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寫蘇秦的精彩勵志故事

2020-12-27 泗水汀長

蘇秦,洛陽人,出身一般之家,卻有著強烈的出人頭地的欲望,所以拜當時極其神秘的大師鬼谷子學習縱橫術,也就是遊說別人的技術。我常常想其實蘇秦的父母可能更牛,他們知道自己出人頭地無望,只能寄希望於後代了。

當時的環境是貴族政治,也就是有的人出生就是含著金鑰匙,你是平民,永遠沒有機會,當時的洛陽是周天子的洛邑,更是論出身的好地方。

幸好當時各國都在變法圖強,於是蘇父看到希望,努力培養蘇哥。終於學成歸來,立刻啟程去遊說秦國。這個世界是由不甘心的人改變的。

可惜的蘇秦在鹹魚呆了很長時間,依然沒有成功,最後只有落魄的回家。《史記》中說「黑貂之裘敞,黃金百斤盡。資用乏絕,去秦而歸。負書擔橐,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狀有愧色。」真是一個慘字了得,最後混得惶惶然如喪家之犬,灰溜溜的回到了家。

更噁心的還在後面,全家沒有一個人看得起他。《史記》中說「歸至家,妻不下紅,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真是英雄末路,世態炎涼,連父母妻子嫂子都看不起他。可以看出蘇秦這一家子的功利性有多麼強烈。不允許失敗。如果家人給予支持與理解或許蘇秦也就老婆孩子熱炕頭不去奔波了。奉勸女性朋友們,可以適當給老公點顏色看看或許更好,奉勸父母們,千萬不要太溺愛了。

於是最勵志的頭懸梁錐刺股的故事出現了,」《史記》中說「乃夜發書,陳篋數十,得太公《陰符》之謀,伏而誦之,簡練以為揣摩。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日:「安有說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錦繡,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日:「此真可以說當世之君矣。」」,大意是說找到了一本太公陰符的書,日夜發奮苦讀,終於獲得了靈感。於是自信滿滿地對自己說「哪裡有遊說君主卻不能讓他賞賜金玉錦繡、封個卿相之類高官的人呢?

太公《陰符》是不是這麼神奇不知道,但是我們知道的是後來,後來他竟然成功了,首戰遊說燕國成功,後來竟然配六國相印,神奇嗎?神奇,讀《史記》就是這個味,感覺如同金庸的武俠小說一樣感覺爽,作者總是給你提供一個戲劇性的轉變,一個簡單的思維,一個特別離奇的理由,2000多年後的我們不禁要問,真的這麼神奇嗎?其實仔細想來,還是一個簡單理由,想說服誰,首先他有被說服的可能,告訴一個得了絕症的人,用我的藥可以好,只要錢可以接受基本都會試試,因為痛苦是最好的說服大師。對於弱小的燕國來說隨時可能被打的恐懼讓燕王非常容易地接納了蘇秦。

後來的劇情就更加狗血了,當發了財的蘇秦佩戴六國相印回家時,《史記》中說「將說楚王,路過洛陽,父母聞之,清宮除道,張樂設飲,郊迎三十裡;妻側目而視,側耳而聽;嫂蛇行匍匐,四拜自跪而謝。蘇秦曰:「嫂,何前倨而後卑也。」嫂日:「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蘇秦日:「嗟乎!貧窮則父母不予,富貴則親戚畏懼。人生世上,勢位富貴,蓋可忽乎哉!」大意是說將要到洛陽的時候,父母聽說了在30裡外迎候,更誇張的是兩個女人,他的妻子不敢看他,只是側耳聽,他的嫂子呢,像蛇一樣匍匐跪拜,當蘇秦問他的時候,只一句位高多金足以震撼古今,原來所有的一切都是人性,之前遊說秦王不成也是人性,因為人家自得其樂不想折騰,之後遊說六國成功,也是因為被秦國打的實在不行了,之前嫂子妻子父母看不起他,後來又看起了,還是人性,錢嗎?利益嗎?

