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破蒼穹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米格-25「狐蝠」戰機

2020-12-10 歷史中郎將

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前夕,以色列地面監測站發現蘇軍的新型戰鬥機Mig-25頻繁出現在以色列領空執行偵察任務。以方果斷派出了美國F-4戰機(當時西方世界性能最為優越的戰鬥機)對其進行攔截,卻被Mig-25迅速甩開——這種飛機安裝的加力燃燒室可以在短時間內大幅度提高戰機的飛行速度。面對這種情況,F-4駕駛員立即發射「響尾蛇」飛彈試圖追擊,但讓他感到震驚的是以「響尾蛇」飛彈的速度都沒能成功追上新式戰機。地面監測站取得的數據顯示,MIg-25在飛行時的最高速度達到了3.2馬赫,這驚動了整個西方世界。

西方軍事專家一直想不明白為什麼蘇聯人可以在科技水平相當的情況下製造出這種水平的戰鬥機,如果不是1976年有蘇聯飛行員駕駛Mig-25叛逃的話,他們恐怕會被一直蒙在鼓裡。實際上蘇聯之所以費盡心思打造這款超高音速戰鬥機,是為了應對此前被美軍寄予厚望的XB-70「女武神」轟炸機。不過由於種種原因XB-70項目被取消了,Mig-25「Foxbat」卻最終成功服役,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了懸掛在西方人頭頂上的一把「達摩克利斯劍」。

一、「女武神」陰影下的緊急研發

二戰結束之後,世界各國的火箭技術飛速發展,到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美蘇等國都大規模裝備了彈道飛彈。而這一現象也催生了「要飛彈不要飛機」的飛彈優越論,這一理論在軍事領域有著大量擁躉,蘇聯受到影響最甚——赫魯雪夫本人也認為彈道飛彈和超音速戰機在職能上高度重合,不過前者的成本要低很多。這種風潮導致當時蘇聯的航空飛機研發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停滯不前。而另外一個超級大國美國的軍方人士雖然也受到這一理論的影響,但一直以來對超音速轟炸機的追求使得他們並沒有停止先進戰機的研發。

當蘇聯得知美軍在研發XB-70和SR-71兩種最高速度超過3馬赫戰機的消息後,立即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當時蘇軍最先進的截擊機在這種速度下也毫無辦法,一旦XB-70研發成功,將會讓蘇聯時刻處於危險之下。1958年,在航空工業部長傑明捷夫的支持下,米高揚科技局開始了對新式高空截擊機的研發,並於5年後試飛成功。在研發的過程中,設計人員十分謹慎,為了測試新式的R15-300渦輪噴氣發動機,他們甚至專門準備了由Mig-21改裝而來的測試飛機並進行多次試飛確保萬無一失。1964年3月到9月之間,一共有三架Mig-25試飛成功,並打破了多項世界紀錄。

這種截擊機在誕生之初就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西方軍事專家一度以為蘇聯在大型鈦合金部件的加工技術有了重大突破才讓Mig-25的機身可以承受3.2馬赫高速帶來了300度高溫。不過在美軍分析了從蘇聯叛逃的那架飛機之後發現,Mig-25的整個技術性能並沒有西方想像得那麼先進:機身的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由不鏽鋼打造的,在雷達系統上甚至使用了早已經過時的零件,甚至由於超過二十噸的重量導致轉彎半徑巨大而被西方稱為「直線戰鬥機」。雖然難以轉彎確實是個硬傷,但是也使Mig-25戰機的機身強度很高——後來的伊拉克戰爭期間,美軍試圖通過用坦克碾壓的方式銷毀被擊落的米格機身,結果直接順著機翼開了上去。無論如何,僅從結果來看,Mig-25成功達到了設計要求,在擔當高空截擊機時展現出了十分強大的性能。

