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氣效果可達到疏理氣機的功效,能夠輔助治療脾胃氣滯所引起的腹部疼痛,噁心嘔吐以及腹瀉,同時也緩解月經不調以及乳房脹痛等,哪些中藥能理氣。
能理氣的中藥有哪些?
1、青皮
青皮能歸胃經、膽經及肝經,具有疏肝破氣以及消食化滯的功效,能輔助治療疝氣所引起的疼痛、胸肋部脹痛、乳汁淤積和腹部脹痛等。可以把3克青皮放在鍋裡面進行煎煮代茶飲用,若是醋灸的話疏肝止痛效果會更好。
2、烏藥
胃藥能歸脾經、腎經、肺經及膀胱經,可達到溫腎散寒及行氣止痛的功效,特別適合於寒凝氣滯所引起的腹部疼痛,喘息,小便增多、遺尿以及疝氣疼痛和痛經等。把6克烏藥放在鍋裡面進行煎煮,每天喝一次即可。
3、陳皮
陳皮也就是橘子皮曬乾之後或經過低溫乾燥放置很長時間,能歸脾經和胃經,具有燥溼化痰以及理氣健脾的功效,能輔助治療腹部脹痛、食欲不振以及腹瀉和咳嗽痰多。把3克陳皮放在鍋裡面進行煎煮即可。
4、川楝子
川楝子歸肝經、膀胱經以及小腸經,可達到疏肝洩熱以及行氣止痛等功效,同時也能夠殺滅身體裡面的小蟲子,輔助治療肝鬱引起的煩躁不安、腹部脹痛、疝氣疼痛以及蟲積所引起的腹痛。把4克川楝子放在鍋裡面煎服外用,也可以研磨成細末塗抹在疼痛的部位。但是此類中藥有小毒,不能持續性使用或者過量用,不然會導致藥物中毒,另外脾胃虛寒的人群也不能選擇。
5、香附子
香附能歸肝經、脾經以及三焦經,能夠調經止痛以及疏肝解鬱,同時也能理氣調中,輔助治療疝氣疼痛,乳房脹痛以及脾胃氣滯和腹部疼痛等。
6、香櫞
香櫞歸肝經肺經及脾經,具有化痰止咳、理氣解鬱的效果,能輔助治療肝胃氣滯以及腹部脹滿和咳嗽痰多,每天把4克香櫞放在鍋裡煎煮,不可過量使用,以免給身體帶來副作用。
溫馨提示
以上6款中藥都可達到理氣的效果,但是對於身體虛弱的老年人以及兒童來說不能盲目的使用,不然會給身體帶來反作用。若必須用的話,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才能夠發揮最大的藥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