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題粗心老出錯,分清背後3種原因,該改啥改啥才行

2020-12-11 俊麗育兒日記

晚飯後散步,鄰居小軒媽媽跟我傾訴。說小軒的考試成績一直都不理想。明明很聰明但次次排名中下遊。也問過老師原因,看過孩子卷子,發現孩子簡單題卻總是出錯,能把加號看成減號,計算的時候還總是忽略小括號。要麼就是結果對了,過程只有兩句話導致丟了一半分。

而且每次考試都會犯同樣的錯誤,每次都是不該丟分的題。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孩子嘴裡說著改說:「這次只是馬虎了」。可是下次還是犯,這等以後大考影響升學怎麼辦?

相信小軒這種情況是很多家長和老師都頭疼的問題,每個班級也幾乎都存在有這種情況,而且還不在少數。很多孩子的智商也沒有問題,偏偏每次錯題的理由都不相同,令大人們無可奈何。

看一下幾種具體錯題理由,你的孩子中了幾招?

1、不重視步驟

做題只寫開頭和結果,把中間步驟都省略,因為缺少對步驟的推敲,所以很容易導致結果的錯誤。比如數學中的解方程,求未知數,很多孩子只寫第一步和最終未知數的結果,一味的追求「精簡」。

2、不熟悉公式

最容易出錯的就是計算題,計算題一般出現在數學或其它理科科目內。比如課本內的乘法法則,還有各種相似的性質與判定。運用的時候孩子容易混淆導致錯用,費時費力好不容易計算出來的題卻是錯的,打擊孩子寫計算題的動力。

3、沒讀懂或是曲解題意

孩子在做題的時候沒有正確理解題幹條件或是不清楚題目所求。研究統計發現:「在小學四、五、六年級中沒讀懂題意的發生率高達35%」。因為這個階段的題目會明顯變難和增多,比起一年級的簡單的加法複雜了許多,而且也會多出很多陌生的詞彙,這就又關係到了語文基礎,由於語文基礎差導致讀不懂題目或是曲解題意,只好靠蒙來猜答案。

看完以上幾種理由,發現大致都是都是粗心,不認真的表現。這幾乎是大部分錯題的原罪,不重視步驟曲解題意,公式不熟悉等等都因學習不夠細心。不管是低年級的小孩子,還是高年級的中學生,甚至是已經畢業的成年人,在學習上都經常會出現粗心。「上次錯了,這次還錯」「怎麼這麼大意?這題多簡單」,不止家長看了生氣,孩子自己也會懊悔。試捲髮下來很多,寫錯的題再仔細算一遍都能算對,正所謂「大意失荊州」。

沒認真寫,粗心,沒記住」等等是孩子找解釋的擋箭牌,家長也默認是孩子態度的問題。實際上,這些只是解釋錯題的藉口,可導致不認真和粗心的原因又是什麼呢?很多家長在這方面都陷入了誤區。

誤區:

第一個誤區,潛意識認為是孩子在學習上沒有上進心。

把成績的問題歸咎到孩子不愛學習,粗心馬虎上。其實很有可能是孩子生理方面的原因導致的粗心。研究表明「每個孩子的學習能力,發展水平不一致。有的孩子視知覺能力沒有達到同齡人水平,視覺分辨發展不足,容易出現讀錯字,視覺記憶和理解不佳,造成閱讀不暢等情況」。所以說孩子的粗心很有可能是被動導致的,家長不要輕易下結論。

第二個誤區,只關注孩子學習,忽略日常生活習慣。

學習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學習的認真,離不開生活的細緻。很多成績優秀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追求條理;成績粗心的孩子,日常生活中丟三落四,沒有條理性。就好比有些孩子學校的課桌桌面亂七八糟,書本亂丟,就會發現他在家裡一般也不愛打掃。桌面整潔的孩子,家裡房間收拾得也很利落乾淨。從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就可以映射出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習慣,生活中的習慣,潛移默化的影響了在學校的學習習慣。

由此可見,孩子錯題的原因是粗心,粗心的背後隱藏著更深一層的問題。家長不要把原因全歸咎在孩子本身的學習態度上,要陪孩子一起深究原因。由淺入深,從表層到根源逐步解決問題。

