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人重拾英語:走更遠的路 看更大的世界

2020-12-11 荔枝網新聞

  越來越多的退休老人重拾英語

  只為走更遠的路 看更大的世界

  本報訊(記者牛偉坤)提起英語學習的主力,大家想到的無非是兩大群體:刷分備考的學生和為職場提升的白領。而實際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年長學員加入到英語學習大軍當中,他們摒棄功利的目的,將英語作為提升生活技能的一種方式,只為能走更遠的路,看到更大的世界。

  已經退休多年的周心明,將「學英語」列為自己2018年的新年計劃之一。退休前,她從事的是白酒行業,很少會有機會接觸到英語。英語學習對周心明來說,幾乎是零基礎。但是另一方面,退休後的生活,又讓她飽嘗了不會英語的尷尬和難堪。原來,退休後,她給自己立下了「10年走30個國家」的宏願,所有旅遊中不愉快的事情幾乎都與自己不會英語有關。她還記得有一次,自己興高採烈地跟團來到肯亞馬賽馬拉野生動物園,在自由活動時間裡,本想著來一場大飽眼福的視覺盛宴;沒想到低頭收拾相機的功夫,團裡同伴都已經出發了。看不懂英文指示牌,又擔心會有危險,周心明只好在以出發地點200米半徑的距離內,草草結束了自己的草原之行,「坐了15個小時的飛機來看野生動物,卻守著指示牌待了一個半小時,覺得特別遺憾。」

  梁珍退休後重拾英語則完全是出於愛好。「年輕時想學,總是在忙,也覺得用不著,所以沒有毅力堅持。」與周心明不同,她面臨的苦惱主要是「發音不準」,「好多單詞都認識,但是不會說。」為了能開口,她還試過原始的「中文拼音」標註法,但是效果甚微。後來,經過專業老師一對一的發音矯正,她才慢慢享受到開口說英語的樂趣。前一陣兒,梁珍跟女兒旅遊去了趟泰國。一次購物後,兩個人發現買到的食物有些變質,女兒本來想直接扔掉;梁珍卻自告奮勇要去跟老闆「理論一番」。「我也沒想著真去退貨,就想在真實情景下練練自己的英語,看看自己能不能聽懂,別人能不能聽懂。」沒想到,梁珍不僅順暢地退了貨,還獲得了老闆的等價賠償。

  記者了解到,像這種為自己充電的年長學員在各類培訓機構中已經越來越多。以英孚教育為例,雖然其學員仍以在海外學習、拓寬職場、提高生活質量等的年輕人為主;但在最近兩三年間,年長學員的數量有明顯的增長。相關負責人表示,近10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國際會議相繼在北京召開,北京變得越來越國際化,選擇來北京工作生活的國際人士也越來越多,「無論是公司白領還是退休的大爺大媽,北京人民接待外賓的能力可以說相當純熟,英語的全民普及更是一個重要趨勢。」J191 

