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panese saxophonists Wakana 💽
共3500字
預計閱讀時間7分鐘
你有沒有這樣的體驗,每次你在軟體裡一口氣羅列下一堆的打卡項目:「每天讀1小時書、每天喝8杯水、每周鍛鍊3次、每天學習8小時...」然後,就感覺任務完成,於是打卡這件事情,就被你和目標一起,遺忘得一乾二淨。
我們還會經常看見一種非常捨本逐末的極端情況,就是出現了一些為了打卡而打卡的人,他們喜歡設計非常花裡胡哨的打卡頁面,說要靠打卡來提升效率,可光打卡這件事情就花費了很多時間。
所以,這些主流打卡的APP或手帳方法都有一個明顯的通病:只能靠你自覺。
問題是:如果你能自覺,就不需要打卡了啊;如果你無法做到自覺,打卡工具又有什麼用呢?
可悲的是,自覺性的自律對我這種生性懶惰的人來說根本就是個偽命題。
最近聽到一句很有意思的話:咱們現代社會最最主要的矛盾,是人類日益增長的自我提升需求,與人類懶惰成性的現實之間的矛盾。
什麼是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說的就是我們這些人,口口聲聲都說著要像誰誰誰一樣努力出點什麼成績,但身體卻誠實地停留在「道理我都懂,但我就是做不到「的廢柴狀態下遲遲不動。所以,到底我們和那些自律而卓越的人之間的區別,究竟是什麼?是他們天生就比我們厲害嗎?如果我天生就缺乏自制力,難道我就不配擁有自制力,就註定一輩子只能當一條鹹魚了嗎?
村上春樹是我非常喜歡的日本當代作家,但他也並不是自小就想當作家,「成為一名小說家」這個念頭,是在他29歲時,某個陽光明媚的下午突然閃現的。從這個念頭開始,他每天下班後,堅持在油膩的廚房桌上寫作,直到深夜。幾個月後,完成了他第一部作品《且聽風吟》,摘得無數文學獎項。
沒有人天生就會寫出偉大的作品,村上在《我的職業是小說家》一書說:「對我而言,無論在時間上還是經濟上,幾乎都沒有餘裕去 『享受青春歲月』,但即便在那時,只要一有空暇,我就捧卷閱讀,不管工作多麼繁忙、生活多麼艱辛,讀書和聽音樂對我來說始終是極大的喜悅,唯獨這份喜悅任誰都奪不走。」
我們每個人,在漫漫人生路上,不同時期都會萌生不同的想做的事情、夢想的生活,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去行動,並且堅持下去,村上一堅持,就是三十多年,而這份嚴苛的自律,使他獲得了真正的自由。
總有這些偉大動人的故事,激勵著我們前行。但實際操作起來,向身邊優秀的長輩和朋友們問詢請教,是我最百試不爽的好辦法。為了好好戒掉懶惰成性的毛病,我特意採訪了我幾位非常善於自我管理的朋友,交流中他們都會不約而同告訴我這樣一句話:
自律其實是可以後天培養的。
但不是靠壓抑天性、更不是強迫自己,而是要:藉助外力。
他們讓我仔細回想一下當我們不懶惰的時候,是因為發生了什麼。
學生時代,大多數時候都是自律的,因為會有一幫同學和我們一起學習,會有老師監督我完成作業;老師會給你設定好交作業和考試的時間;當你考到一個優秀的成績時,你有可能獲得獎學金獎勵;當你不交作業或掛科時,老師會請你家長來學校,會讓你掛科。
一旦假期開始,我們就會陷入昏頭大睡和無所事事的自我管理無能狀態,假期尾聲時,我們甚至會希望快點上學,以回到規律的生活和學習狀態。
踏入社會後,大多數時候也是自律的,因為會有一幫同事組成團隊一起工作;會有領導給你下達指令和deadline;當你業績優秀、能力超群時,有可能得到更多的晉升和加薪機會;當你業績慘澹、能力不足時,也會面臨被炒魷魚的風險;如果你工資和成就在家人朋友中處在中下層,會讓你感到挫敗沮喪和迷茫。
一旦下班回家,喜歡葛優躺在沙發裡啥也不幹,一直刷著手機到深夜,一不小心又熬得太晚,整個晚上什麼事情都沒幹。
外力能讓人在最小痛苦範圍內,不知不覺養成內在的自律習慣。
我從上述的回想中,歸納出了社會環境為養成我們的自律,設置的常見外力機制:
設置目標deadline
設置完成獎勵
設置毀約懲罰
找一個重要的人監督我完成目標
找一些圍觀者帶來外界壓力
按照上面5個機制,我開始去搜尋各種各樣的目標管理類APP和手帳方法,一直無果,直到上周我終於發現了一個APP,叫做「達目標」,是迄今為止最能夠基本符合上述外力激發自律的管理機制的工具。
下面給大家介紹下我是怎麼利用它來幫助我養成習慣和達成目標的。
達目標APP使用方法
1
——
發起改變
STEP1 | 設置目標天數/開始籤到時間/休假時間
響應內心號召的第一步,就是發起一個改變自身的目標。
「目標天數」指的是,需要每日在達目標中進行籤到打卡的天數。
天數可以自定義,我們就可以不需要按照一年或一個月這樣的硬性規定,可以根據手頭的項目進度或個人心情,設置目標起止時間。
「休假天數」指的是,在目標完成天數中不打卡的天數。
比如我希望我周一到周五7點起床,周六日就不需要,堅持一周,那我就設置目標天數為7天,設置休假天數為2天。
STEP2 | 設置挑戰金
想像你自己是一支股票,你願意多少錢買進?
