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散心而寫散文

2020-12-17 浙報融媒體

2018-12-17 14:44 | 施正勳

散文,按照文學理論,應是除詩歌、小說、戲劇之外,一種包羅萬象的文章體裁。凡借文字或直抒胸臆、或記錄人物事件,不分雅俗,皆可歸類於此。散者,乃散漫、無拘束之謂。縱觀古今中外名家作品,無論中國的唐宋八大家,異域的文壇大咖,有借山水揮發靈感,有憑雄心指點江山,更多的則系盡逸致偶發感慨者。因文體自由,為初習寫作者所青睞。

筆者不自量力,有閒舞文弄墨發些不羈之論,不倫不類,自名為隨感,亦可勉強稱之為散文。因內容凌亂,行文又不講規則,「散」是名符其實,「文」則終覺缺失。有人問我:你寫文章的出發點是什麼?答曰:純為防止老年痴呆症。說句心裡話,寫作,對我而言,是一種最佳的散心方式,堪比散步之於運動鍛練。即使寫出的多為扯淡、散亂之篇章,卻孜孜矻矻,樂此不疲。

站在文學欣賞的角度,以散心姿態寫散文,有點不恭。而從獨自記實抒情方面思量,這種無拘無束的心態,卻有利於天馬行空,適宜性情表露,至少,是一段率意的心路歷程痕跡。相信情真意切可以彌補文字的粗疏不足,留下凡俗卻誠摯的沉思、深情。或許還夾雜著對歲月的追憶、感恩,對未來的憧憬、希冀。

即便是信手拈來的散亂文字,終究乃有感而發,下筆之時,從不曾顧及世俗功利或恩怨是非。文章的優劣由他人評定,而情感的真實勿庸置疑。

過了耳順之年,不必按部就班規矩行事,散淡之狀漸盛,大可做些自己喜歡的事,寫點壓抑多年的真實想法。把心中的鬱悶發洩一空,讓積澱的愛恨尋找表白的方式,把平生的感悟、得失來一次梳理,儘管卑微庸俗,也算是自我的歸納總結。抱這種心態寫作,不就等同於心靈的散步,放任情感渲洩嗎?我所謂的借文字散心,即基於此。

基於散心的前提,在選擇題材方面,當然是興趣所致,深挖細掘不遺餘力;情有所鍾,濃墨重彩浮想連翩;過錯失當,悔恨之餘汲取教訓;受人幫扶,銘記在心知恩必報。以回憶與感悟佔主流,偶有所思,輒一氣呵成,來不及深慮細琢,更無意於行文的精巧布局刻意推敲。思緒的跳動,直接影響到文字的變化,雖然自覺得一脈相承,在他人眼中難免視之雜亂無章。

至於遣辭用字,更是隨興所致,不遵章句之約。散心而已,但求率意,題材體例不拘,思維跳躍,雅俗共存,甚至有凌散湊合之嫌。文採更難以講究,真實平樸才顯本色。記取徐遲教導:「只有寫得樸素了,才能顯出真正的文採來。」心有所儀,抑或到頭來淪為東施效顰?原非本願,交由有心閱讀者評判。

