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非標準抗磷脂症候群」新分類

2021-01-16 騰訊網

抗磷脂症候群(antiphospholipidsyndrome,APS)是一種系統性自身免疫疾病,是以血栓形成和/或病理妊娠為主要臨床特徵,以及實驗室檢查為持續性抗磷脂抗體(antiphospholipidantibodies,aPLs)陽性的一組症候群。以血栓形成為主要臨床表現時稱為血栓性APS(thromboticAPS,TAPS),以病理妊娠為主要臨床特徵時稱為產科APS(obstetricAPS,OAPS)。

APS可以單獨發生,稱為原發性APS;也可以與其他自身免疫疾病共同存在,稱為繼發性APS。目前國際公認的APS標準為國際公認的2006年札幌標準,2015年Arachchillage等提出的非標準產科APS標準,但是仍然不能完整地描述目前已知的APS患者。

Gilberto Piresda Rosa等學者提出了非標準APS的新分類建議,文章於2020年底發表在Autoimmun Rev雜誌上。本文主要為大家分享這一研究成果。這個命名法旨在允許對APS採取更統一的研究方法,從而指導科研及臨床實踐。

摘要

抗磷脂症候群(APS)的分類標準越來越得到重視,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某些不符合這些標準的患者可能會被不適當地排除在診斷之外。儘管如此,這些「非標準」患者在不同的出版物中有不同的定義。

我們回顧了文獻中描述的「非標準」APS亞組,並試圖將這些亞組組織成一個可用於研究目的的命名方案。

我們建立了4類患者資料,歸類為廣義的「非標準APS」:

A. 「血清陰性APS」:臨床表現符合APS分類標準的患者,加上存在「非標準」表現(至少一項產科或一項主要非產科或兩項次要非產科),APL持續陰性(至少相隔12周兩次),並排除其他血栓性疾病。

B. 「臨床非標準APS」:具有「非標準」表現的患者(至少一個產科或一個主要非產科或兩個次要非產科),加上符合APS分類標準的APL陽性。

C. 「實驗室不完全APS」:臨床表現符合APS分類標準的患者,加上第95至第99百分位數之間的ACL兩次或以上陽性(或ACL陽性但低於40GPL或MPL)和/或第95至第99百分位數之間的兩次或兩次或以上抗β2GPI抗體陽性(至少相隔12周)。

D. 「實驗室非標準APS」:臨床表現符合APS分類標準、APL滴度陰性/低滴度,加上「非標準」APL檢測陽性的患者。

這種分類可以允許我們對APS採取更同質的研究方法,從而能夠得出更持續和普遍的結論。

附表:APS非標準表現

摘要原文:

The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for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APS) generate discussion, with a growing impression that certain patients not fulfilling these criteria might be inadequately excluded from the classification. Nonetheless, these "non-criteria" patients are heterogeneously defined across different publications. We reviewed the "non-criteria" APS subgroups depicted in the literature and attempted to organize these subsets in a nomenclature proposal that could be used for research purposes.

We established four potential patient profiles, grouped under the broad term "non-criteria APS": (A) "Seronegative APS": patients fulfilling clinical criteria, plus "non-criteria" manifestations, with persistently negative 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 (aPL); (B) "Clinical non-criteria APS": patients with "non-criteria" manifestations, plus aPL positivity fulfilling the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C) "Incomplete laboratory APS": patients fulfilling clinical criteria, plus positive aPL, but not fulfilling the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low titer aPL); and (D) "Laboratory non-criteria APS": patients fulfilling clinical criteria, with negative or low titer criteria aPL, plus positive "non-criteria" aPL. This categorization could allow for a more homogeneous research approach to APS, enabling more sustained and universal conclusions.

