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遊戲,是人類的天性使然

2020-12-25 大河網

  □大河健康報首席記者劉永生

  在電子遊戲中,我們的身體會產生三種物質: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我們感受到的「快樂」和「亢奮」主要源於這些神經化學物質。

  腎上腺素是什麼?我們的右腎頂上有一個腺體,叫腎上腺,當我們遇到緊急情況,它就會分泌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使人呼吸加快,心跳與血液流動加速,比如:當你在荒野中碰到野獸,要麼拼死一搏,要麼迅速逃命時,腎上腺素會把你帶入臨戰狀態,這是一種興奮、恐懼、緊張雜糅在一起的狀態。很顯然,人們打電子遊戲時,就需要這種「臨戰狀態」,這是千萬年生物進化帶給我們的生存本能。

  多巴胺是什麼?它是大腦內分泌的一種神經傳導物質。人有思想、感覺、欲求就是因為這種物質,它給人們帶來渴望、興奮、期待等美好的感覺,人的大量行為都受多巴胺指揮。

  為什麼人吸菸、吸食毒品會上癮?是因為煙或毒品中的物質會刺激多巴胺分泌,給我們帶來強烈的快感,如果沒有多巴胺的參與,世上就少了許多「癮君子」。煙、酒、毒品都可以刺激大腦產生多巴胺,這些就是成癮物質;賭博、玩電子遊戲也能讓大腦產生多巴胺,因此這些就是成癮行為。

  如果上述醫學機理難理解,你可以簡單記住一個結論:電子遊戲的設計者最明白人性的欲求,他們模擬出同樣的狀態,讓大腦興奮,讓人不斷體驗愉悅,讓人的精神獲得美好的感覺,因為這種不斷的獎賞,人們對電子遊戲就產生依賴,就會欲罷不能。孩子們沉迷於遊戲和網絡,就是這個機理。

  沉迷於遊戲中的人,身體分泌的腎上腺素讓人精力充沛、幹勁十足,它幫助我們提振精神,承擔艱巨的挑戰;同時,身體分泌的多巴胺,讓人滿意、興奮,沉浸在幸福中。其實,當人們沉迷於讀書、學習、研究工作時,也是這樣的情形。只不過,人們通常把這看做是「正經事」,而把打遊戲看做是「玩物喪志」。

  多巴胺給我們帶來的快樂本是一種生理快感,無可厚非,只不過我們是社會人,還有許多社會責任:成人要工作,供養家庭;學生要讀書,完成學業。當沉迷遊戲與社會責任相遇,成癮行為就妨礙了社會責任的實現。這時,我們就認為這種泛濫的、失控的欲求是有害的。

