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爸爸下廚,遠超於只飽餐一頓。瑞典食物及營養學家Neuman和團隊以人類學的研究方法,搜集了31位男人對自己每天做飯行為的描述。學者團隊分別在2017和2020年發表研究論文,分析他們下廚背後動機和意義。
新一代的爸爸 顧念家人的飲食生活
受訪者由22歲至88歲不等,他們由「你認為食物即是什麼?」、「你喜歡做飯嗎?」、「你成長的時候,誰負責做飯?」、「你在什麼時候學會做飯?」等話題說起。
爸爸David對做飯興致不濃,卻因為女兒出生而開始琢磨做飯的技巧。這位爸爸現除了負責日常像食,還會與女兒一起製作蛋糕。做飯成為他們父女間的生活樂趣。
除了鑽研技巧,思考如何為孩子配搭適合的食物,都屬於好爸爸和好丈夫的角色。學者注意到男人在成為爸爸後,更加注意食物的營養,儘管只限孩子的食物。
兩位三十多歲的新手爸爸表示,他們自己吃什麼的,仍然很隨便,但卻會考慮禁止孩子吃糖的好壞。學者分析長久以來,烤蛋糕和糖份攝取是典型的母嬰話題,這次研究發掘了新一代爸爸在飲食方面的角色。
瑞典男人就是要懂得為別人煮飯
瑞典的男人視做飯為社交行為,可以維持關係。換言之,爸爸在家做飯遠超於家庭責任的分工,他們以此建立與家人的關係,以及自己作為爸爸的身份。
在訪問裡有一位青年分享,「爸媽以前為我煮飯。我也期望自己作為男人可以,為別人煮飯」,在同齡的朋友中懂得為別人做飯,以證明自己長大成為男人。成熟男性同樣意味著有做好爸爸的潛質。
「男人就是要為別人煮飯」這觀念影響瑞典的爸爸。受訪對象Fredrick熱衷於為兒子下廚,為別人預備食物就好像送禮物,共同進餐時能建立更深厚和親密的關係。不但如此,他討厭只為自己日常飲食而下廚,他們認為「那會變成史前巨蟲,只為果腹。」
挑選不常見食材 開拓子女的品味
飲食理論認為共餐使做飯變化更多。以廚為業的爸爸Andreas經常為太太和五個子女做飯。他自言為家人做飯時所付出的心思,不論在營養、技巧上,都不能與為自己快煮簡吃相提並論。
Andreas特別享受為家人烹調與平日不同的菜式。他不時挑選孩子接觸少的食物,例如羊肉,為的是讓孩子知道食物世界的廣闊。開拓孩子的視野是他作為爸爸的責任。在Andreas的薰陶下,他的兒子也享受與友做飯作樂。
爸爸下廚的三個要素:樂趣、連結、父愛
學者總結時提到,在男人的世界裡下廚不只為了責任。爸爸親身做飯,經常會發掘樂趣,並藉此發揮父職。研究顯示爸爸的做飯行為往往渴望情感的連結,讓家人感到他的付出,並獲得爸爸身份的認同。
爸爸為妻兒準備食材,與之共廚共餐,全都洋溢著父愛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