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犯了錯誤後,父母不忍心教育孩子,那麼別人會"替你"教育

2020-10-07 枝媽育兒說

為人父母,如果不能對孩子進行應有的管教,總會有人來教育他,希望到時候父母們不要因此而後悔。很多父母都覺得"孩子年齡小才會犯錯,長大就好了",殊不知,這樣的錯愛以及嬌慣,哪怕孩子長大後,也不會被社會所容忍。

你如果放任孩子變得沒有教養,總會有人出面教育他

此前一位母親在網絡上發布了一個帖子,她說自己帶著兒子在餐廳吃飯的時候,因為兒子調皮好動,不肯乖乖坐在座位上,而是滿餐廳的亂跑。她覺得只要兒子沒有妨礙到別人用餐,這也不是大問題,於是便沒有多加理會。然而,沒過多久,她便看到不遠處的一桌用餐的人裡,有一個看起來20多歲的小夥子突然打了兒子一下,之後兒子便嚎啕大哭的跑回來了。

這位母親看到兒子被打,自然十分氣憤。於是便找到小夥子進行理論。原來,她的兒子不僅一直亂跑,在走到那桌的時候,用手抓起桌上的雞腿扔到了對方碗裡。

這位母親說,自己之所以特意發這個帖子,主要是為兒子被打一事憤憤不平,畢竟兒子才4歲,對方居然如此不顧年幼的孩子而直接動手打他,難道作為成年人不能放棄跟他一般見識嗎?

不少網友留言稱"你兒子還小,你也小嗎?你為什麼不約束你兒子的行為"、"做錯事就要自己負責,四海之內都是你兒子的親人嗎?都需要包容他?"雖然網友們的言辭有些激烈,但所說的意思是完全正確的。孩子哪怕再小,也有長大的一天,如果父母一直嬌慣,以他還年幼的藉口來放棄對他的管教,或者是要求別人對孩子包容、諒解,等到孩子成年,走進社會後,對孩子各種沒有教養的行為,不會再有人對他寬容。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4種表現,父母們不可嬌慣,應及早幫他改正

1、目無尊長,沒有禮貌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必須以尊重為前提。對於孩子來說,不尊重父母、長輩以及其他人,是一種特別不好的習慣,也是一種沒有教養的表現。久而久之,孩子便會變得目無尊長,不顧他人感受,非常自我,缺乏基本禮儀等。孩子還小的時候,或許能被大人諒解,但是不及時改正,長大後還是如此的話,不僅影響孩子的人際交往,對於孩子的工作也是非常不利的。

父母、家長們一定要從小教育孩子懂禮貌,尊敬長輩,不能只顧自己的感受而忽略了旁人。

2、需要有獎勵才肯做事

在生活中,不少父母為了能讓孩子聽從自己的指示或者不吵不鬧,往往喜歡給孩子許諾一些好處。這樣的行為,將會給孩子養成做事前先考慮自己在整件事中能獲得的好處,如果發現自己無法得到實際的好處,便拒絕行動。這樣的行徑,極易使孩子養成自私自利,凡事講求對自己有所幫助的習慣,往後與他人相處時,很容易便引起他人的反感。

適當的獎勵,可以使孩子更有動力,也更有完成一件事情後的喜悅之情。但是,如果凡事都以獎勵為前提,則會過猶不及。父母們在對於獎勵一事上,應慎重進行。

3、過於懶惰

如今許多孩子就是家裡的"小公主"、"小王子",全家大人都圍繞著他們轉。每天的生活基本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家務活更是完全不用理會。父母、家長們對孩子事事包辦,嬌慣著孩子,看起來是非常寵愛孩子,令孩子能輕鬆成長的舉動,殊不知,這些全都是害了孩子的"錯愛"之舉。

這些舉動不僅使孩子失去了自理能力以及動手能力的鍛鍊機會,同時也會使孩子變得過於懶惰,不會主動做事,也沒有了承擔責任的意識。這些品性無疑對孩子以後的工作、生活將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所以,父母、家長們可以寵愛孩子,但萬不可溺愛孩子。

4、愛發脾氣

孩子偶爾發脾氣是非常常見的事情,但哪怕再小的事情,只要不合心意便哭鬧不停,那便是因為父母、家長們平常太過於嬌慣造成的。作為孩子的親人,可以包容孩子各種小脾氣的壞習慣,但孩子進入社會以後,便不可能被他人無下限的包容。

當孩子出現亂發脾氣,為了達到目的不惜哭鬧撒潑的時候,父母、家長們一定要嚴厲制止,告知孩子正確的表達情緒或者需求的方式,學會管理自己的脾氣。

父母必然都是愛孩子的,但不能嬌慣孩子,否則將會使孩子養成各種壞習慣,變得沒有教養。及早改正孩子的各種壞習慣,這不是害孩子,而是讓孩子變成更好的人,未來進入社會以後,可以順利的生存。畢竟,在社會裡,不會有人可以完全包容他的壞習慣、壞脾氣。

你對孩子的管教是從幾歲開始的呢?對於嬌慣孩子,你有何看法?

