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為子女下廚 不只為責任更能建立更深厚和親密的關係

2020-09-27 帶娃芝士

原來爸爸下廚,遠超於只飽餐一頓。瑞典食物及營養學家Neuman和團隊以人類學的研究方法,搜集了31位男人對自己每天做飯行為的描述。學者團隊分別在2017和2020年發表研究論文,分析他們下廚背後動機和意義。


新一代的爸爸 顧念家人的飲食生活

受訪者由22歲至88歲不等,他們由「你認為食物即是什麼?」、「你喜歡做飯嗎?」、「你成長的時候,誰負責做飯?」、「你在什麼時候學會做飯?」等話題說起。

爸爸David對做飯興致不濃,卻因為女兒出生而開始琢磨做飯的技巧。這位爸爸現除了負責日常像食,還會與女兒一起製作蛋糕。做飯成為他們父女間的生活樂趣。

除了鑽研技巧,思考如何為孩子配搭適合的食物,都屬於好爸爸和好丈夫的角色。學者注意到男人在成為爸爸後,更加注意食物的營養,儘管只限孩子的食物。

兩位三十多歲的新手爸爸表示,他們自己吃什麼的,仍然很隨便,但卻會考慮禁止孩子吃糖的好壞。學者分析長久以來,烤蛋糕和糖份攝取是典型的母嬰話題,這次研究發掘了新一代爸爸在飲食方面的角色。

瑞典男人就是要懂得為別人煮飯

瑞典的男人視做飯為社交行為,可以維持關係。換言之,爸爸在家做飯遠超於家庭責任的分工,他們以此建立與家人的關係,以及自己作為爸爸的身份。

在訪問裡有一位青年分享,「爸媽以前為我煮飯。我也期望自己作為男人可以,為別人煮飯」,在同齡的朋友中懂得為別人做飯,以證明自己長大成為男人。成熟男性同樣意味著有做好爸爸的潛質。

「男人就是要為別人煮飯」這觀念影響瑞典的爸爸。受訪對象Fredrick熱衷於為兒子下廚,為別人預備食物就好像送禮物,共同進餐時能建立更深厚和親密的關係。不但如此,他討厭只為自己日常飲食而下廚,他們認為「那會變成史前巨蟲,只為果腹。」

挑選不常見食材 開拓子女的品味

飲食理論認為共餐使做飯變化更多。以廚為業的爸爸Andreas經常為太太和五個子女做飯。他自言為家人做飯時所付出的心思,不論在營養、技巧上,都不能與為自己快煮簡吃相提並論。

Andreas特別享受為家人烹調與平日不同的菜式。他不時挑選孩子接觸少的食物,例如羊肉,為的是讓孩子知道食物世界的廣闊。開拓孩子的視野是他作為爸爸的責任。在Andreas的薰陶下,他的兒子也享受與友做飯作樂。

爸爸下廚的三個要素:樂趣、連結、父愛

學者總結時提到,在男人的世界裡下廚不只為了責任。爸爸親身做飯,經常會發掘樂趣,並藉此發揮父職。研究顯示爸爸的做飯行為往往渴望情感的連結,讓家人感到他的付出,並獲得爸爸身份的認同。

