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何可
9月11日上午,鄭州嵩山飯店的糕點製作間裡,來自昆明的月餅師傅秦震麻利地揪下一坨面劑子,摔在案板上,揉圓壓扁,捏成窩狀,放入白糖醃製的鮮玫瑰花、宣威雲腿等調拌成的餡料,用手掌壓成月餅的形狀,放入託盤中,烘烤十多分鐘後,金黃髮亮、香氣撲鼻的鮮花雲腿月餅就出爐了。
「選料、和面、做餡、包製、烘烤……整個過程需要十幾道工序,全靠手工。」秦震說,這份手藝至少傳承了百年。秦震今年52歲,15歲在昆明老字號糕點作坊「桂美軒」當學徒,37年來他始終堅持手打月餅。
「只有手工和面才能掌握面的乾濕度,做出的月餅才會口感酥綿、回味綿長。」秦震說,傳統滇式月餅製作過程比較繁瑣,要把好每一步工藝,從時間到溫度、從選料到製作,才能確保每一塊月餅的品質。
最後一爐月餅出爐,看著託盤上飽滿發亮、色澤金黃的月餅,聞著空氣中彌散的香味,秦震舒了口氣,笑著對餐飲部經理趙保林說:「我敢打賭,中秋晚會上,雲南運動員一口就能吃出家鄉味!」
從大堂那邊時常傳來帶著鄉音的歡呼聲,製作間裡的秦震琢磨,估計又有運動員摘了獎牌,「興許還是一等獎吧」。同在嵩山飯店,寡言的秦震不好意思和雲南老鄉打招呼,但瞅見代表團中身著彝族服飾的女孩,卻讓他記掛起遠在昆明的彝族妻子。
老秦這趟鄭州之行不容易。嵩山飯店餐飲部經理趙保林飛到昆明找到他時,他膽囊手術摘除剛一周,身上的傷口敷料還在。女兒即將出閣,婚房才裝修一半,原本已推掉很多賓館酒店邀約,當聽說嵩山飯店專程請他為雲南代表團做滇式月餅,秦震毫不猶豫地應承下來,「我們各民族也是一個大家庭,中秋節這天一起吃月餅,象徵著各民族大團結。能為全國民族運動會出把力,再困難也要克服!」
為了在鄭州也能做出原汁原味的滇式月餅,秦震在選材上下足了功夫,確保傳承原有老味道。食材從昆明發往鄭州,在購物清單上,列有四川南充的油、昆明本地的糖漬冬瓜條、地道的宣威火腿、新鮮的食用玫瑰花……貨真價實、用料放心、不放添加劑的手工月餅傾注著匠人樸素而真摯的心意祝福。
「月餅代表著家鄉的味道,傳統的手打月餅更是咱雲南人記憶裡的味道。希望我做的月餅能給雲南代表團帶來『團圓』的味道。」秦震說。
女兒的婚禮在中秋假期舉辦,當天中午,秦震就匆匆趕往機場,飛回昆明。「不能親眼看到運動員們品嘗家鄉的月餅,有點遺憾。」秦震在微信裡說。不過這個小小的遺憾很快得到彌補,中秋晚會上,運動員們舉著月餅和老秦視頻對話,聽到帶著鄉音的謝謝,視頻那頭的秦震笑得咧開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