這個震撼古今的大翻轉故事就是人性的一個大寫照,作為普通人的我們,改變自己還是要努力,沒有頭懸梁錐刺股的努力也要有些真功夫,不要抱怨老闆不講情面,不要女友現實,這個世界就是這個樣子的,我們要多想著為別人多做些什麼,於是就成功了。一個一直付出的人,別人對你的是需求,自然是恭恭敬敬,突然有一天你變身了,受到些不公正很正常,最近比較火的電視劇《我是於歡水》更是淋漓盡致的說明這個人性的缺憾。理解人性就是更好的生存,更是一種更大的包容,一句話理解萬歲。

好書就是這樣,讓你暢快淋漓的同時更能學到東西,《史記》就是這樣一本好書,有時間再說那些勵志故事。

相關焦點

  • 你眼中的蘇秦,除了頭懸梁錐刺股還有什麼
    戰國著名縱橫家蘇秦,用「頭懸梁錐刺股」揭示了如何刻苦。當他終於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獲得成功後,榮譽鋪天蓋地。他身挎六國相印,使秦國十五年不敢出函谷關。不過,蘇秦的合縱政策在一次死亡事件中破產了。死亡事件發生在燕國,死的人是燕國國君燕文侯。
  • 每天讀《史記》:蘇秦列傳第九(03)【音頻朗讀】
    相關連結每天讀《史記》:蘇秦列傳第九(01)【音頻朗讀】每天讀《史記》:蘇秦列傳第九(02)【音頻朗讀】[ 未完待續 ,明天更精彩 ]
  • 漫談張儀蘇秦
    談到蘇秦,咱們第一印象就是鬼谷子高徒,腰懸六國相印的縱約長。太史公寫諸子,要按字數論,蘇秦也是排在第二位,僅次於孔子,光字數就有八千多。比比墨子那著名的「二十四真言」,就知道太史公在蘇秦身上下來多大的功夫。但太史公自己也知道「世言蘇秦多異,異時事有類之者皆附之蘇秦。」《史記蘇秦列傳》所記載的事實水分很大。    而我看了《史記》,發現《蘇秦傳》確實有問題。
  • 司馬遷寫了個假蘇秦?​大名鼎鼎的真蘇秦是這樣子嗎?‖賈鳳翔
    司馬遷寫了個假蘇秦?大名鼎鼎的真蘇秦是這樣子嗎?‖老家許昌在司馬遷的《史記》中,蘇秦和張儀一起跟著鬼谷子先生學習。兩人畢業後同時去闖世界。蘇秦腰裡已經別了六塊相印,而張儀事業還沒有開始。蘇秦擔心秦國進攻諸侯,自己的計劃失敗,想在秦國安插一個臥底,就派人去找張儀說:「你跟蘇秦是同學、朋友,現在蘇秦混抖了,你咋不去找找他呢?」
  • 蘇秦張儀:中國式合伙人
    五、迂腐與變通蘇秦後來被人詬病,有人詆毀他是「左右賣國,反覆覆之臣。」於是蘇秦對燕王講了幾個故事,馬上消除了燕王的疑慮。一個故事是規勸為人主者,需要身邊有三種人。這三種人要「像曾參一樣孝順,為盡孝道,決不離開父母在外面過上一夜。
  • 古代的蘇秦又為何虛構鬼谷子?
    況且我們都熟知的孫,臏當年用著名的圍魏救趙和增兵減灶的策略,讓龐涓射殺於馬林樹下,一下故事聽起來那是盪氣迴腸。蘇琴深排六國相印聯合抗秦,而他的師兄張一大更是厲害,破解和動支樹牆角連橫住秦國東徵西討所向披靡,這些故事如今聽起來都是非常精彩,但是呢這裡邊的兩對主角都是鬼谷子的門下,同時又都是你死我活的對頭。故事精彩是精彩,好聽是好聽,可是你有沒有懷疑過?是不是太過於戲劇化了呢?
  • 鬼谷子的徒弟蘇秦簡介 蘇秦刺股的故事
