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家庭:孩子興趣班鄙視鏈,鋼琴已經排到最後一名了

2020-09-03 行動奶爸

不知不覺,鋼琴竟然淪為了樂器學習鄙視鏈的最底部,如此看來,在孩子教育上,我已然掉隊很遠了。

1.你看看人家家孩子

孩子要上小學了,報名前,有家長半夜去排隊,為的只是拿個報名的排隊號。

我們這一代做父母的,個個都無比焦慮。

學區房,輔導班,興趣班……你家孩子學了什麼?你家孩子英語在哪裡學的?你家孩子學樂器了嗎?都說編程是未來的必備技能,現在不學就來不及了……

不當父母,不知道父母的辛苦。在激烈的競爭中,需要拼搏的不僅僅是孩子,也要搭上父母。

沒有最焦慮,只有更焦慮。

2.教育的劇場效應

在一個劇場裡,坐在第一排的觀眾,如果有一個人站起來,那後排的觀眾為了也能看到就必須站起來,隨之而來的就是大家都站了起來。

小到家庭教育,大到國家之間,都在上演著一出出的「軍備競賽」。

先站起來看戲的人短時間內看得更清楚了,等到大家都站起來,所有人看的效果和原來幾乎是一樣的。

仔細想想,所有人比原來付出了更多的體力成本,得到的只是和原來一樣的,甚至更差的觀劇效果。

結果,破壞秩序的人沒有得到持久的收益,而遵守秩序的人成為受害者。表面上要怪那個破壞秩序,先站起來的觀眾,實際上,真正的責任人是劇場管理員。

這種缺失或者不作為,勢必導致整個教育市場的急功近利,混亂無序。

3.成長的不確定性

站在父母的角度去思考,中國本就是注重教育的大國。過去,一家人省吃儉用供一個孩子上學,那是一照考中,改變家庭命運的改命路線。

雖然現在國民經濟好了,求學更多的不再是為了改變命運,但是這反而加速了家庭對孩子成長不確定性的焦慮。

考上大學,有份好工作,不求孩子養我們,他自己能夠安安穩穩的就行。這成了廣大家長的普遍心願。

按理來說,這個標準並不高,孩子應該沒有那麼大壓力,快快樂樂的享受幸福童年就好了。

然而現實是,孩子的成長從孩子自身轉移到了家長間的競爭。

別人重視教育,你不重視,如果我的孩子不如別人家的孩子,那肯定和我們當父母的有關,有人送孩子去學英語了,我沒有送,以後孩子英語不好,孩子沒有錯,我做父母的肯定有責任。有人送孩子學了樂器,我沒有送,以後孩子沒有一技之長,孩子沒有錯,我做父母的肯定有責任。

面對孩子成長的不確定性,父母間的競爭,那種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心理,就是怕孩子長大成人後,埋怨自己沒有給他提供和別人一樣好的條件。

高考只是人生第一站

成長本就是充滿不確定性,如果有一種方法,可以把孩子打造成流水線一樣,沒有特質,沒有個性。這樣的孩子,是你想要的嗎?

4.花父母的錢,緩解父母的焦慮,浪費孩子的時間

孩子需要的是什麼?我們做的是孩子需要的嗎?我們是在幫助孩子成為考試機器,還是在幫助孩子真的成長?如果你是孩子,你會接受父母為你準備的這一切嗎?

花錢事小,如果為此失去了孩子們原本天性裡的自由和快樂,在原本應該開心快樂,無憂無慮的年紀,孩子們在一個個補習班,興趣班之間穿梭。孩子的童年,青少年只有一次,那是花再多錢也買不回來的。

成功不是只有一條路,成功的標準有很多,放下世俗的眼光,拋掉那些沒有必要的成人間的攀比,少一些焦慮,多一些時間陪伴孩子。

當孩子們回憶童年時,他有一個幸福快樂的家庭,他有一個經常陪伴他的爸爸和媽媽,他有自己喜歡的愛好,不為考分,不為考級,只是因為喜歡。

這樣的孩子,這樣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的孩子,不才是我們最想孩子成為的樣子嗎?