爸爸為妻兒準備食材,與之共廚共餐,全都洋溢著父愛的味道。




相關焦點

  • 教會你如何建立正確的親密關係,讀《假性親密關係》有感
    比如,我們習慣了用嘮叨表達關愛; 通過「作」來強調忠誠; 用批評來表達「我是為你好。」 諸如以上這類情緒的錯誤表達都是我們在建立親密關係路上的絆腳石。
  • 全球嬰:別忽視,爸爸媽媽和寶寶建立親密關係越早越好
    幸福帶來希望的同時,也帶給爸爸媽媽更多的責任。  在寶寶出生之後,爸爸媽媽將繼續養育寶寶,更要奉獻很多很多的愛,爸爸媽媽的眼神、聲音、撫觸……與寶寶之間的互動,我們稱為與寶寶的親密關係,這些都會讓寶寶健康長大成人。  這種親密關係實際上是懷孕期間一種關係的延續。隨著爸爸媽媽對肚子裡面不斷成長的小生命的關心,這種關係得到了加強。
  • ...當父母和孩子建立起親密的關係,他們可以使用「西爾斯親密育兒...
    與孩子建立親密關係的方法有很多。在西爾斯的育兒書中看到「親密育兒的七種方式」仍然是件好事。你可以從中學習。但是讓我們提前說,我們不需要接受所有七種親密育兒的方法,因為每個孩子父母的情況不同,這不是僵化的,我們只需要學習適合我們的方法。
  • 《親密關係》:為愛讓步,修復親密關係
    眾所周知,只談風花雪月的愛情是飄在雲端的,婚後的柴米油鹽和一地雞毛,才是婚姻的真相。面對這些逐漸凸顯的衝突,夫妻雙方如何正確解決呢?是依仗著對伴侶脆弱一面的了解,不斷地傷害對方;還是閉口不談,默默地積累那些未表達的不滿。
  • 有了親密關係恐懼症,不要怕,嘗試和愛人建立穩定信賴的親密關係
    心理諮詢師說:你這是很典型的親密關係恐懼症,並不罕見的。來訪者說:這是第九個,再分手,就是第九個了,我不想分。心理諮詢師說:現在我們要先分清楚,你是因為什麼原因對親密關係開始恐懼的,這樣才有助於我們的心理諮詢。你可不可以跟我說一兩件你發生過的事情。來訪者說:是什麼樣的事情?心理諮詢師說:什麼事情都可以,印象深刻的,和男女之間關係有關聯的事。
  • 媽媽和寶寶的親密關係,孕期就開始建立了。
    媽媽和寶寶的親密關係是童年時期最重要的事,是孩子一生的情緒和性格發展的基礎。而這種親密關係的建立,從孕期就可以開始了,媽媽和胎兒之間愛的流動比智力的發展、物質的儲備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方法一:想像著寶寶的模樣,更能讓你放鬆
  • 男女之間,建立性關係和建立親密關係,哪一個更難?
    有人問:建立性關係和建立親密關係,哪個更難?答案毋庸置疑,現代社會兩性關係以令人唏噓的開放度呈現,甚至互不相識的陌生人都可以靠一夜情來釋放內心的壓力和荷爾蒙誘發的身體欲望,這是最簡單直接的舒緩方式。可是有很大一部分人能輕易地交付下半身,卻無法做到靈與肉的完美交合。
  • 害怕和喜歡的人建立親密關係,怎麼辦?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受,明明有很多的朋友在自己身邊,自己卻總感到很孤獨。也因為這種孤獨感,莫名地在迴避所有的親密關係,似乎只有這樣才能找到安全感。而有些時候,我們又總想去嘗試新的親密關係。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我們在親密關係中如此矛盾掙扎呢?
  • 6個方法,讓爸爸和女兒建立深厚健康的親密關係
    今天我想借澳大利亞著名教育專家史蒂夫·比達爾夫的著作《養育女孩》給大家分享一下除了親密接觸(坐在腿上、擁抱、親吻等),父親還可以做什麼,與女兒建立深厚的親密關係。爸爸們需要注意,「單獨約會」不是說教的時機,一定要專注聽女兒來說話。聽她說在學校交的朋友、有趣的事、鬱悶的事。只傾聽,不評價,不要強行把自己認為對的道理塞給女兒,更不要藉機批評女兒之前的某個錯誤。
  • 發現幸福,刻錄美好,談談父母如何在旅行中和孩子建立親密關係
