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海鮮一直是美食界必不可少的重要一員。吃魚有刺,吃螺有沙,唯獨吃蝦不僅免去烹飪洗淨的諸多麻煩,還沒有剃刺的煩惱,所以一直都是大人小孩人人愛的存在。清蒸,爆香,油炸,油燜……縱使做法五花八門,蝦肉的鮮美滑嫩卻是不變的。而作為靠海而生的臺灣人,在蝦這一單品上也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想像力,衍生出各種各樣的做法。其中一家有名的小吃店甚至能做出20種口味,你又吃過幾種呢?
鹹蛋黃蝦,顧名思義就是用鹹蛋黃來炒大蝦。鹹蛋黃本身量少,所以為了要完全包裹住蝦的表面需要多放幾顆鹹蛋黃。廚師首先會給新鮮的大蝦來一場冰水浴,來鎖住蝦的鮮味,然後快速生蝦剝皮,這其中就很考驗師傅的手速了。等蝦過油後立刻放鹹蛋黃沫鋪滿鍋底,再快速翻炒大蝦來上色,等到鹹蛋黃裹滿了蝦的全身後就可以出鍋了。因為蝦殼已經提前去掉,鹹蛋黃的香味和鹹味充分的融入到蝦肉中,吃起來也不用擔心把蝦殼剝去後心疼上面的鹹蛋黃酥皮。
相信很多人都試過啤酒配大蝦,但是啤酒剁椒蝦就很少有人吃過了。首先剁椒和啤酒來炒菜這個組合就十分有趣,讓人不禁想知道是什麼樣的味道。廚師首先會用粉絲和啤酒打底,然後在上面鋪滿切成對半的大蝦,淋上一層剁椒後就放進蒸鍋中蒸6分鐘就可以拿出來了,最後上桌前淋一勺熱油提味,一鍋啤酒剁椒蝦就可以開吃了。
電吹風胡椒蝦,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覺得很奇怪,什麼蝦這麼金貴還要電吹風呀。然而這道菜卻是灣灣人民的最愛,而且還必須用專門的容器——甕,來盛放才行。用甕煮好後,廚師會一邊翻一邊用Tony專用的電吹風吹大蝦的表面,讓蝦殼變得更香脆,然後就可以端著整個甕上桌了。其實用甕來燜煮跟砂鍋很像,能讓醬料和蝦充分接觸和相融,但是煮久後難免蝦殼會太軟而失去了蝦的新鮮感,所以使用電吹風來吹乾蝦殼可以增加整道菜的口感,外表酥脆,內裡軟香,讓人停不下來。
泰式酸辣蝦,酸辣在中國的菜系裡十分常見,那麼如何才能讓一道酸辣的大蝦產生不一樣的味道呢?秘訣就在這個酸上,傳統的做法酸一般來自醋或者酸菜酸豆角,而泰國的酸則來自水果——檸檬。因為是水果的酸味,所以帶著清香和層次感,在配料的使用上難度也較大,但使用恰當的時候卻能讓人很驚喜。而且檸檬的酸味可以激起人的食慾,裹著檸檬酸味和辣椒味道的大蝦吃起來也是別有風味的。
XO醬蝦,作為醬中之王的XO醬,其名字代表的意思就是「世界頂級醬料」,因為採用了上好的原材料,所以其鮮美的味道也是出類拔萃的。選用精品火腿肉,純正大粒瑤柱配上海蝦米等原料製成。從原料上來看,XO醬是極適合搭配各種海鮮烹製美食的。所以炒大蝦配XO醬相當於提升了蝦的海鮮味,二者相合的這道菜才能更加好吃。
快手香酥蝦,這是一道做法簡單的家常菜,所使用的配料都十分常見。那麼讓蝦殼變軟的秘訣在哪呢?就在這醃製的過程中。先用胡椒粉,生抽,澱粉和蠔油醃製,目的是讓配料滲進蝦殼中,然後在放油鍋裡快速炸成蝦殼金黃色便撈出,再用底油加姜蒜小米椒爆香,最後將蝦一塊再翻炒均勻就可以出鍋了。當然可以在配料中再添加自己喜歡的,比如芹菜,蔥花和香菜等。炸蝦的關鍵就在快,要在表面酥脆後立刻關火撈出,這樣才不會炸過頭。香酥炸蝦的口感就在一個酥字,脆而不刺,一咬就碎,蝦肉鮮美入味,才是一道好的香酥蝦。
當然,以上的幾種蝦的做法還只是滄海一粟,以祖國廣大吃貨的力量,繼續挖掘出更好更多的做法也是指日可待的。因為篇幅原因無法將所有的做法通通羅列出來,便只選取了其中幾個比較有個性的做法,像榴槤蝦,芝士蝦,奶酪蝦等等偏西式的做法也有自己的獨特風味。蝦作為一道老少皆宜的美食,在世界各地都廣受歡迎,其做法都體現了當地人民的飲食習慣,小小一道蝦就有這麼多門道,後期我們會繼續跟進大蝦的各種各樣的做法,一定要繼續關注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