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張貴妃:宋仁宗明晃晃的偏愛,為了封后策劃了多少事情

2020-12-23 大白讀史

還記得《清平樂》中的張貴妃張妼晗嗎?劇中的張妼晗是在不討喜,但是因為「表妹」給人的印象太深刻,還是有不少人表示:雖然知道這個女人很壞,但就是討厭不起來怎麼辦!

事實上,如果這部劇不是在講徽柔和懷吉的意難平,不是有宋仁宗和曹皇后雙方心底都默默喜歡著對方的設定,不是有苗娘子的深情和溫柔在前。那麼按照歷史上真實的張貴妃,估計大多數人都會發出這個感慨:我知道她這麼做是不對的,但是我就是討厭不起來她怎麼辦!

《清平樂》畢竟是小說改編的,雖然裡邊的很多事情已經在貼近史實了,但是秉承著藝術化的原則,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很多改變,否則這就不叫電視劇了,這叫紀錄片。劇中的張貴妃,就算是以一個觀眾的身份來看,也覺得她每天神經兮兮的,還識人不清。殺害自己孩子的兇手天天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晃悠,她偏偏去咬上皇后,甚至還覺得是小徽柔一個孩子害了她的女兒。轉頭又為了固寵要將殺了自己女兒的仇人送上龍床。

看到這裡,大家都會覺得這個張貴妃多多少少沒點腦子。先不說這個人可是殺了你孩子,就是當時可是她頂替了你的位置要在宴會上獻舞的。

也難怪小徽柔會當面懟她:「瘋子」。

但是歷史上的張貴妃可不是這樣的,否則在禮教規矩嚴明的後宮,真的這樣每天疑神疑鬼、披頭散髮還敢懟官家,她也不能從一個良家子一路升到貴妃,死後還能讓宋仁宗念念不忘、悲痛異常,在曹皇后還在世的情況上不顧禮制將她追封為溫成皇后。

要知道,宋仁宗是一個多循規蹈矩、克己復禮的人啊!但是宋仁宗這一輩子在禮制上的偏差,都給了張貴妃,也都是因為張貴妃。

宋仁宗在遇到張貴妃之前,不是沒有遇到過讓他動心的女子。和第一任皇后郭皇后一批進宮的張美人是一個,只可惜美人紅顏薄命,早早去世了。郭皇后因為不慎打傷宋仁宗後被廢後,在立第二任皇后曹皇后之前,他動心的是一位姓陳的女子,這個女子自小被養在太妃,也就是先帝的嬪妃身邊,宋朝時期後宮嬪妃特別喜歡收養女。就連曹皇后,後來也是收了高滔滔做養女。

他當時一心想立陳氏為皇后,奈何陳氏的身份實在太低,迫於朝臣壓力下,他只能將陳氏送出宮去,另立了曹氏。

所以對於曹氏,宋仁宗本來就沒有什麼感情,更何況這還是大臣們逼他立的。歷史上宋仁宗對曹氏,根本沒有電視劇裡那樣,彼此誤會心意,其實心底裡都默默喜歡著對方。與宋仁宗為張氏做的事情一對比,宋仁宗對此曹皇后可謂是冷待。

立了曹氏之後,在一次宴會上,宋仁宗才見到了張氏。張氏長相極美,善跳舞,是養在宋仁宗養母小娘娘楊淑妃身邊的姑娘,也是一個良家子,父親祖父都曾中進士,只不過是因為父親早早去世,她幼年失怙,才不得不進宮的。

這下好了,那群大臣沒理由攔著他要納妾了。

於是,康定元年封正五品才人,慶曆元年封正四品婕妤,正三品美人、正二品修媛,一年多的時間,張氏連升三級,寵冠後宮。

宋史卷第二百四十二列傳第一,其中記載:"長得幸,有盛寵。妃巧惠,多智數,擅承迎,勢動中外。"大概意思是說張貴妃盛寵不衰,靈巧賢惠,聰明機智,擅長奉承迎和,宮裡宮外都認可。

