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以為,PPT的終極目標是好看。這是個誤區,PPT的目的是表達,而表達除了實打實的內容,還需要靠邏輯來組織材料。
01
什麼是邏輯?
根據百度,邏輯指的是思維的規律和規則。比如:在街上碰到一種食物,小孩子喜歡問:好不好吃。大人則偏向先問:多少錢。
面對新鮮的事物,小孩子喜歡問:是什麼?大人則關注有什麼用。女人看到衣服會問好不好看,哪裡買的,男人更習慣問多少錢。
在工作匯報時,尤其要注意邏輯,不同場合同一主題,就有不同表達方法。面對不同的人,目的和訴求就不同。
比如說,同樣是做年度匯報,面對直屬領導,主要是反饋問題,提出解決方案。而面對大領導,往往是匯報工作成績和成長,及完成工作目標需要的資源。這是由於他們掌握的信息和權力決定的。
再比如,一個項目需要協同,部門內部協同和外部協同的溝通也不一樣,內部一般知道項目的來龍去脈,不需要詳細說明項目的意義。
而同外部的協同,往往需要更多溝通,讓對方知道目的、任務和執行標準。
如果面對內部協同,講太多,顯得囉嗦,耽誤時間,容易讓人反感。對外部講的不夠詳細,則會有很多困惑,導致不敢行動,耽誤進度。
此外,還涉及到人的性格。有些人是樂觀的,而有些人是悲觀的。
比如說,你某次技能考試得了99分,悲觀的人會說:丟了一分,錯在哪了?樂觀的人會說:不錯,差一分就滿分了。還有的人會想,這說明你已經掌握這項技能,可以嘗試其他挑戰了。
02
常見的邏輯模型
面對不同情況需要使用不同邏輯模型。我們中國人最熟悉的應該是總分總,先總體概述,然後分層、分類進行論述,最後再總結升華。
隨著公司管理的西化。西方管理學的邏輯被大量使用。最出名的當屬《金字塔原理》,裡面有提到2個重要的模型。MECE和SCQA。
MECE是Mutually Exclusive(相互獨立) 和Collectively Exhaustive(完全窮盡)的縮寫。
比如:運動鞋,可以按運動類型分為籃球、足球、跑步、生活、綜訓等。就不能分為男鞋、女鞋、童鞋,因為童鞋裡面就有男女。在使用MECE原則時,要做到沒有交叉,沒有遺落。
SCQA分別代表4個單詞,situation(情景)、complication(衝突)、question(疑問)、answer(方案)。
比如:公司同品類的鞋子(情景),競品公司都降價了,客戶紛紛跑到對手店鋪去了,我們生意變差(衝突),我們是不是也採取降價策略(疑問),我們也該降價,不然會流失客戶,還形成大量庫存(方案)。
SCQA也不是僵化不變的,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調整,比如要開門見山,就先說回答,可以調整為QASC,先提問-方案-背景-衝突。要突出擔憂,則可以先說衝突,可以調整為CSQA,先講衝突-背景-疑問-方案。
除了以上2個模型,金字塔原理最核心的概念是橫向的分類和縱向分層。
比如:公司的組織架構就是金字塔結構。董事會是第一層部門,往下是事業部和職能部門,事業部裡面有品牌、商品、運營、供應鏈等子部門。大公司可以分為總部-大區-分公司。
基本上,工作的每個模塊都有邏輯模型,講營銷就有4P理論,產品說明就有FABE模型、講質量管理有PDCA,講目標管理有SMART原則,講廣告有AIDA,講教練輔導有GROW,面試有STAR。分析企業競爭力有SWOT。分析問題有6何分析法(5W1H)和5WHy。
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對號入座,針對性套用模型。
03
最好的邏輯是講故事
人腦是個很不靠譜的系統,沒有經過專業的訓練,大部分人的思維都是發散式的。有2種極端,1、想到哪裡思緒就飄到哪裡,散亂式,2、經過思維訓練,模型式。
這二種人間會有溝通障礙。即使受過思維訓練,因為流派不同也可能溝通不暢,比如營銷有些人講4C,這和4P就很不一樣。
只有一種邏輯是一樣的,故事邏輯。這是人腦隨機自帶的系統,幾乎所有人都能理解。
有一本書《千面英雄》研究東西方的神話故事,發現了共同的邏輯。從大的結構可以分為啟程-啟蒙-歸來,在每個環節裡又有若干小情節。
臺灣最會講故事的許榮哲在坎貝爾《千面英雄》的基礎上,提煉出3個公式:
3分鐘故事:目標-阻礙-努力-結果-意外-轉折-結局。
1分鐘故事:A:克服困難,實現目標,B:努力,過程中意想不到的結果。
10秒鐘故事:扭曲現實立場。
先來個三分鐘的例子:
《瘋狂動物城》,小兔子朱迪的夢想是成為懲惡揚善的刑警。但因為身材弱小,被牛局長派去當交通協警。在一樁無人接手的失蹤案,朱迪才取得48小時警察偵查權力。
孤立無援的朱迪,脅迫狐狸尼克和她搭檔尋找真相。再經過一番拼死搏鬥,發現了關押失蹤動物的房子,裡面的動物(食肉動物)都野化並充滿了攻擊性,而幕後的boss,竟然是市長獅子。
事實是,勇敢單純的朱迪中了敵人圈套。還發表了一番:「只有食肉動物會野化的言論」,不僅得罪了狐狸尼克,還把整個動物城推入不安的境地。食肉動物退出舞臺,食草動物登場,開始大施拳腳。
城市陷入混亂,朱迪很慚愧,辭掉警察工作,回到家鄉賣胡蘿蔔,偶然發現動物野化的真相,並和尼克修好,一起打敗幕後陰謀家——羊副市長。
1分鐘故事的例子:
《醜小鴨》,從前有隻鴨媽媽,生了很多蛋,很快蛋裡孵出了小鴨子,其中一隻特別醜,鴨媽媽和兄弟姐妹都很討厭他。
醜小鴨很沮喪離開了他們,四處流浪,經常被外面的孩子欺負。有一年的冬天,他看見很多天鵝往南飛,醜小鴨想:他們多美,可我卻這麼醜。
由於天氣冷,醜小鴨被凍僵在結冰的河面上,到了第二年春天,天鵝們又回來了。醜小鴨,嚇得趕緊躲起來,可是一旁玩耍的孩子們卻對他歡呼,醜小鴨低頭一看,自己的倒影竟然是一隻天鵝。
10秒鐘的故事的例子:
蘋果挖角百事可樂高管斯卡利,當時還是小老闆的賈伯斯只說了一句話:「你是想賣一輩子糖水,還是想改變整個世界」?斯卡利聽完,心潮澎湃,選擇去了蘋果。
總的來說,我們不喜歡平鋪直敘的表達,也很難理解嚴謹的推理,容易被跌宕起伏的勵志故事影響,喜歡由弱變強,艱難實現夢想,失敗後受運氣眷顧的劇情。
留下一道思考題,怎樣才能避免被煽情故事欺騙走我們的眼淚,怎樣避免被成功案例的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