散心,是我動筆的本意,散步,是我自定的形式。或許,諸君會認為,鬆散如此,不堪稱文。故冠以「隨感」名義。

散心還將延續,散步漸入常態,不求流傳百年,只為一己心安。

相關焦點

  • 寫散文,不能不讀王鼎鈞
    創作點滴談(四)接前期(三)今兒談談臺灣的兩位散文大師余光中和王鼎鈞的散文語言。余光中的散文語言偏詩化,精美,重修辭。因為詩寫得好,散文語言深受詩的影響。驚蟄一過,春寒加劇。余光中有深厚的古文學養,詩又極好,其散文隨處可見詩的影子。並且,他曾在八十年代高舉改革散文的大旗,尤其在語言上,痛陳五四以來的弊病,務求去掉歐化,給散文以新生命。他說了,也做了。他的一篇篇散文佳作以排江倒海的氣勢,精美工巧的修飾和別開生面的布局,鶴立於文壇。
  • 用小說的筆法寫散文——以統編教材中《月光曲》為例
    散文講究語言優美,它給人一種美的享受。人都是好奇的動物,喜歡讀故事。讀者中閱讀小說比閱讀散文的人要多。本文主要聊聊如何用小說的筆法來寫散文。一.什麼是用小說的筆法寫散文請看下面一段文字:生物從小到大,本來是天天長的,不過夏天的長是飛快的長,跳躍的長,活生生的看得見的長。
  • 中國散文界為韓國散文家召開研討會
    本報北京1月15日電由中國現代文學館、中國散文學會共同組織召開的韓國著名學者、作家「許世旭散文研討會」日前在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首都學術界、文學界40多位知名人士友情出席,就許世旭中文散文的藝術風格、精神意韻以及在中韓文化交流方面的意義展開了研討。
  • 任洪淵 ‖ 散文一樣的中文系——寫在二零一八年
    我是新生代表,我在開學典禮上的發言被誇張為一個校園傳奇。站在麥克風前,我把手中的發言稿,團委書記審閱過的發言稿,慢慢揣進衣兜裡,即興不知胡言亂語了一些什麼,臺下一陣陣掌聲,笑聲,從此有名了。而錫慶是憑他寫得很漂亮的文章傳開的名聲。可惜我們並不同班,也沒有交往過。
  • 楊紅櫻散文處女作寫愛犬 故事溫馨讀者熱淚盈眶
    楊紅櫻散文處女作寫愛犬 故事溫馨讀者熱淚盈眶 昨日,身在北京的楊紅櫻向記者透露,下一步,她將把創作重心放在散文上,推出系列散文集。  帶著明星狗「試水」勵志散文  《愛仔仔的理由》的主人翁是一隻貴婦犬,它外形美麗,個性鮮明,是一隻富有魅力的寵物狗;它與楊紅櫻朝夕相處,感情甚篤。這本《愛仔仔的理由》就是楊紅櫻與愛犬仔仔之間發生的有趣故事,包含了23篇散文。這也是楊紅櫻的散文處女作。
  • 散心散心散散心(原創)
    許多的奇思妙想和宏偉計劃都在炙熱的陽光中化為泡影。只有在午後六點左右。太陽慢慢地收起了它的熱情,不甘情願地躲進了大山的西頭,卻仍把萬丈熱意漸消的霞光鋪滿湛藍的晴空,匯成了一幅幅壯麗奇異的雲圖,令人驚詫不已。
  • 把散文當詩一樣寫,寫出來的東西才有可能自由地走入讀者心靈深處
    散文和圍棋很有相似之處。常常聽人說不會寫詩,不會寫小說,不會寫劇本,卻很少聽人說不會寫散文。事實上,能執筆為文的人,差不多人人都寫過散文。儘管人人會寫,儘管每一個時代人們所寫的散文都有如恆河沙數,但是,優秀的散文特別是能長期傳誦不衰的傑作畢竟不多。王國維說「散文易學難工」。從這方面來看,散文和圍棋不是很相似嗎?
  • 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的余光中
    除卻詩歌,余光中的散文風格獨特,自成一派。梁實秋曾言:「余光中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成就之高一時無兩。」在行雲流水間,你不經意就會捕捉到字裡行間時時透出的詼諧,忍俊不禁。《名家散文珍藏·余光中散文》收錄的作品,將帶你認識一個不一樣的余光中,幽默風趣,甚至不羈的一面。
  • 徐志摩為林徽因捧場,不幸飛機失事,五年前寫的這篇散文竟成讖語
    徐志摩不幸遇難,讓我們想起了他於五年前寫的一篇散文——《想飛》,由於該散文字數較多,下面節選其中四段:「是人沒有不想飛的,老是在這地面上爬著夠多厭煩,不說別的。飛出這圈子,飛出這圈子!到雲端裡去,到雲端裡去!哪個心裡不成天千百遍的這麼想?
  • 【作文故事匯】一封情書 學寫散文
    「看,字寫得多漂亮!」 「文筆華麗,讓人心花怒放!」 「古詩詞、新歌詞、比喻、排比句,在文章搭配的恰如其分。」 「情深意濃,感人肺腑!」
  • 散文的寫法
