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西鄉縣人民法院  :交通意外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侵權人及保險公司是否承擔賠償責任

2020-12-21 陝西法制網

關鍵詞:民事訴訟、侵權、賠償

法律條文:

1、《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第三條規定,交強險是指由保險公司對被保險機動車發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車人員、被保險人以外的受害人的人身傷亡、財產損失,在責任限額內予以賠償的強制性責任保險。

2、《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六十五條第四款的規定,責任保險是指以被保險人對第三者依法應負的賠償責任為保險標的的保險。

3、《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八十五條的規定,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及其擱置物、懸掛物發生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賠償後,有其他責任人的,有權向其他責任人追償。

基本案情:

2018年7月24日7時許,蒲某駕駛兩輪摩託車行至316國道2059KM+400M處,適遇羅某駕駛陝FX9830號輕型貨車,在兩車會車時由於該貨車車廂放置的備胎墜落,蒲某避讓不及,撞上墜落的備胎,致蒲某倒地受傷。當天蒲某被送往西鄉縣醫院救治,診斷為:1、左脛骨平臺粉碎性骨折;2、左腓骨小頭骨折;3、左膝關節腔積液;4、左側脛後靜脈血栓形成。蒲某住院5天後因傷勢嚴重被轉入漢中市中心醫院住院治療20天,進行內固定手術,漢中市中心醫院診斷為,左脛骨平臺粉碎性骨折,左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經陝西漢中漢航法醫司法鑑定所鑑定,蒲某傷殘等級為十級,西鄉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該事故屬交通意外事故,雙方均無責任。羅某駕駛陝FX9830號輕型貨車在保險公司投保了機動車強制保險,事故發生時在保險有效期限內。依據本案事實,就本案如何處理有兩種不同意見;

一種意見認為,本案屬於交通意外事故,交警部門已認定被保險車輛無責,根據交強險條例的相關規定,保險公司在交強險無責賠償限額範圍內承擔賠償責任。

另一種意見認為,交警部門認定被保險機動車駕駛員不承擔事故責任,並非機動車一方民事賠償責任的免除,保險公司應根據機動車一方民事責任承擔情況,在交強險有責賠償限額範圍內承擔賠償責任。

對於上述兩種不同意見,筆者贊同第二種意見,其理由如下:

一、交強險是側重救濟受害人的強制商業保險險種。

交強險是由保險公司對被保險機動車發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不包括本車人員和被保險人)人身傷亡、財產損失,在責任限額內予以賠償的強制性責任保險。交強險的強制性特點表現在三個方面,即機動車保有人和管理人投保義務的強制性、保險人承保義務的強制性、受害人法律地位優先的強制性。受害人法律地位優先的強制性突破了傳統的合同相對性理論,在保險公司承保前提下,受害人有權在保險金額範圍內,直接向保險人行使賠償請求權。交強險還具有第三人利益性特點,交強險的目的主要在於分散和轉嫁被保險人對受害人應承擔的賠償責任,保障機動車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依法得到賠償。

二、交強險責任限額中的「責任」為民事責任。

交通事故主要有兩種,第一種為常見的交通責任事故,第二種是交通意外事故,司法實踐中,對於能分清交通事故主次責任的交通事故糾紛案件在如何適用交強險賠償上並無爭議,爭議最大的是在交通意外事故中,交強險是有責賠償還是無責賠償?主要依據是在道路交通事故中無責任這一限定語,認為交強險無責賠償依據的是交警部門的事故責任認定,即事故形成之責。事實上,上述觀點是站不住腳的。交強險雖在救濟受害人方面表現出極強的社會公益性質,但畢竟還是商業保險的一種,交強險商業險屬性必然指向保險公司承擔的民事責任,如何分散和轉嫁被保險人對受害人應承擔的賠償責任,自然還得依據交強險保險合同以及由合同所指向的民事責任。即被保險人是否需因交通事故承擔對受害人民事賠償責任才是判斷交強險是有責賠償還是無責賠償的依據。另外,交警部門作出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屬於對事故成因的調查結論,是民事糾紛中還原客觀事實的證據,但交警部門無權對民事責任的承擔作出決定。

