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教育部制定出臺了「強基計劃」,並宣布2020年起,不再組織開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教育部在36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範圍內遴選高校開展試點。山東大學也在近日發布了強基計劃的招生簡章(山東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發布,信奧獲獎將獲得強基計劃名額)
入選學生應具備的「強基」特質
主要選拔「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考核時間在高考成績發布後,高考成績佔比不低於85%。
申請報名「強基計劃」的考生分為兩類,其中第一類是面向高考成績優異的考生;第二類是面向相關學科領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現的考生,達到相關條件可破格入圍校測,其中包括高中階段獲得中學生奧林匹克競賽全國決賽二等獎及以上(涵蓋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學),同時破格學生的高考成績應達到生源所在省(區、市)同科類本科第一批次控制分數線(含)以上。
不少高校的「強基計劃」考核內容加入了體育測試。例如,北京大學測試內容包括學科基礎素質測試、綜合素質考核、體質測試。浙江大學考核有筆試、面試和體質測試。中國海洋大學考核包括面試和體育測試兩部分。
入選實行小班教學、本碩博銜接培養
在培養模式上,不少高校為「強基計劃」錄取學生制定單獨的培養方案:單獨編班、導師制、小班化培養成為強基計劃的「標配」。
山東大學為強基計劃學生配備一流的師資和一流的學習條件,實行導師制、小班化等培養模式,暢通成長發展通道。對學業優秀的學生給予獎勵,並在學術交流、公派留學方面給予專項經費支持。此外,「強基計劃」錄取學生獨立編班,進行小班化培養和管理。
2020強基計劃試點高校都有哪些?
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蘭州大學、國防科技大學。
2020強基計劃報名流程
第一步:5月初,高校公布招生簡章
第二步:5月,考生網上報名
第三步:7月,考生參加統一高考
第四步:7月底,高校確定入圍考生名單
第五步:8月初,高校組織考核
第六步:8月,高校折算綜合成績擇優錄取(註:日程安排如有變動,請以各高校公布的最新信息為準。)
NOIP全稱為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是NOI(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的一部分。除NOIP外,NOI還包括冬令營、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IOI等。
按競賽階段可以分為:省級聯賽(NOIP),全國競賽(NOI)和國際競賽(IOI)。省級聯賽又可分為小學組、普及組和提高組,面對小學生、初中生和高中生。
可達編程深耕青少年編程教育多年,擁有一支專業的博士領隊的教學團隊,課程體系對標美國K12計算機科學框架,針對國內6-18歲孩子,輸出了不同的編程課程線,並將編程與跨學科緊密融合,自主研發了全流程、一體化的人工智慧綜合教育Learn學習平臺、AI智能輔導。
可達鴨競賽學員歷年成績
連續三年,可達鴨的競賽學員都取得了亮眼的成績。
17年信息學奧賽小學組複賽15人中14人為可達鴨學員。4名學生獲得小學組金牌(濟南市共5塊金牌)。普及組共有4名學員參加考試,其中1名獲得普及組一等獎(濟南市普及組第2名),1名(僅學習三個月)獲得三等獎。
18年信息學奧賽小學組獲得一等獎5人,其中三人滿分全省第一,二等獎4人,3等獎3人,普及組一等獎4人(全市共6人)。提高組一等獎1人(初中身份參與)。
19年信息學奧賽初賽中,小學組複賽濟南賽區26人均為可達鴨學員。小學組26名參賽學員,20名獲得一等獎,6名獲得二等獎,全部獲獎。其中,一等獎獲獎人數佔全省1/3。入門組27名參賽學員,7名學員獲得一等獎、18名學員獲得二等獎。提高組7名參賽學員,2名學員獲得一等獎、3名學員獲得二等獎。
從小學習編程是為了讓孩子通過編程學會發現問題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習計算機程式語言的思維方式,讓孩子在將來的發展中多一條可供選擇的道路。為了讓你的孩子能在將來更有競爭力,未來也有機會報考名校「強基計劃」,抓緊讓孩子跟著可達鴨編程的名師,學習編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