相關焦點

  • 幫助他人是人類的天性使然——讀《解憂雜貨店》
    我一直都相信,幫助他人是人類的天性使然,並為自己傳遞著快樂,我們從對浪矢雄治的描繪不難看出,幫助他人已經成為了他晚年生活的依託——是的,他就是那個「解憂老人」,在信件中體現了他的價值,他希望知道因為他的解憂信,他人過得更好了。
  • 凌宗偉:許多事情不過天性使然
    就會明白不過人性使然。譬如讓員工寫聽他報告的心得體會之類,譬如在處理一些學校具體事務時的有意無意的種種迴避行為。 決定一個人性格的主要因素不是後天的環境與教育,而是基因。關於這一點,可以讀讀史蒂芬·平克的《白板》。
  • 激揚鬥志天性使然 Inno3D啟用全新LOGO
    但與此前方正的風格不同,新LOGO設計更偏向遊戲風格一些,顯得更為時尚。據映眾廠商人士表示,新LOGO的設計由Inno3D歐洲團隊完成,設計團隊希望新Inno3D可以向消費者傳遞出Inno3D新的理念與方向:打破固有,超越自己!為用戶打造最強的遊戲電競裝備!
  • 你的懶和缺乏耐心,原來是天性使然
    這可能是我看到的最合理也更科學的解釋了,當然了,我為自己能在一本書裡看到這樣的解釋感到非常地不可思議,因為我終於找到了這麼完美的「藉口」,下次懶癌發作或者沒耐心大吼的時候我就會說:這是人類的天性,不要大驚小怪!那麼我到底要說的是什麼呢?
  • 青春期孩子早戀是天性使然——《擺渡人》的啟示
    原標題:青春期孩子早戀是天性使然——《擺渡人》的啟示□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仁安醫院 柳秀麗《擺渡人》出版於2015年。是英國作者克萊爾·麥克福爾所著。但是,青春期孩子的「戀愛」其實是天性使然。在生理上,青春期的孩子已經具備了兩性相吸引的基礎。因此從心理學的角度考慮,青春期的早戀是天性使然。在多年的心理諮詢過程中,我接觸了很多例青春期「早戀」的案例,在處理這些案例的過程中,我總是建議家長在發現早戀的苗頭時,要冷靜下來,接納孩子,表達對孩子的關愛,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
  • 有一種男人,天性使然,一輩子都撐不起婚姻
    但唯有一點種男人,在婚姻裡,一旦得遇,女人這一生便要承受無盡的痛苦,因為這種特點的男人,是骨子裡帶的,天性使然,一生難改,不管你如何用心去感化,去改變,最後的結果只能是你失望,而他卻依然,一輩子都撐不起婚姻。整理來信,很多婚姻裡的女性朋友都說過類似的話:男人,婚後婚後,完全不是一個樣子。
  • 班主任直言:青春期的孩子沉迷手機遊戲就對了,不然才有問題
    家長擔心孩子玩手機,看太多無聊的視頻,玩太多沒有營養的遊戲,對眼睛不好,耽擱學業,影響成長發展。但是,關於青春期的孩子愛玩手機,家長還是要理性地看待這件事情,不能把孩子愛玩手機,當成不能容忍的大錯。 上次我和一位班主任交流孩子沉迷手機遊戲,這位班主任直言不諱地說,青春期孩子沉迷手機遊戲,是天性使然,如果孩子接觸過手機遊戲,但是毫不動心,才有問題呢?
  • 班主任直言:青春期的孩子沉迷手機遊戲就對了,不然才有問題
    家長擔心孩子玩手機,看太多無聊的視頻,玩太多沒有營養的遊戲,對眼睛不好,耽擱學業,影響成長發展。但是,關於青春期的孩子愛玩手機,家長還是要理性地看待這件事情,不能把孩子愛玩手機,當成不能容忍的大錯。上次我和一位班主任交流孩子沉迷手機遊戲,這位班主任直言不諱地說,青春期孩子沉迷手機遊戲,是天性使然,如果孩子接觸過手機遊戲,但是毫不動心,才有問題呢?
  • 孩子頑劣,只是天性使然?
    大多數情況下,孩子的一些頑皮行為被大人們看作是天性使然。但當孩子的惡作劇釀成慘案時,該由誰負責?這一問題在網絡中引發激烈討論。 以本文開頭5歲小男孩的行為為例,網友的留言針鋒相對: 「這男孩該判刑,謝謝。人性本惡。」 「熊孩子也還是孩子,不應該承擔如此沉痛的後果。」 「明顯兩歲小孩的監護人責任更大吧。」
  • 吃生骨肉才是貓的天性使然?梵逸把這份天性帶給你
    所以說生骨肉餵養便是一種最接近自然的餵食方法,換言之,吃生骨肉才是貓的天性使然。生骨肉跟貓咪野外狩獵的活物來講,肯定有差距,但這已經是目前來看最符合貓咪天性和最健康的食物,長期使用生骨肉餵養你會發現:貓咪拉的少,便便不在惡臭;貓咪身上的味道好聞多了;嘴巴異味兒更小,添毛更乾淨;貓咪體重減輕
