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城關區一線環衛工人守初心擔使命,人人舍小家顧大家,夜以繼日地奮戰在抗擊疫情第一線,請看他們的 24 小時。
0:00,在白銀路街道安定門社區柏道路東口卡口點,渣土監管員楊國峰與社區接班僅僅一個小時,在這個防疫排查點,夜間由他和同事駐守。" 我們跟街道工作人員倒班,晚上 23 點到次日凌晨 7 點,由我們兩值守。" 一個帳篷、一張桌子,夜間室外非常的冷,但他們一刻也沒鬆懈。在距離不到 5 公裡的火車站西路,環衛質檢員在全聚德東側的小區值守。因為排查點剛好背光,夜間登記自己還要打手電筒。為協助街道社區做好疫情聯防聯控工作,城關區環衛局先後抽調 130 名黨員幹部,第一時間到達 " 三不管 " 樓院多的街道,全身心守護群眾安康。
4:00,負責清晨道路大掃的保潔員陸續上崗,安靜的城市裡只能聽到唰唰的掃地聲。在距離安定門不遠的伏龍坪清運隊裡,汽車發動的聲音一陣陣響起。早在前半個小時前,駕駛員師傅們已經測量了體溫,並對各自的駕駛室進行了消毒。準備停當,他們便分赴各收集點拉運生活垃圾。" 大部分市民做得都不錯,自覺將廢棄口罩投進指定的收集桶,但也有不自覺亂扔的。單位給我們發了口罩合護目鏡,根據作業情況的不同,部分人還配發了防護服。" 王師傅說完,就駕著車出了大院。下了伏龍坪大坡,一輛輛清運車分頭散開,駛往城區的各個角落。
8:00,距離火車站西路全聚德東側檢查點的環衛質檢員與社區工作人員交接班還有一個小時,小區門口已經有人陸陸續續出入。在夜深時,這裡的值守人員調配好消毒液,對小區門口和垃圾桶等進行了消殺,這會就是登記出入人員基本信息、測量體溫和宣傳疫情防護知識了。" 等會下班,我得先回去喝口熱湯暖暖身子,然後抓緊時間飽飽的睡上一覺,晚上才更有力氣守護大家啊。" 他憨憨地笑著說道。此刻,保潔二公司的年輕黨員楊霞已戴好口罩、手套等出了門,乘地鐵趕往離家 17 公裡的天水路社區糖酒公司家屬院門口,替換值守夜班的工作人員。
12:00,在位於蘭州市金昌南路的一座二層的公廁,管理員魏永梅將地上紅色防滑地墊拖淨後,又拿起抹布擦拭樓梯扶手、烘乾機和坐便器蓋。最近幾天,環衛公廁管理員除了正常的清掃維護,還要不時噴灑消毒液進行消毒 ……" 阿姨,口罩、手套、消毒液,我送過來了,你在工作中要做好防護。" 為最大程度保護一線環衛工人作業安全,城關環衛局成立物資分配小組,根據各單位作業情況為環衛工人提供口罩、消毒水 ( 液 ) 、醫用酒精等防護用品,根據作業時間督促環衛工人及時更換口罩、對環衛工具消殺,確保一線作業人員防護有效、處理安全等。
16:00,在北濱河路城關段,一環衛工人正在給公交站座椅、果皮箱等公共設施噴灑消毒液,霧炮車第 2 個班次的噴霧消殺作業即將交班。在防疫一線,環衛工人不僅是 " 城市美容師 ",也是一名 " 防疫者 "。他們除了清掃路面、擦拭果皮箱、清理天橋地道等作業外,還肩負起公共區域消殺工作。2 月 6 日以來,城關環衛根據上級安排,調派 6 臺高空噴霧車對城區主要路段進行消殺,同時以三家保潔公司各管理站為單位,每日 11 點至 16 點對 383 個公交站點及周邊區域進行消殺,每站安排 2 臺快速保潔車,每車配備保潔員 2 名,每天人工噴灑消毒液 2 次。
20:00,維修師傅對麥積山路轉運站設備再一次進行檢查,確保該轉運站安全有序運轉。近期馬路上的人員車輛,與以往相比少了很多,環衛工身影被路燈拉的很長,他們一會兒彎腰撿拾,一會兒擦拭護欄。" 大家下班回家後,先換衣服和洗手。" 借著大家在站上給環衛工具消殺,站長王義翠一遍遍的囑咐到。為減少環衛工人戶外作業時的風險,城關區及時調整作業時間,凌晨 4 點開始大掃,根據路段實際於晚上 10 點左右結束。作業期間進行三班倒,每個班次減少 50% 的戶外作業人員。通過規範作業、科學清理,最大程度除塵降塵,保障城市清潔。
24:00,環衛執法中隊夜查組人員按照值班表,已提前來到 109 國道卡口點堅守崗位,對途徑該卡口的非法收集、偷運餐廚垃圾的車輛進行檢查,發現違規行為現場責令整改或處罰。與此同時,城關環衛疫情排查點夜間值守人員也已全部到崗,環衛質監員趁著此刻街道上人最少的這個時間段,對各卡口點及周圍區域進行再次消殺。而經過短暫休息的楊國峰和同事們,也已到安定門社區達柏道路卡口點,對出入小區人員進行登記、體溫測量和車輛消殺 …… 雖然天氣依舊很冷,但卡口點井然有序,因為他們都堅信,一定會戰勝疫情,城市會更加美麗。
【來源:蘭州日報·ZAKER蘭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