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13800元報了早教班後,才知道早教的真諦不在早教班,家長謹記

2020-08-08 數萌在線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這本來是很多商家用於宣傳的一句文案,但隨著科學證實,幼兒時期的教育對孩子未來的影響巨大,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孩子的早期教育了,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上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精力。

幾天前,數萌在線的老師和一個學生的媽媽一起聊天,學生媽媽談起了孩子2歲的時候,她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曾經給孩子報了13800元的一個早教班。

但報名後,卻發現受折騰的是父母,每天來迴路上需要2個小時,每天老師又會安排雜七雜八的一些任務,上課前家長需要做充足的準備,課後又需要進行整理……,每次上課只有45分鐘,但前後投入的時間,卻不下於3個小時,感覺就像是在打仗一樣。

原本預期的是,孩子學完後,在同齡人中會顯得更加優秀一點,但卻並沒有感覺出孩子有什麼地方出色,反而覺得孩子更為懦弱,背誦的那些詩歌以及幾句英語,沒過多久,就不知道忘到哪裡去了。

當第二年需要續費的時候,他們果斷拒絕了,雖然因為早教班,周末都沒有放鬆過,但對於他們來說,這都不是問題,他們只希望辛苦的付出,能有效果,只要能讓孩子變得優秀,苦和累以及金錢,都不算什麼!

或許這個家長是大多數家長的心聲,不怕付出,就怕孩子不進步!

數萌在線的老師想要告訴大家的是,早教的確很重要,但早教不等於早教班,家長一定要警惕「偽早教」,不僅不會幫助孩子贏在起跑線,甚至會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那真正的早教是什麼樣子的呢?

早教

1、早教的核心

早教的核心是科學的陪伴,這比上早教班要重要的多。而且說,這種陪伴不是單純的說看孩子,比如孩子在玩耍,父母坐在一旁看手機、看電視,只保證孩子安全。

真正的陪伴需要和孩子做有效的互動,可以多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聊一聊正在做的事情,多和孩子說一說閒言碎語。當孩子不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的時候,我們幫助孩子學會正確的表達。

真正的陪伴需要傾聽孩子的感受,這是很多父母都忽略的,他們認為孩子沒有自己的判斷,所以經常忽視孩子表達的想法,用自己的意志去幹涉孩子,導致孩子變的懦弱沒有自信。

真正的陪伴需要引導孩子做有意義的事,比如選擇一些益智遊戲,有目的性的提升孩子的思維及能力,比如讓孩子參與力所能及的家庭勞動等等。

2、生活中處處是早教

正確來說,生活中處處是早教,孩子也擁有很強的好奇心去探索認識這個世界,比如看到花花草草,我們可以教孩子辨別不同的植物,認識不同的顏色;再比如臥室裡收拾的井井有條,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和秩序;再比如讓孩子參與擇菜,鍛鍊孩子的手眼腦協調能力等等,只要家長留心,我們可以利用很多場景對孩子進行早教訓練,而且是孩子親身經歷,孩子還能夠理解。

3、最好的早教老師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才是最好的早教老師,而且父母的言談舉止也直接影響孩子,所以我們要規範好自己的行為,為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有一句話說「你希望孩子是什麼樣的人,首先你自己要做什麼樣的人」。舉個例子說,你一邊教孩子要尊重人,一邊對路邊的環衛工人打罵不已,這樣孩子能理解尊重的含義嗎?

