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江南,我們常說「江南水鄉」、「煙雨江南」等,來形容江南的柔美,詩情畫意。都說美好的事物是短暫停留的,但這次,在銅官窯古鎮,因長時間的降雨天氣,讓我們著實見識了煙雨濛濛的江南氣質。
呷杯茶 - 話雨
江邊的古鎮,更是有著江南溼冷的特性,在這般雨中步行,久了難免被帶走熱量。舊時的窯工們,便是找到了一盞鹹香的「鹽姜芝麻豆子茶」,驅走體寒疲憊,三五好友圍桌「呷杯熱茶」,策策這場雨。
看場戲 - 聽雨
不管你是坐在聽雨軒,還是花鼓戲樓;不管你是愛聽長沙彈詞,還是湖湘花鼓戲。看戲聽雨,便是雨下再大,一切也是安然又從容。
打把傘 - 擋雨
雨天在古鎮拍攝大片,少不了來把油紙傘凹造型。一把油紙傘,讓人想到多少纏綿悱惻的江南故事,是白娘子與許仙?還是戴望舒的《雨巷》?模糊了光陰,沉靜了歲月。
拿本書 - 避雨
古時窯工們,還有一種隨遇而安的生活方式——晴工雨讀。晴天開工制陶,雨天讀書作詩。心平氣和,不被焦慮的情緒所累。大雨阻擋腳步,那就順勢歇歇腳,走近古鎮裡的博物館和書院,賞物讀書避雨。
提起筆 - 畫雨
看著窗外,朦朧的雨幕籠罩整座古鎮,雨中的一切都模糊了邊緣、顏色、紋理,一幅水墨圖躍然眼前。至此,才明白春天這場雨,原來別有用意。
待到「櫻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受到陰雨天氣的影響,本該在陽春三月盛放的櫻花,也遲遲不肯顯露嬌顏。即便如此,也難以阻擋我們內心花海的波濤洶湧,和迫切需要出遊踏青放鬆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