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精讀名家散文,學習分析記事散文,練寫記敘文

2020-12-12 人生底色看語文

今天要以王充閭2009年的一篇散文《冰原上的盛會》為例子,來說說紀實類文章怎麼分析,琢磨明白了,也就知道了怎麼寫。

先說王充閭這篇文章寫作是的幾個限制條件:

第一點,事件的背景。散文的內容是關於民俗的。寫的是吉林松原市查幹湖的捕魚節。當地多民族聚居,遊牧、漁獵、農耕文化融合無間。其中冬季的捕魚活動,起源甚早,盛行於遼、金兩代,歷史很悠久的。如今要發展旅遊,其操作規程,捕魚工具、也都沿襲從前的風習。

第二點,事件經過結果。那天天氣很冷,王充閭等應邀前來作家們,吃過早飯就到了一望無際的冰面上。人差不多都站滿了。捕魚前有「祭湖」、「醒網」儀式。然後就開始下網、捕撈了。整個過程其實很簡單,時間卻比較長,待網全部拖出,冰上堆起高大的魚堆,遊人已經開始散去,日影也西斜了。就這樣的事,如寫成文章?

第三點寫文章的要求,當時吉林作協和松原市希望能在《人民日報》發篇文章,但文藝副刊卻要求篇幅只能在兩幹字上下。而且,這裡經舉辦多少屆捕魚節了,作家年年寫, 創新很難。王充閭想出奇制勝難度很大。但也不是沒可能。他是這樣做的:立意的兩點,一是回歸傳統,突出原始的民族風情;二是打生態牌,打綠色牌。這兩方面當時都很吸引眼球。

素材的組織,也要與眾不同。王充閭把全文兩幹字,分為十個自然段。前三個自然段寫散場後的場景。

讀文章會發現,捕魚節無疑是一個盛大而歡騰的節日,但作者更傾向於將它它看作一出貨真價實的野臺大戲,因為它彰顯了典型的勞動藝術,而且帶有規範化的程式。冰原是大舞臺,全副毛皮裝束、英風颯颯的漁夫們,則是戲劇的主角,他們身旁兩千米長的拉網呢,便成了道具,數以萬計的遊人,則成了的觀眾。

戲演完之後,一切皆如潮水般地退去了,冰面只留下冰窟窿和鮮魚。尋常的場景,被作者處理成了鮮明的對比,又加了許多修飾限定的詞語,顯得細膩而逼真,情感也充溢其間。

到了第四自然段,才開始交代捕魚節的有關背景,追述捕魚節的由來。

五、六、七三個自然段寫回歸傳統,保持原始的捕魚方式。怎麼寫?不能空對空地議論,或者只用敘述語言交代,要有形象,有描寫,這樣才能生動感人,像是身臨其境。

寫開湖儀式,先是「祭湖」,悶聲悶氣的法號響徹晴空;喇嘛們列隊誦著經文,祭師們戴著鹿、牛、鷹、虎等原始圖騰面具、跳著查瑪舞,祈禱湖神,請求保佑漁民富庶安康以及水下精靈的永續繁衍。「醒網」儀式,查瑪舞圍著冰洞來跳。然後,依照傳統習俗,漁工用大碗喝「壯行酒」,吃奶幹、炒米。酒足飯飽之後,喜炮齊鳴,一支浩蕩的隊伍奔赴「冬捕」現場。同樣,捕魚工具、捕魚過程,突出保持固有傳統——把長達兩千米的拖網送進事先打好的冰窟窿裡,十分費事;最後,在另一端用馬匹來轉動絞盤來拖拉冰下的漁網。這種傳統習俗,很有科學道理。用馬拉冰面上震動較小,因為機器轟鳴會使魚群受驚不安定。

八、九兩段,集中防寫生態環境,也都是通過描寫人物、故事來展開的。

最後一段結尾,以抒請的筆調揭示了這次活動的意義、價值:

