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字差錯失第一,董文敏是如何成為書法名家?北大教授:迷信觀念

2020-12-16 遠方詩書閣

本文已經開啟全網維權,原文由百家號「遠方詩書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遠方詩書閣所有;謝絕轉載,謝謝!

他自小文章出眾,但是字卻寫得不怎麼樣!

董其昌(別稱董文敏)17歲的時候,他參加了松江府會考。由於那次的考試題目正中他下懷,並且他的文學功底,創作文章能力出眾,當時他根據題目寫了一遍八股文,寫完之後,非常的滿意,他很自信地認為這次考試定能奪得第一名。然而結果並非如此,他與第一名失之交臂,原因竟然是當時的知府嫌棄他的字寫得太難看了,文章雖好,那又怎樣呢?

向來不服輸的董其昌,從此就開始發奮學習書法的歷程!他剛開始學習顏真卿《多寶塔帖》,後來又臨摹鍾繇、王羲之的法帖。經過十多年的努力,終於小有成就,在他34歲的時候,考中了進士,並且以為書法出眾選為庶吉士,被選入翰林院深造,供職在翰林院。

董其昌在書法上有"邢張米董"之稱,即把他與臨邑邢侗、晉江張瑞圖、須天米鍾並列;繪畫上有南董北米之說。這簡直是非常高的書法造詣了。董其昌一生,從17歲起到逝世都在堅持學習書畫,一生創作頗多。董其昌曾說過,要想學好書法必須堅持以古貼為師。對於董其昌的書法,北京大學教授李志敏評價:"董其昌主張學古變古,但在書法神韻問題上的迷信觀念,卻比古人尤有過之"

對於書法,必須要堅持臨習,有了傳承,才能更好地創新和發展。下邊精選了6幅董其昌的行書書法供大家欣賞:

書者簡介

董其昌(1555年2月10日-1636年10月26日),字玄宰,號思白,別號香光居士,松江華亭(今上海市)人。明朝後期大臣,書畫家。

董其昌擅畫山水,師法董源、巨然、黃公望、倪瓚,筆致清秀中和,恬靜疏曠;用墨明潔雋朗,溫敦淡蕩;青綠設色,古樸典雅。 存世作品有《巖居圖》《明董其昌秋興八景圖冊》《晝錦堂圖》《白居易琵琶行》《草書詩冊》《煙江疊嶂圖跋》等。 著有《畫禪室隨筆》《容臺文集》《戲鴻堂帖》(刻帖)等。

寫在文末

感謝您在遠方詩書閣欣賞國粹之書法藝術,遠方詩書閣的創辦初衷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揚中國國粹藝術!

您的每一次愛心參與都是遠方詩書閣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敬請您的關注、點讚、評論、收藏、分享。