能得到史書上這樣的評價,張貴妃怎麼也不能是《清平樂》裡的那個神經兮兮有被害妄想症的女人。

歷史上,張貴妃很識大體,從不會讓宋仁宗為難。而且也很節儉,宋仁宗在位時期,後宮一片節儉之風。但是在電視劇裡,張貴妃是怎麼招搖怎麼來,花冠怎麼複雜怎麼整。然而歷史記載張貴妃的寢宮;裡的裝飾,就是普通的黃絹緣席,沒有絲毫逾矩,唯一用來裝飾的宋仁宗用飛白書寫的一幅字製成牌匾,朱漆金字而已。

想想在宋仁宗眼裡,一個女人的房間裡什麼都不放,也不追求華貴精美的東西,只放了自己的飛白書,怎麼可能不感動。

更令宋仁宗感動的是,史書上記載的禁中之亂。皇帝身邊的親事官作亂,當時宋仁宗正在曹皇后宮裡。曹皇后立馬起身下令保護皇帝,另外傳令所有人緊閉門戶,任何人不能出來。別人都乖乖聽話了,這場作亂也快速被壓下去,這期間別人都聽皇后的緊閉門戶,只有張貴妃跑了出來找宋仁宗。

最後張貴妃在皇后寢宮裡找到宋仁宗,一頭扎進去向宋仁宗訴說自己的擔心時,斥責不懂規矩是電視劇裡為了符合宋仁宗和曹皇后CP人設才做出來的,事實上宋仁宗已經感動得一塌糊塗了。有一個姑娘一心一意的愛著他,把他當作天,在這樣危險的情況下第一時間想到他,不顧自己的安危,多令人感動。

張貴妃也就是因為這件事情,救駕有功成功晉封為貴妃的。

實際上從這個時候宋仁宗就已經在策劃要封張貴妃為後的,因為這場叛亂中,張貴妃只是危險之中前來尋找宋仁宗,在宋仁宗的口中就是救駕有功。而遇事臨危不亂的曹皇后,宋仁宗不但沒有肯定她的功績,反而刻意散播陰謀論,暗示就是皇后刻意這樣做的。

不僅如此,在張貴妃身上,深刻體現了什麼叫「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宋仁宗為了給張貴妃一個好的家世,將張貴妃的親戚、同父異母同母異父兄弟、甚至曾經在張貴妃落魄的時候不接濟她的小叔叔,凡是沾親帶故的,甚至是支持張貴妃的大臣全都升了官,其中文彥博一舉做了宰相。