二、Mig-25十分先進的氣動布局

Mig-25採用的氣動布局與之前的幾種米格系列戰機完全不同,是由米高揚設計局與蘇聯空氣動力學研究院共同研究得出的「智慧結晶」。Mig-25「Foxbat」是現代噴氣式戰鬥機中第一種使用雙垂尾布局的機型,全機採取了水平尾翼,機翼的後掠角角度為42度。62平方米的機翼面積可以讓Mig-25得以在兩萬米的高空執行巡航飛行任務;這種飛機的展弦比較小,為3.2,而這種小展弦比和42度的中等後掠角可以保證機翼的剛度;在設計之初,機翼並沒有設計下反角(即水平面和機翼基準面的夾角),不過在隨後的測試中設計人員發現機翼存在嚴重的上反效應,於是改加了5度的下反角。

在最初的布局之中,為了保證航向的穩定性Mig-25採用了尾部腹鰭和雙垂尾的設計,但是在試飛中發現這樣的結構有可能對飛機的著陸產生不利影響,後來經過多次測試修改了垂尾和尾鰭的面積才克服了這一問題;而在進氣管方面,Mig-25使用了矩形二元進氣管,這也是米格系列飛機中第一種使用兩側進氣管的機型,但是會出現在條件較差跑道起降時吸入雜物的問題,這個問題直到現在也沒有得到很好地解決。除了這些微小問題之外,Mig-25在測試和服役階段都曾出現過嚴重故障導致機毀人亡的慘劇。

1967年10月,蘇軍首席試飛員在一次飛行測試中因為副翼過度扭轉時飛機出現了副翼反操作現象,導致飛機瞬間向期待方向的反方向快速反轉,最終墜毀,在這一事件發生後設計人員規定飛行員在高速飛行時僅使用差動平尾進行操作,但這樣的規定也讓飛行員遇到了新的問題:平尾安裝位置不當導致在一些極端飛行狀態中助力器的功率不足;1973年10月,在Mig-25已經投入量產並正式服役了將近四年之後,又出現了墜機事件——駕駛員在低速飛行時觸發了小概率發生的翼面氣動突變,導致尾翼在氣流壓迫下無法還原,使得飛機陷入了軸向翻滾,而因為當時較低的飛行高度(1500m),駕駛員沒有充足時間進行調整,最終飛身碎骨。經過研究之後,軍方花費將近一年的時間調整了Mig-25的轉軸,成功解決了飛機在低空低速情況下小概率失穩的問題。

在空機時,Mig-25的最高時速可以達到3.2馬赫,但當滿載半噸飛彈時速度會降到3馬赫以下。測試人員發現,全速飛行很容易損害飛機的發動機,除此之外這種飛機維持最高速飛行速度的時間長短取決於機內儲存的冷卻劑容量,但是冷卻劑會擠佔燃油的攜帶量,這也就意味著最高時速的維持時間和續航時間不可得兼。在實戰中,軍方對Mig-25的各方面承載量都有嚴格要求,因為曾經出現過重量較大導致機體出現不可逆形變的情況。這一現象被認為是氣動原因,而不是機體在設計上的強度原因。

三、多種機載飛彈帶來強大火力

作為專門截擊入侵敵機以保護己方重要樞紐的截擊機,Mig-25裝備了Mertch-A陣列雷達和Mig-RP-25雷達這樣高性能的雷達系統以及多枚威力巨大的空對空飛彈——包括R-23中距離空對空飛彈、R-40RT飛彈、R-60短程空對空飛彈以及AA-9短程飛彈等多種可以給敵方飛機帶來很大戰略威脅的先進武器。在1976年發生飛行員叛逃事件之後,為了避免洩密,蘇聯在隨後的機型中安裝了RP-25M 「Sapfir」連續波體制雷達,並在機鼻部位安裝了TP-26跟蹤系統以達到45km的目標搜索範圍。

而Mig-25最具代表性的機載武器就是AA-9「阿莫斯」空對空飛彈,這一武器在隨後的Mig-31中也得到了普遍使用。該型號飛彈即使是在今天也是十分優秀的,它採用多功能雷達導引,打擊範圍極大(兼具下視、下射能力),既可以攻擊敵方低空飛行的巡航飛彈,也可以對敵方入侵的戰略轟炸機(假想敵XB-70)造成致命打擊。與同時期美軍的AIM-54A飛彈相比,這種飛彈的重量更大,機動性也要更好,最主要的是它的最大射程可達120km。