相關焦點

  • 男孩貪玩腳踢陌生人,被摔成重傷:你不教育孩子,別人替你教育
    很多孩子之所以「壞」,並不是本性有多壞,而是父母的教育沒有做到位。很多家長老覺得孩子還小,調皮點沒事,長大後自然就懂了,卻忘了公眾場不是自己家裡,我行我素慣了,孩子會慢慢變成一個自私的、不顧他人、不懂得遵守規則的人。到最後,吃虧的還是自己的孩子。
  • 感恩教育缺失孩子不知好歹不善解人意,父母犯了五個錯誤
    一位社會學家說過,「提升孩子的感恩心態,增加對幸福的理解,,要以家庭關係為起點,參與回饋他人 」關於感恩,我們都做錯了當下的孩子們太嬌慣了,不知好歹,不善解人意,太以自我為中心,成年後忘恩負義的比比皆是。為什麼孩子會變成這樣?
  • 智慧父母課堂:在教育中,很多父母經常會犯的5個錯誤
    每個父母都有屬於自己一套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而且,很多父母都覺得自己的理念和方法不存在問題和錯誤。有一段時間,我總是被一些父母質疑:「家長還需要你來教育?」「哪有家長不會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教育孩子還需要學習?自己不會教啊?」「說的這麼輕鬆,一看就知道你還沒有孩子。」
  • 被自己孩子打了的父母,該不該打回去?你不教育,別人會替你教育
    ,因為媽媽不給放學後看動畫片,把家裡的電視機砸壞了,拿著媽媽的手機就往媽媽臉上砸。被孩子打了,自己到底該不該反手給孩子打回去?要是打了孩子,孩子會怎麼樣?不打孩子又會怎麼樣?孩子為什麼會打家長?不能任由孩子打,以免養成隨便打人的壞習慣。到了社會上,沒有人會像父母一樣寵著,父母自己不教育,到了社會上自然會有別人教育,並且,別人的教育可不會像家長一樣會心疼孩子。當被自己孩子打了,家長應該怎麼做?
  • 養不教父之過,當孩子犯了錯誤,作為父母更要重視
    大家都看見是你們的錯,現在還要顛倒黑白你這個做母親實在不合格。"對方被懟的啞口無言,因為這件事情本就是她們的錯誤。後來自知無理便帶著男孩走了,再說下去恐怕會引起民憤,畢竟她家孩子推了很多排隊的孩子。
  • 天才密碼全腦教育孩子最不可犯的七個錯誤
    教育子女本身就是一門學問,就和讀書是一樣的,同一本書有的人能讀好,有的人就是怎麼也讀不好,起步都是一樣的,可關鍵是方法用得不一樣,用心程度不一樣。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比較急功近利,最後不但取不到成效,反而害了孩子。所以,不管做什麼事情,還是要循序漸進,最重要的是找對方法,尤其是什麼該去做,什麼不該去做,一定要記牢。下面,給各位父母分析一下在教育孩子中最不可犯的七大錯誤,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吧。
  • 湖南家庭教育|父母親子教育絕對不能犯的錯!為什麼孩子會憎恨你
    父母正確的養育方式帶給孩子是積極向上正能量的人生態度,而錯誤的教育方式可能就不經意間就毀了孩子的一生!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每個父母也是不同的,所以,每個家庭的教育方式也是不一樣的。而這也要求父母只有真正的懂孩子,才能找到最為適合孩子的教養方式。
  • 孩子經常犯錯怎麼辦?不同教育方式結果不同,聰明父母都這樣做
    執筆:曉陽定稿:西西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會感到非常困惑,如果自己的孩子犯了錯誤,應該怎樣來教訓他們才能夠起到更好的效果呢?如果對於孩子的管教太輕,那麼很難幫助他們改正自己的錯誤,但是如果管教得太重又很容易傷害到孩子,甚至還會影響到親的關係,最近李莉就感覺到特別頭疼。
  • 孩子偷東西,你會怎麼做?愚蠢的父母用錯誤的教育傷害孩子一生
    比如我家差不多2歲的兒子最近在小區跟小朋友玩時,他想玩別人的玩具,會拿自己的玩具去交換。小朋友們回家前,他會懂得將玩具拿去歸還給小朋友。有些家長疏於引導的熊孩子,看上別人的玩具,直接去搶奪。這種小朋友一般是不受歡迎的,明顯是家長關鍵時期的教育缺失,使孩子錯過了物權的敏感期。
  • 打孩子不是不可以,如果孩子觸犯了這三點,可以放心去教育
    那麼為什麼父母不願意用打罵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呢?而通過打的方式來教育孩子,會使得孩子逐漸地害怕父母,害怕父母的權威,最大的好處就是使得孩子可以不去做一些錯誤的事情。1.犯同樣的錯誤如果說孩子經常犯同樣的錯誤的話,那麼最簡單有效的方式就是打一頓,因為這樣的教育方式是最為純粹的,也是最容易讓孩子長記性的。
  • 父母教育孩子的錯誤方式有哪些?家庭教育中的這些坑不要踩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但在現實生活中,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總是容易犯一些錯誤,踩到一些坑。父母教育孩子的錯誤方式有哪些?希望以下這些坑家長們都儘量避開,不要去踩。每個父母都愛著自己的孩子,但對孩子不能過於溺愛,這是很多家長都容易犯的錯誤。對於孩子提出的任何需求都無條件的去滿足,一切都慣著孩子、由著孩子的性子來,這些都是典型的溺愛孩子的表現。
