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性抗磷脂症候群的治療挑戰|病例分享

2020-12-24 騰訊網

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病例資料

患者女性,42歲。主因鼻出血、咯血、月經過多、呼吸急促、虛弱並伴噁心嘔吐3天入院。既往史包括:系統性紅斑狼瘡使用羥氯喹 200mg/d和潑尼松 10mg/d治療持續6個月,抗磷脂抗體症候群(APS)應用華法林治療,瓣膜性心臟病伴主動脈粘液瘤行生物瓣膜修復術,高血壓,高脂血症,腦血管意外和慢性腎臟病II期。此次入院前7年,患者被診斷為APS並伴有三重抗磷脂抗體(APLA)陽性和狼瘡抗凝物陽性。

入院第1日,在將華法林換成依諾肝素進行擇期心臟導管插入術後,患者出現鼻出血和咯血。最初血流動力學穩定,入院後相關實驗室檢查見表1。

表1 實驗室檢查結果

患者由於出血而停止抗凝治療,並應用維生素K 10mg 逆轉華法林。溶血試驗顯示低結合珠蛋白、乳酸脫氫酶升高、間接高膽紅素血症以及coombs試驗陽性。由於患者APS血清學陽性且在不到1周的時間內出血多器官衰竭表現,因此初步診斷為災難性抗磷脂症候群(CAPS)。

入院第3日,患者開始靜脈應用甲基強的松龍 60 mg/d並繼續應用羥氯喹,啟用阿託伐醌預防肺孢子蟲肺炎。入院第7日,患者出現腎功能衰竭,需要進行透析和血漿置換治療而轉至重症監護病房。為確定患者腎功能迅速惡化的原因,進行腎臟活檢,結果顯示為早期膜性增生性腎小球腎炎(MPGN)樣改變,C3、C4、免疫球蛋白A(IgA)染色陽性,補體C1q陰性並伴有間質纖維化,腎小管-毛細血管結構完整。符合慢性APS腎病特徵,可能為II級狼瘡腎炎和中度間質纖維化伴腎小管萎縮。

患者從入院第7日開始持續進行血漿置換治療 1次/48h,共14天。由於血漿置換術後無改善,在入院第12天開始接受利妥昔單抗治療,在接下來的2周內共進行4次利妥昔單抗輸注,但由於CD19和CD20水平較低,未進一步應用利妥昔單抗治療。

入院第16天,患者出現右上肢疼痛,並出現雙側淺靜脈血栓形成,開始應用肝素治療。在住院的第3周,患者的血小板減少症和APLA水平在沒有進行血漿置換的情況下進一步惡化,因此給予依庫珠單抗600 mg,同時預防性應用頭孢曲松1g/24h。當尿液分析(依庫珠單抗治療前送檢)結果為膿尿陽性時改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尿培養顯示杜氏假絲酵母菌陽性,血培養保持無菌狀態。

入院第25天,患者開始出現低血壓、嗜睡和乳酸酸中毒,患者臨床情況惡化伴有嚴重容量超載和精神狀態改變,開始接受3次的隔日血液透析治療,之後腎功能隨尿量的改善而有所改善,但無法維持。積極進行利尿治療和白蛋白輸注以改善容量超載但無改善。患者開始進行持續靜脈-靜脈血液透析,由於低血壓並繼續應用去甲腎上腺素40 mcg/min和腎上腺素2 mcg/min治療。由於酸中毒進一步惡化,開始應用碳酸氫鈉滴注,抗生素升級為美羅培南以覆蓋超廣譜β內醯胺酶和院內革蘭氏陰性菌,由於住院時間延長、免疫功能受損和多條留置管而加用米卡芬淨。患者血流動力學不穩定,不能耐受血漿置換治療。

入院第5周,患者病情持續惡化。鑑於呼吸和精神狀態惡化,與家屬協商後放棄進一步插管搶救,患者最終去世。

討論分析

CAPS也稱為Asherson’s症候群,在所有APS患者中佔比不到1%。CAPS 治療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即抗凝治療與抑制炎症因子風暴的免疫治療。其中抗凝治療對於治療血栓事件及後續治療至關重要。即抗凝治療 + 激素治療 + 血漿置換和/ 或丙種球蛋白三聯療法被認為是治療 CAPS 的重要手段。