在實戰之中,Mig-25堅固結實的機身和可以隨時起飛並迅速到達指定位置、指定高度對敵機展開攔截的特點起到了很大作用。憑藉這些優點,出口至伊拉克的Mig-25得以在服役二十多年後還在伊軍「稀碎」的防空體系中擊落美國的F-18戰機,這也是伊拉克戰爭中伊軍擊落的唯一一架美軍戰鬥機。Mig-25可以以低於兩倍音速的速度繞過北約機群,在不與預警機顫抖的情況下找到機會,在30km之外使用機載的空對空飛彈進行打擊。

總體來說,Mig-25是一款性能十分優越的飛機,其全鋼打造的機身和逆天的動力系統是史上絕無僅有的,是蘇聯唯一一款可以高速截擊美軍「黑鳥」偵察機的戰機。在當時蘇聯掌握的技術並不高端的情況下,設計人員通過簡單粗暴的方式達到了想要的效果,它也因此成為了能夠真正代表蘇聯的戰鬥機之一。雖然Mig-25有著缺陷與不足,但是它的誕生讓我們看到那一代人的艱苦條件下的堅韌與不屈,也讓西方社會感受到了真正的威脅。Mig-25代表了蘇聯戰鬥機的最高水平,它的故事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投身軍工事業,為現代戰鬥機的發展作出貢獻。