最後提醒

早教的確重要,但家長一定不要因此產生教育焦慮,與其指望早教班培養孩子,不如提升父母自身的能力,自己學會怎麼給孩子做早教。

相關焦點

  • 成都早教班深度:早教很重要,再好的早教班也比不上負責任的家長
    我並不是可惜這錢花得值不值,而是我覺得早教不一定要去早教班!她說還別說,去了三個月能咿咿呀呀說嬰語,六個月的時候能坐,七個月能爬行了。  試問,這不是每個孩子的必經階段嗎?人的生長發育都是一步一步走過來的,哪有一生下來就會笑會呀呀學語,會坐會爬?那是神童嗎?!  像我,我個人覺得只要有足夠的耐心,每天跟孩子有互動,逗他笑,跟他說話,我也是在早教!
  • 早教班≠早教 上不上早教班這些乾貨請大家收好
    上早教班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接受早期教育,但早教班不等於早教,也無法替代早教。,來取代家庭教育和早教是完全不可取的。這道理就像是,你孩子上小學後,孩子的學習就可以完全交給學校,家長不管了嗎?2、早教≠提前學習。一般家裡的老人們普遍會有這樣的想法,也會把早教等同於讓孩子提前認字、寫字、算數等等小學的課程內容。
  • 早教班?別著急!
    美式早教品牌居多,如美吉姆、金寶貝,但也不乏引自日本的早教品牌,如七田真。美式早教重在培養大動作發育和早期藝術音樂啟蒙,日式早教則追求「全腦開發」。在採訪中,家長選擇早教的原因眾多。哪怕是沒有給孩子報早教班的家長,也大多在「報不報」的問題上猶豫過。直到孩子快上幼兒園了,家住上海的藍英才在周圍朋友的「催促下」,去考察了蒙特梭利、金寶貝、美吉姆等早教機構。
  • 早教班虐童!如此早教要不得
    看到新聞,也有很多人要問了,既然這麼不放心,為什麼還要把孩子送到早教機構? 早教有必要嗎?早教,即早期教育,簡單來說,就是自寶寶出生後進行的早期培養。 那麼,問題來了——奶奶用紅色小球在寶寶眼前移動來鍛鍊目光追物的能力,算早教嗎?每次寶寶舒服的洗完澡後,媽媽給寶寶做撫觸,算早教嗎?爸爸在每天臨睡前的親子時間給寶寶念故事書,算早教嗎?
  • 花一萬多報的早教班,被嘲交「智商稅」,到底用不用給寶寶早教?
    ,大學同學嫁的比較好,是濟南當地做生意的,家裡挺有錢的,加上她公婆很重視孩子教育,從孫女不滿一歲就花了一萬多給孩子報了早教班,不過據我同學說除了在那玩的開心,其它的能力好像也沒學到,感覺這一萬多好像是交了「智商稅」,我鑑於同學這個案例和這個價格(主要是這個價格,我承擔不起啊……),我只好放棄給女兒報早教班了。
  • 早教班的「虛火」該降降了
    哪怕是沒有給孩子報早教班的家長,也大多在「報不報」的問題上猶豫過。 直到孩子快上幼兒園了,家住上海的藍英才在周圍朋友的「催促下」,去考察了蒙特梭利、金寶貝、美吉姆等早教機構。 見面沒多久,早教班老師的問題,就讓藍英「無所適從」。「能區分顏色嗎?」「會拼圖了嗎?」「能夠將數字對應實體物品嗎?」得到否定回答之後,老師說:「我們班裡這個階段的孩子,這些內容都會。」
  • 早教班有必要上嗎?孩子沒上早教班,家長應該多做這三點
    每位家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以至於總擔心孩子落後在起跑線上,正因為家長這樣的心理,現在早教班遍地開花。但是,早教班動輒上萬的學費,對於大多數普通家庭來說,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所以,早教班到底有必要上嗎?這個話題經常是父母們在一起交流的話題。其實,真相卻是,家長們一定要理性看待早教班,至於到底上不上早教班,一定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來定。
  • 到底要不要給孩子報早教班?
    早教是必須的,但早教班不是。早教是可以在家完成的,但前提是家長善於教育,有正確的教育理念,且有足夠時間陪伴寶寶。,如果家長能創造早教條件,能對寶寶進行有效的早教,可以在家自學,省一大筆學費。如果家長有能力有足夠的時間自己給孩子做早教,可以不用報班;但如果自己做不到,並且經濟條件允許,選擇一個靠譜的、距離合適的、適合自家寶寶的早教機構長期上課,肯定是對寶寶大有益處的。
  • 寶寶有必要上早教班嗎?
    對寶寶來說,最好的啟蒙環境在家庭,最好的啟蒙老師是家長。早教班不是萬能的,也不能代替父母,寶寶的學習來源於生活和五感體驗。報不報早教班需要我們根據寶寶的需求和家庭情況綜合考慮,如果你沒有給寶寶報早教班也不必焦慮。在生活中多給寶寶高質量的陪伴和互動,帶寶寶多戶外社交活動。
  • 要給寶寶上早教班嗎?家長先搞清楚,早教的幾種形式和優缺點