    燕文侯覺得蘇秦說的很有道理,於是便採用了蘇秦建議的合縱計劃,於是蘇秦聽從燕文侯的命令遊說列國。 這次遊說列國,蘇秦第一個選擇的就是趙國,這是他第二次來到趙國,此時他也非常詳細的分析了趙國與諸侯國之間的局勢,中肯的話語打動了趙國的趙肅侯,這一次蘇秦成功說服趙國加入聯盟,成功推行了合縱計劃的第一步。
  • 探尋「蘇秦村」:蘇秦的故事代代相傳 古廟會延續至今
    相傳,這裡是戰國時期著名合縱家、曾佩六國相印,更是我們耳熟能詳的「錐刺股」的主人公——蘇秦的出生地。村中世代流傳著關於蘇秦的各種傳說,而有關蘇秦的古蹟遺址也不在少數。這個崇山峻岭之中的小村究竟和蘇秦有什麼關係?它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傳說?近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實地走訪了被列入中國傳統古村落和河南省歷史文化名村名錄的蘇秦村,探尋蘇秦和這個小村之間的故事。
  • 蘇秦、張儀玩的就是心跳
    司馬遷在《史記》裡有七十篇列傳,都是寫先秦至西漢的牛人的,涉及的先秦人物屈指可數,經常是幾個人物寫在一篇傳裡,真正一人獨佔一篇題目的不過十來個人,這十來個中就包括蘇秦和張儀,他倆都是一人一篇,而且所佔的篇幅也幾乎是最長的。蘇秦本是東周國都洛陽人,他跟鬼谷子學成之後,就出來闖天下,結果四處求職,四處碰壁。「出遊數歲,大困而歸。」沒人待見他,混得差不多要飯了,只好回家。
  • 《史記》真的是吹項羽、黑劉邦的麼?
    憑啥太史公把項羽寫得很帥,把高祖寫得不無流氓色彩?許多翻案文大概也從此著手,寫高祖本是無賴,項羽何等威風……太史公其實是捧項黑劉的……但再多看幾遍,會發現:太史公寫高祖那些罵人細節,但也寫他雄才大略,寫他有大度。太史公寫項羽百戰無敵,但也寫他暴虐,寫他任人唯親。優缺點都寫到,這才全面嘛。
  • 《少年讀史記》講述有溫度的歷史
    從今天開始,我將分三次引讀《少年讀史記》系列叢書。《少年讀史記》系列叢書由臺灣著名作家張嘉驊精選《史記》中的人物故事編寫而成,共計60篇。主要根據《史記》的「本紀」、「世家」和「列傳」的相關篇章,精選了唐堯到漢武帝間傑出人物的事跡,其中有帝王、將相、世家公子、謀士、教育家、武士、辯士、刺客等。
  • 頭懸梁背後的故事——屌絲蘇秦的逆襲之路
    1.初生牛犢,都逃不掉不堪回首的往事蘇秦,戰國時代洛陽人氏。出身寒微,家中世代務農。在豪貴滿地走,隨便拉一個人出來都是卿大夫後裔的戰國時代,這樣的身份實在不值一提。出身農N代的他,本應該踏踏實實將自己本職工作做好,可蘇秦偏偏是一個不安生的主。歷史記載,蘇秦不務稼牆,而偏學縱橫捭闔之術。
  • 你知道蘇秦在兼佩六國相印之前混得有多慘嗎?
    《史記·蘇秦傳》中描寫這一時期的蘇秦是「負書擔囊,形容枯槁,面目犁黑」,那叫一個慘字了得。下面我們具體來看一看蘇秦從落魄如此再到兼佩六國相印出人頭地的勵志故事。他先是遊說洛陽的周顯王,但是周顯王沒發現蘇秦有多高明,就找個藉口就把他給打發了。然後蘇秦又來到當時最強的秦國遊說秦惠文王,建議秦惠文王接受他「連橫」的思想,無奈當時秦惠文王對這個也不太感冒,接連幾次都謝絕了蘇秦的建議。不久以後蘇秦帶的錢都用完了,連身上的皮衣也穿破了,只好落魄的回到了家。
  • 中華之國粹:《史記》,精彩又難讀的著作