教育三步走

首先搞清楚哪方面粗心。是讀不懂題意?還是總看錯題?或是用錯了公式?又或者以上幾種都犯了。比方說,陪孩子分析試卷時,問他這一道計算題為什麼錯?孩子說「我以為要求的是體積,原來是面積。」這就明白了,孩子粗心在沒讀懂題意上。

然後我就告訴孩子:「遇到計算題之前,先搞清楚題目中給了幾個條件,可能要求什麼結果?然後一一對號入座,把一道題拆解開來,就能讀對了」。後來孩子做題時便有意識地多讀幾遍,把條件都划起來,正確率果然提高了很多。

其次,教會孩子記錄錯題的習慣。很多人覺得學習要靠天賦,其實天賦只是決定起點的高低,並不能決定終點。所以「多動筆,多練習,才能考出好成績」這句話不無道理。大部分學霸都是從題海中闖蕩出來的,很多學生一道題會反覆做,做到熟練為止。

丹尼爾科伊爾在《一萬小時天才理論》中提到了一萬小時定律:「無論做什麼事情?只有堅持反覆練習,一萬小時以上才能成為該領域的專家」。

所以可以讓孩子準備一個錯題本,把不熟練的題,做錯的題摘抄到一個本子上,反覆閱讀,反覆練習,由被動接受轉化為主動思考,把錯題牢記於心,把難啃的骨頭都成功咬下來。

最後在生活中培養孩子細心的好習慣。平日裡在家裡什麼樣,在學校就會怎樣表現。在家裡粗心大意,丟三落四,在學習中也會面對同樣問題。相反地,在家裡收拾得整潔有序,在學習上會更加細心。

有意地培養孩子細心的好習慣,督促孩子自己收拾房間,收拾課桌。還可以畫一張「細心表」,每成功一次就記錄下一次,觀察孩子的進步。家長也要以身作則,處理家庭事務時不要太倉促大意,要細緻入微。慢慢地,一點一滴地陪伴孩子養成細心的習慣。

結語:

教育家說:「細節在於觀察,成功在於積累」。在表象背後尋找真正的根源以及解決辦法。從小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慢慢糾正,堅持執行,幫孩子改掉壞習慣,在學習上更上一層樓。

