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杜甫詩中出場高達46次,詩聖為什麼對雨情有獨鍾

2020-12-22 子桑人文小館子

據統計,在流傳下來的杜甫的1445首詩中,寫雨的就有46首,其中,直接以《雨》命名的詩高達數十首,更不用提《晨雨》、《朝雨》、《夜雨》、《雨晴》這些了。詩聖為什麼偏愛寫雨?雨究竟有什麼魔力讓杜甫對它情有獨鍾?下面讓筆者來為你揭曉答案。

最直接的原因當然是雨很美好

來讓我們看杜甫的這首《晨雨》:

晨雨

小雨晨光內,初來葉上聞。

霧交才灑地,風逆旋隨雲。

暫起柴荊色,輕沾鳥獸群。

麝香山一半,亭午未全分。

晨光熹微,清晨一場小雨淅淅瀝瀝,葉子滴滴嗒嗒,鳥獸慢飛,麝香山也朦朧起來。多麼美好和諧的景致,一切都源於這一場雨,一切都是這一場雨的賞賜。萬籟俱靜,雨洗滌一切,讓清晨安靜舒適,花草在雨中接受洗禮,鳥兒在雨中踱步飛翔。雨是美好的,乾淨透徹,同樣,它也給世界帶來了美好。另外杜甫的這首《攜妓納涼晚際遇雨》同樣也有異曲同工之妙。詩中的「片雲頭上黑,應是雨催詩。」寫出雨在催詩人去作詩,是雨的可愛在吸引著杜甫。這樣的雨,杜甫怎能不愛?

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雨是希望的象徵

李慶甲曾在《瀛奎律髓匯評》中說「此是名篇,通體精妙,後半猶有神。「隨風」二句,雖細潤,中晚人刻意或及之,後四句傳神之筆,則非餘子所可到。」沒錯,這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春夜喜雨》。來讓我們看一下這首《春夜喜雨》。

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萬物萌生的春季,這場雨悄悄隨風而來,默默滋潤萬物,黑雲濃密,燈火闌珊 次日清晨喝飽雨水的花朵不勝壓枝。這首詩是杜甫居住於成都草堂時,經數月滴水未降的成都春雨突降,「春雨貴如油」,百姓雀躍,杜甫欣喜。開篇杜甫的一個「好」字就對場雨做了絕佳的描述,雨仿佛通人性,來得及時,給萬物以滋潤,給萬物以復甦拔節生長的養料。這是一場好雨,也是一場及時雨,更是一場久旱後百姓期盼「風調雨順」的甘霖。這樣的雨,杜甫怎能不愛?

雨是杜甫表情達意的媒介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雨是讓杜甫寒冷交迫的「罪魁禍首」;《對雨》中「莽莽天涯雨,江邊獨立時。不愁巴道路,恐溼漢旌旗。」杜甫借雨寄託了對徵人逢雨延誤戰期的擔憂;《臨邑舍弟書至》中「二儀積風雨,百穀漏波濤。聞道洪河坼,遙連滄海高。」雨造成了黃河水泛濫,堤壩岌岌可危,借雨的來勢洶洶來表達對黎民百姓的憂患。這樣抒情達意的雨,杜甫用的嫻熟,這樣的雨,杜甫怎能不愛?

杜甫詩中,雨是美好的化身,是希望的載體,是他表達情感借景抒情的絕佳工具。詩聖愛雨,愛雨的美好,愛雨的慷慨,愛雨的讓人神思飛揚。讀杜甫的寫雨的詩,就是透過一個側面來解讀詩聖的內心世界,讓我們走進雨,走進詩聖……

