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三個國家把中文列入小學課程,漢語為何在國外越來越受歡迎?
在中國,幾乎每個人都說漢語,即使是很多少數民族家庭,他們的年輕人也在學校努力學習漢語。可以這樣說,有多少中國人,就有多少人說漢語。由於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所以以漢語為母語的人數,在各語言中是最多的。英語就不一樣了,因為英國的人口只有六千多萬,美國的人口只有3億,再加上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也只有4億多人,而且很多美國的少數族裔並不會說英語。
世界上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勉強只有4億人,還不到漢語的三分之一。按理說,世界各國應該學習漢語才對,但是大家偏偏學習的是英語。這是因為,把英語作為「第一語言」的人儘管不多,把漢語當做「第二語言」的人卻不少,至少有11億人。兩個加起來,可以達到15億人到16億人,這還不算很多非英語國家,學習英語者的數量。在某些亞洲國家,比如菲律賓和馬來西亞,會說英語的人,超過了總人口的一半。
不過,英語在今日的強勢,已經到達了頂峰,以後就要走下坡路了。因為儘管很多技術都是英語國家發明的,但是漢語國家後來居上,踩在英語國家的肩膀上,最終超過了英語國家。現在中國很多技術都比美國更勝一籌,比如高鐵、行動支付和共享單車。特別是中國的基建技術,可以說是世界領先。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等英語國家再發明新技術,然後我們再踩在他們的肩膀上。
由於中國經濟越來越強,對發展中國家援助的數額越來越大,中國的教育制度也是越來越先進。所以現在很多國家的小孩子們都開始學習漢語:英語當然是要學的,但漢語也不能不學。就這最近一兩年,又有三個國家,把漢語納入了小學教育的體系。很可惜,這三個國家,沒有一個是發達國家,沒有一個位於歐洲、美洲或大洋洲。但是我們在對外關係上,千萬不要看不上窮國,窮國一定會變富的。
這三個國家,一個是南非,一個是烏幹達,一個是肯亞。可以發現,這三個國家,都是經濟高速發展的非洲發展中國家。想當年,我國經濟也是經過了長時間的高速發展,才達到了今天這樣的水平。我們有理由相信,非洲國家的高速發展一定能夠維持,直至變成發達國家。最近幾年中非之間的合作項目越來越多,所以非洲颳起了漢語熱。很多非洲學生的夢想,就是學會漢語,去中國留學。
研究表明,學會英語,對智力沒有什麼幫助,但是學會了漢語,智力水平就會大大提高。所以這些學會了漢語的非洲人,一定是高智商群體了。當然了,在學習漢語的過程中,這些非洲「莘莘學子」一定付出了艱苦的努力,這種狀況,真是讓人心疼極了。可以預見的一個趨勢是,隨著中國與發展中國家合作項目的增多,以後學習漢語的外國人還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