    而《史記》實際上是一本既精彩又難讀的著作。在其中用五十二萬字、一百三十篇、五個不同的部分記載了黃帝到漢代這一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每個朝代出現的帝王,他們或是勤政愛民,或是既無德又殘暴。司馬遷對於賢明的君主給予了大力的讚揚,對於暴君、昏君也同時給予了無情的批判,為後世樹立了正反兩面的典型。
  • 讀二十四史——《史記》一五七:佩六國相印——蘇秦列傳
    蘇秦是戰國時期的縱橫家,縱橫家是指春秋戰國時期一個獨特的謀臣群體,他們是中國古代一種特殊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權力和地位是他們活動的主要目標。縱橫家們沒有立場和原則,他們在各個諸侯國之間或主張合縱,或主張連橫,反覆無常,朝秦暮楚。蘇秦在外遊歷數年,但他的意見都沒有被諸侯國君採納。蘇秦長期滯留在外,「黑貂之裘弊,黃金百斤盡」,無法維持生活,只好返回洛陽老家。
  • 【韓城黃河故事】《史記》在國外的流傳
    值得介紹的是,青年學者覃啟勳出版了《史記與日本文化》,系統地介紹了《史記》在日本的流傳情況及其影響,填補了學術空白。張新科、俞樟華二人所著《史記研究史略》一書,寫了《國外史記研究概述》一章,也作了簡略介紹。這裡據二書提供的資料,撮述其要。     據中國史籍記載,在魏晉南北朝時,《史記》已流傳到國外,首先是毗鄰的高麗,即今日之朝鮮。
  • 同為頂級謀士,都是虎口脫險,張儀和蘇秦到底誰更智高一籌?
    蘇秦通曉權變,敏銳捕捉危機信號蘇秦一生真正意義上的危機有兩次,第一次是秦國挑動齊國和魏國攻打趙國,維持了十五年的六國合縱局面遭到破壞,趙國上下一時對蘇秦頗有微詞,蘇秦在明顯感覺到殺機的情況下,偷偷逃回了燕國,這次危機的覺察難度並不高,蘇秦這樣的人物更是可以早早發現,在危機處理技巧上難度也不算大,蘇秦是直接逃跑了事。
  • 蘇秦給出了答案
    假期讀書,史記,讀了十幾遍的史記。得四句,思考了三天。《蘇秦列傳》中說道:蘇秦聞之而慚,自傷,乃閉室不出,出其書遍觀之。大意就是:蘇秦聽了這些話,暗自慚愧、傷感,就閉門不出,把自己的藏書全部閱讀了一遍。說:「一個讀書人既然已經從師受教,埋頭讀書,可又不能憑藉它獲得榮華富貴,即使讀書再多,又有什麼用呢?」於是找到一本周書《陰符》,伏案而鑽研它。下了一整年的功夫,悉求真締,找到與國君相合的門道,激動地說:「就憑這些足可以遊說當代的國君了。」
  • 行進中國 精彩故事:蘭老師的英語勵志故事
    來看普通人追夢圓夢的故事。80後的英語培訓講師蘭曉峰,在東莞從事英語培訓多年,為了把自己積累的英語學習和英語教育的經驗推廣出去,他自費出版英語教材,勵志為青少年開闢新的英語學習方法。
  • 讀二十四史——《史記》一五八:蘇秦遊說列國
    蘇秦又去魏國遊說魏襄王,說魏國本來實力很強,卻參與連橫,事實上受秦國危害最重的就是魏國。越王勾踐僅用三千疲憊的士兵作戰,就在幹遂大敗吳國,吳王夫差自殺;周武王只用了三千士兵,革車三百乘,就在牧野打敗了商紂,所以用兵不在多,而在於充分發揮威力。《周書》上說:「綿綿不絕,蔓蔓奈何?豪釐不伐,將用斧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