相關焦點

  • 憂國憂民:杜甫為什麼被稱為「詩聖」
    在中國古代詩壇上有兩座最巍峨的高峰,他們就是「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李、杜在藝術上的造詣各有獨特之處,那麼杜甫為什麼被人們稱為「詩聖」呢?杜甫,字子美,因做過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少年時期的杜甫就立志「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但腐敗的政治處處使他失望,「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剝削者和被剝削者之間對立矛盾。《兵車行》暴露了唐王朝誇大戰功的真實背景,《麗人行》則暴露了統治階級的腐朽與奢侈。安史之亂後,杜甫深入人民中間,深刻地感覺到沉重災難首先是落在人民的身上。
  • 為什麼杜甫被稱為「詩聖」而不是別的稱號,你知道嗎?
    詩聖杜甫為什麼魯迅先生會有這樣的評價,我以為,正是因為杜甫的詩貼近生活,寫的就是普通百姓,普通人會經歷的事,而且語言風格來說,平實真誠,形象鮮明,通俗易懂,畫面感極強,讀杜甫的詩,眼前可以浮現一幅畫,而且與王維的山水畫不同,杜甫的詩中,其意境,其畫面,就是生活中的事件,是所有人都可以聯想到自己的最現實的事。
  • 遊鞏義杜甫故裡,緬懷「詩聖」,感悟杜甫的一生
    走到近前,環繞杜甫聖象一周,看著這國內最大的杜甫像,據了解,銅像高達九米,是依照壯年杜甫的想像塑造而成。我們也是感慨萬分,詩人生前四處奔波,見證和記錄了大唐盛世下的悲催,為無數百姓的疾苦吶喊,如今,千年逝去,站在詩聖像前,我們感懷詩人的輝煌一生,更值得我們記憶和回憶!
  • 杜甫為什麼稱為詩聖?李白杜甫究竟有什麼淵源,你更喜歡誰
    杜甫為什麼稱為詩聖?李白杜甫究竟有什麼淵源,你更喜歡誰中國的詩詞文化一直是享譽社會的,詩詞文化博大精深,而在唐朝宋朝是中國詩詞文化發展最牛的時代。而杜甫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名人,杜甫生平寫出了很多的詩詞,而且很多都流傳至今,我們小時候學的杜甫的詩詞現在還能朗朗上口。杜甫在歷史上被稱為詩聖,杜甫被稱為詩聖的原因:對近體詩發展所做的貢獻無與倫比。而近體詩又是唐代以後的主流,唐朝之後的詩人大多都受到杜甫的影響,這一點非常重要。
  • 詩聖杜甫的4首詩,不同時期的不同心境!
    年輕時期的杜甫,其實除了才氣過人之外,其他的方面與生活在盛唐中,其他的士人並無多大的差別,都是希望通過科舉走進仕途,一展心中所學,立治世之功、成千秋之名。這些對於那時候的杜甫而言,卻還是很遙遠的事情,儘管他的第一次科舉考試落榜了,可他卻沒有將此放在心上,還是一如既往地漫遊全國各地。在這期間,他結識了日後長久思念的李白,以及在困頓之時多次幫助他的高適。也是在這期間,杜甫過上了一生當中最為瀟灑、逍遙的日子。
  • 詩聖杜甫的「國際粉」
    這位比張國立年長約7歲的英國人是去年秋天到草堂的,他的團隊沒有扛攝像機,低調地採訪了幾個遊客,問他們平時多久來一次草堂、為什麼喜歡杜甫,還現場聽一個小女孩朗誦了一段《春夜喜雨》。正是這些對於詩酒人生、一蔬一飯的新關注,打破了杜詩中一貫的沉鬱和痛苦,「在此類詩中,經常出現快樂自得的形象,老狂士在小農舍中過著樸素的生活,周圍是優美的自然環境」。
  • 杜甫擔任左拾遺,這首詩從日暮寫到拂曉,體現了詩聖的報國熱忱
    杜甫是盛唐偉大的詩人,他對後世詩壇有著極大的影響力,以北宋黃庭堅為代表的江西詩派,一直將杜甫當著楷模,並用心學習和模仿他的寫作風格。但是杜甫之所以被稱為詩聖,因為他總是憂國憂民,即使在憂患相仍的歲月裡,也不顧自己體弱多病,時刻掛念著國家與民族的前途,這是那些江西詩派無論如何也學不來的。下面這首詩,正體現了詩人這種報國熱忱。春宿左省唐代:杜甫花隱掖垣暮,啾啾棲鳥過。
  • 詩聖杜甫三次科舉落榜,在長安困頓十年,被迫彎腰獻媚權貴
    這兩句豪爽而直接的話,是詩仙李白的傳世名篇《夢遊天姥吟留別》中的詩句。眾所眾知,這位大詩人為了飛黃騰達,曾周旋於唐玄宗和楊貴妃等權貴身側,並寫下了句「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等溢美之詞。相比之下,詩聖杜甫似乎就要清高不少,甚至還留下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等憤青言論。
  • 六種體裁六首詩,讓你明白詩聖杜甫的恐怖實力!
    然後我們來看看杜甫。語文課本上講,他是唐朝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被稱之為「詩聖」。這個稱號是杜甫自封的嗎?吹噓出來的嗎?當然不是。而是後人研讀他的一首首詩作之後,感到由衷的欽佩,才公認了這個封號,認為他的詩,已經到了超凡入聖的境界!歷史上寫詩的那麼多,唐朝就有無數大詩人:李白、王維、白居易、李商隱、杜牧……為什麼唯獨杜甫是詩聖呢?
  • 同為接待客人,杜甫寫了兩首詩,含義卻大相逕庭,不愧詩聖手筆!