  • 年輕父母教育孩子最容易犯的10個錯誤
    所有父母都會犯錯誤,新手爸媽在育兒方面尤其如此。美國「網絡醫學博士」網站最新載文,刊出由專家總結出的「新爸媽常犯的10個錯」,值得所有父母們重視。  1.遇到啥事都恐慌。紐約市心理學家利昂·霍夫曼博士表示,很多新手爸媽對寶寶吐奶、嘔吐等身體反應太過敏感,擔心小傢伙排便次數不正常啦,吃的是不是適量啦,哭得正常不正常啦。往往帶孩子的頭一年,父母都會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神經緊張。其實寶寶遠沒有我們想的那麼脆弱,反倒是你的恐慌可能會帶給他們不好的影響。
  • 孩子犯錯,父母光說教不管用,無聲的言語往往是最有力的教育方式
    文丨飯飯媽每個人在小時候肯定都或多或少地會犯一些錯誤,而這個時候,很多父母面對這種情況的第一反應,就是教育孩子,無限制的,沒完沒了地對孩子進行語言上的教育。孩子犯錯,家長教育,孩子繼續犯錯,家長繼續教育,相同的問題,最後家長們發現自己之前的努力仿佛都是白費。當別人問起家長:「你家孩子怎麼這麼調皮,你要好好管教。」家長第一反應都是:「我怎麼沒好好管教,每一次我都有好好說他。」
  • 南懷瑾: 古今中外的教育,大部分父母都犯這同一個錯誤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養孩子不曉得教育,是父母的過錯、罪過,所以「養不教,父之過」是針對父母,尤其針對母親;「教不嚴,師之惰」,教育不嚴格,是講老師的問題。 現在西方文化拼命講愛的教育,什麼是愛啊?大家現在太愛孩子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說明沒有懂得儒家的道理。
  • 杭州11歲男孩手機被砸後墜樓,教育小孩的5個錯誤,你犯了嗎
    ,心就很痛,同樣都是有父母教,為什麼自己不管怎麼努力就是教不好自己的孩子,殊不知是因為她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犯了一些錯誤,那麼,在教育小孩的過程中,有哪些是絕對不允許做的事情呢?殊不知這樣子做會對自己的小孩產生非常嚴重的影響,容易讓他在別人面前抬不起頭來,從而變得膽小懦弱。所以作為家長,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在外面,一定要多考慮自己孩子的面子問題。
  • 孩子在學校犯了錯誤怎麼辦?
    在不斷的糾錯中,孩子在不斷的長大。孩子在學校發生錯誤怎麼辦?很多家長為此而感到苦惱。有的年輕的老師,剛參加工作不久,沒有什麼經驗。學生犯的一點點小錯誤,都會跟家長講。弄的家長心煩意亂。老師要分清孩子所犯錯誤的性質、輕重。重大的原則性錯誤,必須要及時和家長溝通,家校合作,共同努力,修正學生航向,使其健康成長。
  • 男子當街暴打別人孩子,竟是為了教育自己兒子?這樣的「教育」只會...
    這件事原本上來看只是一個「小事」,兩個孩子在一起打鬧難免會出現磕磕碰碰的情況,如果此時家長強行進入其中,甚至用暴力解決問題,是非常不明智的。 不僅會傷害到別人的孩子,身體上的創傷可以治癒,但心靈上的陰影卻難以磨滅,會讓他開始畏懼跟別人相處,變得膽小怯懦,而且對自己家孩子也會造成不良影響,孩子身上往往有父母的影子。
  • 教育孩子,父母要說到做到
    在教育的過程中我們言行一致就是最好的教育說到做到是指言行要一致,說過的話一定要用行動表現出來,從而使人信任如果說到卻做不到的話,那麼孩子就會效仿這種行為,成為一個投機主義者。當犯的錯誤時,父母選擇逃避或其他行為來解決,那麼孩子在以後的錯誤中也會這樣。
  • 小男孩無故踢人,被陌生男子摔成重傷,你不教育孩子別人替你教育
    引言:在家裡,無論是老人還是父母,沒有人是不愛孩子的,可是這樣的愛需要有尺度、有底線,不能一直去慣著孩子。如果孩子做錯了,我們只是一味的包容,並不去及時糾正他的錯誤,總有一天孩子會吃大虧。 可能這個男人的行為確實有一些過激了,畢竟是個孩子,他不應該下手這麼重,但是這個孩子做得也確實是不對。話說回來,他之所以有今天的教訓,都是因為父母平時對他的溺愛。
  • 教育孩子,做好這5點,孩子會更出色!
    每一位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子女以後能夠有出息,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一生的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那麼作為家長,怎樣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呢?做好以下幾點,孩子會更加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