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健康報首席記者劉永生
在電子遊戲中,我們的身體會產生三種物質: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我們感受到的「快樂」和「亢奮」主要源於這些神經化學物質。
腎上腺素是什麼?我們的右腎頂上有一個腺體,叫腎上腺,當我們遇到緊急情況,它就會分泌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使人呼吸加快,心跳與血液流動加速,比如:當你在荒野中碰到野獸,要麼拼死一搏,要麼迅速逃命時,腎上腺素會把你帶入臨戰狀態,這是一種興奮、恐懼、緊張雜糅在一起的狀態。很顯然,人們打電子遊戲時,就需要這種「臨戰狀態」,這是千萬年生物進化帶給我們的生存本能。
多巴胺是什麼?它是大腦內分泌的一種神經傳導物質。人有思想、感覺、欲求就是因為這種物質,它給人們帶來渴望、興奮、期待等美好的感覺,人的大量行為都受多巴胺指揮。
為什麼人吸菸、吸食毒品會上癮?是因為煙或毒品中的物質會刺激多巴胺分泌,給我們帶來強烈的快感,如果沒有多巴胺的參與,世上就少了許多「癮君子」。煙、酒、毒品都可以刺激大腦產生多巴胺,這些就是成癮物質;賭博、玩電子遊戲也能讓大腦產生多巴胺,因此這些就是成癮行為。
如果上述醫學機理難理解,你可以簡單記住一個結論:電子遊戲的設計者最明白人性的欲求,他們模擬出同樣的狀態,讓大腦興奮,讓人不斷體驗愉悅,讓人的精神獲得美好的感覺,因為這種不斷的獎賞,人們對電子遊戲就產生依賴,就會欲罷不能。孩子們沉迷於遊戲和網絡,就是這個機理。
沉迷於遊戲中的人,身體分泌的腎上腺素讓人精力充沛、幹勁十足,它幫助我們提振精神,承擔艱巨的挑戰;同時,身體分泌的多巴胺,讓人滿意、興奮,沉浸在幸福中。其實,當人們沉迷於讀書、學習、研究工作時,也是這樣的情形。只不過,人們通常把這看做是「正經事」,而把打遊戲看做是「玩物喪志」。
多巴胺給我們帶來的快樂本是一種生理快感,無可厚非,只不過我們是社會人,還有許多社會責任:成人要工作,供養家庭;學生要讀書,完成學業。當沉迷遊戲與社會責任相遇,成癮行為就妨礙了社會責任的實現。這時,我們就認為這種泛濫的、失控的欲求是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