肝素是CAPS抗凝治療的基礎,它通過抑制凝血酶、促進纖溶、抑制補體激活,以及可能存在的抑制 aPL 與細胞表面靶點的結合等機制發揮作用,目前被認為是CAPS的一線用藥。糖皮質激素和血漿置換治療已被證實可以提高生存率。靜脈注射丙種球蛋白(IVIG)也被用於治療CAPS,IVIG 可能有效地迅速降低 aPL 滴度,並下調炎性水平,從而降低血栓形成風險。本例患者很快開始應用糖皮質激素和血漿置換治療,但對這些治療方法均產生抵抗。

對標準治療耐藥的CAPS可以採用利妥昔單抗治療,利妥昔單抗通過減少 B細胞的數量從而減少有害炎症因子的產生。如果出現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貧血,利妥昔單抗可作為初始輔助治療;若存在抗凝禁忌,利妥昔單抗可作為替代輔助治療或難治性案例的二線治療。本例患者在經利妥昔單抗治療症狀初步改善後病情繼續惡化,因此開始應用依庫珠單抗治療。

依庫珠單抗目前用於治療陣發性夜間血紅蛋白尿症(PHN)、非典型尿毒症症候群(aHUS)、全身型重症肌無力(gMG)以及視神經脊髓炎譜系障礙(NMOSD)。對於常規治療方法難以控制的 CAPS,可試用依庫珠單抗治療。本例患者開始接受600mg的誘導劑量治療,無法檢測到補體水平,表明有適當的藥物活性。

CAPS是一種罕見但可致命的疾病,早期診斷和及時治療對於 CAPS 患者的遠期預後具有重要意義。當診斷和鑑別診斷存在困難時,高度疑似病例,可適當放寬診斷標準以免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

參考資料:

1.Harne P, Sampat P J, Bisen M, et al. (September 16, 2020) Therapeutic Challenges with Catastrophic 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 Syndrome: A Case Report. Cureus 12(9): e10482. doi:10.7759/cureus.10482.

2.楊鑫,李登舉.災難性抗磷脂症候群的診治要點與進展.血栓與止血學.2020.26(1):177-180.

