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理#
竹林七賢中的阮籍和嵇康,在七賢中又是更出類拔萃之人。
阮籍的文學成就,首屈一指;並且阮籍善嘯,遠隔一二裡都能聽到他的男高音;
嵇康則被稱為竹林七賢的精神佼佼者,他們二人都是時人仰慕的君子。那麼,兩個人誰是竹林七賢第一人呢?
阮籍其人:
阮籍是不拘禮法之人,常常以青白眼示人。
青白眼就是黑眼珠和白眼珠,青眼示人就是正眼相待,對你很喜歡,很尊敬。白眼看人,就是看不起你,懶得理你,甚至蔑視你。
當時之人,得阮籍一青眼,則欣欣然;得一白眼,也會被時人議論紛紛,為什麼?
因為大家都是阮籍的粉絲,網紅啊……
阮籍的青白眼的最具殺傷力一次居然是在母親的喪事上,面對嵇康、嵇喜親兄弟兩個時:
《晉書》記載:阮籍的母親去世後,嵇喜,就是嵇康的哥哥,前來弔喪。阮籍不沒打招呼,還對喜歡名利的他白眼相加。嵇喜看到眼裡,很不高興,認為阮籍看不起自己,在靈前拜了一拜就走了。
嵇康去弔喪時,帶著酒和琴前去。阮籍一改白眼,對嵇康青眼相待。嵇康見聞母喪而吐血數升的阮籍憔悴不堪,只是與他彈琴對飲,來慰藉阮籍心中的傷痛。
人們由此可見阮籍不拘禮法的個性,瞧不起那些熱衷功利的人。
兩人高下,可由他們分別拜訪同一位高士受到不同的禮遇談起:
一、嵇康訪高士孫登
《世說新語》記述高士孫登時,說嵇康與孫登共同生活了長達三年之久。嵇康以對待老師的禮節對待孫登,無話不談,極為融洽。
後來,嵇康被鍾會誣陷,在獄中曾作詩自責:……昔慚柳惠,今愧孫登。內負宿心,外赧良朋。」可見孫登在嵇康心目中地位很高,以致在生命即將終結時,嵇康後悔未能按照老師指的路走。
二、阮籍訪孫登
阮籍聽說嵇康從學於孫登,也想去蘇門山拜訪孫登學嘯。
嘯就是吟嘯,今已失傳,卻是古人的最愛。據說阮籍善嘯,遠隔一二裡都能聽到他的男高音。
見到孫登,阮籍侃侃而談,上到三皇五代,再到儒家的道德主張、道家養生方法,但孫登卻仰著頭,一言不發。
時間久了,阮籍認為孫登沒什麼了不起,便發出十多聲嘯,嘯聲清韻響亮。孫登笑著說:「請君再嘯。」阮籍於是氣沉丹田,又發出優美的長嘯。嘯音還沒有,孫登已起身離去。
阮籍也興致已盡,便起身下山,誰知才到半山腰,便聽到嘯聲。
阮籍感覺聲音穿過樹林,越過山谷、枝葉也受到振動,一會兒猶若飄風暴雨,一會兒鸞鳳、孔雀繽紛而至,鸞鳳和鳴,宛如數部樂器在合奏。
阮籍才知道孫登實在是世外高人,嘆服不已。
由此可見,同是訪人,待遇懸殊:嵇康倍受孫登禮遇,阮籍卻受到冷落。
說詩談詞講人品,魏晉時的嵇康、阮籍是山一樣的巍峨,繞不過去。品味一番,自是別有一番滋味,非常適合詩詞愛好者。
那麼,為什麼嵇康受到孫登的禮遇,而阮籍受到孫登的冷遇呢?
1、嵇康,是聖之清者;阮籍則不是。
孟子說過: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
伯夷,是聖之清者的典範,這類人突出的特點是保持自己的清白,決不能讓自己的清白受一點點的汙穢。
而嵇康「為人也,巖巖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在司馬當政的高壓之下,嵇康遠離仕途,可謂聖之清者,當然得到世外高人孫登的禮遇。
而阮籍趨利避害,隱忍為官的經歷,難稱「聖之清者」。
阮籍在司馬政權的高壓之下,在司馬懿身邊做過從事郎中;司馬師執政,阮籍做到散騎常侍。司馬昭時,做過東平相、步兵校尉等職位。
尤其是在好友嵇康被司馬昭殺掉之後,阮籍心中悲哀痛苦,也深知自己不可能像伯夷叔齊一樣不食周粟,如嵇康一樣笑對司馬家族的屠刀,自己是欲做「聖之清者」而不可得,只是苟且偷生罷了。
2、阮籍是像伊尹一樣的聖之任者嗎?
當然也不是。
孟子說:伊尹,聖之任者也。
聖之任者,就是無論在治世還是在亂世,都是兢兢業業,為國為民的人。
伊尹其人,是聖人裡面最負責任的。無論是輔佐積極有為的商湯還是昏庸無能的太甲,他都兢兢業業,盡職盡責。他先後輔佐4位君主,把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
所以,伊尹後人尊為「聖之任者」。
阮籍有可能成為「聖之任者嗎?
不會,也絕不可能!
司馬家族要篡權,靠的是陰謀與暴力起家;骨子裡卻充滿怯懦和猜忌。
無論是弒殺皇帝曹髦,還是決絕地除掉嵇康,都是殺人不眨眼的劊子手。
司馬懿拋棄結髮妻子與不顧,司馬師則毒殺妻子滅掉妻族。
在這樣的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日子裡,劊子手的內心卻是怯懦和猜忌的,哪裡有地方讓你阮籍施展手腳,實現安邦治國的抱負呢?要你阮籍,就是讓你裝點門面罷了……
所以,阮籍之悲,時代使其不可能成為「聖之任者」。
當然阮籍之悲,是時代使然,不是阮籍的過錯。
《晉書·阮籍傳》記載,阮籍「觀楚漢戰處,嘆曰:『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意思說,時代無英雄,使無名之輩成了豪傑。
可以想像,年輕時的阮籍意氣風發,壯志凌雲。最後卻只能月夜哀嘆「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或獨駕一車,任其南北,到山窮水盡,顧八荒之表,慟哭而反。
各朝各代,像阮籍這樣的人,如身在曹營的徐庶,令人哀其不幸。
而像嵇康之人,如顧炎武、王國維、老舍等人,有臥龍之才,而又有可遠觀不可褻玩之節操,令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兩人高下,或許可以判定。
讀史令人明智,或許在改革的今天,你我當奮發有為,才不辜負青春韶華!
你喜歡嵇康還是阮籍,敬請發表高見。 精心原創,喜歡請轉發。
大學畢業,步入職場的的新人要不要像忍者?倪萍爆料為你現身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