相關焦點

  • 不為備考不為升職,這群退休老人為何重拾英語?
    提起英語學習的主力,大家想到的無非是兩大群體:刷分備考的學生和為職場提升的白領。而實際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年長學員加入到英語學習大軍當中,他們摒棄功利的目的,將英語作為提升生活技能的一種方式,只為能走更遠的路,看到更大的世界。
  • 視野開闊,看得更遠,未來的路才能走得更
    遊學的含金量高不高,主要是看小孩有沒有真正鍛鍊到,有沒有增長自己的見聞。遊學的初衷是為了讓孩子增長見聞,讓孩子在自己活膩的地方去到一個很新鮮的地方去體驗不同的生活。有見識的孩子,見過世面的孩子,他的人生的目標會與同齡人會有所不同。
  • 果凍英語:讓孩子看更大的世界
    在果凍英語,我和父母們一樣有下面幾個目標需要一起和孩子們達成:1、 培養孩子對英語的興趣,讓學習英語變得好玩。2、 對單詞有好感,將來不再痛苦於記憶單詞。3、 抓住12歲之前的黃金時期,練習語感,培養孩子「英語思維」。4、 口語交流和聽力棒棒的。5、 在聽說的基礎上通過英文原版書的閱讀,讓孩子看更大的世界,對未來更有信心。
  • 退休大爺車站學英語,半百老人重拾畫家夢,你還在等什麼
    前不久,一個位退休大爺在上海南站專心致志學習英語的視頻,被各大媒體轉載。退休的王大爺在上海南站邊等火車邊用點讀機學英語,引起了記者和其他乘客的關注。拍攝者問王大爺為什麼要學英語,他說,其他老年人都打牌上茶館,他覺得學英語能充實自己更有意思,學好還能和孫子交流,可以出去旅遊;更關鍵的是學這個很有意思,自己覺得舒服。
  • 退休後重拾愛好
    去年,我退休了。向來忙慣了的我,心裡一下子變得空落落的。  早上,我照例早早起來,打掃完衛生,還有大把時間。我無聊地走到書房,從書櫃裡隨手取下一本書,翻看起來。那是託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看著看著,我居然放不下了。
  • 散文《在未來的日子裡,呵護我走過更遠的路》
    在我的印象裡,父親是那樣勤勤懇懇地工作,又是那樣的平易近人,在這樣平凡又忙碌的日子裡,直至十多年前退休。在我求學時代,父親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只要你願意上學,上到什麼時候,我供應到你什麼時候。」可惜貪玩的我,未能達到父親的期望,考上了一座不入流的大學。另外,他影響我一生的話是:「沒事不找事,有事不怕事。」
  • 年近50的她用開言英語打開新世界的大門,收穫全新自我
    提起英語學習的主力,大家想到的無非是兩大群體:刷分備考的學生和為職場提升的白領。而實際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年長學員加入到英語學習大軍當中,他們摒棄功利的目的,將英語作為提升生活技能的一種方式,只為能走更遠的路,看到更大的世界。
  • 退休教師踏上支教路:只要膝蓋允許,就會一直走下去
    「只要膝蓋允許,我就會一直走下去」——記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浙江寧波退休教師周秀芳【道德模範光明禮讚】對72歲的全國道德模範周秀芳而言,似乎前半輩子的路加起來也沒有近6年走得多。她時常也會質疑自己:一個老人這樣折騰,能改變什麼呢?幸好,她的孩子們用一份份優異成績給予了她欣慰的答覆。今年,一個報考貴州師範大學的學生告訴周秀芳,希望以後能成為跟她一樣的人民教師,回去幫助家鄉的孩子改變命運。愛在師生之間傳承。「我想,這就是我做老師的最大意義吧。」周秀芳感動地說。
  • 河南老人退休後重拾兒時夢想,希望辦全國書法作品展
    河南老人退休後重拾兒時夢想,希望辦全國書法作品展 2019-08-25 11: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既然英語能讓孩子走得更遠,那麼在線英語還有哪個值得推薦?
    看她彈鋼琴真的非常享受,她的演奏不是枯燥呆板的,而是把自己全身心投入到每一個琴鍵上,每一個迸發出來的音符都帶著感情。而她的母親是一名聲樂老師,在懷她的時候就整天聽音樂,在胎教的時候就聽了大量的古典音樂和世界名曲。
  • 幸福退休老人的特點
    我想想也有道理,都退休了,何必像趕鴨子似的,搞得那麼「匆忙」;因此我決定,今後每年出一本《閒言碎語》,爭取能夠多出幾年——可以說,這也是自己身體和「精氣神兒」的一個比較準確的標尺。正式退休快一年了。每當早晨遊完泳和母親往回走時,看到東三環那擁擠的車流,我總是情不自禁地得意一番——退休真好!
  • 提高精神生活質量 退休大媽自學英語免費傳授