相關焦點

  • 孩子做題粗心老出錯?背後3大原因,你知道嗎
    最近隔壁鄰居來我家老和我抱怨,她家孩子快上初中了,不過做題還是老出錯,有些很簡單的計算都會算錯。每次開家長會問老師我家孩子學習上的問題,老師也是反映孩子做題粗心,明明很聰明,有些比較難的題都能做對,卻每次扣分扣在很簡單的題上。
  • 【每日佳國際英語】孩子做題粗心老出錯?真正的原因在這裡!
    孩子平時做題做錯了,當父母問及他們原因時,聽到的答案往往是「我太粗心了」。如果簡單地把過錯歸結於粗心,就會掩蓋真正的原因,也讓孩子輕易原諒自己,忽視實質的問題,無法採取相應的彌補措施。「粗心」的背後掩藏著什麼問題呢?這些問題有沒有解決辦法呢?今天的這篇文章,建議老師們給家長看看。
  • 孩子粗心老出錯?真正的原因在這裡
    如果簡單的把過錯歸結於粗心,就會掩蓋很多真相,也讓孩子輕易原諒自己,忽視實質的問題,無法採取相應的彌補措施。粗心的背後掩藏著什麼問題呢?這些問題有沒有解決辦法呢?今天的這篇文章,給你答案! 粗心是做錯題的結果,而不是原因 誰都有粗心的時候,但在粗心表象下,有很多更深層次的原因,表現在不同孩子身上,這些原因所佔的比例會有不一樣。 我們判斷「粗心」的標準通常有: 1.
  • 家長:孩子粗心的毛病總是改不掉,老師:要從這3點做起
    ,分析成績,找出原因,後半學期繼續努力。玲玲是鄰居家的女兒,今年在讀四年級,這次的考試成績還算可以,可就在媽媽幫助她分析成績是卻發現,數學上有幾道題本不該錯卻做錯了,數學最終考了92分,當媽媽問道:「這道題並不難,但是卻怎麼出錯了呢?」
  • 改卷老師「超不待見」的5種字體,尤其第3種,吻合的學生趁早改
    改卷老師「超不待見」的5種字體,尤其第3三種,吻合學生趁早改1.蝌蚪型:字體太小有的學生,習慣性將字寫的非常小,還將字體擠在一起,看起來就像被螞蟻爬過的一樣,毫無美感可言!4.塗抹型:花式蓋「錯誤」有些同學比較粗心,寫卷子時經常出錯,為了方便,就在錯誤的地方進行各種塗改,直接用黑筆將錯誤的地方畫一團黑,重重的蓋住,亦或是用塗改筆,覆上白白的一片!
  • 孩子做題粗心背後真正的原因,就落在這些經常被忽略的細節裡
    問卷調研中的第一名是:「孩子做題馬虎該怎麼辦?」 確實,每次孩子考試回來反思的都不是會不會,爸爸媽媽看到的都是孩子的粗心、粗心和粗心。家長一看到數學試卷,孩子因為粗心問題本來可以考90分,最後只考了75分,內心的火一下就上來了:「你怎麼又這麼粗心!單位又沒有寫、計算又錯了、題目不看完就開始算。
  • 孩子做題總出錯,別急著責怪孩子粗心,其實是「視知覺缺陷」的錯
    孩子做題時不是漏題就是錯寫;讀課文時不是多讀就是少讀;記作業時不是記錯就是沒記。對於孩子出現的這些情況大部分家長都將其視為粗心,但是不管家長提醒了多少次孩子依舊改不了這個毛病,也因此這個「粗心」成為了家長擺脫不了的噩夢。但孩子出現的這種情況真的是家長認為的粗心嗎?答案是否定的。家長們別再將孩子做題總出錯的問題歸結在粗心上面,這實際上是「視知覺缺陷」造成的結果。
  • 老教師提醒:孩子做錯題,不是因為粗心,而是這5點!
    「你今天又有好幾題做錯了,這些都是簡單的、不應該出錯的題,你以後要注意」,媽媽把滿是鉛筆標註痕跡的作業遞給亮亮。亮亮正在鼓搗著新買的模型,頭也不抬地說:「知道了,粗心而已,我等會兒改就是了」。媽媽無奈地搖了搖頭,說:「你總以『粗心』作理由,可在媽媽看來,粗心正是因為你沒有上心」。會的題審錯了、簡單的題做錯了、寫對的題填塗錯了.每當遇到上述情況,孩子最常說的一句話便是「我又粗心了」。
  • 孩子做錯題,真是粗心惹的禍嗎?教師:粗心背後有4個原因
    孩子做錯了題,很多孩子甚至老師往往在分析孩子為啥出現這麼多錯誤的時候,大多數的題目錯誤最後歸結為粗心引起的,教師往往會說,「這題目我都講過,你為啥出錯呢?」,孩子會說,「沒注意某個知識點,其實自己都會,就是有點粗心!」。真是粗心導致錯題太多嗎?
  • 不是孩子粗心而是能力不夠
    粗心問題困擾了很多孩子,為啥一考試,難題會做,越簡單的題越做錯?真的是孩子粗心麼?其實不是!簡單題出錯是孩子的能力不夠。這不,朋友家娃上一年級,這次期中考試,錯了很多不該錯的題。難題出錯可以理解,可為啥那些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題卻做錯了,孩子自己也說:「不是不會,就是粗心了」。
  • 總是粗心出錯?我總結了4個原因,3大技巧合理解決