    文/當什麼媽0-3歲的早教班,不管是J寶貝、M吉姆、Y寶園這些國際連鎖,還是本土的一些機構,只要打著「早教班」這個名義的,基本都要大幾千到幾萬不等,於是也讓人格外地糾結——都說要贏在起跑線,不報吧,怕孩子這線就趕不上;報吧,到底有沒有用啊?早教班到底有沒有用,值不值,其實家長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早教?
  • 揭密早教機構忽人噱頭 雙語早教班噱頭多
    "因為我們的早教從頭到尾都是用英語交流的。"  "寶寶才幾個月大,還不會說話呢。你們用英語交流,他們又聽不懂,怎麼『早教』啊?"  "為這些寶寶的將來打下語言基礎啊!他們長大後不僅僅在國內生活,有可能要到國外去的啊。"  "現在國語都還沒學,怎麼就先學外語呢。
  • 「三歲看大」所言非虛,早教也不容忽視,但早教和早教班是兩回事
    ,但這不意味著娃就得報早教班。不過,隨著孩子出生漸漸長大後,你會發現,周圍的小朋友都去上了早教班,然後效果似乎還不錯,他們認識了好多字,還會做算術題,一看就很聰明。早教的目的在於通過適當豐富的刺激來促進娃大腦的認知發展,這些事情家長也完全可以做到,並不需要依賴於各種早教機構。換句話說,早教不等於早教班。
  • 早教班「虛火旺」?看記者調查報導!
    在採訪中,家長選擇早教的原因眾多。哪怕是沒有給孩子報早教班的家長,也大多在「報不報」的問題上猶豫過。 直到孩子快上幼兒園了,家住上海的藍英才在周圍朋友的「催促下」,去考察了蒙特梭利、金寶貝、美吉姆等早教機構。 見面沒多久,早教班老師的問題,就讓藍英「無所適從」。「能區分顏色嗎?」
  • 價值不菲的早教班,要想不花冤枉錢,這些要提前知道
    孩子自從出生後,潛移默化的教育就已經開始。即使在孩提時代,無形的競爭已經產生,從幼兒園到小學,再到初中、高中,要想進入到更好的學校,只有考取更高的分數,所以每個家長自從孩子出生後,在孩子教育上往往都下足了功夫。
  • 娃娃不滿三個月進早教班能學到啥?
    一位剛上完英語課的媽媽說,「一些生活中的物品,孩子不知道中文怎麼說,卻能準確說出英文單詞。」  工作人員介紹,每一課時的時長是45分鐘,收費標準在140元至245元之間,購買的課時越多,平均每一課時的花費就越少。例如,購買60節課的價格是9580元,平均每節課160元;購買96節課的價格是13800元,平均每節課144元;購買196節課的價格是27675元,平均每節課141元。
  • 賤客輝映說說早教班
    近兩日被孩子是否上早教班問題所困擾,孩子現在28個月,我個人計劃在30個月時候送到幼兒園(當然可以在24個月時候也送去,不過孩子小捨不得覺得30個月送去比較適合。)可是老婆想要給孩子上早教班,起因是媳婦覺得寶貝女兒膽子小,總不和外界接觸,所以就去試聽了兩節早教班,覺得不錯。
  • 那些花一兩萬號稱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早教班,真的有用嗎?
    但是現在的早教班普遍都被「神話」了,這導致很多家長對早教班的期望過大,認為自己的孩子上了早教班就可以提升智商,變成天才寶寶。這種想法太過急功近利了,大腦的發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孩子並不會因為一個小時候上過的早教班,從而太大改變成年後的智力。
  • 幼兒園早教班,該不該上
    這恐怕是許多學齡前兒童家長共同關注的一個熱門話題吧。家長因為沒有時間陪伴孩子、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出於升學需要等原因選擇把孩子送去早教班學習的現象比比皆是,同時,也有不少學齡前兒童在報名參加早教班後會出現「入學恐懼症」。這樣「拔苗助長式」的教育方式真的適合學齡前兒童嗎?帶著這個問題筆者走訪了部分學齡前兒童家長,看看她們對此有什麼看法。
  • 早教機構發的書包每隻都是「LV」!孩子上的早教班真的有意義嗎
    「最後花幾十萬的,與很少補課的坐在同一所大學的課堂裡,我兒子就是。」最近看到朋友圈裡一位媽媽發了張照片,孩子從小每報一個早教班,就會發一隻培訓機構的贈品書包,漸漸地,家裡來自各個機構的書包越來越多。這些來自早教機構的小書包,每一個的價值,都是一隻LV啊!而在生了孩子以後,自己好像真的很多年沒怎麼買過大牌包包了。
  • 早早就給孩子報早教班?不要在麻木跟風,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父母喜歡攀比,把壓力強加到孩子身上,為了不讓他們輸在起跑線,各種"早教"班給孩子報,但是這樣就真的能不輸在起跑線了嗎?小粒並不知道哪種早教班對孩子好,只能聽著其他家長們討論,這個早教班有利於孩子的智力開發,那個早教班有利於孩子的動手能力,小粒想著,既然這麼好,要不都給孩子報了吧,學習總不是壞事。就這樣,孩子開始每天上各種早教班,一天一天過去,小粒發現孩子開始悶悶不樂,甚至有時候對小粒大發脾氣,扔書本,扔書包,甚至產生厭學的心理。