  • 破解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既要「硬態度」,也要「硬技術」
    原標題:破解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既要「硬態度」,也要「硬技術」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理事長孫壽山認為,遊戲產業之所以在短時間內迅速發展壯大,是因為它符合人類的天性,極大地滿足了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這是遊戲產業的天然優勢。電子遊戲作為一種新型的文化娛樂目前已成為文化藝術百花園中的重要品種。  隨著網路遊戲的爆發成長,遊戲用戶迅速擴大,多種因素相互疊加,出現了許多前所未有的問題,其中,未成年人過度沉迷網路遊戲,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切。
  • 注視眼睛是人類天性
    英國埃塞克斯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生物學快報》雜誌上發表報告說,他們讓一些志願者觀看了各種圖片,其中不但包括人的形象,還有遊戲中怪物的形象,它們有的和人一樣眼睛長在頭部,有的則根本沒有頭,眼睛長在其他位置,比如身體兩側粗大的手臂上。
  • 「貓の區域」原來是這樣的,並不是喜歡而是天性使然
    說到底「貓の區域」即是能帶給貓咪安全感的地方,除了紙盒子以外,其他的有隱蔽性的地方都可以成為「貓の區域」,這也是天性使然。
  • 網路遊戲為何讓人沉迷
    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沉迷電子遊戲,重度沉迷者甚至影響學習和生活,僅僅用玩家自制力差當然不能解釋這一現象,不喜歡遊戲的人是無法理解電子遊戲對人的吸引力的,下面我就描述一下遊戲這一虛擬世界是怎樣令人長時間沉醉其中,欲罷不能的。
  • 4歲女孩全國跳繩比賽連奪7冠,孩子愛運動,天性使然
    孩子愛運動,天性使然有朋友曾經給自家5歲的兒子帶了運動手環,結果一天下來,孩子的運動步數達到了一萬一千多步,接連幾天的測試,5歲孩子的平均運動步數達到了九千多步。你會發現大多數孩子只要醒著,時時刻刻都會在動,各種跑跑跳跳,各種爬爬走走。
  • 4歲女孩全國跳繩比賽連奪7冠,孩子愛運動,天性使然
    孩子愛運動,天性使然有朋友曾經給自家5歲的兒子帶了運動手環孩子好動,天性使然。(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孩子愛運動,天性使然
  • 孩子沉迷手機遊戲的背後原因
    由於孩子沉迷手機引發的親子關係問題、學生學習問題及心理問題層出不窮,甚至由於家長粗暴管制,造成的家庭悲劇也在不斷重複上演。在一葦心理諮詢的過程中,每每聽著家長對孩子的指責、抱怨,我都會反問:孩子「沉迷手機」,難道僅僅是因為「手機遊戲的誘惑之錯」或者是「孩子不自律」嗎?
  • 女人喜歡男人穿正裝,也是女人的天性使然
    女人喜歡男人穿正裝,也是女人的天性使然。大部分的女人都喜歡可靠的男人,她們嚮往的最美好的婚姻生活是細水長流的,一個可靠的男人能實現她們這個願望。(三)女人的風衣情結周潤發在《英雄》裡穿一件黑色風衣,嘴咬一根牙籤一臉壞笑的模樣,讓很多少女迷戀不已。
  • 孩子沉迷遊戲過度怎麼辦?父母要了解上癮模式,從源頭解決問題
    像小花這樣子的案例在現實生活中太多了,原本很優秀的一個孩子,卻因為沉迷遊戲,變成有問題的學生,可見沉迷遊戲過度對孩子是有著巨大的不良影響的。那麼,沉迷遊戲過度會給孩子帶來哪些不良影響?1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 VR遊戲賞:這遊戲讓我們沉迷工作不能自拔
    不過去年有一款VR遊戲,不但讓不少玩家「沉迷工作不能自拔」,還獲得了2016年不少媒體頒發的「最佳VR遊戲」。飯糰君本期就用這個遊戲給大家講解一下,工作是如何讓人快樂的。工作成為消遣的時代遊戲的設定有些開腦洞,在2050年的未來世界,機器人負責做飯、打掃衛生、提供各式服務以及有條不紊地管理著世界的秩序。人類工作已經成為了一種久遠的回憶,藍領職業早已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