相關焦點

  • 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鋼琴卻排在最後,背後問題引人深思
    這些中產家庭的孩子,幾乎都就讀好一些的公立學校,或者國際學校,上小學就已經去過很多地方,舞蹈、畫畫、聲樂等等,都是標配,也不能滿足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因為他們的思想就是不能讓孩子輸。可是中產家庭的父母,卻覺得這些還是不夠,再仔細看中產家庭孩子上的興趣班類型,更是覺得驚訝,他們學習的幾乎是冷門,而且價格不菲,一般家庭難以承受,中產父母認為孩子學這些才不會輸。中產家庭一般會鄙視哪些興趣班?
  • 鋼琴落入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末端?別讓世俗比較丟了學琴初心
    最近,一篇名為《鋼琴只能排在最後?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的文章引發了熱議。文章列舉了各類課外興趣班中存在的鄙視鏈,其中樂器類為「管風琴>豎琴>大提琴>小提琴>長笛>薩克斯>架子鼓>鋼琴」,鋼琴處於鄙視鏈的末端。
  • 鋼琴落入中產孩子樂器興趣班鄙視鏈末端?別讓世俗比較丟了學琴初心
    最近,一篇名為《鋼琴只能排在最後?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的文章引發了熱議。文章列舉了各類課外興趣班中存在的鄙視鏈,其中樂器類為「管風琴>豎琴>大提琴>小提琴>長笛>薩克斯>架子鼓>鋼琴」,鋼琴處於鄙視鏈的末端。
  • 鋼琴落入中產孩子樂器興趣班鄙視鏈末端?別讓世俗比較丟了學琴初心
    最近,一篇名為《鋼琴只能排在最後?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的文章引發了熱議。文章列舉了各類課外興趣班中存在的鄙視鏈,其中樂器類為「管風琴>豎琴>大提琴>小提琴>長笛>薩克斯>架子鼓>鋼琴」,鋼琴處於鄙視鏈的末端。
  • 鋼琴只能排最後?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可憐天下父母心
    然而,在一線城市,中產的門檻更高。家庭年收入50萬以上,父母是高知、企業管理層或體制內人群,家庭年消費30萬以上,才能稱得上中產。  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曾經有位媽媽在社交網絡上曬出孩子的一周安排。
  • 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鋼琴墊底!你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了嗎?
    世間萬千美好,與你一同分享~「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句話成功鼓動著萬千父母不惜砸重金,只為在各個方面培養孩子。每一個腦中存在著這句話的父母,就像打了雞血一般,每天鼓足勁給孩子安排,臉上永遠寫著:不能輸!哪怕孩子已經邊學邊抹淚,也得狠下心來!瞧瞧,沙溢的兒子安吉也「難逃此劫」!
  • 中產家庭孩子興趣班鄙視鏈:鋼琴排倒數第一?別讓教育「變了味」
    中產家庭孩子興趣班鄙視鏈,悄然興起:鋼琴只能排倒數第一每年到了暑假,興趣班都是家長們繞不開的話題,這樣的現象在中產階級的家庭中更為常見。今非昔比,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一條中產家庭孩子興趣班的鄙視鏈,正在悄悄然興起,從前能彈一首鋼琴曲,在我們眼裡都是「小公主」級別的存在了,如今,在這條鄙視鏈上,鋼琴只是排倒數第一,是個墊底的!
  • 鋼琴竟然排在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最末?
    最近,又有一種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的說法在社會上流傳開:運動類:馬術>高爾夫>冰球>擊劍>棒球/美式橄欖球>花滑>網球>足球>跆拳道>羽毛球桌球>遊泳>跑步樂器類:管風琴>豎琴>大提琴>
  • 鋼琴只能排最後?中產家庭孩子興趣班鄙視鏈
    他們的孩子往往就讀於優質的公立或國際學校,10歲之前就去過三到五個國家,英語、鋼琴、畫畫、舞蹈、遊泳……都是標配。不過,中產不能滿足於標配。他們臉上永遠寫著三個字: 不能輸。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曾經有位媽媽在社交網絡上曬出孩子的一周安排。
  • 圍觀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馬術第一鋼琴墊底,網友:人間不值得
    如今,中產階層家庭在孩子的培養上真是「壓力山大」,畢竟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考級的科目種類也越來越多,各類考到滿級的孩子,年齡也越來越小。在圍觀了一些中產家庭給孩子報的興趣班時,居然發現興趣班也存在著「金字塔」,而之前還大熱的鋼琴,現在已經成為中產家庭孩子興趣班的墊底項目。
  • 中產家庭報興趣班也有鄙視鏈?鋼琴已「落伍」,冷門特長才高端