相關焦點

  • 一代傳奇戰機米格25:飛行速度比飛彈還快,力大磚飛的代表之作
    所以在1960年米格二一戰鬥機應運而生,同時測試了R-15-300加力渦噴發動機,這次測試經歷了一年的時間,通過這段時間的高密度飛行,才為這款發動機提供了有力的動力保證,之後才開始米格25「狐蝠」戰鬥機的研發。
  • 騙了美國十幾年,比飛彈還快,終結美國神話的米格-25有多可怕
    有這樣一款戰機,它是有史以來最結實的戰機,還是全球飛行速度最快的戰機,除此之外,它更是經典的低科技趕超高科技的奇蹟。就連美國的F-15戰機都無法攔截它,它到底是誰?它其實就是號稱"飛行不鏽鋼"的傳奇戰鬥機——米格-25"狐蝠"戰鬥機。
  • 二代機打敗三代機,擊落美國F18後全身而退,為何米格25依舊毀譽參半?
    那麼,略顯另類的米格25到底是一款怎麼樣的戰機,為何即使它能夠擊落三代機也沒能成為主流戰鬥機,反而成了落後的代名詞呢? 北約綽號「狐蝠」。其次,米格25的航電系統落後,不具備下視下射能力。雷達尺寸巨大,但探測能力卻有限。同時,米格25在中低空的機動能力比較差,屬於典型的二代機,面對高機動性的第三代戰機時可以說整體性能仍處於劣勢。 從米格25的性能來看,該機更適合於攔截作戰,憑藉高速飛行能力快速攔截入侵的敵方戰機,特別是那些機動能力差的轟炸機和偵察機。
  • 高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達摩克利斯之劍的典故達摩克利斯是公元前4世紀義大利敘拉古王朝的朝廷高官,他非常羨慕國王狄奧尼修斯所擁有的絕對權力和榮華富貴,每每奉承狄奧尼修斯道:「你多麼地幸運,你擁有人們想要的一切,一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狄奧尼修斯算是聽膩了他拍的馬屁,索性提議與他交換一天身份,給他嘗嘗當國王的滋味。於是,達摩克利斯就當了一天的國王。
  • 什麼戰機飛得比飛彈還快?米格25把飛彈累壞了,讓美國落後數十年
    現在人們的觀點就是飛機跑不多飛彈,但是在世界戰機發展史上,卻有一款戰機硬是把追擊它的空空飛彈給累吐了,還讓飛彈無奈自爆。它就是高空高速戰機的巔峰之作,鼎鼎大名的米格25R戰機。擁有最高升限3萬米和3.2倍音速的極限飛行速度,是當時任何攔截武器都難以企及的。
  • 為什麼米格25的影響那麼大?
    ·米格25轟炸機由於米格25戰機卓越的高速度性能,不僅受到蘇聯空軍的青睞,而且也受到伊拉克和敘利亞等國家空軍的青睞,全部米格25戰機都有一定數量的進口,其生產總量超過1200架。而且米格25戰鬥機也有很好的實戰記錄,比如在海灣戰爭中,在伊拉克空軍完全癱瘓的情況下,一架米格25單槍匹馬擊落美軍海軍一架F18戰鬥機,除了懷疑是F15戰鬥機外,其他都是些什麼呢?
  • 這種俄制戰機外形酷似米格21卻從未出口,險些撞毀鮑爾斯的U2
    不過,米格-21主要裝備的是蘇聯空軍(VVS),而蘇聯國土防空軍(VPVO)則主要裝備截擊機,也就是以蘇霍伊戰鬥機為主,與米格-21幾乎同時期裝備的VPVO的,就是一型「大號米格-21」——蘇-9。蘇-9隻比1956年首飛的米格-21晚了1年首飛,同樣在1959年服役,由於兩種戰機都是三角翼正常布局單發戰鬥機,連北約綽號都很類似,1957年在圖希諾航空節率先公開亮相的蘇-9叫「捕魚籠」,而1961年才亮相的米格-21叫「魚窩」。
  • 車內汙染是懸在車主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當國王的頭上懸著一把搖搖欲墜的利劍,那麼再美好的宮殿也將隨時成為喪命之所。人們常用這個希臘神話中的故事來警示世人,這柄著名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也被用來比喻安逸祥和背後所存在的殺機和危險。如今,隨著汽車走進了越來越多人的生活,又有一柄達摩克利斯之劍悄悄現世,那就是車內空氣汙染。
  • 英語成語:警告危險的達摩克利斯之劍a Damocles sword
    狄俄尼索斯的廷臣的達摩克利斯(Damocles)貪圖錢財,追求享樂,羨慕主子的生活。有一次,他對狄俄尼索斯極力恭維一番,羨慕之情十分明顯。狄俄尼索斯邀他赴宴,但在達摩克利斯頭上用一根頭髮懸掛著一把劍。整個宴會過程中,達摩克利斯坐在劍下,恐懼萬分。
  • 高懸最嚴厲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在古希臘的傳說中,有一把非常有名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中文也叫「懸頂之劍」,用來比喻和提醒人們要有危機意識,心中警鐘長鳴。美國前總統約翰·甘迺迪就曾將核災難威脅比作人類頭頂懸著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我們希望通過此次疫苗造假事件的「最嚴厲的處罰」,使高額的處罰與巨額的賠償成為所有企業頭頂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 達摩克利斯之劍
