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父母課堂:在教育中,很多父母經常會犯的5個錯誤

2020-08-11 樺姐談養育


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大家好,我是劉樺

每個父母都有屬於自己一套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而且,很多父母都覺得自己的理念和方法不存在問題和錯誤。

有一段時間,我總是被一些父母質疑:

「家長還需要你來教育?」

「哪有家長不會教育自己的孩子的?」

「教育孩子還需要學習?自己不會教啊?」

「說的這麼輕鬆,一看就知道你還沒有孩子。」

······················

可是,當孩子出現問題時,才發現為時已晚。

想要補救,自己的精力和時間已經跟不上了,更嚴重的,連補救的機會都沒有了。

聽到這些質疑聲,我表示非常理解。因為,人跟人之間最核心的差距是思維

畢竟,每一種文化都有自己的某些特定屬性,從而形成了人們的思維定式。

而且,很多年延續下來的一些基本的教育觀念在無形的影響著我們對待孩子的方式。

所以,很多人會覺得,上一代是怎麼教育我們的,我們就怎麼教育下一代,這能有什麼錯?

當然,在這裡,我不是要聲討你的教育方式有多不對,或許,看這篇文章的你,是非常智慧、優秀的父母。

只是,針對於現在很多孩子的普遍問題,厭學、自虐、自殺、脾氣暴躁、謊話連篇、沒有責任心、抑鬱,焦慮等等。

我們是否可以換一個視角來看待,靜下心來,反思一下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反思一下自己對家庭教育的理解,你有可能會發現,你無意中犯了一些類似的錯誤

錯誤一:不允許孩子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

我先講一個故事:

有兩個年輕人A和B,同樣的學歷,同樣的能力,在同一家公司工作。有一次,領導開會,為一個新項目製作一個推廣方案。

當領導問,這個項目該怎麼推廣比較好時,A主動就說出了對於這個新項目的一些想法和完成這個方案的一些構思。

領導聽了非常滿意,立即就提升A為項目經理,讓其它人協助他,在二周之內,完善這個方案。

一旁的B就顯得有些失落,因為,他的想法和構思跟A的一樣,但是,因為缺乏勇氣表達,怕說不好,被領導否決。機會就這樣,被A拿走了。

看到,這個故事,可能會有人說,是B性格比較內向,不善於表達。其實,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B太不自信了,害怕被批評和否定。

為什麼一個人會害怕批評,害怕被否定?有的人會說:「被領導批評兩句有啥呀。」

確實沒啥,但是如果一個人從小生長在「聽話」「不許頂嘴」「你一個小屁孩子,懂什麼」的語言壞境中,他就特別害怕被人拒絕和否定

說再多的「沒事的,你已經很棒了」 「別人的想法,只代表別人,和你沒有關係,你是誰,你自己誰了算」類似的鼓勵型語言。

他內心也總是無力去反抗。因為他相信自己的想法是不會被認可的,自己的觀點也總是錯的。

【可閱讀相關文章 】

錯誤二:包辦孩子的一切

「這麼做都是為了孩子好。」

「孩子還小,不懂,長大了就好了。」

「孩子這麼小,哪能做這些事啊。」

「再苦不能苦了孩子,再累不能累著孩子。」

·············

這些根深蒂固的觀念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父母總是有很多理由包辦著孩子的一切。

小到穿什麼衣服,吃什麼飯菜,上什麼樣的興趣班,交什麼樣的朋友;大到,上什麼大學,讀什麼專業,找什麼樣的工作,選擇怎樣的配偶。

曾看到過一篇報導:一位28歲的女博士選擇自殺,原因是她媽媽讓她做的所有事情,她都替媽媽完成了,這輩子就算是死了,也對得起媽媽了。

心疼這個姑娘,內心得多煎熬。

雖然父母給了孩子生命,但這並不意味著,父母就可以剝奪孩子選擇自己人生和生活方式的權利

包辦孩子的一切,只會減弱孩子的能力,這不是「愛」,而是「礙」

所以,該放手時要放手,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都交給他自己來做。

錯誤三:妨礙孩子創造、創新

當孩子在很認真的按照自己的方式,玩一個玩具時。有些家長會看到了會說:

「哎呀,不是這麼玩的,你怎麼那麼笨呀,看我玩給你看。」

「這不是有說明書嘛,按照說明書上的玩呀。」

「你這麼玩是錯的,應該這樣.........」

孩子的創造力,就這樣一點一點的被父母扼殺在「搖籃裡」。

所以,當孩子在很專注的玩一個玩具、畫一幅畫,在做一件事情時,家長就不要參與和幹涉了,更不要評價。

做到不打擾,讓孩子盡情地創作吧

錯誤四:不允許孩子說出自己的需要

武志紅在《巨嬰國》一書中寫到:「很多人怕麻煩別人,但是,不麻煩彼此,關係也就無從建立。

而我們很多家庭經常給孩子灌輸一種觀念,那就是:「千萬不要給別人添麻煩。」

從禮節上來講,好像是對的,總給別人添麻煩,會討人嫌。

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需求,也需要被幫助。如果「不要給別人添麻煩」這樣的觀念,一直伴隨著自己,那在遇到困難時,首先做的不是尋求幫助,而是自己扛下了一切,還總替別人考慮。

在外人看來,你特別能幹,太厲害了,不需要幫忙,但是,內心的委屈和苦悶只有自己知道。

尤其是女性,在婚姻裡容易栽跟頭。因為,你不表達你的需求,你總替對方考慮,老公覺得你好厲害,好堅強,通理達理,你太好了,好到不需要老公的照顧。那老公的存在有何意義呢?

所以,有時,不是老公不疼你,而是他覺得你不需要他疼。這是一個很大的誤會。

錯誤五:不接納孩子的性別

有的父母可能會說:「現在都什麼年代了,還有人重男輕女?」

只能說,重男輕女的思想在現代有所改觀,但還不是全部。

重男輕女是不接納孩子性別的一個方面。

還有的家長,已經有了一個兒子,想要一個女兒,沒想到,第二個還是一個兒子。

然後,就把第二個兒子,當女孩來養,穿的都是女孩子的衣服,如果不說性別,外人看著都會認為是女孩。

而且,還經常在二兒子面前說:「你要是一個女孩子就好了」「你媽媽本來想生一個女孩的,沒想到又生了個你」。

這些,都是對孩子性別的不接納,其實也就是對孩子這個人的不接納。

慢慢地,孩子會自卑,甚至也會討厭自己。

我記得,我小時候經常聽到一些關於女人負面的信息,比如說:

「女人在社會上很難找到工作」

「這事你不能做,因為你是女孩子」

「男人當然比女人厲害了,因為女人弱,所以要靠男人啊」

「你是個女的,就要忍耐」

·················

於是,我總是幻想著,自己能變成男的,下輩子投胎的話,一定要做男人。

這也導致了我的性格,偏男性化,缺乏女人應該有的溫柔。

所以說,很多父母無意中的一些話,我們認為無關緊要,但是對於孩子來說,那可不是小事。

作者:劉樺,一位積極向上、有點兒叛逆、努力修行的80後單親媽媽。同時,也是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研究生、少兒諮詢師、家庭教育高級指導師,專注做以愛為底色的家庭教育、父母課堂;分享養育乾貨、做睿智媽媽、過幸福人生!

如果你有困惑,歡迎隨時私信我,交流有助於解惑!