作者:陸宇 來源:柔濟免疫

相關焦點

  • 王謝桐教授:產科抗磷脂症候群診斷與處理專家共識最新解讀
    因為這些抗體的檢查結果本身存在假陽性,過多實驗室檢查導致假陽性疊加而形成過度診斷沒有達到臨床標準的流產或植入失敗病史,加上不應該常規檢查的抗磷脂抗體就診斷患者為抗磷脂症候群,從而造成過度診斷,這是目前存在的普遍現象。 對於有流產史婦女過度診斷為抗磷脂症候群所帶來的是過度治療更應引起重視。目前國際上對產科抗磷脂症候群推薦的藥物主要是小劑量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
  • 抗磷脂症候群的處理
    抗磷脂綜合症(APS)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現為血管血栓形成和/或妊娠發病, 在抗磷脂抗體的血清測試持續呈陽性。APS的管理重點在於預防這些臨床事件以及這些事件造成的慢性損害。對於血栓性APS患者,大多數情況下建議長期抗凝治療。儘管直接作用的口服抗凝藥有希望代替華法林預防APS患者的血栓形成,但從最近的試驗結果來看這種可能性較小。
  • 災難性抗磷脂症候群的治療挑戰|病例分享
    既往史包括:系統性紅斑狼瘡使用羥氯喹 200mg/d和潑尼松 10mg/d治療持續6個月,抗磷脂抗體症候群(APS)應用華法林治療,瓣膜性心臟病伴主動脈粘液瘤行生物瓣膜修復術,高血壓,高脂血症,腦血管意外和慢性腎臟病II期。此次入院前7年,患者被診斷為APS並伴有三重抗磷脂抗體(APLA)陽性和狼瘡抗凝物陽性。
  • 抗磷脂症候群,這有是種什麼病?
    原創 白衣鹹飯2 白衣鹹飯抗磷脂症候群(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也稱為抗磷脂抗體症候群(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syndrome,APLS),是指由抗磷脂抗體引起的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是使患者處於高凝狀態而導致的一系列臨床症候群。
  • 抽個血,就能預測「抗磷脂症候群」患者血栓風險?
    2020年10月24日,來自北京協和醫院的史昱醫師在第22屆APLAR中報告了他們最近發現的預測抗磷脂症候群(APS)患者血栓事件發生簡便而有效的指標,這可能為預防APS患者發生血栓事件提供新的思路!01小血栓,大危害!
  • 抗磷脂症候群,真有那麼可怕麼?
    晨起時關節僵硬, 查出抗磷脂症候群 最近,我院產科208區收治了一位妊娠合併抗磷脂症候群、妊娠期肝功能異常的特殊患者王女士。
  • 流產的原因竟然是「它」 解讀抗磷脂症候群
    一項大型回顧性研究表明,在發生妊娠丟失、但沒有自身免疫病史的患者中,抗磷脂抗體陽性率約為9%,抗磷脂症候群是導致妊娠失敗的重要禍端。 小知識 抗磷脂症候群是一種以反覆動靜脈血栓、血小板減少及病態妊娠為主要特徵的自身免疫病,同時血中出現中高滴度的抗磷脂抗體(aPL)。目前臨床通用的抗磷脂抗體包括抗心磷脂抗體(aCL)、狼瘡抗凝物(LA)、抗β2-糖蛋白I抗體(抗[β2-GP I)。
  • 專家:警惕抗磷脂症候群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風溼免疫科主任醫師張建瑜提醒,當出現不明原因的血栓、習慣性流產、不孕不育、移植後反覆胎停、不著床、過敏等情況時,一定要警惕抗磷脂症候群,儘早到醫院進行免疫方面的篩查。
  • 反覆流產、胚胎停育,抗磷脂症候群合併妊娠如何用藥?|你「藥」知道
    原創 姚小燕 醫學界風溼與腎病頻道 收錄於話題#你「藥」知道18個抗磷脂症候群孕期應當如何用藥?抗磷脂症候群與病理妊娠抗磷脂症候群(APS)是一種系統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體內存在抗磷脂抗體,易導致動靜脈血栓或病理妊娠。
  • 小兒抗磷脂症候群的治療與飲食