    「這麼簡單的題都錯,太粗心了,下次一定要注意」……「怎麼又錯了,還是太粗心了,得該」,這樣的場景很多家長和同學都遇到過,做作業或考試時做錯了簡單的題目總是用「粗心馬虎」來應付,卻頻頻因為粗心而出錯,如果總是粗心出錯,那就要深究粗心背後的原因,找到本質,避免粗心出錯。
  • 睿智燈塔-孩子做題老是粗心怎麼辦,如何改掉孩子粗心的毛病
    事實上,所謂「粗心」,表面上看是無意或者疏忽,帶有偶然性,但在其背後,一定存在著事情的「必然性」。如果不採取相應的措施,很有可能對孩子產生不好的影響,導致孩子在以後的考試中都會出現同樣的錯誤。孩子做題老是粗心怎麼辦?
  • 孩子一道題反覆出錯,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想必大部分在家輔導過孩子作業的家長都深有體會吧。許多題目講過了、做過了、考過了,有的還不只考過一遍,但最終還是出錯!其實,會的題做錯,不只是粗心導致的,大部分原因是沒真正學懂。對知識掌握不牢固,是導致孩子粗心的罪魁禍首。
  • 平時啥都會,考試做不對!孩子粗心大意到底該怎麼辦?
    它表現在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其表現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相比之下,"粗心"在學習方面表現更為突出,例如:在數學方面,一些孩子把符號看混,如"+"看成"÷",把數字看混,如"3"看成"8",忘了寫答案,抄錯了題,抄漏了,數錯了數等等。這種表象背後的深層原因,究竟是什麼呢?粗心的背後掩藏著什麼問題呢?有沒有相應的解決辦法?
  • 高效學習的最大障礙——粗心,8種應對策略,解決孩子粗心毛病
    引子:粗心是學習的大忌,也是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最容易犯的毛病之一。我們經常會看到孩子面對作業和試卷上的題目不是不會做、卻又頻頻出錯的現象,這原因多半是粗心所造成的,在一定程度上,粗心問題已經成為高效學習的最大障礙之一。你家孩子粗心嗎?
  • 孩子做題粗心是因為不熟練?這兩個原因更重要,家長「入坑」太深
    我是浩源媽媽好多家長都反應,孩子做題實在太粗心,明明是加號卻寫成減號,簡單的兩位數加減法,10道題能錯上5道做題粗心是因為不熟練今年疫情在家陪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各種情況都遇到了,粗心那絕對是排第一名的,做10道題要是不錯上3個5個的,那太陽簡直就是從西邊出來了,這怎麼能不「雞飛狗跳」呢於是我手機上搜索原因,為什麼孩子做題老是粗心大意?
  • 幫助孩子戒掉 「粗心」的六個好方法
    有很多老師家長都發現孩子在考試中做錯的題其實是會做的,只是因為粗心而得出了錯誤的答案,這令孩子和家長都懊惱不已。其實,所謂「粗心」,看上去是表面的不經意、不小心,帶有偶然性,可背後,很可能有著一定的「必然性」。如果不採取應對措施,很可能在之後的考試中孩子依然會在同樣的問題上不斷出錯。
  • 班主任提醒:孩子做錯題,真正的原因不是粗心,而是這4點
    ,當父母問及他們原因時,聽到的答案往往是「我太粗心了」。誰都有粗心的時候,但在粗心表象下,有很多更深層次的原因,表現在不同孩子身上,這些原因所佔的比例會有不一樣。「簡單的,不該錯的,考試錯了」——那就問問自己,熟練度夠嗎?2. 「原本會做的,考試做錯了」——那就問問自己,基本概念真的清楚嗎?3.
  • 孩子說粗心的背後掩藏著什麼問題?答案在這裡
    孩子平時作業做錯了,當你問及他們原因時,聽到的答案往往是「我太粗心了」。如果簡單的把過錯歸結於粗心,就會掩蓋很多真相,也讓孩子輕易原諒自己,忽視實質的問題,無法採取相應的彌補措施。粗心的背後掩藏著什麼問題呢?這些問題有沒有解決辦法呢?今天的這篇文章,給你答案!
  • 孩子考試太粗心?真正的原因是……6個習慣助孩子改掉「粗心」的毛病
    相信大部分家長都聽過考試考砸了的孩子這樣說:「這次考試太粗心了,其實我都會做。」真的如孩子說的是粗心嗎?如果不是,那又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所以當家長問關於孩子粗心的問題,可以這樣說:沒有粗心這回事。作業或者考試失誤的主要原因是練得太少了,基本概念不清楚,不夠熟練,準確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