相關焦點

  • 抗磷脂症候群,這有是種什麼病?
    抗磷脂抗體包括狼瘡抗凝物、抗心磷脂抗體、抗磷脂醯絲氨酸抗體等,可以引起動、靜脈的血栓形成、血小板減少和神經精神症狀。在婦產科,主要引起與妊娠相關的一些併發症如習慣性流產、死胎、早產、胎兒生長受限和子癇前期。抗磷脂抗體症候群可以是原發性的,也可以是繼發性的。原發性抗磷脂抗體症候群沒有其它的相關疾病,而繼發性抗磷脂症候群往往繼發於其它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紅斑狼瘡。
  • 抗磷脂症候群引起的復發性流產是怎麼回事?如何治療和保胎?
    其中,因為免疫因素導致的復發性流產,有3成以上的患者是由於抗磷脂症候群引發的。廣東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郭仲傑指出,抗磷脂抗體實際上不是一個抗體,而是一組抗體。目前人類已知的抗磷脂抗體有20多種,這些抗體在體內總是跟磷脂結合併且誘發免疫反應。在人體,磷脂是廣泛存在的。在神經系統有大量的磷脂,在血管系統也有大量的磷脂。
  • 王謝桐教授:產科抗磷脂症候群診斷與處理專家共識最新解讀
    極少數情況下,短時間內發生多部位血栓形成,造成多臟器功能衰竭,稱為災難性APS。災難性APS病情嚴重,病死率高。OAPS是導致病理妊娠的原因之一。妥善管理OAPS可以明顯改善妊娠結局。然而,OAPS的診斷和治療存在諸多爭議、認識不足與過度診治現象。
  • 小兒抗磷脂症候群的治療與飲食
    抗磷脂症候群(APS)是由抗磷脂抗體(APL抗體)引起的一組臨床徵象,是一種免疫紊亂性疾病。主要表現為血栓形成和血小板減少等。雖然該疾患在成人多見,但兒童也有發生。兒童抗磷脂抗體症候群以女性更為常見(男女之比約為2∶3)。發病年齡為8個月至16歲(平均為10歲)。表現為反覆動脈或者靜脈血栓。
  • 抗磷脂症候群的處理
    抗磷脂綜合症(APS)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現為血管血栓形成和/或妊娠發病, 在抗磷脂抗體的血清測試持續呈陽性。APS的管理重點在於預防這些臨床事件以及這些事件造成的慢性損害。對於血栓性APS患者,大多數情況下建議長期抗凝治療。儘管直接作用的口服抗凝藥有希望代替華法林預防APS患者的血栓形成,但從最近的試驗結果來看這種可能性較小。
  • 抗磷脂症候群,真有那麼可怕麼?
    王女士有過一次稽留流產病史,去年某天她因為晨起時關節僵硬,就診風溼免疫科,查出抗乾燥症候群抗體弱陽性,懷孕後查出抗磷脂抗體陽性,被診斷為抗磷脂症候群。 抗磷脂症候群風險大, 準媽媽出現多種併發症 因為抗磷脂症候群對妊娠期風險極大,王女士妊娠期間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抗凝治療,但在妊娠晚期她出現肝功能異常、妊娠合併膽汁淤積症等併發症,遂於我院門診就診,經產科韓國榮主任醫師評估後考慮風險較大
  • 關於成人抗磷脂症候群管理的建議,妊娠及圍產期管理
    本篇是歐洲抗風溼聯盟(EULAR)關於成人抗磷脂症候群管理的建議,妊娠及圍產期管理。產科APS1.對於有高危aPL病史但無血栓形成史或妊娠併發症(有或無SLE)的婦女,考慮在妊娠期間使用LDA (75-100mg /天)治療。
  • 流產的原因竟然是「它」 解讀抗磷脂症候群
    一項大型回顧性研究表明,在發生妊娠丟失、但沒有自身免疫病史的患者中,抗磷脂抗體陽性率約為9%,抗磷脂症候群是導致妊娠失敗的重要禍端。 小知識 抗磷脂症候群是一種以反覆動靜脈血栓、血小板減少及病態妊娠為主要特徵的自身免疫病,同時血中出現中高滴度的抗磷脂抗體(aPL)。目前臨床通用的抗磷脂抗體包括抗心磷脂抗體(aCL)、狼瘡抗凝物(LA)、抗β2-糖蛋白I抗體(抗[β2-GP I)。
  • 再次懷孕,遇到抗磷脂症候群如何精準保胎?
    在反覆流產病因中,免疫及血栓類因素就佔到一半以上,以抗磷脂症候群為例,懷孕後該如何精準保胎呢? 抗磷脂症候群(APS)在反覆流產(RSA)患者中約佔5%-20%,是RSA最重要的可治病因之一。APS出現病理妊娠概率為51.0%-68.4%,主要表現為早期反覆流產、死胎、子癇前期、胎盤功能不全、胎盤早剝、晚期早產、≥2次不明原因的體外輔助生殖失敗、血栓形成。
  • 孕期反覆流產、病態妊娠,要當心「抗磷脂症候群」!