參考資料:《秋窗漫筆》第255-258頁,王充閭著,萬卷出版公司,2016.06,

專注於初高中語文和英語學習,所有文稿,皆由一線教師撰寫,每日更新一兩篇。

這是本號今年的第164篇文章,更多值得您收藏的往期文章,請關注後查看。

相關焦點

  • 初中語文,寫人記敘文閱讀題目,基本答題思路點撥
    初中階段所學的寫人為主的記敘文,除小說外,還有散文。中考語文中,經常會出現這類記敘文。這裡說說解答此類題的基本思路文章儘量短,例子分析皆從略。文中不涉及答題公式和技巧,以展示答題的思考角度為主。2.寫人和記事的區別與聯繫寫人和記事,是有區別的。先談談區別:寫人的作品,側重點在於性格特點的描寫,通過外在的言談舉止,內在心理活動等來描寫,來表現人物。
  • 初中語文,散文閱讀概括要點題目,解題指導和示範分析
    語文學科的特點,應用性比較強,講究知識的遷移,凡通過課內的經典篇目學習的方法,一定要通過課外的題目去運用。平時學習是這樣,考試更是這樣。因為這樣情況的存在,學語文必須講究方法,而且是活學活用的方法。而更多的散文,則是以時間的推移或空間的轉換作為線索,比如老舍的散文《濟南的冬天》。2. 理清行文的思路。讀一篇散文,務必劃分清楚段落層次。許多老師並不強調這一點,同學們也往往不加注意,其實寫文章的時候,結構是極其重要的,除了線索,必須搞清楚文章是怎麼寫的。
  • 高中語文:散文閱讀答題套路
    」並設為星標,每天都能收到文章,點上面藍色文「語文日刊」關注‍‍‍2020年9月高考優秀作文專輯9月出爐,買買買!不同的散文有不同的行文思路。寫人敘事的散文多按時間、空間順序進行;抒情類散文多以某一物,某種情為線索行文,議論文性散文多以邏輯認識為序。在閱讀分析過程中,最主要的是會分析句段和穿插性材料在結構上的作用。
  • 【高三語文備考】寫帶有「文學性氣質」的記敘文
    【高三語文備考】寫帶有「文學性氣質」的記敘文 原創 教育面對面RBC 2020-12-30 晨霧 / 轉帖
  • 中考前線|基礎知識8:「說明文+議論文+散文」閱讀
    2、結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3、論證方式:立論、駁論散 文 閱 讀讀懂文章寫了什麼【內容】,怎樣寫的【結構、語言(修辭、表現手法)】【閱讀習慣】1、分析文章題目:中心、線索、人物、事件等。2、 精讀全文:勾畫出每段的關鍵詞、關鍵句。
  • 高考語文散文閱讀的答題技巧及套路
    高考語文散文閱讀的答題技巧及套路很多考生高考語文的散文閱讀總是得不了高分,這是因為考生沒有掌握高考語文散文閱讀的答題技巧,下面是有途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考語文散文閱讀的答題技巧及套路,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高考語文散文閱讀複習指導
    命題分析與預測一、命題預測與考情分析近年來,散文閱讀在現代文閱讀中越來越受到高考命題者的青睞,從考點的設置上來看,重點考查了「理解和品味重要詞句的含義四、寫人記事類寫人記事類散文是指以記敘為主要表達方式,以人物、事件為主要表述對象,借寫人記事來表達自己的感受、感情、感悟的散文。寫人的散文,著意於刻畫人物鮮明的思想性格;記事的散文,致力於發掘所敘之事的實質。1.體裁特點(1)寫人記事類散文以敘述和抒情為主要表達手段,敘述多是日常生活較為平淡的人、事。
  • 抒情散文怎麼寫?---- 文美情真
    這裡面涉及的原因很多,高中課業負擔重,學生沒時間寫作文,而很多時候作文提升也相對較慢,作文的教學又缺少體系,文體上只強調議論文,不寫抒情散文等等,今天趙老師主要探討一下抒情散文的寫作,幫助孩子們了解抒情散文,試著去寫抒情散文,從而突出作文的個性與文氣,突破高考發展等級。
  • 期末複習點撥,初中記敘文寫人記事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初中生的作文,無外乎是寫人和記事兩大類,把這兩大類的問題搞清楚了,文章的內容和結構上基本也就搞清楚了。今天就具體講講這個問題。先說一下寫人的文章要注意的問題。總體的原則,是要把人物寫出個性。寫張三像張三,寫李四就是李四。
  • 部編初中語文「寫作課」該怎樣使用文本?
    「寫作課」該怎樣使用文本——2018'全市初中優質課評選隨想與反思之二今年第一組展評的三十節課中寫作課10節,佔三分之一,看出市教育局對寫作課的重視。學生十年寒窗,對語文課的學習,無非就是兩個目標:讀與寫。寫,歷來是學生感到棘手的,也是老師倍感棘手的課題。