相關焦點

  • 感恩教育缺失孩子不知好歹不善解人意,父母犯了五個錯誤
    為什麼孩子會變成這樣?是養育除了問題,還是教育出了差錯?為什麼讓孩子學會感恩這麼難。錯誤1、我們總是希望孩子從出生就獲得幸福和快樂,然後希望「善花結善果」,孩子順理成章的就會感恩父母、反哺家庭,這種希望往往適得其反,感恩不是自然成長規律,需要我們引導教育。
  • 年輕父母教育孩子最容易犯的10個錯誤
    所有父母都會犯錯誤,新手爸媽在育兒方面尤其如此。美國「網絡醫學博士」網站最新載文,刊出由專家總結出的「新爸媽常犯的10個錯」,值得所有父母們重視。  1.遇到啥事都恐慌。紐約市心理學家利昂·霍夫曼博士表示,很多新手爸媽對寶寶吐奶、嘔吐等身體反應太過敏感,擔心小傢伙排便次數不正常啦,吃的是不是適量啦,哭得正常不正常啦。往往帶孩子的頭一年,父母都會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神經緊張。其實寶寶遠沒有我們想的那麼脆弱,反倒是你的恐慌可能會帶給他們不好的影響。
  • 育兒路上父母容易犯的9個錯誤 ​​​
    每個年輕人結婚成家,都會選擇要個屬於自己的小寶寶,只有有了兩個人的愛情結晶品才全是完整婚姻。所以很多年輕父母經常會犯諸多育兒錯誤,從而把孩子無形中慣下了成長後很難改掉的壞習慣。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些育兒錯誤你們做父母的有嗎?
  • 哪怕是好的父母也容易犯的幾大育兒錯誤
    教育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項修煉。要懂得如何教育,更要成為一個好榜樣。有時候,我們都想要成為好的父母,想為我們的孩子好,卻會在不自覺中便犯了一些育兒上的錯誤。下面是一些我覺得比較多父母會犯的一些日常錯誤:1、阻止孩子表達自己情緒當孩子表達出恐懼、失望、難過等強烈情緒的時候,我們通常對孩子直接制止了之,這其實是教會孩子管理情緒的最好機會,也是教會他究竟什麼事情才需要擔心的重要時刻。讓孩子學會合適的表達自己的情緒,這樣孩子才不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
  • 智慧的父母成就優秀的孩子,這5件小事,看出父母的大智慧
    眾所周知,嬰幼兒時期的孩子如同一張白紙,父母有著怎樣的填塗,就成就怎樣的孩子。而且幼年時期的教育和習慣影響著孩子的一生,很多觀念在長大之後,無論怎麼扭轉,都很難矯正過來。麗麗的媽媽是個獨斷專行的女強人,在工作上如此,在家庭生活中也是如此。她從來都是直接吩咐麗麗做任何事,不給麗麗獨立思考的機會,也從不傾聽麗麗的想法和解釋。
  • 父母經常做的這5件事會讓孩子越來越笨,很多家長第一條就中了
    我想世界上所有父母應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活潑健康聰明伶俐,為了培養更出色的孩子父母也會去學習育兒知識,每天拼命工作只為了給孩子一個更好的環境。但是當父母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卻忽略了一些更加關鍵的因素,有時候父母一些不經意的小動作反而會對孩子造成更大的影響,讓他越來越笨,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父母常做的5件事情會讓孩子越來越笨,絕大多數人第一條就完全對上了。
  • 寶寶肺炎,很多父母會犯這4種錯誤,讓寶寶受罪,父母早知就好
    寶寶得了肺炎,很多會父母一頭霧水,病急亂投醫,不知道該怎樣應對。其實肺炎是由鏈球菌、病毒感染、細支氣管炎等引起的。多數父母在寶寶得了肺炎後,會犯這4種常見的錯誤,那只會讓寶寶反覆發作、病情加重。所以,父母要有一定的認識,別誤判寶寶的症狀,先諮詢醫生,再根據病情做決定。錯誤2:治了好幾天,沒起色,就換一種藥物做事是不可能立竿見影的,寶寶肺炎治療也一樣,病情要起效需要有一定的時間。
  • 孩子早戀、染髮、打耳洞,姜囡囡:智慧父母,會選擇這樣應對
    11月29日,在河南商報、動力學社主辦的家庭教育公益課堂上,家庭教育專家、雙動力教育模式開創者姜囡囡分享的核心觀點,以及相關案例,直接點出「普通父母」與「智慧父母」的差距。孩子染髮、早戀、打耳洞,父母為什麼越管越糟?「觀念決定行動,」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同樣如此。
  • 弟弟在學校犯錯誤,父母在一旁觀看姐姐教育,網友:好姐姐
    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越來越多的父母想再生一個孩子,一方面是因為由於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收入水平上升了,有能力再養育一個孩子;另一方面,他們想彌補孩子大了家中的冷清,小孩子的到來會給家中增添一絲生氣,還會帶來很多歡聲笑語