    結果很快出來了,於女士的免疫系統出了問題,她患有一種並不少見的疾病叫「抗磷脂症候群(APS)」。給予抗凝、激素等治療,雖然32周分娩,後來卻因嬰兒體重極低而夭折。一、「抗磷脂症候群」是原兇「抗磷脂症候群」是一種非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臨床上以習慣性流產、血小板減少、動脈、靜脈血栓形成等症狀為表現。
  • 專家:警惕抗磷脂症候群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風溼免疫科主任醫師張建瑜提醒,當出現不明原因的血栓、習慣性流產、不孕不育、移植後反覆胎停、不著床、過敏等情況時,一定要警惕抗磷脂症候群,儘早到醫院進行免疫方面的篩查。
  • 多次流產,原因竟是得了這個病 它的名字叫抗磷脂抗體症候群
    檢驗科立刻報告了「危急值」(指檢驗結果異常,而當這種異常結果出現時,表明患者可能正處於有生命危險的邊緣狀態,臨床醫生需要及時得到檢驗信息,迅速給予有效的幹預措施或治療,否則就有可能出現嚴重後果),首診醫生考慮到小趙會不會是得了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立即安排他住院。小張入院後,凝血功能檢驗科也報告了「危急值」。
  • 抽個血,就能預測「抗磷脂症候群」患者血栓風險?
    2020年10月24日,來自北京協和醫院的史昱醫師在第22屆APLAR中報告了他們最近發現的預測抗磷脂症候群(APS)患者血栓事件發生簡便而有效的指標,這可能為預防APS患者發生血栓事件提供新的思路!01小血栓,大危害!
  • 反覆流產、胚胎停育,抗磷脂症候群合併妊娠如何用藥?|你「藥」知道
    原創 姚小燕 醫學界風溼與腎病頻道 收錄於話題#你「藥」知道18個抗磷脂症候群孕期應當如何用藥?抗磷脂症候群與病理妊娠抗磷脂症候群(APS)是一種系統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體內存在抗磷脂抗體,易導致動靜脈血栓或病理妊娠。
  • 2020年「非標準抗磷脂症候群」新分類
    抗磷脂症候群(antiphospholipidsyndrome,APS)是一種系統性自身免疫疾病,是以血栓形成和/或病理妊娠為主要臨床特徵,以及實驗室檢查為持續性抗磷脂抗體(antiphospholipidantibodies,aPLs)陽性的一組症候群。
  • 抗磷脂症候群如何診斷?看完這篇你就明白了
    抗磷脂症候群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APS) 作為引發流產的常見風溼病之一而被公眾矚目。它常跟系統性紅斑狼瘡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 共存,但也可以單獨存在。我們知道 APS 主要帶來:血栓事件、妊娠失敗、心臟瓣膜病、網狀青斑、神經系統病變等。
  • 抗磷脂症候群孕婦應用低分子肝素時機:療效和安全性的試驗(下)
    後來的發病機理解釋了肝素在治療復發性早孕流產方面的成功,因為已證明肝素除具有抗血栓形成作用外,還通過抑制補體激活而具有抗炎作用,並在體外對滋養細胞具有營養作用。這導致了我們研究的假設,即肝素治療開始越早,與早孕流產相關的APS患者就可以獲得越有利的結果。
  • 應怎樣治療脆性x症候群
    (1)葉酸治療:由於脆性位點僅在缺葉酸的培養基中,容易發現,並且該疾病的檢出率明顯增高,所以一些專家在脆性X症候群的治療中引進了葉酸治療。在治療過程可見患兒的行為、情緒及神經系統症狀的改善,如過度活動減少,注意力協調運動和言語能力有提高,當停用葉酸後症狀有惡化。
  • 腎病症候群、大量蛋白尿怎麼治療?
    一般來講,自身免疫參與了腎損害的發生,大多需要激素聯合免疫抑制劑治療。所以,除了糖尿病腎病以外,大多數腎病症候群需要使用激素或者聯合免疫抑制劑治療。不抑制自身免疫反應,不控制腎病症候群的病因,腎臟持續進展至腎衰竭,後果將更嚴重。③糖尿病腎病的降糖治療糖尿病腎病的病因是糖尿病,所有,控制糖尿病是最有效的治療。
  • 科學家發現新冠肺炎血栓可能原因,或與抗磷脂抗體相關
    由人體免疫系統發生異常產生、會將自身蛋白質、核酸視為目標的「自體抗體」(autoimmune antibodies)是造成許多自體免疫疾病的元兇,而在這類型抗體中,存在著一種「抗磷脂抗體」會促進動靜脈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