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隔壁鄰居來我家老和我抱怨,她家孩子快上初中了,不過做題還是老出錯,有些很簡單的計算都會算錯。每次開家長會問老師我家孩子學習上的問題,老師也是反映孩子做題粗心,明明很聰明,有些比較難的題都能做對,卻每次扣分扣在很簡單的題上。
每次考完試我都跟孩子說了這個問題,可是都沒有什麼大用處,到底怎樣才能糾正孩子這種粗心做題的毛病。
孩子平時做題做錯了,問及原因孩子的答案都是「我太粗心了」。可是很少有父母回去究其背後的原因,只看到表面,卻忽視實質的問題。
孩子「粗心」的背後都有哪些問題?
1、對知識掌握的熟練度不夠
每個人剛開始做一件事,總歸需要適應的時間,只有不斷重複,才能更熟練地掌握好這件事。所以在孩子做題老做錯的時候,可能是因為孩子對這道題的知識點掌握得還不夠熟練,做題又怎麼能做對呢?平時可以多找些類似的題型不斷地去鞏固自己生疏的知識點,這樣正確率自然就上去了。
2、對知識的基本概念不清楚
人的大腦容量是有限的,隨著時間過去,記憶也會隨之減退,對一些知識概念難免模糊。在平時考試的時候,人只能在大腦中搜尋已有的記憶,而這些記憶和認知有可能是錯誤的,導致考試題目做錯。有些書上的概念一瞟而過,根本沒有記下來,只是有一個表面的記憶,只要針對自己生疏的知識點多看書,多做題就好了。
3、因為孩子的習慣有問題
有些孩子平時做作業習慣就不好,就追求快,不管題目的質量,做完就完事,不喜歡檢查,不喜歡打草稿,覺得心算更快,但是往往計算效率低算不對。還有些孩子比較懶,不喜歡寫字,做題老是跳步,有時候思維邏輯沒跟上,題目就容易做錯。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改掉「粗心」的毛病?
1、慢慢讀題
在考試之前,家長可以告訴孩子考試的一些注意事項,比如做題的時候一定要仔細認真地讀題,尤其是遇到題目很長的,一定要耐心,把題目的意思弄懂再開始做,這樣才能做得又快又準確。看錯題目或者理解錯誤,對考試來說是很致命的,不僅浪費了時間,最後也無法把題目做對。
2、回頭檢查
做完所有的題目,一定要養成回頭檢查一遍的習慣,如果發現答案不合理,有時間還能再演算一遍,或許你會發現自己還是有很多錯誤,只有及時發現錯誤才能不斷地去改正錯誤。長期有這樣的好習慣,就能養成做事細心的好習慣。
3、深挖根源
其實知識都是相通的,有些題目你不會做,老師稍微一點撥,你可能就領悟到正確的解題方法了。可能再遇到別的類似的題目,還是不會做,明明一樣的知識點,你卻只會這道題。千萬不要覺得這不重要,你應該抓住這點,深挖根源,觸類旁通把相關類比的知識點都搬出來整理一遍,理清楚其中的知識聯繫。
4、專心做題
每天做題的時候要把它當成一場重要的考試來看待,做題的時候要給自己一個安靜的環境,放下手機,關掉電視,靜下心來思考題目。慢慢養成專心做題,專注做事的習慣,粗心自然就會遠離孩子。
結語:
孩子有粗心的壞毛病,會對自己的學習產生很多的障礙,所以如果發現自家孩子有粗心的壞毛病,家長也要耐心地去幫助和引導孩子。只有孩子遠離粗心,才能提高做題的正確率,不會在一些簡單的問題上扣分,導致成績不理想。在孩子每次考試後家長要幫忙分析孩子的問題所在,如果真的只是粗心家長也不用過於擔心,但如果是別的問題,家長還是要仔細分析出真正的原因,才能達到治標又治本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