  • 想讓孩子改正錯誤,打罵只會事與願違,聰明的父母懂得低聲教育
    結果兒子還頗為委屈,最近將家中的很多東西都拆卸了,小王很是困惑孩子的教育,他是提到也許所謂的棍棒教育在當下只會獲得事與願違的結果,可能他應該要換一種教育方式。其實,很多網友的疑惑也是我們大多數人的疑惑,究竟是否可以打罵孩子呢?動手會不會讓孩子和父母的距離更加疏遠?
  • 南懷瑾: 古今中外的教育,大部分父母都犯這同一個錯誤
    01 "人莫知其子之惡「,幾乎所有的父母都會犯這個錯誤教育要靠自己的智慧,想要孩子好,不是光有愛心,一味的偏愛,光知道原諒孩子;孩子發表意見,可以有他的自由思想,但不是完全絕對自由。因此教育的問題不要完全寄望於老師或學校,而是要寄望在自己身上,寄望在自己的家庭...
  • 羅濱:父母的教育智慧
    面對成長中的孩子,父母應該有怎樣的教育智慧呢?從時代發展視角看教育觀念需要轉型升級。時代發展帶來了觀念的轉變,父母的重要任務是讓孩子感受到世界的美好,熱愛生命,學會分享。有錢、有權不是成功的標準,要看錢是怎麼來的、權是怎樣用的。學業成績也不是判斷孩子是否成功的唯一標準,還有身心健康、人格品質、寬容之心、創意想像、毅力耐力、奮鬥精神等。
  • 育兒知識問答精華篩選,父母經常犯的五個錯誤
    孩子說話晚將來會自己好嗎?過早幹預對孩子影響大嗎?問:我的孩子3歲半了,只會2個字的詞,不愛說話特別懶,她要做什麼都是拉著我過去幫她,問她需要我幫忙做什麼。大量的臨床科研證明,雖然說話晚的孩子中有約一半會趕上語言發育正常的兒童,但是在四歲前很難分辨孩子是否在可以趕上同齡人的那部分孩子裡。如果錯過早期幹預,可能就錯過了最佳康復時機,另外,尋找合適家庭幹預方法,很多都是遊戲方式,採取寓教於樂的形式,通過潛移默化促進孩子語言能力提升,並不會對孩子產生過多心理問題。
  • 父母教育孩子的錯誤方式有哪些?家庭教育中的這些坑不要踩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但在現實生活中,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總是容易犯一些錯誤,踩到一些坑。父母教育孩子的錯誤方式有哪些?希望以下這些坑家長們都儘量避開,不要去踩。每個父母都愛著自己的孩子,但對孩子不能過於溺愛,這是很多家長都容易犯的錯誤。對於孩子提出的任何需求都無條件的去滿足,一切都慣著孩子、由著孩子的性子來,這些都是典型的溺愛孩子的表現。
  • 父母管教孩子常犯的10種錯誤,你中了幾條
    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如果採用正確的方法,不會有一點痛苦,會覺得特別開心,因為孩子在不斷地成長。」 但日常育兒生活中,一直保持愉快親子關係的並不多,正所謂:「道理都懂,但仍然過不好這一生」。孩子這種小東西,總是不按套路出牌,家長的應變能力不強,脾氣上來的時候,很多育兒信息一下子都跑到九霄雲外了,導致家裡經常出現雞飛狗跳的情況。
  • 初中生孩子不尊重父母還經常頂嘴,父母該如何教育?
    初中生孩子不尊重父母還經常頂嘴,父母該如何教育?首先我們先搞清楚,孩子為何敢和父母來頂嘴?   一、都是一切為了孩子的觀念作祟   因為中國人的家庭觀念是很濃的,父母會無條件為孩子做一切,特別是現在一家大多就一個孩子,家庭條件也好了,只要孩子開心又不是犯大錯誤的事,父母都可以去做,不讓孩子受一點委屈吃一點虧。
  • 同一個錯誤孩子「三番五次」地犯?聰明的父母懂得「軟硬兼施」
    犯錯並不可怕,不能及時的改錯、不能通過改正錯誤的過程建立是非觀念、提升辨別能力才是最為可怕的。而在這個過程中,父母作為施教者同時也扮演著參與者的角色,我們對待問題的態度,以及所採取的方式,將直接影響孩子的改錯過程。
  • 逸馨書院 · 智慧父母家庭教育講座微課堂開講了!
    >1做智慧父母,與孩子共同成長—啟智篇黃崢2打造陽光家庭——提升父母教育意識能量(上)張興武3打造陽光家庭——提升父母教育意識能量(下)張興武4全市開放1500個名額,設三個微課堂群,前500名加入的家長,只需18.8元(每節課只需要1.57元)。
  • 父母經常對孩子做這三件事,他長大後難有出息,看看你中了幾件?
    父母的這種期望導致的結果就是常常會在激動下做出一些行為,但很少有父母意識到,父母經常對孩子做的事情,也會影響孩子的將來。孩子長大以後有沒有出息,在於父母有沒有經常對他做這三件事。父母要端正教育孩子的態度,孩子的性格都比較頑皮,經常會因為他的頑皮犯錯誤。
  • 孩子經常犯錯怎麼辦?不同教育方式結果不同,聰明父母都這樣做
    在很多平常人看起來特別簡單的問題在他們看起來也會特別複雜。在我們看來非常明顯的錯誤,他們也會特別容易去犯,這就是由於認知不同所引起的。面對這種情況只能夠通過父母的教育以及傳授經驗讓他們的經驗慢慢豐富起來,自然也就不會再繼續犯下這些錯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