相關焦點

  • 書法的審美標準是什麼?一切審美標準皆來自於觀念
    書法的審美標準是什麼?一切審美標準其實都來自於觀念。從生命最初來講,萬物皆空,並沒有東西,也必然沒有東西之美。美是隨著觀念的積累而形成的觀念。只是這種觀念有初期的鮮活可愛,也有後期發展的老邁絮叨,所以對美的評價標準也發生了變異。
  • 如何把字寫好?優學派學習機邀書法名家李放鳴道出奧秘
    如何把字寫好?優學派學習機與書法名家李放鳴老師合作,打造了獨家《硬筆書法》精品課程,向孩子們傳授數十年的書法精髓;直接使用優學派學生平板就能隨看隨學隨練,練字不枯燥,學習有趣味。 優學派聯手書法名家李放鳴打造獨家課程,同步教材字帖可供臨摹 李放鳴老師,現任中國硬筆書法協會理事、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宣傳出版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是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二五」規劃重點課題研究員,被特聘參與編寫《中國鋼筆書法學生普及教材》,多次擔任大型書法比賽評委,在書法領域擁有極高的造詣。
  • 「名家書法」與「民間書法」的區別
    名家書法與民間書法的區別如上所述。綜合起來分析,名家書法代表著不同風格之間的質變,而民間書法則是因革損益的量變。民間書法與名家書法是書法藝術的一體二面,人們為研究的方便,表述的需要,將其一分為二。事實上,「夫道,一而已」,如同陰陽二元,如果不將它們同歸於太極,則將成為兩片死物,不會產生圓滿不滯、變動不居的大用。書法藝術只有在名家書法與民間書法這兩大系列的相互撐拒下,才能架起一座雲梯,不斷攀升,從輝煌走向更加燦爛輝煌。
  • 適合掛家裡的四字名家書法
    客廳是一家主位,更多的是用來接待來客的,所以也算是一個住宅的門面,別人到家中,看到主人在客廳掛的名家書法字畫,便容易產生對主人的第一印象。那麼在選擇掛在客廳的名家書法內容時就應該考慮自己想給來賓展現你的哪一個方面。「天道酬勤」自古以來被文人墨客當作表彰,人之一生,成就如何往往離不開天賦和努力,天賦註定,唯有努力可以自己掌握。
  • 字寫得好看,就是書法嗎?如何避免自己書法變成印刷體、美術字
    田英章作品《如何看懂書法》臺灣書法教育家侯吉諒老師,採取了「以字論字」的方式,從書法史上選擇了王羲之、趙孟、文徵明的書法作品為例,用相同的單字做分析當代書壇名家、中書協副主席劉洪彪老師說:很多方面,我們已經超越了古人!
  • 香港書法篆刻名家吳任:因篆刻結緣藝壇大家、臨帖不輟基本功紮實
    香港書法篆刻名家吳任:因篆刻結緣藝壇大家、臨帖不輟基本功紮實《翰墨情 香江意——訪香港書法篆刻家吳任》連載之二文/【藝術香港】編輯部主任:魏媛>因篆刻結緣藝壇大家來到香港之後,吳任任職於華豐國貨,擔任工藝部助理部長。
  • 十大楷書名家,書法造詣高深,代表當今中國楷書藝術的最高水平
    楷書出現於1800多年前的曹魏時期,第一位創寫楷書並取得大成的書法名家是鍾繇,被後世譽為「正書之祖」,其與衛夫人、王羲之、王獻之等書法名家,開創了中國書法史上的第一個楷書巔峰時代。至唐代,著名書法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在繼承魏晉楷書藝術的基礎上,發展並創作出三種風格獨特的楷書(也就是「歐體」、「顏體」和「柳體」),開創了中國書法歷史上的第二個楷書巔峰時代。
  • 【展訊】品鐵崖墨香 傳江南文淵——「楊維楨杯」全國書法名家作品...
    【展訊】品鐵崖墨香 傳江南文淵——「楊維楨杯」全國書法名家作品邀請展開展啦! 展覽主題:品鐵崖墨香 傳江南文淵——「楊維楨杯」全國書法名家作品邀請展
  • 一位北大的教授,他的書法超越了古人,幾百年來,無出其右者!
    其實不然,在書法領域,今人超越古人是常有的事兒,我們可以說,古代頂尖的書法家,今人難以逾越,但古人也並非每個人都能寫一筆好字,也並非在每一個方面都能盡善盡美。如果細化到書法的某一個細節來做縱向對比的話,今人超越古人也並非不可能。在當代書壇就有這樣的一位書壇泰鬥,稱他為「泰鬥」是因為他對於書法界影響力之大,是少有人及的,他將本來是廟堂文化的書法藝術推向了民間,讓普通民眾能夠接觸書法,並且身體力行地將書法廣泛推廣開來,今天書法的盛世景象,先生之功,功莫大焉!
  • 書法習作名家點評:聽君評語200字,書技提高一大截!
    【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今日分享三幅書法習作點評,名家視角,間接獨到,按名家意見改進,水平自然要提高一段!問題出在用筆的輕率上,幾乎每個字都有草率之處,尤其是「天」、「逸」、「人」、「龍」等字的收筆太隨便了,壓不住陣腳。隸書的標誌性筆畫是「蠶頭燕尾」,這幅作品似乎在迴避這種表達或表達不到位。「張」字的簡牘筆意與其他九個字不夠和諧統一。上下款的行書類似鋼筆字,如能寫得拙一些、老道一些,會與隸書書寫主體很好地應和,使作品厚重蒼茫,又多些文氣。
  • 當代書法名家作品展一祁小春
