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過程是溝通的過程,成功的溝通可以使主客體在認識上產生認同,情感上發生共鳴,思想上實現升華,達到良好的效果。思想政治工作的實踐表明:思想政治工作能否取得實效,關鍵在於工作者和工作對象之間能否進行有效的溝通。
一、溝通及溝通過程
所謂溝通是指在工作和生活中,人與人之間通過語言、文字、形態、眼神、手勢等手段來進行的信息交流。溝通既是一種文化,也是一門藝術。充分理解溝通意義,準確把握溝通原則,適時運用溝通技巧對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十分重要。
溝通過程是指溝通主體對溝通客體進行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思想、觀念、信息交流,使溝通成為雙向互動的過程。由界定來看,溝通過程應包括五個要素,即溝通主體、溝通客體、溝通介體、溝通環境、溝通渠道。溝通主體是指有目的地對溝通客體施加影響的個人和團體,諸如黨、團、行政組織、家庭、社會文化團體及社會成員等。溝通主體可以選擇和決定溝通客體、溝通介體、溝通環境和溝通渠道,在溝通過程中處於主導地位。溝通客體即溝通對象,包括個體溝通對象和團體溝通對象;團體的溝通對象還有正式群體和非正式群體的區分。溝通對象是溝通過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思想道德行為的主體,因而在溝通過程中具有積極的能動作用。溝通介體即溝通主體用以影響、作用於溝通客體的中介,包括溝通內容和溝通方法。溝通內容主要是指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以及健康向上的文化現象和個人行為規範。溝通方法是指通過說理、感化、示範、對比,實踐等媒體,傳播一定的教育內容,溝通主體與客體間的聯繫,保證溝通過程的正常開展。溝通環境既包括與個體間接聯繫的社會整體環境(政治制度、經濟制度、政治觀點、道德風尚、群體結構),又包括與個體直接聯繫的區域環境(學習、工作、單位或家庭等),對個體直接施加影響的社會情境及小型的人際群落。溝通渠道即溝通介體從溝通主體傳達給溝通客體的途徑。溝通渠道不僅能使正確的思想觀念儘可能全、準、快地傳達給溝通客體,而且還能廣泛、及時、準確地收集客體的思想動態和反饋的信息,因而溝通渠道是實施溝通過程,提高溝通功效的重要一環。溝通渠道很多,諸如談心、座談、家訪等。
二、溝通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有著重要作用
溝通對於思想政治工作來說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作為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行為過程,無論是語言還是行為,溝通都發揮著引導、交流、感染和釋疑糾偏的作用。
1.引導作用。思想政治工作中溝通的引導作用是指引導信息接收者樹立並鞏固為社會發展所需的思想和行為。一是引導信息接收者樹立並鞏固我國社會發展所需的思想觀念。通過科學生動地向人民講解灌輸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相關信息,結合歷史知識、革命英雄主義和樂觀主義精神的講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實地參觀,集中系統學習黨的章程、文獻和政策法規,組織同個人的談話等方式引導人民樹立我國社會發展所需的正確思想。二是引導信息接收者掌握科學的思維方式。引導信息接收者形成唯物辯證的科學思維方法,從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出發,實事求是地從事物本身思考事物,不誇大優點,不迴避不足。用聯繫的、發展的觀點觀察事物,承認事物矛盾在事物運動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推動作用。三是引導人們養成為社會發展所需的行為習慣。積極學習黨的基本知識、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自覺遵守和維護社會秩序,愛護公共財產,真誠關心他人,尊重他人勞動等。
三、如何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做到有效溝通
掌握好溝通的方法。一是談心溝通法。談心是個別溝通的主要形式,是思想政治教育中解決個別、典型思想問題的重要方法。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談心溝通時,要講究談心的策略和藝術,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第一,準備要充分。充分的準備是個別談心成功的基礎,有了充分的準備工作,談心時,心中才有數,一般來說,談心前要做的準備工作包括了解談話對象:了解其經歷、與他人的關係、文化程度、思想修養、興趣愛好、最近的思想情緒等;了解問題所在:了解談心對象的問題是怎樣產生的,前因後果如何,問題癥結在哪裡;明確談話主題;設計談心思路。第二,態度要平等。在思想政治教育溝通中,個別談心是在上下級之間、幹部和群眾之間進行的,這種地位上的差別勢必使談心對象產生戒備防範心理,在這種心理作用下,談心對象不可能暢所欲言,要消除這種戒備心理,教育者應端正態度,尊重對方,平等待人,信任對方,對方說話時耐心傾聽。第三,觀察要細緻。談心過程中,要隨時觀察對象情緒和態度的細微變化,並根據變化的情況調整話語,採取相應對策。二是情感溝通法。情感,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起點,是協調人際關係的動力。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帶著濃厚的感情去做工作,建立起與員工的深厚情感,像對待自己的親人那樣無微不至地關心人、體貼人,使對方切實感受到親切、溫暖和愉悅。要放下「我是來教育你的」的架子,以平等的姿態與之交流。要學會換位思考,傾聽不同意見。只有設身處地,才能真正理解人,說服人,達到教育人的目的。三是感染溝通法。所謂感染溝通法就是受教育者在無意識和不自覺的情況下,受到一定感染體(形象具體、生動的情景、事物、現象等)影響、薰陶、感化而接受溝通信息的方法。運用感染溝通法,可以利用感情的力量,寓理於情,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覺中,樂於接受溝通信息,受系統的開放狀態,而不覺得有一種外界的力量強迫其接受,從而能夠對信息內容保持親和的、積極的情緒,在被感染的同時,比較自然地、潛移默化地接受某種思想觀念或行為規範。四是心理藝術溝通法。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心理藝術,就是將心理學的有關知識和心理教育、心理諮詢的各種方法和技巧,通過科學的、巧妙的手段運用到思想政治工作中,通過了解和掌握教育對象的心理發展變化規律,因勢利導,以達到心悅誠服的目的。
(河南能源義煤公司新安煤礦 李文嘉)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