達目標的第一個特色是,發起改變必須先充值保證押金,完成目標成功後會自動全額退還給你,金額可自定義,最低為1元,可根據經濟情況隨意設置。這給自己預設了一個「毀約成本」和「懲罰機制」,極大提升目標完成率。
STEP3 | 設置監督人
如果設置了目標,也每天打卡了,但實際又沒做,怎麼辦?
這也是很多GTD愛好者容易陷入的陷阱,沉浸於打卡的快感,忘記了實際的努力。
這是達目標的第二大特色:設置監督人,你也可以找一個你認可的、重要的朋友或長輩,也可以拿出保證金中的一定比例,作為懸賞金在平臺招募優秀的用戶成為你的目標監督人。
STEP4 | 設置隱私
如果你害羞,喜歡低調地韜光養晦,也可以把目標設置為私密。
當然,私密目標支持私信分享給好友,共同監督和檢視,無需被其他人圍觀,僅好友可見。
2
——
開始執行
STEP5 | 目標管理
達目標的整個界面風格其實我覺得並沒有很出眾,甚至作為IOS用戶來說,我認為總體設計安卓感較強,但是,不得不說的是上面這個目標管理視圖,是整個APP中我最為喜歡的界面設計,不僅設計清晰、功能也一目了然,我可以看到我的在途目標,也能看到每個目標所處的進度階段,進度條設計貼心,綠色和紅色的區分也非常簡介明確。
STEP6 | 圖文籤到
比起普通的籤到打卡功能,達目標提供了籤到的同時上傳圖文的方式。
像曬朋友圈一樣籤到,記錄每天的目標完成情況,也很利於吸引更多關注者,也有助於個人目標執行的回顧和保存。
3
——
圍觀打賞
STEP7 | 圍觀他人
讓自律,不再寂寞。
大部分自律的人是寂寞的,這份寂寞很美好,但會讓人容易堅持不下去。
在達目標這裡,對於目標挑戰者來說,目標被大家圍觀、讚賞、評論的時候,會讓我每次籤到打卡的時候都動力滿滿。
我也可以參與到對其他目標挑戰者的圍觀之中,最重要的是:當對方目標完成失敗時,我可以和所有圍觀者分得對方的目標金額!我也可以不發起任務,專門做圍觀黨,勉勵他人,還能坐收漁翁之利,何樂不為?
STEP8 | 打賞他人
打賞功能則是直接給優秀的目標者進行打賞獎勵,但該功能現階段僅支持安卓客戶端。
4
——
尋求小夥伴
STEP9 | 關注同行者互相鼓勵
同行者是最重要的人脈資源之一。
我們經常會覺得很難在身邊找到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人,通過在這裡搜尋和自己擁有相同目標的人,互相勉勵,一起前行,分享籤到感覺超棒。
STEP10 | 關注領路人獲得動力
令一種重要的人脈資源就是領路者。
在這裡不僅可以找到一起前進的人,還能發現很多很厲害的人,比如堅持了半年五點半起床拍日出的人,堅持每天畫一幅畫的人,忙碌中堅持每日讀書學習的人...會看到非常非常多努力生活、充滿陽光的人,都是生命中滿滿的正能量,激勵自己也要堅持所愛,過想過的生活。
總的來說,這個 APP 感覺是開啟了一個新世界的大門,在這個世界裡大家都在朝自己的目標路上努力前行著、互相鼓勵著,氛圍特別棒。除了氛圍和初心之外,平臺的挑戰押金、圍觀監督機制,都非常科學地真正幫助天性懶惰的我們不知不覺在外力作用下完成目標,當我完成目標之後,挑戰金全部回收,我沒有畫一分錢,卻收穫了一路打卡努力的歷程、完成目標的成就感、一群互相勉勵的人。
歡迎有興趣的同學可到 Apple Store 和安卓各大應用市場下載。
一分鐘思考
達目標在獎懲機制是設置中,只提供懲罰,不提供獎勵,即只會在你未完成目標時沒收挑戰金,但在完成目標之後卻不會給予額外的金錢獎勵。APP 開發者認為,提供與目標本身無關的額外獎勵會毀掉完成目標的原本動機,使完成目標變得失去樂趣。你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和我討論。
通過以下途徑找到我
微博:@麗卡Rika
公眾號:rika-lrt
B站:麗卡Ri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