    現任: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教授、副院長兼書法系主任。兼職: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邀訪教授;哈爾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哲學系兼職教授。(日本)關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客座研究員。現為:教育部高等學校藝術學理論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兼學術委員會委員。主要學術成就:專著 8 部,學術論文 50 篇。
  • 季羨林:北大應該堅持「文化書法」的方向
    「,要求王所長堅持北大文化書法的方向。先生在北大書法所2003年成立後擔任顧問,經常到書法所來看師生們臨習、創作作品,並諄諄教導師生們不管有多少險阻和攻擊,一定要堅持北大「文化書法」的大方向,將書法文化看作中國文化未來發展的重要維度。季羨林先生與王嶽川教授多次對話並發表於各報刊以匯成此文。現在轉載這篇文章,寄託我們對季羨林先生的敬重之意和緬懷之情。
  • 校慶熱點第六屆海峽兩岸高校名家書法邀請展與書學論壇即將開幕
    海峽兩岸高校書法名家邀請展發起人、廈門大學藝術學院陳勝凱教授致辭      四川省書法家協會何應輝主席致辭      中國書協主席蘇士澍講話並宣布展覽開幕參觀展覽發言人7:王佳寧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         中國現代書法的精神內涵發言人8:王書峰   西南民族大學教授        當代章草在展覽書家與學者書家中的呈現與遞嬗
  • 北大教授馮友蘭:不是封建迷信
    北大教授馮友蘭:不是封建迷信 對於易經,很多人都是陌生的,甚至不少朋友認為這是封建迷信,認為所謂八卦那些的不過是江湖術士們用來詐騙的裝備,我們應該摒棄,而說這些話的人,卻天天談著西方的星座,塔羅牌的含義,他們寧可相信西方的文化,也不願意相信中華文化,不知道這算不算是極大的諷刺?
  • 北大,你為什麼離書法那麼遠?
    去了才知這是北大新成立的北京大學書法教育與研究中心所開辦的課程,主講教授居然是一位法學專家。由非專業人士做書法教育,會不會有點不嚴謹?北京大學這讓我想起了若干年前衡正安先生《北大,你為什麼離書法那麼遠?》一文,頗能感同身受:「據我了解,現今的北大教授,有幾人能寫一手好板書,有幾人能對書法有深刻的體悟?
  • 書法教授:寫字太好看了就不是書法!成為書法家要這麼去做
    最近看了很多書法博士所創作的書法作品,看後的感覺可能和大家一樣:他們寫的字普遍都很難看,說好聽一點,就是很有個性,說難聽一點,有些人寫的字還不如小學生寫的。後來就思考,這些博士為什麼要把字寫得那麼難看?難道他們不會寫好看的字嗎?
  • 書法教授鄭曉華:讓書法成為文化交流的生動名片
    書法教授鄭曉華:讓書法成為文化交流的生動名片 2014-11-20 19:56:46  該校藝術學院書法專業教授鄭曉華正在整理外籍學生的選課作業。每年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通過或短或長的學習,正成為中國書法的傳遞者,他們把自己喜歡的書法帶到了世界各地。  2009年開始,人民大學參照世界著名大學慣例,面向全球開設為期一個月的暑期國際小學期,供世界各國大學科研機構學生選修。2010年開始,藝術學院開設用英文教學的書法普及課程《中國書法入門》。
  • 廣州書法名家揮毫寫春聯送「福」字
    廣州書法名家揮毫寫春聯送「福」字金羊網  作者:李煥坤、孫磊  2019-01-20 金羊網訊 記者李煥坤、孫磊報導:「今年的春聯可是名家手筆,要裱起來年年貼!」20日下午,由廣州市書法家協會、廣州市海珠區文聯等單位主辦的「『墨香四季、幸福海珠』廣州書法名家新春送福」活動在廣州市海珠湖舉辦。李鵬程、任斌強等書法名家現場為群眾寫春聯送福字,群眾紛紛排起長龍領新春祝福。
  • 書法史上的一位高手,自稱書法為「刷字」,有人評:書法宋朝第一
    明代董其昌在《畫禪室隨筆》評價:「吾嘗評米字,以為宋朝第一,畢竟出於東坡之上。即米顛書自率更得之,晚年一變,有冰寒於水之奇。」他是一個對自己的書法非常自負的人,更是書法史上數一數二的狂人,敢把無數書法名家都貶低一遍的「狂徒」,他稱顏真卿、柳公權為「醜書之祖」,說二王的書法為「惡札」……就連與他共同位列「宋四家」的其餘三位,都沒有逃過米芾的痛批。
  • 乾隆兒子的書法真乃奇美,200多年已過,仍然難以企及
    在清朝書法史上,湧現出了不少書法功力深厚的名家,如林則徐、姚孟起、黃自元、梁詩正等人,都是名噪一時的書法大家。那麼代表著清朝書法最高水準的,卻是這四個人:成親王、鐵保、翁方綱、劉墉。這四人被世人稱為「清四家」,堪稱清朝書法的頂尖水平,而這其中又以成親王書法最為精妙絕倫,因此他也被稱作是清四家之首。成親王愛新覺羅·永瑆,乃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一個兒子,也是最有才氣的一個。成親王從小就十分痴迷書法,因其從小生於皇宮大內,有著無數的資源供其享用,還有無數的名師大家對其指點,可以說成親王要比其他書法家的條件好出了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