    提高精神生活質量 退休大媽自學英語免費傳授 2015-10-15 18:04:4810月15日接受採訪時,大媽坦言:學英語主要是想提高自己的精神生活質量,通過幫助別人,也想讓更多的人喜歡英語,在學習中得到快樂。  15日,在鄭州市西郊一普通民居裡,記者見到餘勤華老人時,身著紅上衣的她正坐在桌子前,輔導兩個小學生學英語。一遍遍地講解音標,領讀單詞,老人一絲不苟。
  • 老人退休後性情大變怎麼辦?原因是什麼?
    廣州市老年人大學內,不少退休老人正在學習舞蹈(資料圖片)。老人退休後性情大變怎麼辦?原因是什麼?幾個月前,他如期退休,原來忙碌充實的生活一下子變得空虛乏味。老人家短短幾個月間就變了個人,精神萎靡、眼神空洞、舉止奇怪,他嘴裡常念念有詞,喜歡自己去陰暗的角落裡待著,還無緣無故大發脾氣。專家指出,鄭伯患上了典型的老年退休綜合症。  據武警醫院心理科主任唐記華介紹,老年退休綜合症是由於人的社會地位突然變化,老人失去了本來的職業寄託導致社會價值感出現問題,引起了心理上的適應障礙。
  • 打開繪本,讓孩子去夢想更大更遠的世界
    《小小的故事》是一套給小小孩們看的原創故事繪本,適合在睡前和爸爸媽媽一起讀圖畫、講故事。作者小武用獨特的插畫與手寫字體,記錄小橘貓、小兔子和小女巫的成長大事。最好的親子時光就是陪孩子讀繪本本套書的作者小武,原本就是喜歡用繪畫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於童年的熱愛的細膩女子,在生下兩個孩子後,她便常常親手畫一些故事給孩子們看。這一畫,便一發不可收拾。她用自己最擅長的方式,守護孩子的童年,陪伴孩子長大。
  • 【致中考】走的更遠的人,是一直往前走的人!寫在中考後 附英語難度調查
    不知道你們的計劃,是一場考試後的狂歡,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還是儘快收拾行囊奔向人生的下一個驛站?不知道門口迎接你們的,是親人朋友的微笑、擁抱、擊掌歡呼,是一束美麗的鮮花,還是一場舌尖上的盛宴?  曾經,我也這樣坐在中高考的考場。曾經,我也在惶惶不安中等待成績揭曉。曾經,我也以為它真的可以決定人生的走向和命運。
  • 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看事物,多為別人著想,你的路才會走得更遠
    昨天,在公園裡看到一塊大石頭,我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它,會看到不同的視覺效果!有的位置去看像一條蹲著的狗,有的位置去看像一條昂著頭的大鱷魚,有的位置去看則像一頭臥著的耕牛。這真可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 學外語看世界 老人們念單詞勁道足
    「同學們,今天我們上『Lesson 28 Where are they』,大家先跟錄音念一遍……」每周三下午1點半,下城區河東社區的老年活動室裡,英語學習班的16位同學都會攤開課本,認真學習兩個小時。與眾不同的是,這個英語班,老師66歲,「課代表」74歲,而且用的教材是《新概念英語》。
  • 90歲學著說英語 湖南老太「不走尋常路」(圖)
    氣功練了30多年    90歲,匡璧如「不走尋常路」。到公園鍛鍊身體,七八十歲的老人上小山坡,都老老實實走臺階,一步一步慢慢來;匡璧如例外,她每次必定從臺階邊的土路爬上去。    她是公園裡年紀最大的,63歲的兒子廖建平看著提心弔膽,但他說話在媽媽那裡不管用。
  • 退休老人城郊開荒種地不亦樂乎
    退休老人城郊開荒種地不亦樂乎   「退休以後在家沒事幹,我每天很早就出門遛彎了。」據馮大爺講,最早的時候,他清晨四點多就會出門跑步鍛鍊身體。後來,他又騎上自行車到更遠的地方遛彎。在2011年的時候,他無意中發現了這片荒地。「這麼好的土地荒廢了多可惜呀。」於是,帶著簡單的工具,馮大爺在荒地裡開闢了一小塊平地,種了點蔬菜。也就是從這天開始,馮大爺把開墾荒地當成了每天的必修課。
  • 退休海歸老人免費教英語 堅持了十一年(圖)
    彭中今年67歲,是資深海歸,自掏腰包50多萬辦快樂英語角,至今沒房沒車免費學英語?是的。還有獎品拿?是的。就是這樣一個公益性質的英語角,海歸老人彭中已堅持十一年。英語角11年來有十多萬人參加彭中是長在重慶的北京人,他有個特點就是「閒不住」。2001年4月,他退休後回到重慶,並選擇在一個外語培訓學校做教務和培訓。2002年4月6日,該校為擴大影響,讓彭中在樓下的德克士組織開辦「英語角」。8月底,培訓學校因內部管理問題垮了,但彭中卻從英語角裡找到了感覺,決定免費辦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