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的部位圖解與做法牛的部位與怎麼吃有很大關係,建議大家把資料存起來慢慢學。
01
牛頸肉肥瘦兼有,肉質幹實,肉紋較亂。適宜制餡或煨湯,比嫩肉部分出餡率高15%,做牛肉丸不錯。
02 肩肉由互相交叉的兩塊肉組成,纖維較細,口感滑嫩。適合燉、烤、燜,咖喱牛肉。
03 上腦肉質細嫩,容易有大理石花紋沉積。上腦脂肪交雜均勻,有明顯花紋。適合涮、煎、烤,涮牛肉火鍋。
04 胸肉在軟骨兩側,主要是胸大肌,纖維稍粗,面紋多,並有一定的脂肪覆蓋,煮熟後口感較嫩,肥而不膩。適合燉、煮湯。
05 眼肉一端與上腦相連,另一端與外脊相連。外形酷似眼睛,脂肪交雜呈大理石花紋狀。肉質細嫩,脂肪含量較高,口感香甜多汁。適合涮、烤、煎。
06 外脊SIRLOIN(也稱西冷或沙朗)牛背部的最長肌,肉質為紅色,容易有脂肪沉積,呈大理石斑紋狀。我們常吃的西冷/沙朗牛排就是用到這塊肉.比起菲力,沙朗牛排的操作起來容錯率要稍微大一些,因為有脂肪所以煎、烤起來味道更香,口感也很好。
07 裡脊TENDERLION/Filet(也稱牛柳或菲力)牛肉中肉質最細嫩的部位,大部分都是脂肪含量低的精肉。TENDERLION也就是一般所稱的小裡肌肉,是運動量最少、口感最嫩的部位,常用來做菲力牛排及鐵板燒。菲力牛扒對操作要求比較高,多一分就柴,所以一般菲力牛扒都在3-5成熟,已保持肉的鮮嫩多汁
08 臀肉(也稱米龍、黃瓜條、和尚頭)肌肉纖維較粗大,脂肪含量低。只適合垂直肉質纖維切絲或切片後爆炒。
09 牛腩肥瘦相間,肉質稍韌。但肉味濃鬱,口感肥厚而醇香。適合清燉或咖喱。
10 腱子肉分前腱和後腱,熟後有膠質感。適合紅燒或滷、醬牛肉牛的各部位及料理方法。
牛肉的等級是按部位劃分的:
特級:裡脊一級:上腦、外脊
二級:仔蓋、底板
三級:肋條、胸口
四級:脖頭、腱子。
牛肉各部位都適合哪些烹調
(一)牛腩肉,肉質稍韌,但肉味濃,宜加咖喱烹調。
牛頸肉,肉紋較嫩,可制餡或煨湯;牛胸肉,面紋多,肉質厚嫩,適合做牛扒、烤牛肉或煎牛肉;牛腳肉的脂肪和瘦肉相隔,適合蒸煮;T骨扒的油麵紋特別多而嫩,可作牛排;牛柳肉質嫩滑而脂肪含量低,是牛肉的最佳部分,可作牛扒;牛腰肉肉質十分嫩,多用作燒牛肉;尾龍扒脂肪含量低,肉質亦佳,可作牛扒,或煎或烤;牛髀肉可作烤牛肉、煎肉ZT牛肉各部位都適合哪些烹調
(二)牛肉的分塊用法各有不同,食用時還會更細分。
涮肥牛多用S外脊、F外脊、眼肉、A上腦、A腹肉和腹肉肥牛等。韓式燒烤店的牛肉多為S外脊、A外脊、A眼肉、米龍和帶骨腹肉等。
大多數西餐廳的烤牛排則多用各種外脊。「上腦」脂肪交雜均勻,有明顯花紋;「眼肉」切片後呈現酷似眼睛的花紋,眼內脂肪交雜呈大理石花紋;「外脊」紅白分明,細嫩肌肉有明顯油邊。這三種肥牛皆為上品,但口感因質地和蛋白質結構特性略有不同。腹肉則脂肪豐富,油香味濃。ZT牛肉各部位都適合哪些烹調。
(三)做餡用什麼牛肉:
選用短腦、脖頭、哈力巴等部位做餡,特點是肥瘦兼有,肉質幹實,易攪打醬油,比嫩肉部位出餡率高15%。清燉用什麼牛肉:胸肉熟後食之脆而嫩,肥而不膩;弓寇筋多肉少,熟後色澤透明、美觀;肋條筋肉叢生,熟後肉質松嫩;腱子肉現色,熟後鮮嫩鬆軟。這些部位的肉比較適合於燉、煮、扒、燜。炒菜用什麼牛肉:溜、炒、炸宜選用瘦肉、嫩肉,如裡脊、外脊、上腦、三岔、仔蓋、郎頭等肉。
如何區別老嫩牛肉:老牛肉肉色深紅、肉質較粗;嫩牛肉肉色淺紅,肉質堅而細,富有彈性。
如何切牛肉:牛肉的纖維組織較粗,結締組織又較多,應橫切,將長纖維切斷;不能順著纖維組織切,否則不僅沒法入味,還嚼不爛。