    下面,我就以自己帶孩子出去旅遊的經驗,來談一談父母與孩子如何在旅行中建立理想的親密關係。1.離開原有生活圈,在陌生環境中共建親密的團隊。旅行,就是面對未知,會遇見什麼人,碰見什麼事,都是不可預測的。夫妻、孩子一起跳出原有的生活圈,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中,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欣賞美麗的山川河流,一起迎接挑戰、克服困難,在這些過程中,夫妻之間、父母與子女之間,彼此的關係能夠更緊密。有一次,我們一家短途旅行歸來,在行至一段石子路時,不知道輪胎被什麼東西扎到,突然爆胎了。
  • 讀《原生家庭》,看親密關係模式,你未婚的答案就在這裡
    被剝奪的童年,導致對情感需求的否認,成年後沒有動力去追求親密關係小雪從上幼兒園開始就參加各種興趣班、特長班,上了小學和初中以後,又開始參加各種補習班。當問起她的童年時,她一臉茫然,不記得有和小夥伴出去玩耍過,印象中都是自己坐在特長班裡、補習班裡,等著媽媽來接。
  • 孩子和世界建立最初的親密關係,是從一張床開始的
    抬眼望去皆是探索未來的意趣讓每個孩子都擁有一張智能嬰兒床如同擁有強大的感知力隨時和世界建立最初的親密關係以智能母嬰解決方案系統為核心結合傳統嬰兒床使用本質自主研發出——遠程陪伴、哭鬧提醒、幼兒早教尿溼提醒、體溫提醒和踢被提醒六大黑科技功能只為孩子更早
  • 如何與寶寶建立親密關係:5件事你應該試試
    3研究還表明,新生兒和父親之間的皮膚接觸會導致他們之間更強烈的依戀。4一些日常的日常生活也可以為這創造機會。例如,嬰兒通常喜歡舒緩的按摩。用緩慢,堅定,溫柔的撫摸你的寶寶。你可以在寶寶午睡後、洗澡前、甚至換完澡後,嘗試按摩。但是避免在餵食後按摩20分鐘,因為這樣會讓人不舒服。
  • 母親和孩子之間的親密關係,是如何建立的?西瓜視頻帶你揭秘
    而且在實驗結果出來之前,風靡著一種錯誤的育兒理念,認為孩子只需要吃飽就行了,不需要溺愛寶寶,可實驗結果證明,母親在身體上的親暱和接觸而且寶寶在嬰兒時期形成的依戀關係很有可能會影響他的一生,因為寶寶會在未來自己建立的一切親密關係和人際關係時,繼續使用和母親建立親密關係的方式
  • 新生兒剛出娘胎就「求抱」,建立和寶寶的親密關係,這點必須做到
    依戀即親密關係,曾有研究人員表示,新生兒剛出生時沒有安全感,父母應該花大量時間和ta迅速建立親密關係。那麼,如何建立呢?堅持母乳餵養母乳餵養會釋放體內的荷爾蒙,不止令麻麻感到身心放鬆,還會促進親子依戀和愛的感覺。
  • 建立親密關係,走傳統家庭結構,我們一起抵禦人生風險
    因為除了有父母,伴侶和孩子是現在社會結構裡,離每個人最近的連接。而且現在的人們,已經很少能從家庭以外獲得友誼和支持。情感和陪伴,也更多的只來自家庭成員。可是,卻不知從何時開始,不婚族,悄然盛行。他們崇尚自由,崇尚快餐式愛情,不願意被婚姻束縛。
  • 以愛情三角理論建立親密關係,用四階段法及XYZ法維持親密關係
    比如小時候我們和父母,長大了和伴侶,之後和子女,彼此的經歷共同分享,彼此的行動互相信任,彼此的生活相互交錯,乃至形成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存狀態,這種感覺讓我們覺得,自己在世界上不是孤獨的,產生深深的歸屬感和充實感,這種關係更加側重的是心靈上的關係。
  • 《王者榮耀》蘋果安卓可以建立親密關係嗎 蘋果安卓建立親密關係分析
    導 讀 王者榮耀蘋果安卓建立親密關係 王者榮耀蘋果和安卓不能建立親密關係,因為只有同系統,同區服的玩家,
  • 父親的格局,決定孩子的未來:這四種爸爸帶大的孩子更優秀
    所以,爸爸在孩子12歲之前與其建立起親密的依戀關係,極大的影響到孩子的安全感和幸福感。那麼,我現在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家孩子跟爸爸的關係怎麼樣呢?前陣子我也和朋友聊到這個問題,大多數人都說自家孩子跟他爸根本不像兩父子,一點也不親密。
  • 如何與孩子建立安全型依戀關係?
    這一時期的嬰兒容易產生不安感,對成人的依賴最大,他們需要時刻都能跟給他們安全感的人在一起。如果撫養人(特別是母親)能在這一時期為孩子提供安全感的滿足,能及時呼應孩子的需求,將幫助孩子建立信任感,就能促進良好的依戀關係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