  • 人文精神與語言藝術 ——統編高中語文必修下冊第一單元古代散文專題學習設計
    【設計背景】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下冊第一單元,是古代散文專題,主要選取了三篇諸子散文和兩篇歷史散文組成單元,屬於「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研習」學習任務群。諸子散文以儒家和道家為代表,選取了儒家經典《論語》《孟子》中關於治國安邦的章節和道家經典《莊子》中隱喻治國和處世之道的寓言故事——庖丁解牛,具有較強的人文精神和現實關懷。
  • 【散文】形散意不散
    這些都是我們常常忽略的文體,平時也沒注意訓練,大意了……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特殊文體——散文散文因其文質兼美的特點,成為語文學習的重要對象。區別於議論文對邏輯和論述的強調,散文因為取材廣泛、寫作靈活,強抒情、重描述,語言優美,意蘊深遠,有利於提升語言文字能力。
  • 判斷小學生語感好不好,讀幾篇文章便知,語文學習能力要注意3點
    語感對於語文學習是有指導意義的,那麼在日常的學習中該怎樣培養語感呢?通過朗讀培養學生對文字的語言和理解,比如,朗讀散文,我們可以體會的是在文字中對作者情感的理解。朗讀記敘文,我們可以看出,語感對事件發展的邏輯性的理解。朗讀說明文,語感培養的是我們對細節的描述。不同的文章,語感好的同學,通過朗讀可以迅速掌握文章的大概意思。
  • 「散文」考點術語、答題模板、高考母題……
    狹義的散文,是指文藝性散文,它是一種以記敘或抒情為主,取材廣泛、筆法靈活、篇幅短小、情文並茂的文學樣式。這是我們考試中所使用的概念。散文具有記敘、議論、抒情三種功能,與此相應,散文可分為記敘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議論性散文三種。
  • 高中記敘文閱讀答題技巧及套路
    當然,這並不是說,每一篇記敘文,對這六個要素都務必寫明,在有的文章中,如果六要素中的某些要素是讀者熟知的,只要不影響表達效果就不必非寫出來。也就是說:有些要素雖然沒有寫明,文章中也已經具備了。閱讀記敘文,把握記敘的要素,是了解全文內容的基礎和關鍵。只有把文章所寫的人物的活動或事件的來龍去脈搞清楚了,才能由材料出發準確把握文章的宗旨。
  • 中考語文,舉一反三靈活用,衝刺階段記敘文閱讀題型精要總結
    記敘文乃中考保留項目,出題形式的確不少:有時考小說,有時考散文,有時是中國的作品,有時也選外國的篇目……天下文章數不盡,篇章雖無從把握,題型卻可盡在掌握。解千牛之後目無全牛,學會套路之後忘掉套路。語文學習最後還是要化繁為簡,且臨試卷之時又能穩拿高分。
  • 小學語文八種不同文體的閱讀方法,超全整理369
    小學語文教材的範文系統是精選的各類文體不同的文章。小學語文的學習也是通過一篇篇文章來完成的。下面王老師為大家帶來了小學語文不同文體的閱讀方法,供大家參考。 01.寫人類文章 寫人類文章,一般是指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
  • 中考語文散文閱讀理解,需要這幾個答題技巧
    中考語文散文閱讀理解,需要這幾個答題技巧一、分析散文的結構散文的一般思路是:緣起——描述(對象)——聯想——感悟。不同的散文有不同的行文思路。寫人敘事的散文多按時間、空間順序進行;抒情類散文多以某一物,某種情為線索行文,議論文性散文多以邏輯認識為序。
  • 「高中·語文」如何學好高中語文?不要再用之前的方法學習了
    高中語文對學生的文學素養、答題、思維、邏輯、語言組織、文章鑑賞等各方面的能力要求和初中差別很大。小北老師先帶各位童鞋一起來看看高中語文與初中語文有什麼差別。初中語文的選文較簡短,到高中不僅長度加長,深度也明顯增加。因此不能再以初中的標準來要求自己,需在個性化體驗、感悟和審美上進行加強。
  • 吳伯簫散文常年選入語文教科書,這些原因,實至名歸
    80一代對他的《歌聲》、《菜園小記》、《早》等一定不陌生,這幾篇文章被選入了初中《語文》教材;到90年代,《我沒有見過長城》、《窯洞風景》等又被選入初中《語文》教材。三十年的時間裡,吳伯簫有大量的文章入選教材,這在現代作家中都是不多見的。質樸的文字同樣能打動人,吳伯簫透過手中的筆寫下的是生活,因此在不同事情,他的作品風格其實是截然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