    抗磷脂症候群(APS)是由抗磷脂抗體(APL抗體)引起的一組臨床徵象,是一種免疫紊亂性疾病。主要表現為血栓形成和血小板減少等。雖然該疾患在成人多見,但兒童也有發生。兒童抗磷脂抗體症候群以女性更為常見(男女之比約為2∶3)。發病年齡為8個月至16歲(平均為10歲)。表現為反覆動脈或者靜脈血栓。
  • 抗磷脂症候群如何診斷?看完這篇你就明白了
    抗磷脂症候群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APS) 作為引發流產的常見風溼病之一而被公眾矚目。它常跟系統性紅斑狼瘡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 共存,但也可以單獨存在。我們知道 APS 主要帶來:血栓事件、妊娠失敗、心臟瓣膜病、網狀青斑、神經系統病變等。
  • 再次懷孕,遇到抗磷脂症候群如何精準保胎?
    在反覆流產病因中,免疫及血栓類因素就佔到一半以上,以抗磷脂症候群為例,懷孕後該如何精準保胎呢? 抗磷脂症候群(APS)在反覆流產(RSA)患者中約佔5%-20%,是RSA最重要的可治病因之一。APS出現病理妊娠概率為51.0%-68.4%,主要表現為早期反覆流產、死胎、子癇前期、胎盤功能不全、胎盤早剝、晚期早產、≥2次不明原因的體外輔助生殖失敗、血栓形成。
  • 抗磷脂症候群引起的復發性流產是怎麼回事?如何治療和保胎?
    其中,因為免疫因素導致的復發性流產,有3成以上的患者是由於抗磷脂症候群引發的。廣東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郭仲傑指出,抗磷脂抗體實際上不是一個抗體,而是一組抗體。目前人類已知的抗磷脂抗體有20多種,這些抗體在體內總是跟磷脂結合併且誘發免疫反應。在人體,磷脂是廣泛存在的。在神經系統有大量的磷脂,在血管系統也有大量的磷脂。
  • 孕期反覆流產、病態妊娠,要當心「抗磷脂症候群」!
    結果很快出來了,於女士的免疫系統出了問題,她患有一種並不少見的疾病叫「抗磷脂症候群(APS)」。給予抗凝、激素等治療,雖然32周分娩,後來卻因嬰兒體重極低而夭折。一、「抗磷脂症候群」是原兇「抗磷脂症候群」是一種非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臨床上以習慣性流產、血小板減少、動脈、靜脈血栓形成等症狀為表現。
  • 多次流產,原因竟是得了這個病 它的名字叫抗磷脂抗體症候群
    根據這一線索和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結果,趙醫師判斷小張可能患有一種少見的疾病——抗磷脂抗體症候群。進一步的檢查,證實了趙醫師的判斷。「抗磷脂症候群主要臨床特徵就是反覆動脈或靜脈血栓形成、習慣性流產和血小板減少。」趙醫師說,患者那兩次不明原因的流產史很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得了抗磷脂症候群的孕婦如果不治療,妊娠成功率只有30%。
  • 關於成人抗磷脂症候群管理的建議,妊娠及圍產期管理
    本篇是歐洲抗風溼聯盟(EULAR)關於成人抗磷脂症候群管理的建議,妊娠及圍產期管理。產科APS1.對於有高危aPL病史但無血栓形成史或妊娠併發症(有或無SLE)的婦女,考慮在妊娠期間使用LDA (75-100mg /天)治療。
  • 非經典抗磷脂抗體在中國抗磷脂症候群患者中的臨床表現(下)
    討論在本研究中,我們評估了針對磷脂的一系列非經典自身抗體的臨床性能,包括IgG / IgM aPS,IgG / IgM aPI,IgG / IgM aSM,IgG / IgM aPC和IgG / IgM aPE,在明確定義的中國人群中診斷APS。
  • 抗磷脂症候群孕婦應用低分子肝素時機:療效和安全性的試驗(下)
    我們未發現與抗磷脂抗體相關的晚期產科併發症,如IUGR,宮內胎兒死亡,先兆子癇,胎盤早剝和妊娠34周之前的早產有顯著差異。這可以歸因於兩組中均使用低劑量阿司匹林,這被證明有助於預防APS23患者的IUGR和先兆子癇,因為低劑量阿司匹林刺激細胞因子IL-3的產生,有利於胎盤和胎兒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