要知道,一開始廢郭皇后的時候,就是因為宋仁宗和宰相呂夷簡達成了一致,才能成功廢后的。

這麼大動靜,朝臣當然也不是傻子。於是就在宋仁宗準備再升張貴妃小叔叔做宣徽使的時候,朝臣們群起而攻之,尤其是包拯唾沫星子都噴皇帝臉上了,於是這件事不了了之了。

張貴妃從入宮為妃開始,一年內連升三級,四年內連生三女,只可惜女兒都夭折了,也因為這個,張貴妃身體大受損傷,年僅三十一歲就去世了,到死也沒能做到皇后。

張貴妃死後,宋仁宗哀痛異常,執意追封她為溫成皇后,不顧朝廷阻攔,也不顧他還在世的妻子曹皇后。張貴妃居住的寢宮溫成閣一直保持的原狀,可見宋仁宗是真的愛這個女子。

相關焦點

  • 清平樂張貴妃結局是什麼 張貴妃歷史人物原型介紹
    雖然曹丹姝此後被立為皇后,但要說仁宗最喜歡的妃子還是張妼晗,只不過曹皇后背後勢力強大,加上此前仁宗已經廢過一位皇后,不好再廢第二位,所以張貴妃到死也沒能坐上皇后之位。這次就來跟大家簡單介紹下,歷史上宋仁宗為什麼如此寵愛張貴妃,一起來看看吧。
  • 《清平樂》:徽柔公主出生仁宗一臉寵溺,張貴妃上線趁機接近仁宗
    《清平樂》:徽柔公主出生仁宗一臉寵溺,張貴妃上線趁機接近仁宗文/呱呱熱劇在今晚更新的《清平樂》中仁宗和丹姝的感情還是最受到大家的關注,仁宗對丹姝的情誼終於被大家看出了端倪。而傳說中的張貴妃張妼晗終於長大成人,在下集中即將和仁宗展開情感糾葛。預告中的張妼晗就不是個省油的燈,遇見曾經安慰她的仁宗時沒有顧全禮儀大喇喇地跑去相認,得到否定的答案還不依不饒,對著自己的教習連連表示不可能,可見此人是個極度自信和膽大的人,要知道此事否定人是皇上,任誰都不敢再多提,張妼晗卻不一樣。
  • 歷史上的宋仁宗,活得多憋屈?
    電視劇開播沒幾天,微博上就有了一個熱搜,叫「影視劇裡最難當的皇帝」。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理解《清平樂》這部歷史劇,路上讀書將無劇透為大家解讀歷史上的大宋朝,帶你了解真實的宋仁宗。到最後,仁宗只好放棄,娶了大臣們建議的曹皇后。曹皇后出身將門,處事得體,但是長得一般,所以宋仁宗也並不怎麼喜歡她。他後來愛上一個姓張的美人,恩寵有加,把她封為貴妃。這位張貴妃,可不是一個木頭美人,她一直盯著皇后的位置,就希望皇帝能夠廢了曹皇后,給自己這個名分。
  • 為何專寵張貴妃?宋仁宗內心真正的需求寄託
    她愛官家,愛得純粹自然,愛得熱烈奔放,愛得有些任性,缺點也是這麼明顯,她把皇帝當成了自己的丈夫去愛,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讓仁宗覺得自己是一個被需要的男人,在張貴妃這裡徹底的放鬆。而曹皇后是那完美的女子,讓人有點不敢接近,仁宗的心裡對曹皇后始終有一種隔閡。
  • 從仁宗作品看一個真實趙禎
    選拔的主要人才:文學家:蘇軾(宋六家之一)、蘇轍(宋六家之一)、曾鞏(宋六家之一);理學家:程顥(宋明理學創始人之一,洛學創始人)、程頤(宋明理學創始人之一,洛學創始人)、張載(經學家,關學創始人);而1057年二月病癒後,趙禎便馬上振作理政,慧眼任用歐陽修等大文豪擔任主考,改革考試內容,在這次科舉上賜奏名進士、諸科及第出身八百七十七人,殿試中親自考試舉人(《宋史》)。只有最高領導是文化行家,不憑藉個人喜好的「婦人之仁」,才會有從上到下的文人輩出,群星璀璨!仁宗是「君王之仁」!
  • 清平樂:揣測人性第一,夏竦3次猜中仁宗核心訴求,差點諡號文正
    這3次猜中仁宗核心訴求,分別是保住韓琦,給自己留了後路之事;污衊石介,彈劾新黨朋黨之事;後宮禁衛叛亂,張貴妃上位之事。第一件,保住了韓琦。仁宗、英宗三次賜爵「國公」,被世人稱為「韓公」。在北宋與西夏的戰爭中,韓琦派大將任福與元昊開戰,但李元昊是什麼人?曹皇后的伯父曹瑋看到他的肖像後,都要誇一句:「真英物也。若德明死,此子必為中國患!」他一人之力,讓西夏「三分天下居其一,雄踞西北二百年」。單講軍事才能方面,李元昊確實厲害,地處四戰之地卻發展壯大,先後擊敗宋遼。
  • 清平樂:御花園裡的一個場景,展現了仁宗對國事和家事的良苦用心
    一、大宋宮廷是流行元素的發源地宋仁宗是一代明君,可他並非是只愛江山不愛美人的冷酷皇帝,他對張貴妃的寵愛,更顯示了一個帝王的溫情。因為張貴妃身上的獨特魅力吸引著他,為了博得美人開心,他總是想把好東西送給她。金橘,本是江西的特產,因為出產地太偏遠,開封府的許多人都不認識。
  • 音頻說「宋」 04丨江湄:從《清平樂》談宋人筆記與政治文化
    但是,小說筆記到了中唐時期發生重要變化,不少作者開始自覺地以嚴肅態度記錄有歷史價值的見聞和經歷,目的是為後世撰述史書提供史料,或是為了補充、糾正當時官方的歷史記載,比如李肇寫的小說筆記叫做《唐國史補》,這就有意識地把虛構的傳奇小說和記載歷史事實的雜史筆記也叫野史筆記區分開來了。