    大學時期,在上《社會學概論》這門課的時候,老師說家裡的小女兒過生日,來了二十多個小朋友,都是班上平時相處的不錯的同學。大家玩到了高興的時候,就有人提議要來彈一首鋼琴。在老師所處的那個年代,能彈鋼琴的人可是屈指可數,而這種興趣愛好也是非常燒錢。
  • 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鋼琴排最後,選興趣班家長要戴有色眼鏡嗎?
    嗨大家好我是一名寶媽齊知予,今天咱們要說的話題是: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鋼琴排最後,選興趣班家長不應該戴有色眼鏡一、何為中產階級剛剛在標題中說中產階級,到底年入多少的家庭可以稱之為中產家庭呢?二、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鋼琴排最後
  • 鋼琴只能排最後?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
    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  曾經有位媽媽在社交網絡上曬出孩子的一周安排。在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中,越冷門越砸錢越高貴。  很多中產爸媽報興趣班的初衷是為了開發孩子潛能,一不小心變成了名利的角逐場。孩子的興趣班,是父母的眼界、能力和階層,是幫孩子構築自己的朋友圈,而興趣卻成了最不重要的。
  • 當代孩子興趣班「鄙視鏈」,英語圍棋排倒數,中產家庭都學馬術
    上面就是北京市女孩周末最平常的一天,當然了湯笑焉家庭條件不錯,在首都北京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有房有車,是名副其實的中產家庭的孩子,而「聲樂課、西班牙語課」都是專屬於中產家庭孩子的興趣班。從前兩個互相認識的孩子父母,見面都會問:「你家孩子洗完作業了嗎?今天吃啥啊?」
  • 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
    但家長們卻越發焦慮,前幾天,「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成了微博熱門話題。01 中產階級興趣班鄙視鏈在這條鄙視鏈中,馬術排第一,鋼琴只能排在最後?而為了讓孩子不輸其他人,中產家庭咬咬牙也要讓孩子周末安排上一節馬術課、高爾夫球課。但這些昂貴學費的興趣班,大多只是為了讓孩子不輸其他人,中產階級迫於當下的環境,逃不開這些興趣班鄙視鏈的怪圈,最後讓孩子的興趣成為名利的犧牲品。
  • 興趣班也有鄙視鏈?鋼琴排在最後,冷門燒錢的反而更高貴?
    但是慢慢的卻好像變了味,很多父母給孩子報興趣班不再以孩子的意願和興趣為先,而是專門挑選一些比較冷門小眾、價格昂貴的興趣班來讓孩子去學習。這些冷門的興趣班中,有一些孩子可能是真的對此感興趣,但是背後更多的卻是家長的虛榮、攀比。興趣班也有鄙視鏈?
  • 中產娃興趣班3類鄙視鏈,鋼琴墊底,網友:「王詩齡們」才上得起
    人們慢慢有錢了,於是多了一個詞"中產",中產們有了孩子——所以焦慮。"不能輸在起跑線",是所有中產家庭的心結,無一例外。無論它是不是毒雞湯,但先幹為敬,有個萬一,孩子落後了,誰擔得起?於是,五花八門的興趣班雨後春筍般冒出,鋼琴這種曾經的"貴族"興趣,都只能墊底。01 中產孩子報興趣班,鋼琴是墊底先要搞清楚,什麼是中產家庭。之後,這些家庭選擇的興趣班,才值得拿出來討論,代表了一種現象。
  • 中產家庭給孩子上哪些興趣班比較好?
    文/曉梅媽媽聊育兒中產父母的思想不僅是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還不能輸,什麼樣的家庭屬於中產呢?據相關數據顯示,一般年收入在50萬上下,有車有房,還能經常旅遊, 當然城市不同,有的會少一些,有的多一些。可是中產家庭的父母,卻覺得這些還是不夠,再仔細看中產家庭孩子上的興趣班類型,更是覺得驚訝,他們學習的幾乎是冷門,而且價格不菲,一般家庭難以承受,中產父母認為孩子學這些才不會輸。中產家庭一般會鄙視哪些興趣班?
  • 中產娃興趣班3類鄙視鏈,鋼琴墊底,網友:「王詩齡們」才上得起
    人們慢慢有錢了,於是多了一個詞&34;,中產們有了孩子——所以焦慮。&34;,是所有中產家庭的心結,無一例外。無論它是不是毒雞湯,但先幹為敬,有個萬一,孩子落後了,誰擔得起?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補習班都過時了,興趣班才是孩子們要努力的方向。
  • 據說鋼琴排最後?這屆中產孩子的興趣班鄙視鏈,豪華得令人窒息
    (文|歪媽)中產家庭的標準是什麼?年收入10~50萬,居住地有房有車,想旅遊的時候能夠有條件出去?這樣的標準在二、三線城市可能確實夠得上中產,但對於一線城市來說,中產家庭的標準只會更高!尤其是有了孩子以後,大城市裡中產家庭的競爭可以說是才正式開始,他們從小就給孩子規劃好了將來要走的每一步,必須就讀於優質的私立學校或者國際學校,小小年紀可能就要去過5個國家左右,就連孩子們的課外興趣都成了家長們攀比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