三、本案應由保險公司在交強險有責賠償限額範圍內賠償。

對於交通事故中意外事故的責任承擔,主要見於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的規定:「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範圍內予以賠償;超出部分在商業保險限額內賠償,不足的部分由侵權人賠償」。本案中,蒲某與羅某均無法預見貨車備胎墜落致蒲某受傷這一意外事件,主觀上均無過錯,但蒲某的受傷卻因羅某駕駛車輛引發的後果。機動車一方基於前述事實和法律規定應為蒲某受傷結果承擔賠償責任,這種民事上的全責賠償在有交強險的情況下,可以依據保險合同轉嫁風險,保險公司需基於交強險保險合同和被保險人民事責任承擔的情況,在交強險責任限額內承擔有責賠償的義務。依據《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第三條的規定,交強險是指由保險公司對被保險機動車發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車人員、被保險人以外的受害人的人身傷亡、財產損失,在責任限額內予以賠償的強制性責任保險。《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六十五條第四款的規定,責任保險是指以被保險人對第三者依法應負的賠償責任為保險標的的保險。從上述法律規定可見,交強險屬於責任保險,承保交強險的保險公司是否應予賠付,不在於被保險人對發生交通事故是否有責任,而在於被保險人是否對第三人的損失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八十五條的規定,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及其擱置物、懸掛物發生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賠償後,有其他責任人的,有權向其他責任人追償。本案中,由於羅某對車輛裝載備胎安全性疏於管理,造成車輛在行駛中備胎墜落致蒲某身體損害,羅某系該車輛的所有人對所造成的損失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保險公司作為保險人,對被保險人所造成的損失應當在機動車強制保險限額內承擔賠償責任,超出交強險部分由侵權行為人承擔賠償責任。(穆光華)

