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大學舊址晉級「國寶」

2020-12-14 科學網

 

本報訊 近日,國家文物局官網上公布了「第七批全國重點文保單位名單」,位於蘇州大學天賜莊校區的東吳大學舊址作為近現代史跡及代表性建築類別入選其中,也是全省入選該批「國寶」中唯一的一處大學校園舊址。

 

蘇州大學的前身學校東吳大學創建於1900年,由美國基督教監理會分10次陸續募款建造。東吳大學舊址在總體格局和景觀營造上秉承西方式的井然有序和平鋪直敘,參照了當時西方的大學校園模式,但局部又點綴以中式園林元素。整個校園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也體現出濃厚的中西合璧的建築藝術特色。(丁姍)

 

《中國科學報》 (2013-05-09 第6版 動態)

相關焦點

  • 東吳大學舊址晉級「國寶」 為全省唯一入選的大學舊址
    原標題:東吳大學舊址晉級「國寶」 為全省唯一入選的大學舊址   中國江蘇網5月6日訊(記者 趙筱青)5月3日,國家文物局官網上公布了「第七批全國重點文保單位名單」,位於蘇州大學天賜莊校區的東吳大學舊址作為近現代史跡及代表性建築類別入選其中,也是全省入選該批「國寶」中唯一的一處大學校園舊址。
  • 蘇州東吳大學舊址入選「國保」 有百年歷史
    原標題:蘇州東吳大學舊址入選「國保」 有百年歷史   東吳大學舊址的鐘樓 圖片均由蘇州大學提供  5月3日,國家文物局官網上公布了「第七批全國重點文保單位名單」,位於蘇州大學天賜莊校區的東吳大學舊址
  • 第四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公布 東吳大學舊址上榜
    蘇報訊(蘇報融媒記者 崔陽陽 通訊員 楊舒婷 史晨雨)由中國文物學會、中國建築學會聯合主辦的「第四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項目」日前公布,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吳大學舊址(現蘇州大學本部)入選其中。東吳大學舊址位於蘇州市十梓街1號蘇州大學天賜莊校區內,佔地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1萬平方米,總平面略呈縱長方形,主要建築分布在草坪操場的北、西、東三面。東吳大學舊址校門上端題有「東吳大學」四個大字,背面兩側為東吳大學校訓「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
  • 東吳大學舊址入選「第四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真美!
    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吳大學舊址(現蘇州大學本部)名列其中。東吳大學舊址基本概況東吳大學舊址位於蘇州市十梓街1號蘇州大學天賜莊校區內,佔地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1萬平方米,總平面略呈縱長方形,主要建築分布在草坪操場的北、西、東三面。
  • 第四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公布 東吳大學舊址上榜「活著的遺產」
    本報訊(記者崔陽陽通訊員楊舒婷史晨雨)由中國文物學會、中國建築學會聯合主辦的「第四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日前公布,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吳大學舊址(現蘇州大學本部)入選其中。東吳大學舊址位於蘇州市十梓街1號蘇州大學天賜莊校區內,佔地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1萬平方米,總平面略呈縱長方形,主要建築分布在草坪操場的北、西、東三面。東吳大學舊址校門上端題有「東吳大學」四個大字,背面兩側為東吳大學校訓「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
  • 東吳大學舊址入選第四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
    【看蘇州專稿 文/陳夢嬌】近日,中國文物學會、中國建築學會聯合公布了「第四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項目」,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吳大學舊址(現蘇州大學本部)名列其中!東吳大學舊址在天賜莊校區本部內,佔地約6萬平方米,建築總面積2.1萬平方米,1991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法學名校「南有東吳,北有朝陽 」,東吳大學和朝陽大學今何在
    在民國時期法學界的「南有東吳北郵朝陽」名號更為響亮,曾有「朝陽出法官、東吳出律師」的說法,可見兩所高校的法學實力之強。東吳大學舊址東吳大學創立之時雖說學科也比較全面,但是其影響力最大的還是法學,東吳大學法學院校址設在上海,文理學院在蘇州。
  • 【菰城人文】東吳大學與湖州
    由於東吳大學在湖州的「第三中學」擁有很大的校園,有不少校舍,監理會舉辦的湖州醫院和費吉利亞女校又能傾力相助,校政部決定將蘇州的大學部遷到浙江湖州,中學部(第一中學)遷到浙江南潯。又得湖州地方官員與民眾大力支持,湖州圖書館亦對東吳開放,東吳大學的參考書也存放到那裡。圖書館樓上還安置了實驗室。湖州當地的一個大家族祠堂、房屋和花園都交給東吳大學使用,故東吳大學在湖州很快就安頓下來。
