 中國當代教育所有失誤與問題的核心是大學教育的劣質化
    全社會對當代教育的批評不絕於耳,指出與指責的問題也是五花八門,開出的治理藥方也是各有特色,各有側重。但歸結到一個核心點上就是:大學教育質量的低劣化!也是中國教育的最大的戰略性錯誤。具體的實操中,把大學教育與基礎教育的定位與質量觀恰恰做的本末倒置了。所以,解決中國教育的所有的問題的最好的入手及最治本的辦法是從機制上根本性的來解決大學教育質量的真實全面提升。
  • 新聞速遞 | 校級學術講座「未來十年地理教育的教與學挑戰」成功舉行
    2019年12月9日,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Chang Chew Hung曾昭衡教授主講的校級學術講座「未來十年地理教育的教與學挑戰」在河口海岸大樓A304室成功舉辦。本次講座由地理科學學院段玉山教授主持,學院張超副教授、晨暉學者項熙博士等三十餘名相關專業的教師和研究生參加了此次學術交流。
  • 幼兒核心數學概念(教什麼怎麼教)筆記一
    總綱最近對於如何啟蒙數學有些迷思,所以看一些相關的數學啟蒙書,先給大家分享一下這本幼兒數學核心概念,配套書籍裡面的光碟有視頻範例,還是挺不錯的。>數學包括5條教學策略:1.將我們周圍的世界數學化2.數學不能局限於操作3.識別接受性理解 輸出性理解4.幼兒藉助手腳耳目學習數學5.支持幼兒建構自己的思考同時核心概念包含
  • STEM教育是什麼?教的又是什麼?
    中國向美國學習STEM教育,最核心的、最需要花力氣的還是在「T」上面。 STEM教育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把「E」即工程教育直接引入中小學。以前工程教育是大學教育的專利品,但是在大學教育過程中發現工程教育的思維跟素質到大學再培養就太晚了,所以工程教育被引入到中小學。 M即數學,是中國人最熟悉的,美國的數學就是算術,跟中國不一樣的是美國高中就開始學微積分。
  • 「相互教」和「相互學」有什麼不同?
    學習共同體專家佐藤學教授認為,在學習共同體內,學生之間不是「相互教」的關係,而是「相互學」的關係。從表面上看,「相互教」和「相互學」都是學生之間的相互幫助,應該沒有什麼不同。但其背後體現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學生關係、發展關係、培養目標等卻有根本的不同。首先,體現了兩種不同的教育理念。「教」與「學」是課堂教學最主要的矛盾關係,以「教」為中心和以「學」為中心是兩種不同的教育理念。「相互教」體現的是「教」為中心的教育理念,「相互學」體現的是「學」為中心的教育理念。
  • 幼兒怎麼學數學?教師要不要 「教」、怎麼「教」?
    作為教師,我們如果要有針對性地設計數學活動就必須對幼兒在這一數學內容中處於什麼水平以及還可以如何發展做到心中有數,即以學為教,要根據幼兒的學習路徑來設計相應的教育路徑,這就是「教—學」路徑圖。所謂「教—學」路徑圖,是指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幼兒學習數學概念所要經歷的發展過程,以及相應的、促進其學習的一系列教育活動。
  • 《漢學教育》誰肯發心教漢學?第三講
    《漢學教育第三講》誰肯發心教漢學!漢學師資的培訓難,要找什麼?找真正犧牲奉獻的人,這個就太難了。也就是你教《弟子規》,《弟子規》上每一句每一字你都要做到,你在日常生活當中,決定不會有絲毫違犯;你要做不到,那沒用,你教別人,人家不相信。所以,這些事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一般佛家講的,眾生有福,這種人就出現了;眾生沒有福報,求也求不到。今天不能求人,求人難,古人講「登天難,求人難」。那要怎麼樣?求自己,回過頭來求自己。
  • 淺談素質教育中小學美術課的教與學
    它可以教育學生樹立審美觀念,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培養學生認識美,創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基本特徵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動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於樂的愉悅性,它的這一特性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取代的,這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 時代 的一種進步。本文通過對小學美術課的教與學的闡述,從而實現對學生在素質教育方面的全面發展。
  • 教育的核心在於家庭,家庭的核心在於父親
    沒錯,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其實是沒有資格成為孩子教育的核心的。在博鰲教育論壇上,教育學家楊東平說,家長是教育的最大阻礙;北京四中原校長劉長銘說,學校在教育學生時遇到的問題,多數是家長的問題,是在還家長的教育欠帳,甚至是兩三代人的教育欠帳。我們這代人,父輩年輕時多數沒有受到好的教育,自己又大多是應試教育的產物,即使取得了一些社會成就,對教育的理解還是很膚淺。
  • 國內首個「晶片大學」沒開晶片設計課教的啥?誰在教 誰在學?
    原標題:國內首個「晶片大學」沒開晶片設計課教的啥?誰在教,誰在學?   實探|國內首個「晶片大學」沒開晶片設計課教的啥?誰在教,誰在學?
  • 《「先學後教,少教多學」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研究報告
    教育觀念相對落後,內容方法比較陳舊,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素質教育推進困難;學生適應社會和就業創業能力不強,創新型、實用型、複合型人才緊缺」,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我們感到肩上的責任重大。「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這一現代教學的指導思想已經貫徹落實了幾十年,然而目前仍有很多教師習慣於把教學理解為:以教為基礎,先教後學。教師教多少,學生就學多少;教師怎樣教,學生就怎樣學。
  • 時代已然變化,我們教什麼學什麼?怎麼教怎麼學?何時學何地學?為何教為何學?
    該報導援引了多項發展中國家的權威研究,結果均顯示,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和兒童疫苗接種率之間存在正相關。換言之,母親受教育程度越高,孩子接種疫苗的機率就越大。這一關聯毫無爭議。不過,該報導又援引了一項美國的研究,以及由倫敦衛生和熱帶醫學學院進行的全球研究。這兩項研究卻顯示,在美國和多個歐洲發達國家,女性受教育程度和兒童疫苗接種率呈負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