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經開啟全網維權,原文由百家號「遠方詩書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遠方詩書閣所有;謝絕轉載,謝謝!
他自小文章出眾,但是字卻寫得不怎麼樣!
董其昌(別稱董文敏)17歲的時候,他參加了松江府會考。由於那次的考試題目正中他下懷,並且他的文學功底,創作文章能力出眾,當時他根據題目寫了一遍八股文,寫完之後,非常的滿意,他很自信地認為這次考試定能奪得第一名。然而結果並非如此,他與第一名失之交臂,原因竟然是當時的知府嫌棄他的字寫得太難看了,文章雖好,那又怎樣呢?
向來不服輸的董其昌,從此就開始發奮學習書法的歷程!他剛開始學習顏真卿《多寶塔帖》,後來又臨摹鍾繇、王羲之的法帖。經過十多年的努力,終於小有成就,在他34歲的時候,考中了進士,並且以為書法出眾選為庶吉士,被選入翰林院深造,供職在翰林院。
董其昌在書法上有"邢張米董"之稱,即把他與臨邑邢侗、晉江張瑞圖、須天米鍾並列;繪畫上有南董北米之說。這簡直是非常高的書法造詣了。董其昌一生,從17歲起到逝世都在堅持學習書畫,一生創作頗多。董其昌曾說過,要想學好書法必須堅持以古貼為師。對於董其昌的書法,北京大學教授李志敏評價:"董其昌主張學古變古,但在書法神韻問題上的迷信觀念,卻比古人尤有過之"。
對於書法,必須要堅持臨習,有了傳承,才能更好地創新和發展。下邊精選了6幅董其昌的行書書法供大家欣賞:
書者簡介
董其昌(1555年2月10日-1636年10月26日),字玄宰,號思白,別號香光居士,松江華亭(今上海市)人。明朝後期大臣,書畫家。
董其昌擅畫山水,師法董源、巨然、黃公望、倪瓚,筆致清秀中和,恬靜疏曠;用墨明潔雋朗,溫敦淡蕩;青綠設色,古樸典雅。 存世作品有《巖居圖》《明董其昌秋興八景圖冊》《晝錦堂圖》《白居易琵琶行》《草書詩冊》《煙江疊嶂圖跋》等。 著有《畫禪室隨筆》《容臺文集》《戲鴻堂帖》(刻帖)等。
寫在文末
感謝您在遠方詩書閣欣賞國粹之書法藝術,遠方詩書閣的創辦初衷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揚中國國粹藝術!
您的每一次愛心參與都是遠方詩書閣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敬請您的關注、點讚、評論、收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