如何燉牛肉:要使用熱水,不要加冷水。
熱水可以使牛肉表面蛋白質迅速凝固,防止肉中胺基酸外浸,保持肉味鮮美;旺火燒開後,揭開鍋蓋燉20分鐘以去處異味,然後蓋蓋,改用微火小開,使湯麵上浮油保持溫度,起到燜的作用;燒煮過程中,鹽要放得遲,水要一次加足,如果發現水少,應加開水;燉肉前一天,用芥末在肉麵上抹一下,燉肉前,用冷水洗掉,這樣不僅熟得快,而且肉質鮮嫩;將少許茶葉用紗布包好,放入鍋內與牛肉一起燉煮,肉熟得快,味道清香;加些酒或醋(1公斤牛肉放2-3湯匙酒或1-2湯匙醋)燉牛肉,也可使肉軟爛;在肉鍋中放幾個山楂或幾片蘿蔔,既熟得快,也可除異味。
如何將牛肉炒得鮮嫩:要順紋切條,橫紋切片;將牛肉用醬油醃過,用澱粉或蛋清拌勻;如果有時間,可在拌肉時加些油,醃1-2小時,這樣,油將滲入肉中,當入油鍋炒時,肉中的油會因膨脹將肉的粗纖維破壞,這樣肉就鮮嫩了;炒牛肉時油要多、要熱、火要大,牛肉炒七分熟即可,不要炒太久,以免太老。
如何滷出軟硬適中的牛肉:滷牛肉最好用牛腱,在滷製之前先放在開水鍋中川燙一下;滷牛肉應滷到七分爛時便熄火,鍋蓋不要掀開,待涼後放在冰箱中一夜,隔天拿出來切片,就可軟硬適中又入味了。
如何烤嫩牛肉:烤牛肉前可將牛肉整塊用塑膠袋包好,用刀背或擀麵杖反覆敲打,使牛肉纖維斷裂,然後切片烤制,這樣烤出的牛肉鮮嫩又味美。
按烹調的需要,牛肉 除頭、尾、蹄及下肢以外,分為16個部位。
1、脖頭即牛頸肉。肉絲橫順不規則,韌性強。適於制餡。
2、短腦在扇形骨上方,前邊連著脖頭肉,層次多,間有脂膜。適於制餡。
3、上腦位於短腦後邊,脊骨兩側,外層紅白相間,韌性較強,裡層色紅如裡脊,質地較嫩。適於熘、炒和餡。
4、哈利巴包著扇形骨的肉,外面包著一層堅硬的筋膜,裡面筋肉相連,結締組織多。適於燉、燜等。
5、腱子肉即前後腿肉。前腿肉稱前腱,後腿肉稱後腱,筋肉相同呈花形。適於燉、燜、醬等。
6、胸口兩肢前腿中間胸脯肉,一面是脂肪,一面是紅色精內,纖維粗。適於熘、扒、燒等。
7、肋條位於肋條骨上的肉,肉層較薄,質地較嫩。適於清蒸、清燉及制餡。
8、弓扣即腹部肚皮上的肉。筋多肉少韌性大,彈性強。適於清燉。
9、腰窩兩條後腿前,緊靠弓扣後的腹肉。筋肉相連,適於燒、燉等。
10、外脊上腦後中脊骨兩側的肉。肉質細嫩,可切片、丁、絲、適於熘、炒、炸、烹、爆等。
11、裡脊脊骨裡面的一條瘦肉。肉質細嫩,適於滑炒、滑熘、軟炸等。
12、榔頭肉包著後腿骨的肉,形如榔頭。肉質較嫩,是切肉絲的婦原料,適於熘、炒、炸、烹等。
13、底板肉兩側臀部上的長方形肉。上部肉質較嫩,下部連著黃瓜條,肉質較老,適於做鍋包肉。
14、三岔肉又稱米龍。臀部上側靠近腰椎的肉。肉質細嫩,適於熘、炒、炸、烹等。
15、黃瓜肉連著底板肉的長圓形內。肉質較老,適於焦熘、炸烹等。16、仔蓋即臀尖
***********************************************************
請長按下方二維碼,並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後一鍵關注
***********************************************************
鹽都店 地址:江蘇省鹽城市解放南路239號
鹽城大潤發商業有限公司
營業時間:8:00-22:00
服務熱線:(0515)68868888-511
團購熱線:(0515)6886888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