  • 東吳大學與湖州
    第三中學便在我們湖州,但是否叫「東吳大學第三中學」尚有爭議,據尚在世東吳老校友回憶,又名「東吳大學附屬中學」和「東吳大學吳興附屬中學」,有兩種說法,餘見東吳校友通訊錄上都寫「東吳附中」字樣,沒有第一中學、第二中學、第三中學、第四中學之謂。具體名稱有待歷史照片進一步考證。
  • 今日一校:東吳大學
    1879年起,美國基督教會重要差會之一監理會先後在蘇州創辦博習書院、宮巷書院,在上海創辦中西書院,1900年,監理會決議以宮巷書院為基礎,在蘇州天賜莊博習書院舊址建立一所大學。該年12月制定校董會章程,推林樂知先生(萬國公報創辦人)為董事長、孫樂文先生為校長,中國第一所民辦大學東吳大學正式誕生。
  • 今日一校:東吳大學
    1879年起,美國基督教會重要差會之一監理會先後在蘇州創辦博習書院、宮巷書院,在上海創辦中西書院,1900年,監理會決議以宮巷書院為基礎,在蘇州天賜莊博習書院舊址建立一所大學。該年12月制定校董會章程,推林樂知先生(萬國公報創辦人)為董事長、孫樂文先生為校長,中國第一所民辦大學東吳大學正式誕生。
  • 蘇州大學-蘇州民國建築(東吳大學)
    東吳大學是現在蘇州大學的前身,東吳大學以清末民初歐式建築而聞名,由美國人創立的、江南地區著名的大學之一。東吳大學舊址2013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保單位。清同治十年,美國基督教監理公會在蘇州設立存養書院,光緒二十七年,建立東吳大學堂,也稱東吳大書院,是美國基督教在中國建立的早期教會大學之一。辛亥革命後改稱東吳大學。1952年10月,東吳大學改組為江蘇師範學院。
  • 高文彬先生追思會在東吳大學法學院舊址舉行
    中新網上海新聞9月18日電 (記者 許婧)17日晚,在上海市崑山路146號(東吳法學院原址
  • 韶關發現抗戰時期原嶺南大學東吳大學辦學舊址
    近日,省「三師」(建築師、設計師、規劃師)專業志願者、省文物考古所工作人員在省自然資源廳、省住建廳、韶關市委市政府等的大力支持下,成功發現並確定了抗戰時期原嶺南大學、東吳大學遷址韶關辦學的舊址。1952年底,嶺南大學康樂校園改為中山大學的校園。1988年,值嶺南大學建校百年之際,國家教委批准成立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現場】古樟見證抗日救亡不屈往事沿著武江一路北行,在武廣高鐵與京廣鐵路兩條大動脈交匯處不遠的群山裡,有一個以盛產茶花、香樟而聞名的小村——犁市鎮大村。
  • 訪東吳大學法學院校友——李正廷
    在交談中,李老向我們講述了當年在東吳大學法學院求學的經歷。李老1950年進入東吳大學法學院會計系學習,當時的東吳法學院分別開設有日班和晚班課程,李老上的是日班課程,從上午八點半到下午十六點半上課。李老對當年東吳大學法學院英美法教育十分稱讚,提到當時開設的新法學綱要、法學等課程,很多都是英文授課。談到當時的老師,李老說:「老師很多是美國留學回來的,英文很好,很了不起。」
  • 兩岸的「東吳故事」:劉謙變身蘇州大學榮譽董事
    5月18日,臺灣魔術師劉謙在蘇州大學舊址前留影。當日是蘇州大學110周年校慶紀念日,該校舉行儀式聘請臺灣魔術師劉謙為學校董事會榮譽董事。據悉,劉謙當年畢業的母校——臺灣東吳大學與蘇州大學同根同源,這次他是作為「校友」受聘的。劉謙表示,今後將努力為蘇州大學培養魔術社團,為學校的發展出力。 新華社發(華雪根 攝)   18日,江南著名學府——蘇州大學迎來了她的110周年華誕,與蘇州大學同根同源的臺灣東吳大學代表團參加了此次慶典,並帶來了「同根同源,樹人百年」的賀詞。
  • 研究生@東吳大學法律系
    老實說來,在畢業那會,讀研對我是一個緩兵之計--沒想好做什麼工作、沒有明確的人生規劃,那麼就繼續讀研以冀望用時間來尋找在法律海洋中自己感真正興趣的東西。其實原本我並不知道有臺灣讀研的這個渠道,在悶頭準備香港大學和城大的託福之時,看到上一屆有學姐在臺灣讀研,想來一是給香港這邊的申請留個退路,二是自己平時對臺灣的文化旅遊也有好感,就投了申請。
  • 旅遊:蘇州大學——攜蘇州園林之精巧,慕東吳大學之遺風
    蘇州大學坐落於古城蘇州,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其前身為創建於1900年光緒年間的東吳大學。可乘坐地鐵1號線至相門站,下車後步行即可到達。作為全國最早創建的現代高等學府之一,蘇州大學曾創造了中國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若干個第一。·蘇州大學本部是最有歷史感的一個校區。
  • 東吳大學今安在?海峽兩岸共續百年輝煌
    一百多年前的清朝末年到民國初期,是中國現代高等教育發端期,先後成立了多所當時國內甚至世界知名的大學,比如北洋大學堂、京師大學堂、燕京大學、東吳大學、齊魯大學、金陵大學、嶺南大學、輔仁大學等。美國基督教監理會於1900年在蘇州創辦了東吳大學(Soochow University, SCU),這是中國第一所西制大學,其前身是蘇州的博習書院、宮項書院和上海的中西書院。東吳大學是最早開設法學(英美法)專業教育的大學,也是最早開展研究生教育並授予碩士學位,也可授予博士學位的大學,還是最早創辦學報的大學。
  • 鉤沉丨傳教士孫樂文傳:系東吳大學首任校長
    東吳大學鐘樓歷史圖片(圖源:蘇州大學官網) 他在蘇州侍奉多年,為著名的教會大學——東吳大學首任校長。1850年2月,孫樂文生於美國喬治亞州夏山鎮的一個商人家庭,年長進入維吉尼亞州的華李大學就讀。此後他在聖靈感召下,立志成為宣教士,1882年被監理會派往中國宣教。他與柏樂文、藍華德等人從美國同船來到中國。他先在上海嘉定宣教兩年,後前往被稱為「東方威尼斯」的蘇州侍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