責編:翟李強

主編:姚啟明

相關焦點

  • 陝西省西鄉縣人民法院:交通意外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侵權人及保險...
    經陝西漢中漢航法醫司法鑑定所鑑定,蒲某傷殘等級為十級,西鄉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該事故屬交通意外事故,雙方均無責任。羅某駕駛陝FX9830號輕型貨車在保險公司投保了機動車強制保險,事故發生時在保險有效期限內。
  • ...西鄉縣人民法院:交通意外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侵權人及保險公司...
    經陝西漢中漢航法醫司法鑑定所鑑定,蒲某傷殘等級為十級,西鄉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該事故屬交通意外事故,雙方均無責任。羅某駕駛陝FX9830號輕型貨車在保險公司投保了機動車強制保險,事故發生時在保險有效期限內。
  • 道路交通事故中機動車駕駛人員存在幾種常見的重大過錯,保險公司如何承擔保險責任
    許多當事人日常觀念中以為駕駛人員存上述重大過錯保險一律不予賠償,保險公司因經濟利益的驅動而藉故予以「概括性」的拒賠,使得許多當事人的利益因此被忽悠。      筆者日前遇到一交通事故當事人諮詢說保險公司告知其因交通肇事後逃逸而拒賠,是否有法律依據。答之,①認定構成交通肇事逃逸只能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門作出。
  • 交通事故中如何確定保險公司的賠償責任
    隨著我國機動車保有量不斷增加,人民法院受理的交通事故案件也在一直增長。在發生交通事故後,損失能否得到及時、足額的賠償,成為當事人十分關心的話題。
  • 交通事故責任賠償順序三步曲
    故交強險限額不足部分,由保險公司按照保險合同在商業三者險限額內賠償50萬元。仍有不足部分的損失17.2萬元,由侵權人王某承擔賠償責任。 法 條 鏈 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六條 同時投保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和第三者責任商業保險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當事人同時起訴侵權人和保險公司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下列規則確定賠償責任: (一)先由承保交強險的保險公司在責任限額範圍內予以賠償
  • 沒投保交強險事故賠償責任的法律規定
    第76條:「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範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定承擔賠償責任:(一)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
  • 婚禮過程中,婚車司機造成侵權應否承擔賠償責任
    二、婚車司機是否承擔責任 1、首先,婚車司機是否構成刑事犯罪 本案中,因女孩撿球,撿球位置為駕駛員視線盲區,根據駕車司機的基本常識及當時狀況,司機無法預知險情的發生或存在,對於客觀上造成事故的事實,駕駛員主觀無過錯,不承擔刑事責任。
  • 乘客「開車門」造成交通事故案件中的責任承擔問題
    根據《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第三條規定,機動車交通事故強制保險,是指由保險公司對被保險機動車發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車人員、被保險人以外的受害人的人身傷亡、財產損失,在責任限額內予以賠償的強制性責任保險。第二十一條規定,被保險機動車發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車人員、被保險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依法在機動車交通事故強制保險責任限額範圍內予以賠償。
  • 交通事故起訴的費用誰來承擔,能讓保險公司承擔嗎?
    現在每位車主都會買很多份保險,特別是交強險,在發生交通事故後,保險公司可以跟好保險的保額提供賠償,減輕當事人的賠償責任。那麼,交通事故起訴的費用誰來承擔,能讓保險公司承擔嗎?網友諮詢:交通事故起訴費用可以由保險公司承擔嗎?
  • 交通事故民事賠償案件(13個疑難)裁判觀點一覽表|2017
    高速管理處作為護欄的管理者,未及時對處於行車道內的護欄予以妥善處理,是造成道路存在安全隱患的原因之一,故高速管理處對魏某死亡造成的經濟損失,應承擔賠償責任。上訴人開發區管委會、神農公司作為316國道拓改工程的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在工程未竣工的情況下,未採取任何防護措施,是造成道路存在安全隱患的另一原因,故開發區管委會、神農公司對魏某死亡造成的經濟損失,亦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 意外交通事故責任該如何劃分?
    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件中,對於經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認定為雙方均無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行為,屬於雙方均無責任的意外交通事故,面對此類案件,法官應當如何判案呢?下面讓我們來看看這樣一個真實的案例。
  • 交通事故糾紛,以保險公司敗訴承擔訴訟費,理由並不充分!
    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訴訟中,人民法院通常會根據訴訟過程中查明的案件事實,判決保險公司對機動車道路交通事故中的第三者受害人承擔賠償責任。根據該條規定,人民法院判決保險公司承擔訴訟費,似乎順理成章。這種說法表面上看,似乎很有道理,但是,仔細想一下,就會發現問題,這種說法存在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六十五條第一款規定:保險人對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給第三者造成的損害,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或者合同的約定,直接向該第三者賠償保險金。
  • 「微法課堂」一起交通事故造成多人受傷,訴訟時效怎麼計算?
    此期間,方某與肇事者王某、黃某並未達成賠償意見,2017年下半年,方某向舟山市普陀區人民法院提起機動車道路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件,要求王某、黃某承擔賠償責任,王某、黃某及各自的保險公司均抗辯本案的訴訟時效已經超過。
  • 網約車發生交通事故,維修期間的停運損失該不該賠償?
    網約車一旦發生交通事故車輛維修期間產生的停運損失是否應予賠償?事故當天,張某將車輛送修。後張某起訴要求王某賠償其修車期間的誤工費損失。一審中,張某提交某網約車公司確認函、銀行明細等,證明其為某網約車公司全職司機,收入約每天440元。一審法院認為,案涉交通事故造成張某車輛損壞,經認定王某全責,故王某應承擔賠償責任。
  • 司法解釋擴大賠償責任 交強險覆蓋精神損害
    相關規定對交強險及相關保險企業有何影響?《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此進行了了解。無證駕駛、醉駕等人身損害由交強險先賠《司法解釋》規定,無證駕駛、醉駕、毒駕、駕駛人故意行為造成的交通事故導致第三者人身損害的,當事人請求保險公司在交強險責任限額範圍內予以賠償,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同時保險公司在賠償範圍內向侵權人主張追償權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 交通事故中責任人和保險公司均進行賠償後的不當得利責任認定探析
    交通事故中大家都知道一般要等保險公司進行賠償,但有時候當事人也會給予一定的賠償或者補助,在最開始的時候沒有明確是否屬於賠償範圍,也就是說最開始當事人出於人道主義或者其他目的進行了一定的賠償,後續保險公司又進行了賠償,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是否屬於不當得利?當事人的賠償是否可以追回?
  • 交通事故造成的工傷事故賠償競合問題分析
    馮某的親屬將該食品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其支付喪葬補助金、一次性工傷補助金、撫恤金等相關工傷賠償費用。在庭審時,該食品公司負責人提出質疑:馮某家人在交通事故賠償中已經獲得了喪葬費的賠償,而且馮某方只支出了一次喪葬費用,為什麼在工傷賠償中還要進行喪葬費的賠償?第二次喪葬費的賠償是否為「不應獲得意外收益」?
  • 交警調解事故適用的3部司法解釋修改多處,包括人身損害賠償、交通事故賠償、精神損害賠償
    4.將第四條修改為:  「被多次轉讓但是未辦理登記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當事人請求由最後一次轉讓並交付的受讓人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5.將第九條修改為:  「因道路管理維護缺陷導致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當事人請求道路管理者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 案例探析:交通事故中機動車負次要責任情況下賠償責任劃分
    其實不然,保險公司的各種條款會規避賠償責任,比如格式條款等,再就是每一個交通事故的責任認定細節都不一樣,非常容易產生糾紛。那麼如果保險公司拒絕賠償或者出現理賠糾紛時候,就需要走法院訴訟程序了。今日根據山東省臨沂市中級人民法院二〇二〇年八月二十日關於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臨沂中心支公司、袁少粉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二審民事判決進行淺要分析。
  • 新車被撞,貶值損失誰來承擔?
    案例簡介:楊某於2019年3月購置全新寶馬一輛,提車半年後意外與唐某駕駛的汽車發生碰撞,導致楊某汽車毀損嚴重,經交警部門認定,唐某在此次事故中承擔全部責任。唐某及保險公司後來雖承擔車輛維修費,但楊某認為新車剛買不久,即使經過維修,其實際價值已遠遠低於市場價,要求唐某及其保險公司承擔車輛貶值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