    別的,人們之所以會把新零售看成是一個概念,首要是由於他們仍然在用電商之實行新零售之名罷了。站在這個視點,咱們就不難了解,為什麼以阿里、騰訊和京東為代表的新零售玩家會如此熱心布局新技術,由於只要新技術成熟了,應用了,新零售才會有新的內容填充。假如新零售仍然限制在網際網路的天空下,那麼,悉數的悉數都將回到網際網路的怪圈當中。
  • 蘇聯最快的戰鬥機,名震一時的米格25,為何在海灣戰爭中不堪一擊
    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裝備著大量蘇式戰機的伊拉克,遭到了戰機更先進的美軍的碾壓式攻擊。伊拉克空軍的米格25戰鬥機想要通過速度優勢來對付美軍戰機,卻總是被美軍抓住弱點近身纏鬥,最終被美軍戰機擊落。在整個海灣戰爭中,米格25戰鬥機最多只擊落了一架美軍戰鬥機(有爭議),真實戰績極可能是"零蛋"。米格25戰鬥機是冷戰時期飛行速度最快的戰鬥機之一,即使米格25戰鬥機不如美國的三代戰鬥機,也不至於被打出"零蛋"的成績,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米格25戰鬥機在海灣戰爭中不堪一擊呢?米格25戰鬥機之所以在海灣戰爭中不堪一擊,和一位叫別連科的飛行員有很大的關係。
  • 新茶飲的4把「達摩克利斯之劍」:品質標準、口味管理...
    新茶飲頭上,正懸著4把「達摩克利斯之劍」。   -01-   一個古希臘傳奇故事   什麼是達摩克利斯之劍?從一個古希臘傳奇故事講起:   達摩克利斯是公元前4世紀義大利徐拉古的僭主狄奧尼修斯二世的朝臣,他非常喜歡奉承狄奧尼修斯。
  • 「達摩克利斯之劍」與「阿喀琉斯之踵」
    達摩克利斯是公元前4世紀狄奧尼修斯二世的朝臣,他非常喜歡奉承君主。他對國王說:作為一個擁有權力的人,您實在很幸運。國王則提議與他交換一天的身份,那樣他就可以體驗一下作為一國之主是什麼感覺。在晚上舉行的宴會裡,達摩克利斯當然非常享受,可是直到晚宴結束,他才注意到王位上方僅用一根馬鬃懸掛著的利劍。嚇得他立馬跪地請求狄奧尼修斯放過他,他再也不想得到這樣的幸運。
  • 米格25有多強?空空飛彈都追不上
    時至今日,飛行速度能和米格25對比的戰鬥機,也只有該機的後續機,米格31。在中東的一次空中較量中,面對敵方越境偵察的米格25截擊機,以色列空軍戰機發射的空對空飛彈居然都沒追上,米格25當時開加力直接甩開了以色列空軍戰機發射的空對空飛彈。米格25最大的特點有兩個,飛的高,飛的快,該機之所以會有如此大的飛行速度,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 偷窺青藏高原的眼睛:印軍的米格-25高速偵察機,飛得比飛彈還快
    在2000年,印度人認為他們的空軍戰機可以用3倍音速在青藏地區上空自由行動,如入無人之境,這個依仗就是6架蘇制米格-25RB高空高速偵察機。1950年代後半期,米高揚設計局致力於開發一種飛彈都追不上的高空高速戰鬥機。米格-25高空高速戰鬥機機應該是米高揚設計局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是蘇聯航空史上航速最快的量產截擊機,航速高達3馬赫!
  • 美軍曾以為是外星科技,米格25最終為何淪為了笑話?
    如果蘇聯軍方需要,那麼在莫斯科附近起飛的米格-25戰鬥機完全可以深入歐洲腹地進行軍事偵察,美軍也只能看著這款飛機飛進來再飛出去,甚至美軍都不敢想像F-4戰鬥機與這款戰機作戰的下場會有多麼慘。不過,美國軍方最不能理解的是,究竟什麼戰鬥機可以達到3倍馬赫而機身卻不會過熱。
  • 沒有最快,只有更快:米格25靠擊落美軍F18,給海灣戰爭傳說添堵
    如今這種理念已經過時了,在上世紀60年代卻非常流行,各國都在試圖研發速度更快的戰機,當時為了應對美國的XB70戰略轟炸機項目,米格設計局開始研發克服高速轟炸機的米格25截擊機,極力追求高空高速。西方曾很早就了解這款戰機上世紀70年代初的時候,米格25被用於執行對以色列的偵查行動,曾經讓西方嚇了一跳,實際速度竟然超過了3馬赫,高度也是一般戰機壓根到達不了的,當時米格25讓北約望而興嘆,連飛彈都追不上。
  • 美國的U-2高空偵察機,現役的戰機中有幾款還能進行攔截?
    U-2偵察機已經服役六十多年了,最新型號號U-2R仍然是美國的主力戰機。這款戰機適用範圍非常廣,在美蘇爭霸時期就問世了,是兩大軍事集團對峙的產物,想要竊取蘇聯國內軍事發展的情況,美國開始進入高空偵察機這個領域。要想建造一架合格的高空偵察機,又兩點必須要符合,一是要滿足高空,其次就是能夠在高空對地面進行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