  • 仁宗表示:這「鍋」我不背
    自從宮鬥好手張貴妃下線後,曾經一度引起熱議的帝後CP和帝妃CP逐漸淡出討論圈,而徽柔與懷吉的虐戀情深則成了眾人關注中的焦點。出身高貴的帝王長女徽柔因為多次的愛而不得而趨於崩潰,曾經那個天真明豔的小姑娘,最終化身為了寂寂深宮最可悲的犧牲者。
  • 清平樂曹皇后和張貴妃,搞事業和談戀愛哪個才是女人最好的歸宿?
    《清平樂》後宮戲中不得不提到的兩個人就是曹皇后曹丹姝和張貴妃張妼晗,雖然現在的劇情張妼晗還沒有上位貴妃,但是歷史上張美人最後被封為貴妃,地位僅低於皇后,她生前沒有超越皇后,在死後被仁宗追封為皇后。曹皇后在和仁宗大婚之前,還有過一段婚姻,只是在新婚當晚兩個人就合離了。對於有才華,又有格局和眼界,氣度和胸襟都不輸於男人的曹丹姝來說,她是完全有能力也可以在後宮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但是偏偏帝後的CP大旗幾次剛剛扛起馬上又熄了火。
  • 【說課】第30天:高中歷史《宋明理學》
    我說課的題目是《宋明理學》。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於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一、說教材過渡:分析教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和基礎。下面,我來談談對教材的理解。《宋明理學》選自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三第一單元第3課。
  • 讀《大宋真天子——一代仁宗趙匡胤》
    面對歷經五代亂世,道德淪喪的神州大地,宋太祖順應天道,胸懷仁德,通過孜孜不倦的努力開創了有宋一代三百餘年的基業,使整個宋代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王立新教授的《大宋真天子——一代仁宗趙匡胤》(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出版)從對宋太祖的介紹可一窺整個宋代的基調。
  • 偏愛,才是檢驗一個男人愛不愛你的標誌
    長大後再看,才發現妲己和紂王才是真愛。妲己雖為狐妖,卻有著人類的情感,不惜拿命換取紂王的愛情,她本可以殺了紂王得道升仙,卻甘願陪紂王赴死,陪他到最後一刻。紂王本是大王,可以娶妻三千,但他依然只取一瓢飲,獨寵妲己,只要美人不要江山。
  • 高中歷史重要考點:宋明理學
    無論是哲學層面上的各種各樣的本體論,還是作為道德基礎的人性論、存理去欲的修養論、格物(格心)的認識論、成賢(成聖)的境界論、由修齊而治平的功能論,都是以倫理道德為核心的。(3)更多地吸收了佛道因素。宋明理學作為儒學發展的一個階段,帶有明顯的佛學化特點,例如吸收禁欲主義思想作為理學的核心思想,提出「存天理,滅人慾」的道德主張。
  • ...張貴妃一共生了幾個孩子結局怎麼死的 張貴妃扮演者個人資料大...
    《孤城閉》張貴妃一共生了幾個孩子結局怎麼死的 張貴妃扮演者個人資料大起底時間:2019-04-16 13:13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孤城閉》張貴妃一共生了幾個孩子結局怎麼死的 張貴妃扮演者個人資料大起底 王凱、江疏影主演的電視劇《孤城閉》雖然還未播出,但是從網上曝光的劇照來看,
  • 將軍在上電視劇結局是什麼 劇情及人物關係圖介紹
    ­  將軍在上人物關係介紹­  自殺青以來,《將軍在上》的預告中,葉昭(馬思純 飾)被封為天下兵馬大將軍,班師回朝女兒身暴露。­  而西夏王子伊諾(張峻鳴 飾)野心十足,一直覬覦大宋,是將軍和郡王的實力對手。眾主演之間將碰撞出怎樣的火花著實令人期待。
  • 《清平樂》王凱演的宋仁宗符合歷史嗎?專家:守成之君
    仁宗先後立了2位皇后,但都不是他喜歡的人。第一任郭皇后是劉太后安排的,性格比較潑辣,愛管皇帝。劉太后去世後,仁宗在內侍和呂夷簡的慫恿下,廢了郭皇后。這當中還有個插曲,郭皇后因為吃醋要對尚美人大打出手時,仁宗過去勸架,被皇后一巴掌誤傷在脖子上,這一段被電視劇很好地演繹出來。「電視劇裡的仁宗很英明,好像什麼都看透了,但歷史上他這個人是比較懦弱平庸的,有點妻管嚴,也沒有那麼清心寡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