    當我們寫作的時候,最自然的狀態,應當是寫散文。
  • 初中語文,精讀名家散文,學習分析記事散文,練寫記敘文
    今天要以王充閭2009年的一篇散文《冰原上的盛會》為例子,來說說紀實類文章怎麼分析,琢磨明白了,也就知道了怎麼寫。先說王充閭這篇文章寫作是的幾個限制條件:第一點,事件的背景。散文的內容是關於民俗的。寫的是吉林松原市查幹湖的捕魚節。當地多民族聚居,遊牧、漁獵、農耕文化融合無間。其中冬季的捕魚活動,起源甚早,盛行於遼、金兩代,歷史很悠久的。如今要發展旅遊,其操作規程,捕魚工具、也都沿襲從前的風習。第二點,事件經過結果。那天天氣很冷,王充閭等應邀前來作家們,吃過早飯就到了一望無際的冰面上。人差不多都站滿了。
  • 左手寫散文右手寫書法 他是「文墨兼修」的人文追求者
    本書收錄了《父老鄉親》《祖母攔腰》《180封情書》《電話牆》《林家塘》等60篇散文。這部散文集,親情題材佔了大頭。幾乎每一篇,都能感受到作者對家人,對故鄉的熱愛。為更多讀者所不知的是,這部利用業餘時間寫成的鄉土散文集,讓我們讀出了張林忠是個至親至孝的人,一位心藏人間真善美的作家,他寫從軍後思念家人的《電話牆》,他寫風物鄉情的《一條叫三沙洋的街》,字裡行間,感人至深。
  • 散心比散步更重要
    中午,決定放下所有事情,只為去吃我想吃的美食。我決定去幾個站之外的步行街,此時不再嫌路途遙遠,不再管中午我習慣一定要睡的子午覺。此時,美食對我的誘惑,就是一種說「不」的方式,一種對低谷心情說「不」的叛逆,一種對墨守成規說「不」的強音,這種說「不」的方式,就像有一雙手急切地想將我從泥沼中拖出來的痛快,我飛奔而去。
  • 「跑野馬」的徐志摩,散文寫的形散神更散,好友卻說:跑出了天才
    楊振聲先生曾寫過一篇悼念徐志摩的文章:《與志摩最後的一別》,他在文中曾說:「至於他那『跑野馬』的散文,我老早就以為比他的詩還好……比之於詩,正因為散文沒有形式的追求和束縛,所以更容易表現他不羈的天才吧。」而且徐志摩也把自己的筆,說成是「最不受羈絆的一匹野馬」。
  • 散文的潰敗與突圍 | 劉樹林
    散文寫的是日常瑣事,哲學家比一般散文作者體會得更深刻,寫來自然更真實。作為「鄉村獨立研究者」的傅菲,他之所以能把鄉村散文寫入化境,跟作為思想者的傅菲是合二為一的。中國當代的好散文,必然是中國當代的獨立思想者才能寫得出。哲學偏愛散文,散文是哲學生活化的自現。缺乏哲學的22底蘊,散文軟骨,散文靈魂之光微弱。
  • 【散文專題】余光中:散文的知性和感性
    蘇軾兼為詩宗詞豪,姑且不論,即以散文一道而言,其才之寬,亦不愧「蘇海」。自從新文學運動以來,散文一直是文壇主力,雖然不如詩與小說那麼勇於試驗而變化多端,卻也不像這兩種文體那麼歷經歐風美雨而迷惑於各種主義、各種派別。散文的發展最為穩健,水準最為整齊,而評價也較有共識。
  • 和余光中談散文
    翻開一部《古文觀止》,你會發現,大部分美文其實都是詩人寫的。從《桃花源記》《秋聲賦》,再到《赤壁賦》《阿房宮賦》,不都是詩人寫的麼?所以中國古人以詩為文很自然。至於說我的文名被詩名所掩,其實也不盡然。所謂詩名,大半集中在那首《鄉愁》。我常對朋友說,《鄉愁》這首詩是我的一張名片,可是這張名片太大了,把我的臉都遮住了。對於詩歌和散文,我開始側重於詩,寫散文晚了幾年。為什麼要寫散文?
  • 方法整合:手握「身份識別卡」,閱讀散文都不怕 ——以《白楊禮讚》《散文兩篇》教學為例
    1 借鑑課文範例,確立散文「身份識別卡」的研究步驟2 把握散文意蘊,關聯文本,將學習散文的方法遷移運用3 理解散文背後作者的情思如何製作一張託物言志散文 / 哲理性散文「身份識別卡」本課基於部編語文教材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白楊禮讚》和《散文兩篇》,用「如何設置一張散文『身份識別卡』」為核心問題
  • 初探新疆女作家李娟教我們如何寫散文
    讓故事從筆尖流出來,就像河從樹林裡流出來——初探新疆女作家李娟教我們如何寫散文文/香樟成林李娟,女,中國當代作家,中國實力散文家。一頭扎進去便停不下來,很快便買了《我的阿勒泰》《記一忘三二》《遙遠的向日葵地》,幾乎都是一口氣看完:可以說是我這幾年內看過的最好的散文了,李娟被稱為「中國實力散文家」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