    中國有兩個最偉大的詩人,一個叫李白,一個叫杜甫,一個被稱為詩仙,一個被稱為詩聖。相較於瀟灑俊逸,放蕩不羈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來說,筆者更喜歡位卑未敢忘憂國,具有現實主義基調的詩人杜甫。李白和杜甫宋代周紫芝在《竹坡詩話》中這樣稱讚杜甫【凡詩人作語,要令事在語中而人不知。杜少陵詩云:「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 詩聖杜甫最膾炙人口的13首詩,句句經典,冠絕古今,你讀過哪首?
    杜甫存留於世的詩大約有1500首,但你只需要讀20首他的詩,你便會明白他為什麼被譽為「詩聖」,他為什麼有那麼高的名望,他為什麼有那麼大的影響力,他為什麼能與李白合稱為「李杜」,以及他為什麼會成為最偉大的詩人… … 因為他的每一首詩,甚至每一句詩,都可以稱得上是冠絕古今。
  • 杜甫最傷感的兩句詩,盡顯詩聖功底,讓人實在難以取捨
    在中國的文化寶庫中,唐詩可謂是一個當仁不讓的明珠,而讓這顆明珠璀璨奪目的,無疑是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韓愈曾經不無敬佩地提到: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相比於李白,杜甫的經歷則坎坷得多。雖然他的祖父杜審言也曾是名滿一時的大詩人,但杜甫並沒有過沾什麼光,也沒有過幾天舒心日子。
  • 李白和杜甫,為何被稱為「詩仙」和「詩聖」,區別是什麼
    二、現實主義的傑出詩人,詩聖杜甫。杜甫,是中國文學史上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比李白小11歲,他們深厚的友情成為千古傳頌的文壇佳話。他青年的時候,和許多盛唐詩人一樣,都有過「裘馬輕狂」的漫遊生活,但是他的主要活動是在安史之亂以後。唐詩到杜甫是一大轉變,題材轉向寫時事、寫底層百姓的生活。寫法上採用敘事和細節描寫,在敘事和細節描寫中抒情。
  • 詩仙、詩聖、詩……的由來
    從此,他的詩名大振,譽滿京華。後人因此而沿稱他為「詩仙」。 詩魔:白居易,字樂天 白居易一生極其愛好詩文,他有每天朗誦和抄寫詩文的習慣,一般情況下,都會從早上開始又誦又寫,直到晚上,長此以往,他的舌頭因過度誦讀而生了瘡,手指也由於過度書寫而長了老繭。他甚至還寫過一句詩用來自嘲,「酒狂又引詩魔發,日午悲吟到日西。」
  • 《杜甫很忙》評測:詩聖爺爺,您老辛苦了!
    杜甫,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古典詩歌的扛鼎人物,與「詩仙」李白齊名,人稱「詩聖」。有那麼一天,不知何處刮來一股惡搞風,源自語文課本的杜甫插圖被「不幸」波及,本來好端端的一位詩聖大人硬生生的被加入了超級賽亞人,奧特曼,送水工,快遞小哥等諸多「特殊」身份,針對這一現象,網友戲稱為「杜甫很忙」在這兒筆者無意探討這一現象對錯與否,因為在某個流行趨勢的背後必定隱藏著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和社會成因,不過拿名人開涮,用歷史逗哏,跟主流玩個遊戲,然後一笑而過的心態仿佛已經深入當今大眾了。
  • <河南老家>「民間疾苦,筆底波瀾」詩聖杜甫故裡與陵園
    這就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也被後世稱為「詩聖」杜甫的自我介紹,他稱自己七歲即已才思敏捷,出口成章;九歲時練習書法,作品已積累成囊;十四五歲的時候,就已出入社交界與前輩交往並展露才華。可見少年時期的杜甫才學橫溢,朝氣蓬勃。這位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字子美,號少陵野老,祖上襄陽,出生於河南鞏縣。
  • 杜甫半生悽涼,顛沛流離,「詩聖」經歷過了什麼?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是我國唐代著名的現實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聖」的杜甫,他的詩被譽為「詩史」。杜甫的詩風沉鬱頓挫,憂國憂民,他所作的詩多涉筆社會動蕩、政治黑暗、人民疾苦,反映了當時社會矛盾和民間的疾苦,也側面的體現了唐朝由昌盛轉變為衰敗所發生的變化,更多地表達了儒家崇高的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
  • 「詩仙」是李白、「詩聖」是杜甫,那「詩魔」「詩鬼」「詩神」「詩佛」「詩狂」又是誰呢?
    【導讀】你知道「詩仙」李白、「詩聖」杜甫,那「詩魔」「詩鬼」「詩神」「詩佛」「詩狂」又是誰呢?
  • 平江遊記|詩聖安魂處——杜甫墓祠究竟在何處?
    ——杜甫《登高》一曲《登高》肝腸斷,古來七言第一律。詩聖杜甫是中國古代詩壇最為傑出的詩人之一,一生創作了1400多首詩,更是被視為中唐「新樂府詩」的引路人。他精通各種詩體,特別是絕句律詩、古體詩上有非凡的天賦與成就。為中國的詩歌的創作和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 「詩聖」杜甫首創的一種絕句,後代詩家紛紛效仿
    拋開此詩名句不說,這首絕句讀來只有議論和道理,卻無絲毫意境之美。實際上,這類絕句確實是為議論而創的,名為「論詩絕句」,也就是用絕句的方式來議論詩歌。這種論詩絕句早在唐代便已有之,其首創者便是中國最偉大的詩人之一「詩聖」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